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3第一单元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必修3第一单元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3-28 13:40: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思考:汉初盛行什么思想?西汉初的黄老之学西汉初的经济状况汉初,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
大饥谨。……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
乃令民得卖子,……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同一颜色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思考:西汉初为什么采用黄老之学?背景:1 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
2 吸取秦朝灭亡教训
3 为巩固统治
黄老之学的地位???课本内容: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适应修养政策的需要,从汉高祖到武帝即位约70年的时间里,黄老思想一直是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帛书:黄老之学时间:从汉初到武帝
约70年的时间。

地位:政治上的指导思想
在社会思想界居于
支配地位。
传说黄帝善于养生,最终得道成仙。所以养生之道成了黄帝之学。而老子之学则成了治国安民之学。治身老子治国萧规曹随曹参(西汉开国功臣,
与刘邦是老乡,是继
萧何后的一大丞相 )清静无为 课本内容: 黄老之学的基础早期道家的理论,同时它又兼采阴阳、儒、墨法等各家学说。它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考考你:汉初皇帝知多少?汉高祖汉惠帝吕后专权文帝景帝文景之治汉武帝黄老之学的作用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
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
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
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
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
马。阡陌之间成群,乘牸牝者而不得会
聚。守闾阎者食梁肉,为吏者长子孙,
居官者以为姓号。
——《后汉书.食货志》
黄老之学的影响:1.恢复和发展了经济,巩固了新生的西汉政权,使西汉初年社会迅速恢复元气,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繁荣景象。
2.为汉武帝时期国家的强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文帝
景帝弊端:
1.汉文帝时淮南王
刘长骄淫逾制
2.汉景帝时七国之乱
3.汉武帝时淮南王刘
安 的叛乱地方势力的发展,严重地威胁了西汉的中央集权 在景帝时期,儒生辕固生指斥老子为异端,崇信黄老之学的窦太后就非常生气,就命令辕固生去和野猪搏斗,幸好景帝保存,他才免于一死。 帝皇vs太后黄老之学衰落的原因?衰落的原因:(1)主观上,随着社会的稳定,经济发展,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的需要
(2)客观上,儒家学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发展出一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理论体系。
教师 1、背景
2、黄老学说内容、主张、特点
内容:(治身)(治国)
主张:无为而治
特点:①道家为本,兼采各派
②“积极无为”黄老之学3、学说的影响
1)汉初社会迅速恢复了元气
2)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3)出现了“文景之治”
4、黄老之学的衰落
主观上,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发展的需要
客观上,儒学发展出一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
新理论体系。黄老之学二、汉武帝时西汉强盛,思想上确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经过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经济得到恢复发展,但也存在着王国对中央的威胁问题。社会环境变了,统治者的指导思想是否也要随着变?怎么变?假如你是当时的皇帝,怎么办?讨论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顾颉刚
“罢拙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采纳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时间、人物2、新的儒学思想1)特点2)内容3、实质思想文化专制⑴君主统治的合理性-----“君权神授”,
⑵对君主实行限制-----如果人君无道,
天将降下灾难来谴责和威慑。以儒家的《公羊春秋》为骨干,融合阴阳家、
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大一统”思想天人感应三纲五常4、影响③儒家思想成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确立了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①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②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和防止暴政。汉初 经济残破休养生息黄老思想无为而治武帝时 国力渐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巩固大一统促经济发展不甘无为淘汰黄老适应并促进利集权、制地方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