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碑店市崇德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卷(PDF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高碑店市崇德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卷(PDF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13 10:41:00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 1学期 11月月考 职能的扩展,并不是政党政治的形成,排除 D项。故选 B项。
高二历史试题答案 5.【答案】D
1.【答案】D 【必备知识】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必备知识】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核心素养】时空观念
【核心素养】历史解释 【难度】简单
【难度】简单 【解析】据本题材料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
【解析】根据材料“数以千计的人们必须在当日完成烦琐复杂的议事日程”可知,雅典公民集体 务员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D项正确;材料突出的是公务员制度,并不是干
参会和集体决定城邦事务,这体现了直接民主的特点,D项正确;雅典是公民政治,并不是 部制度,排除 A项;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排除 B项;材料体现的是我国的公务
所有居民都参政,排除 A项;寡头政治是指门第显贵而又占少数的富人执掌政权,排除 B 员制度,并不是文官制度,排除 C项。故选 D项。
项;轮流坐庄指的是雅典公民都可以通过抽签选举的方式成为城邦的执政官等,排除 C项。 6.【答案】D
故选 D项。 【必备知识】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2.【答案】A 【核心素养】史料实证
【必备知识】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难度】中等
【核心素养】时空观念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明朝时期对乡村聚会宴饮的礼仪作出规定,“不许搀越,违者以违
【难度】简单 制论”,体现了国家所重视的礼法伦理道德向民间渗透,D项正确;材料只体现了政府对乡
【解析】据本题材料“内阁总理由议会多数党产生,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国务员副署才能生效。” 饮酒礼的规定,不能反映地方治理“趋于完善”,排除 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基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材料内容可以看出内阁总理掌握行政大权,可以制约总统,这是责 层教化受到法制影响,但没有“实现法制化”,排除 B项;材料只涉及礼法向民间的渗透,
任内阁制的特点,所以这一规定实际上要求实行责任内阁制,A项正确;材料仅涉及了内阁 不能说明社会风气的僵化,排除 C项。故选 D项。
总理权与总统权这两项权力,无法体现三权分立,排除 B项;民主共和制是资本主义国家 7.【答案】C
的一种政体形式,在民主共和制下,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 【必备知识】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定的任期,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 C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未规定中华民国实行总 【核心素养】历史解释
理负责制,D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 D项。故选 A项。 【难度】简单
3.【答案】D 【解析】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以《拿破仑法典》为代表的大陆法系中,法官只能
【必备知识】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机械的套用法律条文,不能创新法律,说明在大陆法系中强调制定法的权威,C项正确;
【核心素养】时空观念 材料强调法国在司法中的作用,与司法程序无关,排除 A项;材料没有涉及先例的作用,
【难度】简单 遵循先例原则属于英美法系的特点,排除 B项;材料没有体现对国王权力的限制,排除 D
【解析】据题干可知,维新人士组织“不缠足”组织,反对女子缠足陋习,提倡婚姻自由,这说 项。故选 C项。
明戊戌变法有利于社会风俗的改良,D项正确;维新派人士以“天赋人权”和进化论为思想武 8.【答案】B
器,据材料不能得出戊戌变法的思想是以西方民主思想为指导的,排除 A项;受当时社会 【必备知识】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环境影响,戊戌变法并未确立婚姻自由的原则,排除 B项;戊戌变法并未改变男尊女卑的 【核心素养】家国情怀
观念,排除 C项。故选 D项。 【难度】简单
4.【答案】B 【解析】据本题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通过”,“发挥了重要的规范作用”等,
【必备知识】西方的文官制度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治化进程取得重大成就,国家治理法治化取得
【核心素养】唯物史观 重要进步,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关于自治机构的讨论,排除 A项;“实现了”说法过于绝
【难度】简单 对,排除 C项;材料说的是民族区域自治,不涉及基层自治,排除 D项。故选 B项。
【解析】据本题材料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对 9.【答案】A
政府职能提出更多的要求,B项正确;贫富差距扩大,并不是主要依据,排除 A项;1689 【必备知识】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排除 C项;材料体现的是政府管理 【核心素养】历史解释
【难度】简单 【必备知识】当代中国的外交
【解析】根据材料“汉唐时期对外交往的范围是比较大的”“航海外交模式”“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 【核心素养】家国情怀
制了中外民间交往。”可知,从汉唐到明清,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由积极开放到逐渐封闭保 【难度】简单
守,A项正确;闭关锁国不等于与别国不进行民间往来,排除 B项;汉唐时期对外交往范 【解析】从材料“1955年 4月 24日”、“但会场却一片寂静,会议的进程因为众人的各执己见而
围比较大,但不等于汉唐是最开放、最繁荣的时期,排除 C项;材料信息无法看出开明与 暂停”等信息可以看出这次会议是万隆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万隆会议加强了亚非国家的
落后并存,排除 D项。故选 A项。 团结合作,C项正确;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排除 A项;法国
10.【答案】B 是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与法国的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排除 B
【必备知识】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项;充实和完善了中国全方位外交格局是改革开放以来,排除 D项。故选 C项。
【核心素养】历史解释 14.【答案】C
【难度】简单 【必备知识】当代中国的外交
【解析】据材料“法兰西王国没有统一的语言,各地说自己的方言……”,可知,在法国大革命 【核心素养】时空观念
前,大革命之后的法国政府极力推行“法语化”政策,促进了法兰西民族的形成,B项正确; 【难度】简单
材料体现了法语的推广有利于法兰西民族的形成,没有体现法语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排除 【解析】根据材料“中共十八大以来”及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中共
A项;法语的推广并不能消除民族文化的差异,排除 C项;材料体现了大革命之后的法国 十八大)于 2012年 11月 8日在北京召开,《巴黎协定》于 2016年 11月 4日正式生效,C
政府极力推广法语,没有体现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排除 D项。故选 B项。 项正确;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排除 A项;1972年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
11.【答案】B 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排除 B项;1972年中日关系实行正常化,排除 D项。故选 C项。
【必备知识】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15.【答案】A
【核心素养】时空观念 【必备知识】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难度】简单 【核心素养】唯物史观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815年,欧洲各国在维也纳会议及此后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建立起以 【难度】拔高
大国协调、欧洲均势为特征的国际关系体系,即维也纳体系。在维也纳体系下,外交制度进 【解析】根据材料“一条鞭法……以银代役,赋役合一,但带有浓厚东南地域色彩。在南方推
一步发展,国际法的应用范围也逐渐从欧洲扩大到美洲、亚洲等其他许多地方,B项正确; 行较为顺利,在北方推广时却遭到强烈抵制。”及所学可知,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经济繁
17世纪形成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开创 荣,白银量充足,因此税收折银的一条鞭法在南方推行的较为顺利。当时北方经济远远不
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确认了缔约 及南方,因此一条鞭法在北方推行的并不顺利,这是两地经济差异带来的结果,A项正确;
国必须遵守条约、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排除 A项;一战后, “北方多战乱”与史实不符,排除 B项;白银流入量的差异是源于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是主
战胜国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参加的政治性国际组织 要原因,排除 C项;国家政权是指掌握国家主权的政治组织及其所掌握的政治权力,以维
——国际联盟,排除 C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以雅尔塔体系为代表的国际秩序,仍 护对社会的统治和管理。选项表述不准确,与题干无关,排除 D项。故选 A项。
然具有强权政治烙印,但对战后的和平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排除 D项。故选 B项。 16.【答案】B
12.【答案】B 【必备知识】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必备知识】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核心素养】时空观念
【核心素养】家国情怀 【难度】简单
【难度】简单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28年,国民政府发表“改订新约”的对外宣言,宣告关税自主,但是
【解析】由题干信息“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 没有真正收回关税自主权,B项正确,排除 A项;198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
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 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正式成立,排除 C项;1949年中华人
和所学可知,这一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B项正确;题干主 民共和国建立不久,政务院制定颁布了“暂行海关法”,对关税制度作了专门规定,自 1951年 5
旨与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无关,排除 A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排除 C 月 1日起实施。排除 D项。故选 B项。
项;材料强调的是民族层面的制度,与基层民主制度无关,排除 D项。故选 B项。 17.【答案】(1)异: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遵循先例;大陆法系以成文法为主要
13.【答案】C 法律渊源,一般不承认判例的效力;英美法系法官地位突出,可创立、解释先例;大陆法
系明确立法和司法分工,法官作用不太突出;英美法系受日耳曼习惯法及英国法律体系的影 和发展边疆的农业,缩小了经济差距。”可得出扶植农业经济发展;由材料“推进文化交流,
响更大;大陆法系受罗马法及法国启蒙运动、大革命的影响更大;同:在国家权力结构层面 汉王朝在边疆地区实行的鼓励文化发展、文化交流的政策”可得出鼓励文化发展和交流。
上,坚持权力制衡、三权分立;在法律内容上,注重保护个人权利。法律中都不同程度地体 (2)由材料“他多次遣使向唐朝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
现了“天赋人权”和人人平等思想(任答一句);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 盟,此后,唐蕃间基本上停止了纷争。”可得出和亲、会盟;由材料“唐玄宗统治时期,东
定。(10分,每点 2分,相同答出两点即可。) 北的林羯族粟末部强大起来,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可得出册封;结合所学
(2)因素:历史传统;对外传播;解决问题,不断发展。(4分,每点 2分,答出两点即可。) 可知,唐代处理边疆民族关系的方式还包括:通过战争维护边疆稳定;设置机构加强管理。
【必备知识】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3)由材料“汉王朝在开疆拓土的过程中,成功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边疆政策,促进了疆
【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域的巩固和发展,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可得出促进了疆域的巩固和发展,增强了国家的
【难度】简单 凝聚力;由材料“推进文化交流,汉王朝在边疆地区实行的鼓励文化发展、文化交流的政策,
【解析】(1)异:由材料“英美法系国家的典型代表为英国法和美国法,英国的法律制度通过 丰富了中国文化内容,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共同提高。”可得出丰富了中国文化内容,促进
对契约制度、陪审团与辩护制度的司法实践,阐释了英国法律制度的核心思想”“大陆法系国 了中华民族文化共同提高;由材料“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此后,唐蕃间基本上停止
家的典型代表是法国,法国的法律制度主要体现在成文法典的编纂上,其中最重要的是《法 了纷争。”及所学可得出密切了民族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由材料“唐玄宗统治时期,东
国民法典》”及所学可得出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遵循先例;大陆法系以成文 北的靺鞨族粟末部强大起来,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及所学可得出有利于统
法为主要法律渊源,一般不承认判例的效力;由材料“美国的法律制度特色主要体现在宪政 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为后世制定民族政策提供借鉴。
与司法独立方面,美国宪法的产生、发展过程以及美国宪法中所体现出的三权分立思想”及 19.【答案】(1)趋势: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杂乱形状向统一形状、金属货币向纸币的演变。
所学可得出英美法系法官地位突出,可创立、解释先例;大陆法系明确立法和司法分工,法 意义:有利于经济发展和国家统一。(6分,每点 2分,趋势答出两点即可。)
官作用不太突出;结合所学可知,英美法系受日耳曼习惯法及英国法律体系的影响更大;大 (2)币制混乱持续时间长;纸币取代银元,币制走向统一。
陆法系受罗马法及法国启蒙运动、大革命的影响更大。同:由材料“美国宪法的产生、发展 有利于解放区之间的经济流通;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行;为新中国初期恢复经济,统一
过程以及美国宪法中所体现出的三权分立思想”及所学可得出两者在国家权力结构层面上, 财政经济,稳定新中国政权奠定基础。(6分,每点 2分,特点答出 1点,历史意义答出两
坚持权力制衡、三权分立;由材料“它所体现的注重保护个人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的思 点即可。)
想是一切进步民法的精神和灵魂。”及所学可得出两者在法律内容上,注重保护个人权利; 【必备知识】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结合所学可知,两者在法律中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天赋人权”和人人平等思想;在司法实践 【核心素养】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过程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 【难度】中等
(2)由材料“西方法律制度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形成了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及所学可得出历 【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贝币到金属货币,货币混乱到货币统一,出现纸币,反映了中国
史传统;由材料“西方法律制度在历史的长河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逐步 古代货币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杂乱形状向统一形状、金属货币向纸币的演变。根据所
形成了适合自身体制的制度体系。”及所学可得出对外传播;解决问题,不断发展。 学知识可知秦统一货币对中华民族发展而言有利于经济发展和国家统一。
18.【答案】(1)政策:对匈奴采取了优待和赏赐等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制度习俗等;扶植农 (2)根据材料二“银元、铜元的货币系统,但由于民间仍有银两、制钱流通,加上大量外国银
业经济发展;鼓励文化发展和交流。(4分,每点 2分,答出两点即可。) 元充斥国内市场,市面流通的货币有几十种之多”可知币制混乱持续时间长,根据材料二“南
(2)方式:通过战争维护边疆稳定;设置机构加强管理;和亲、会盟;册封。(4分) 京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禁止白银流通,实行白银国有,颁行法币,国内币制基本统一”
(3)积极意义:促进了疆域的巩固和发展,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丰富了中国文化内容,促进了 可知纸币取代银元,币制走向统一。根据材料三人民币统一发行的基本史实并结合所学知
中华民族文化共同提高;密切了民族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识可知,人民币统一发行有利于解放区之间的经济流通,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行,为
和发展;为后世制定民族政策提供借鉴。(6分,每点 2分,答出 3点即可。) 新中国初期恢复经济,统一财政经济,稳定新中国政权奠定基础。
【必备知识】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20.【答案】(12分)示例一
【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观点: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历来注重对地方的管理,以防止地方力量做大。
【难度】简单 论证:汉武帝时期,通过颁布推恩令、附益法、左官律等措施打击王国势力;统一收回铸币权,
【解析】(1)由材料“汉王朝对匈奴采取了优待和赏赐匈奴降众的政策”可得出对匈奴采取了优 实施盐铁官营,削弱了地方对抗中央的财政基础;实行刺史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监察。
待和赏赐等政策;由材料“尊重他们的政治地位,保护他们的经济利益,使匈奴纷至沓来。 宋太祖时期,在军事上强干弱枝,对地方军事力量进行有效控制。元朝根据犬牙交错的原
尊重西域各国制度习俗,得到诸国拥护。”可得出尊重少数民族的制度习俗等;由材料“扶植 则划分行省区域,从地理空间上削弱地方割据的可能。明建立特务机构,监察百官和地方,
将一切反叛可能消灭于萌芽之中。清朝平定三藩之乱,以及平定边患,对地方反叛势力进行
坚决镇压。
总之,古代中国中央政府只有将地方的行政权、财政权、军事权等置于中央可控范围之内,
方可抑制地方,集权中央,维护国家统一与社稷安定。
示例二
观点:约束外朝官僚权力膨胀的核心在于约束相权。
论证:外朝官僚集团的首领是宰相,宰相权力过大会威胁皇权。约束相权的原则主要在于分化
和弱化相权。从秦朝建立宰相制度到明朝废除,相权经历了一人独断、一分为三乃至消亡的
过程,从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到二府三司制,再到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相权逐渐被
削弱。此外,皇帝通过建立另外的决策机构来制约外朝官僚集团,如汉武帝时的中朝。与此
同时,皇帝依靠内侍宦官集团来制衡外朝官僚,但也容易造成宦官专权和朝政腐败混乱,导
致王朝衰败。
总之,古代中国封建统治者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在制约外朝官僚的同时,
也导致宦官专权和朝政腐败等问题。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唯一标准答案)
【必备知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难度】拔高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构建作为命题角度,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
息,运用所学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本题需调用所学知识论证观
点。论证部分可采用例证法(围绕主题举 2—3个例子),也可采用评价法,论述部分就为
什么(原因)怎么样(影响)进行分析。如根据材料“如何防止地方力量做大,形成对中央
政府的致命挑战?”“如何对待皇亲国戚这些‘自己人’,是用他们还是不用他们?”可以总结
出一个论题:如何防止地方势力做大来加强中央集权。论述则可以结合秦朝的郡县制,汉代
的推恩令、宋朝从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加强对地方上统治等进行分析,从而基本上解决了长
期以来困扰统治者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问题。2023-2024学年度第 1学期 11月月考
高二历史试题
说明:本试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第Ⅰ卷(选择题 共 48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
1.雅典公民大会通常在一个名为普尼克斯的山丘上举行,圆形会场依山就势。在这样一个露天场地,
数以千计的人们必须在当日完成烦琐复杂的议事日程。这表明雅典制度的特点是( )
A.居民参政 B.寡头政治 C.轮流坐庄 D.直接民主
2.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内阁总理由议会多数党产生,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国务员副署
才能生效。这一规定实际上要求实行( )
A.责任内阁制 B.三权分立制 C.民主共和制 D.总理负责制
3.戊戌变法期间,维新人士在民间积极组织各种“不缠足”组织,以“天赋人权”和进化论为思想武器,
抨击女子缠足陋习。他们要求加入“不缠足”组织的女性及其亲属也不得缠足,同时解决不缠足女子
的婚配问题,由参会同志相互结亲。据此可知,戊戌变法( )
A.以西方民主思想为指导 B.确立了婚姻自由的原则
C.改变了男尊女卑的观念 D.有利于社会风俗的改良
4.一般认为工业革命是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重要动力,其依据是工业革命后( )
A.贫富差距扩大 B.政府管理职能扩展
C.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D.政党政治的形成
5.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这一法律颁布的重要意义是( )
A.标志着干部制度的废除 B.标志着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
C.标志着文官制度的形成 D.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
6.《大明会典》记载,明朝洪武十六年(1383年)对乡饮酒礼(乡人以时聚会宴饮的礼仪)作出明
确规定,要求参加宴饮的人必须依序列坐,“不许搀越,违者以违制论”。这可用于印证明朝( )
A.地方治理趋于完善 B.基层教化实现了法制化
C.社会风气逐渐僵化 D.国家礼法向民间的渗透
7.《拿破仑法典》第五条规定:“审判员对于其审理的案件,不得用确立一般规则的方法进行判决。”
法官所应该做的,被认为仅是把有关的法律条文运用到具体案件中去的机械性工作,不能有任何创
造。这说明该法系( )
A.重视司法程序 B.突出遵循先例原则C.强调法律权威 D.坚持王权有限观念
8.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通过,对各族人民的权利保障、义务履行及社会政
治利益关系、民族关系的协调等发挥了重要的规范作用。这体现了我国( )
A.民族区域自治机构多元化 B.国家治理法治化取得重要进步
C.实现了全过程的人民民主 D.社会主义基层自治在不断完善
9.汉唐时期对外交往的范围是比较大的,而且影响比较广泛;宋元时期主要是航海外交模式;明清时
期传统的对外关系达到鼎盛,但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了中外民间交往。据此可知,中国古代的对
外交往( )
A.由积极开放到逐渐封闭保守 B.清王朝不再与别国进行民间往来
C.汉唐是最开放、最繁荣的时期 D.总体呈现为开明与落后并存局面
第 1 页 共 4 页
{#{QQABIYYUgggAAhBAAQhCUwEQCkCQkBGCCCoOxAAMIAIBQQFABAA=}#}
10.在法国大革命前,法兰西王国没有统一的语言,各地说自己的方言。为此大力推动“法语化”政策。
这一政策( )
A.传播了自由平等的思想 B.促进了法兰西民族的形成
C.消除了民族文化的差异 D.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11.在“它”之前,国际法即欧洲法,国际关系即欧洲关系。自“它”开始,《万国公法》等国际法的应
用范围也逐渐从欧洲扩大到美洲、亚洲等其他许多地方。这里的“它”是指( )
A.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B.维也纳体系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D.雅尔塔体系
12.“(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
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新中国的这一“创造”
( )
A.团结了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 B.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C.成为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是基层民主制度的成功实践
13.“1955年 4月 24日,这是会议的最后一天,尽管所有与会者均已到齐,但会场却一片寂静,会议
的进程因为众人的各执己见而暂停。此时镇定自若的周恩来总理开始舌战群儒,将在场的各国领导
人一一说服。”这次会议( )
A.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B.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C.加强了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D.充实和完善了中国全方位外交格局
14.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推进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以下属于这
一时期外交成就的是( )
A.恢复联合国席位 B.中美关系正常化
C.推动气候治理《巴黎协定》生效 D.中日关系正常化
15.一条鞭法简化了赋役项目和征收手续,以银代役,赋役合一,但带有浓厚东南地域色彩。在南方
推行较为顺利,在北方推广时却遭到强烈抵制。这种差异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B.北方多战乱
C.白银流入数量 D.国家政权分布不均
16.在近代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中,收回关税自主权成为一项重要任务。下列选项属于南京国民
政府为“收回关税主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
A.宣布实行统一的国境关税,真正收回关税自主权
B.宣告关税自主,发表“改订新约”的对外宣言
C.公布所得税暂行条例,随之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
D.颁布第一部独立专门的海关税法,统一全国关税制度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52 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52 分)
17.(14分)在罗马法的基础上,英国和法国分别发展出了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阅读下列材料,完
成要求。
材料 西方法律制度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形成了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国家的典型代表为
英国法和美国法,英国的法律制度通过对契约制度、陪审团与辩护制度的司法实践,阐释了英国法律
制度的核心思想;美国的法律制度特色主要体现在宪政与司法独立方面,美国宪法的产生、发展过程
第 2 页 共 4 页
{#{QQABIYYUgggAAhBAAQhCUwEQCkCQkBGCCCoOxAAMIAIBQQFABAA=}#}
以及美国宪法中所体现出的三权分立思想,阐释了美国宪法的核心。大陆法系国家的典型代表是法国,
法国的法律制度主要体现在成文法典的编纂上,其中最重要的是《法国民法典》,它所体现的注重保
护个人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的思想是一切进步民法的精神和灵魂。西方法律制度在历史的长河中
发现问题,不断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逐步形成了适合自身体制的制度体系。 ——摘编
自曹成旭《浅析西方法律制度发展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发展的异同。(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法律制度的因素。(4分)
18.(14分)为实现和巩固国家的统一,历代统治者都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
要求。
材料一 汉王朝在开疆拓土的过程中,成功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边疆政策,促进了疆域的巩固
和发展,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汉王朝对匈奴采取了优待和赏赐匈奴降众的政策,尊重他们的政治地
位,保护他们的经济利益,使匈奴纷至沓来。尊重西域各国制度习俗,得到诸国拥护。扶植和发展边
疆的农业,缩小了经济差距。推进文化交流,汉王朝在边疆地区实行的鼓励文化发展、文化交流的政
策,丰富了中国文化内容,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共同提高。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
材料二 唐朝时周边各族迅速发展。7世纪前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他多次遣使向
唐朝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大批手工艺品和多种技术,医药书籍等。9
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此后,唐蕃间基本上停止了纷争。唐玄宗统治时期,东北的靺鞨族粟末部
强大起来,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的边疆政策。(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处理边疆民族关系的方式。(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汉唐加强边疆管理的积极意义。(6分)
19.(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清末虽然基本建立银元、铜元的货币系统,但由于民间仍有银两、制钱流通,加上大量外
国银元充斥国内市场,市面流通的货币有几十种之多,中国货币市场极为混乱。
1914 年,北洋政府大量发行银元,但并未取缔其他银元。各种银元银两成色不一,交易时须经换
算,币制实际上是“两”“元”并存。1935 年,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禁止白银流通,实行白
银国有,颁行法币,国内币制基本统一。
——据张志玉《从档案记录看近代中国货币统一进程》等整理
材料三 1948 年 12 月 1 日,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合并为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
人民币,统一流通。人民币的出现使各区间的物资流通有了统一的参照系。解放战争的不断推进使人
民币市场迅速扩大,新解放区规定人民币为解放区统一流通之合法货币。货币统一的实施也对二十世
纪五十年代整个国家的经济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摘编自王春英《新中国货币统一初探》
第 3 页 共 4 页
{#{QQABIYYUgggAAhBAAQhCUwEQCkCQkBGCCCoOxAAMIAIBQQFABAA=}#}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统一货币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
何深远意义。(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货币发展的主要特点。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
括人民币统一发行的历史意义。(6分)
20.(1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 我觉得中国古人面对的政治难题主要有以下六个:
第一,如何防止地方力量做大,形成对中央政府的致命挑战?
第二,如何防止军事集团把枪口对准统治者自己的胸腔?
第三,如何防止外朝官僚集团做大,形成对皇权的威胁与挑战?
第四,如何对待皇亲国戚这些“自己人”,是用他们还是不用他们?
第五,如何对待社会基层力量,是尊重、利用还是控制它?
第六,如何处理中原政权(天朝大国)与周边政权(边陲小邦)的关系,是朝贡、羁縻还是直接
治理? ——摘编自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选择其中的一个“政治难题”,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观点,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
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第 4 页 共 4 页
{#{QQABIYYUgggAAhBAAQhCUwEQCkCQkBGCCCoOxAAMIAIBQQF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