3.《不懂就要问》 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不懂就要问》 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4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13 10:44: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不懂就要问
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你在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有没有及时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介绍孙中山先生少年时学习生活的课文,看看他是怎么做的吧。
课文导入
我来说作者
孙中山: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名文,字德明,号日新,改号逸仙,广东香山(今广东省中山市)人。他推翻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曾任中国同盟会总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懂得“不懂就要问”是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孙中山先生勤学好问的精神。

自主识字





hú tú dāi jiè
lì ái chǔ

多音字
 
私塾 背诵 照例 霎时
戒尺 厉声 挨打 咿咿呀呀
糊里糊涂 摇头晃脑 鸭雀无声
课文主要写了———小时侯在——读书,为了 弄懂书里的意思,——向先生提出问题的事。
孙中山
私塾
大胆
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各部分大意是什么?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孙中山小时候如何上学。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孙中山在课堂上问老师背的书是什么意思。
第三部分(第7-8自然段):孙中山不懂就问,不怕挨打。
初步感知
精读课文
指名读第2、3自然段:
“流利”、在课文里是要说明什么的?孙中山是怎样对待学习的?对先生的提问为什么要“鼓起勇气”?对先生请求时用了礼貌用语说明了什么?
孙中山小时侯在私塾读书。那时侯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先生听了,连连点头。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孙中山会读了,就回到座位上练习背诵。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壮着胆子”说明了什么?
为了弄清楚书中的道理,不糊里糊涂地背,孙中山鼓足勇气,表明他追求真理的欲望强烈。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会背了。”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
孙中山这一问,同学们的反应是怎样的?同学们——吓呆鸦雀无声 下课了,同学们问孙中山:“你向先生提出问题,不怕挨打吗?”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再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自己的体会。
学贵有疑。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一定会遇到很多问题,只要我们勤思考、敢发问,就会有所收获。
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在学习上“不懂就问”的事例。
孙中山在那种棍棒教育下敢于提问,你有体会到什么?
可以体会到孙中山当时就有宁愿挨打也要弄清道理、勤学好问的可贵精神。
在过去,老师只教学生背诵课文,从不讲解课文里面的意思,也不提倡学生发言,因此很多时候,我们读了课文之后的想法是否全面、正确并不清楚。而现在,我们的课堂鼓励大家积极发言,积极思考,与同学们和老师进行交流。因此,希望大家在平时的学习中,积极思考,积极发言,做到不懂就要问。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不懂就要问
流利地背书
死板地背书
有什么用呢?
勇敢地提问
勤学好问
不求甚解
先生讲解
课时作业
一、用“√”给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段(tuàn duàn) 诵(shòng sòng)
挨(āi ái) 厉(lì wàn)
二、把生字按结构分类。
背 诵 例 圈 段 糊 涂 呆 戒 厉 挨 楚
(1)左右结构:诵 例 段 糊 涂 挨
(2)上下结构:呆 楚 背_____________
(3)半包围结构:戒 厉_______________
(4)全包围结构:圈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主要讲了( )小时候在( )读书,那时候先生只念不讲书里的( ),孙中山为了弄懂书中讲的意思,( )胆子向先生询问,最终先生讲解了书中的道理。
学问学问, ( )。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孙中山
私塾
意思
壮着
不懂就要问
课时作业
课后作业
将孙中山“不懂就要问”的故事讲给家人听,并收集更多的孙中山的故事,读一读。
拓展延伸
孔子学问渊博,被人们尊为“圣人”,可是仍虚心向别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庙去祭祖。一进太庙,就觉得新奇,他向别人问这问那。有人笑道:“孔子学问出众,为什么还要问?”孔子回答说:“每事必问,有什么不好呢?”
你能给大家讲一个“不懂就问”的故事吗?
拓展延伸
孔子学问渊博,被人们尊为“圣人”,可是仍虚心向别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庙去祭祖。一进太庙,就觉得新奇,他向别人问这问那。有人笑道:“孔子学问出众,为什么还要问?”孔子回答说:“每事必问,有什么不好呢?”
你能给大家讲一个“不懂就问”的故事吗?
感谢各位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