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会认读课文中的词语。读准多音字“扇”的读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第二自然段。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抓具体的语言文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好课文。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感受课文中描写的秋天美景,体会作者对秋雨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准备:课件头饰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要跟同学们一起来学习。希望同学们上课要好好表现,让老师记住你们的精彩表现。因为老师是跟同学们第一次见面,对同学们也不了解,所以啊,老师先出个难题考考大家,看看你们谁最会观察,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这是什么时候的雨呢?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为自己的表现鼓鼓掌吧!伴随着这绵绵的秋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6课《秋天的雨》。同学们伸出你的小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主识字,初读感知
老师要告诉大家,这是一篇非常美的文章,要想欣赏这美丽的秋雨,我们必须先过了生字这一关。下面自由读一遍课文,把生字用圆圈画出来,词语用横线画出来,把生字和词语自己多读几遍。出示词语:排火车解决词语
(三)整体感知秋天的雨
通过上面的朗读我们知道了: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出示第一自然段,同学们齐读。
师:孩子们读得真好,老师仿佛感受到了那清凉温柔的秋雨。秋雨打开秋天的大门,会给我们带来些什么呢?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秋天的雨的呢?
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下这美美的秋雨,然后用文中的话来回答,秋天的雨打开秋天的大门,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看谁找的又快又准。可以动笔画一画,找到的小朋友就坐端正用你的姿势告诉老师,你完成任务了。
谁想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指名回答)
你们找的跟他找的一样吗?老师发现你们最会读书了,一下子就把老师的问题答对了。
(课件出示三句话,齐读三句话)
师:现在老师明白了,课文中写了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丰收的景象、动植物准备过冬。(板书)
课文又是怎样具体介绍这三方面内容的呢?你能向大家具体的介绍介绍吗?要想介绍的好啊,必须要认认真真的
读书,边读边想把你最喜欢的段落找出来,等会我们就来比一比看谁介绍的最好。
(四)感受秋天的雨
1.它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1)感受秋天的美
师:谁向大家介绍第一部分内容呢?(出示第二自然段,指名读教师要及时评价)你读的真好!
(2)理解五彩缤纷
①秋天的雨,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秋天的这种美是通过颜色表现出来的,下面同学们用笔画出这一自然段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开始。
(学生画词语)哪位小朋友愿意说一说,你找到了哪些颜色?(黄色、红色、金黄色、橙红色、紫红色、淡黄色、雪白的)秋雨姑娘把这些颜色给了谁?你能来连一连么?
②师:哦,你真是一位合格的秋雨姑娘啊,在这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中你最喜欢哪种颜色,说说理由吧。
a、黄黄的银杏叶,不停地扇,把夏天的炎热扇走了。(多音字) 你就是翩翩起舞,沙沙作响的银杏中,把你的辛劳和欢笑读出来吧。
b、红红的枫叶,邮来了凉爽。
秋雨踏着满径的落叶而来,他以火红的枫叶做邮票,寄来了秋的问候,你们喜欢这如火似霞的枫叶吗?那带上你的喜爱读读这句话吧。
c、田野像金色海洋,水果你挤我碰,(果多丰收) 你们就好像争着让人们去摘的水果,快把丰收的喜悦告诉农民伯伯吧。
③菊花仙子,你从哪体会出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更多(......) 女同学,你们不正是漂亮娇艳的菊花仙子呀,快把你的美丽展示给大家吧。
秋天的雨是一位魔术大师,浓浓的秋色在她的调色板上看不完,道不尽,我们可以用哪个词语来形容呢?
谁还能再换一个词表达这句话的意思。
评价:大家积累的词语可真多这样的五彩缤纷的图画,同学们想不想看?秋天的雨可说了,只有你们把这段话读的够美才能让你们欣赏她美丽的风景呢。有没有信心,有信心咱就一起来一遍。(齐读第二自然段)
同学们读的真美啊,瞧,美丽的风景被你们吸引来了。(欣赏图片,边欣赏边背诵句子。)
④秋天的雨是不是只把这些颜色给了他们呢?它还会给谁呢?我会写:请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并在你的练习纸上完成句子练习吧!
练习句型:秋天的雨把( )给了( ),( )。
2.丰收的景象(学习第三自然段)
秋天的雨不仅有五彩缤纷的颜料,而且还有非常好闻的气味,同学们想不想去闻一闻,赶快读一读第三自然段,闻一闻都哪些好闻的气味?
指名回答(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还有苹果、橘子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
(课件出示段落,指名读,出示图片)看到这些香甜的水果,你最想干什么?
(指名回答:吃光、大吃一顿)难怪这些香味都把小朋友的脚给勾住了呢。
(出示句子,齐读)你能读出这么多的香味吗?(指名读)
3.动植物准备过冬,表演朗读。(学习课文第四段)
秋天的雨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很多颜色和好闻的气味,她还很热心呢!瞧!她现在正拿起金色的小喇叭在喊话呢!听听,她在说些什么?同学们,我有个好主意。咱们来把第四段的内容演出来,好吗?
(1)怎样把课文中的内容演好?你想演谁?(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自主练读课文.)
(2)师生互动表演,以演促读。
师:朋友们,冬天快来了,大家作好准备啦!
师:小松鼠,你在哪儿呢?(我在这儿呢!) 你
在干什么?(我在忙着找过冬的粮食呢!)
师:小青蛙,你在哪儿呢?(我在这儿呢!)
你在干什么?(我在忙着挖过冬的洞穴呢!)
师:小松柏,你们在哪儿呢?(我们在这儿呢!)
你们现在怎么样了?(我们穿上了厚厚的、油亮亮的衣服了!)
师:杨树、柳树,你们在哪儿呢?(我们在这儿呢!)
你们现在怎么样了?(我们的落叶已经飘到了树妈妈的脚下!) 我们都在准备过冬了!
(3)你们真是出色的小演员。这么快乐的景象,你们想不想大声地读出来呢?读读这一段吧!(课件出示第四段内容)
(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出示齐读第五段。
2、小朋友们,说说看,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秋天?
(六)课后拓展
秋雨就是一幅幅画,一首首歌,秋天的雨蕴藏一个个梦,在秋雨的引导你想怎样更好地感受秋天。(课件出示作业)
爱读书的你,收集摘录描写秋天的词句。
爱观察的你,随爸爸妈妈去野外看看秋天的景色
爱绘画的你,画一画秋天的景色。
爱习作的你,写写你眼中的秋雨秋色。
同学们,在这金秋送爽的季节,让我们一起迎着秋风,走出教室,去感受秋天的魅力吧!
附:《秋天的雨》评测练习
一、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上面打“√”。
钥匙(yào shi、 yào shì) 缤纷(bīn fēn、bīng fēn)
颜料(yàn liào、yán liào) 争抢(zhēng qiāng、zhēng qiǎng)
频频(pín pín、shì pín) 飘扬(piāo yáng、piāo dàng)
厚重(hòu zhòng、hòu chóng)扇风(shān fēng、shàn fēng)
二、填正确的量词。
一()钥匙一()颜料一()扇子一()邮票
三、仿写句子。
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它把_________给了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秋天的雨,有一盒( )的颜料。你看,它把( )给了( ),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 ),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 )给了( ),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 ),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 )的,看,田野像金色的( ) 。橙红色是给( )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秋天的雨》教学反思
《秋天的雨》这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丰收的景象,还有深秋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七、八岁的孩子很难直接通过抽象的语言体会秋天的美好,理解那么有诗意的语言。因此一开课,我让学生理解“秋天的雨,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时,将生活和语文,将书面语言与生活语言结合起来。我重点设计以“读”为主线贯串整个课堂,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想象,把抽象的、文学性的语言转化为具体的想象,让一幅幅秋天的图画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读出秋天的美,读出浓浓的语文味。在教学课文第二段时,让学生通过图片欣赏秋天的景色,以及见到的菊花的色彩,理解本段的几种修辞手法,学生因为有了生活经验,谈起来有话说,自然理解文意也不难。教学课文第三自然段时,我让他们闻着各自带来的水果,学生不仅闻到了橘香,还闻到了菠萝的甜味,葡萄的酸味......孩子们有了感性认识后,对课文中”秋天的雨藏着好闻的气味”的理解不攻自破。接着我请学生说自己看到喜爱的水果时的表现,这样将生活与文本结合起来,突破了对这段的难点句“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的理解。学习课文第三部分时,用表演和阅读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体会课文。
但是我觉得自己很多地方没有准备得很充分,如我在指导学生朗读句子时我在教学设计时没有设计到老师要说什么,过渡语也只是临时发挥,很多都用的不好,如本想说:女孩子更喜欢花,就女孩子来读菊花仙子这句吧,结果像平时上课一样,说得很死板,最后齐读第二自然段也是这样,想用诗意一点的过渡语,结果却机械地过渡了。所以朗读指导的不是很好,没有达到我想要的效果,而后面的教学也显得有点胸无成竹的感觉。又如我没有精心做课件,做得比较单一,上的时候发现有些缺陷,如出示水果图时,不够多,不够诱人,田野图也没有找到很好的效果图。枫叶图如果能加上动感就更形象了。并且在指导学生仿写句子时没有做到想要的结果,经过反思我觉得应该先让学生说一说在秋天看到了什么,是什么颜色的,小组之间交流后再写,这样效果会更好一些。从这里我体会到:充分的准备,详细的备课对于上好一节课是多么的重要,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学生的学情,深入学生了解他们的现状,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