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13 15:37: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名词解释——“资产阶级革命”
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社会制度的革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结果是国家政权由封建地主阶级手中转到资产阶级手中,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年版,页1732。
处死查理一世(1649年)
英王的权杖象征的是英王的授权,因此只有在授权被安放“到位”时,议会的开会、讨论和议程才是合法的,否则就是“非法集会”。
工党议员拿走女王权杖
Q:工党议员为什么要拿走女王权杖呢?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谁动了我的权杖?
课程标准:知道1640年革命,了解《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一、“权杖”何以点燃战火
二、“权杖”何以深入人心
三、“权杖”何以精彩转让
一、“权杖”何以点燃战火——1.“权杖”挑战传统
约翰王为了他的战事,大肆征税和延长贵族的兵役时间,破坏了长久以来形成的国王和贵族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最终引发了贵族的反抗。1215年,约翰王签署《大宪章》,共有63个条款。
关于约翰王的那些事儿~~
一位好战王
也是一位屡战屡败的国王
——《大宪章》颁布800周年纪念邮票
第39条 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等地位之人根据这块土地上的法律作出合法裁判,皆不得被逮捕、监禁......
一个影响最为深远的法律条款
Q:条款限制了国王的什么权利?维护了自由人的哪些权利?
人身权
一、“权杖”何以点燃战火——1.“权杖”挑战传统
第25条 一切州郡、百人村、小镇市、小区——余等自己之汤沐邑在外——均应按照旧章征收赋税,不得有任何增加。
第28条 余等之巡察吏或管家吏,除立即支付价款外,不得自任何人之处擅取谷物或其他动产,但依出售者之意志允予延期付款者不在此限。
——陈国华译《大宪章》
征税权
财产权
传统一:王在法下
一、“权杖”何以点燃战火——1.“权杖”挑战传统
上议院主要由贵族和高级教士组成,又称贵族院。
下议院主要由地方各县及各市镇的骑士、市民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组成,又称平民院。
传统二:王权有限
征税权掌握在议会手中
一、“权杖”何以点燃战火——1.“权杖”挑战传统
女王伊丽莎白一世
在伊丽莎白一世45年的治国生涯里,这位善于协调各种关系的女王没有滥用自己权力和威望。她经常召开议会,来实施大多数人想要的政策。
在她一生中,王权的扩张始终控制在议会能够忍受的范围之内。这二者之间的平衡给英国带来了稳定和宽松的社会环境。1603年,女王去世了……
一、“权杖”何以点燃战火——1.“权杖”挑战传统
君权神授
——课本第83页人物扫描
Q:詹姆士一世怀有什么样的统治观念?损害了哪些人的利益?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苏格兰
英格兰
国王创造法律,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国王是上帝派到世间的最高权威,有无限的权力。
一、“权杖”何以点燃战火——1.“权杖”挑战传统
1628年,议会向国王呈递了一份《权利请愿书》,重申查理一世在没有得到议会同意的情况下,不得征税;不经法院判决不得随意逮捕人;和平时期不得随意在居民家中驻军。这份请愿书表达了议会 的意图。
限制王权
宣扬“君权神授”
擅自强征新税
随意解散议会
一、“权杖”何以点燃战火——1.“权杖”挑战传统
时光隧道:
结合第五单元所学的知识,设想在17世纪英国的发展状况。
经济:资本主义萌芽
思想:文艺复兴
军事:日不落帝国称霸世界
一、“权杖”何以点燃战火——2.“权杖”点燃战火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阻碍
新航路开辟
贸易中心转移
要求
英国资本主义发展
资产阶级 壮大
新兴资产阶级
贵族
自由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根本原因:君主专制统治已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权杖”何以点燃战火——2.“权杖”点燃战火
看!这就是叛国者的脑袋!
英国国王在民众心中地位崇高,处死国王实际上是一种超出英国历史传统和社会心理承受压力的极端行为。
——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在白厅外被斩首
一、“权杖”何以点燃战火——2.“权杖”点燃战火
从形势看,军事独裁与君主专制有相似性;从本质看,克伦威尔是以军事独裁的形式来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1653年,克伦威尔驱散议会,实行军事独裁,成了“护国主”,一个没有国王头衔的国王。
《克伦威尔的立宪外衣》
Q:克伦威尔的军事独裁是不是意味着背叛了资产阶级革命??
二、“权杖”何以深入人心——1.在历史怪圈中徘徊:共和
查理二世
詹姆士二世
1662年,英国恢复了君主制。接受议会条件,王权受限。
恢复天主教和君主专制制度
二、“权杖”何以深入人心——1.在历史怪圈中徘徊:复辟
就在全国各政治、宗教派别的人士联合一致反对詹姆斯二世的时候,突然传来了王后玛丽在6月10日生了一男孩的消息。原来人们还抱有一种希望,即在信奉天主教的詹姆斯二世死后,将由信奉新教的玛丽公主或安妮公主继位,君民之间由于宗教问题而引起的矛盾可望逐步消失。但詹姆斯二世有了男性后裔,将来必将由他继承王位,而这个王子很可能将是一个天主教徒。人民的希望破灭了,群众的情绪更加激动。
——高全喜《英国宪制中的妥协原则——以英国宪制史的“光荣革命”为例》
Q:为什么群众的情绪会如此激动?
倒行逆施、宗教迫害
二、“权杖”何以深入人心——1.在历史怪圈中徘徊:复辟
时间:1688年7月30日
地点:密室
角色:辉格党和托利党的领袖
要求:反映出资产阶级、新贵族对王权扩张的不安,积极捍卫英国人的自由。
《捍卫我们的自由》
Q1:结合情景剧,思考资产阶级、新贵族提出了什么样的解决方案?这个方案最后成功实施了吗?
二、“权杖”何以深入人心——2.在双方妥协中保留
丹比:现在小王子出生了,必然会在天主教的环境中长大,长大后会是个天主教徒,也许会和他父亲(詹姆士二世)一样继续实行专制制度。到时候我们的国家将会走向无底的深渊,人们看不到光明。
罗素:那我们该怎么办?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西德尼:我们可以联合群众,发动人民革命,推翻詹姆士二世的统治。
丹比:万万不可。人民对国王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且国王势力也不可低估。一旦发动人民革命,势必会使整个国家血流成河,一片混乱,我们要想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才好。
卡文迪什:对了,荷兰执政威廉三世的妻子是詹姆士二世的长女,而且夫妻都是新教徒,如果由他们来继承王位,王位的正统原则和新教原则就能够充分地结合起来。
罗素:妙啊, 此举若是成功了,王权的扩张就会被阻止,而“自由”又不需要再呼唤一个克伦威尔,我们可以自己完成“自由”,这个自由不需要民众,也不需要发动新的革命。
西德尼:我赞同这个提议。
罗素:事不宜迟,我们快快起草邀请信,让密使送往荷兰,要求威廉三世率领军队前来英国,帮助我们捍卫英国人的自由 。
丹比:我也赞同。
光荣革命真正“光荣”之处在于,这次革命的解决办法为后世的英国人民找到了一个避免暴力的办法。
Q2:光荣革命中“光荣”的含义是什么?同样还是保留了君主手中的“权杖”,为什么称其为“革命”?
Q3:光荣革命有何历史意义?
1.形式上:没有流血。结果上: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2.光荣革命达到了革命的结果,避免了革命带来的破坏。
二、“权杖”何以深入人心——2.在双方妥协中保留
三、“权杖”何以精彩转让——1.在法治下转让“权杖 ”
假如你回到了1689年,是英国议会中的一名议员,为了避免国王专制的现象再次发生,议会应该如何得到英王手中的“权杖”呢?
君主立宪制
世袭的君主为国家元首
君主权力受到宪法规定和一定的限制
议会制共和制
议会为国家政治的中心
国家权力机关和元首由议会选举并对其负责
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Q1:王冠、权杖和绳索分别代表什么?
Q2:权杖被绳索束缚意味着什么?
Q3:这种“束缚”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
王冠:象征英王的权威
权杖:象征英王的权力 绳索:法律条文
王在法下,王权有限
1215年《大宪章》
三、“权杖”何以精彩转让——1.在法治下转让“权杖 ”
《权利法案》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6.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非法。
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限制立法权
限制财政权
限制军事权
议会控制权
三、“权杖”何以精彩转让——1.在法治下转让“权杖 ”
Q:《权利法案》吸取了《大宪章》的什么思想?与《大宪章》相比,《权利法案》有什么创新之处?
用法律限制王权
人治
法治
三、“权杖”何以精彩转让——1.在法治下转让“权杖 ”
资产阶级革命前 资产阶级革命后
国家制度
王权来源
议会与王权的关系
权力中心
统治方式
君主专制
君主立宪制
君主专制
法律赋予
王权限制议会
议会限制王权
国王
议会
人治
法治
三、“权杖”何以精彩转让——1.在法治下转让“权杖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风云激荡·48年
1640年
1642年
1648年
1649年
1658年
1660年
1685年
1688年
议会重新召开
双方矛盾激化
激烈内战,反复斗争
议会军打败王军
处死查理一世
建立共和国
克伦威尔军事独裁
克伦威尔军事独裁
共和国时期
(9年)
查理二世回国
英国恢复君主制
“光荣革命”
《权利法案》颁布
确立君主立宪制
查理一世在位
君主制时期
(25年)
詹姆士二世在位
君主制时期
(3年)
政局动荡
共和国时期
(2年)
思考:你认为英国革命具有怎样的特点?
特点:曲折性、反复性、艰巨性、复杂性、妥协性、不彻底性
1689年
三、“权杖”何以精彩转让——1.在法治下转让“权杖 ”
在对比中寻思“权杖 ”
三、“权杖”何以精彩转让——2.在对比中寻思“权杖
玉玺的产生和“深入人心”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国的玉玺在转让过程中带有暴力和血腥,而英王的权杖在转让过程中带有妥协和渐进。
Q1:与英王的权杖相比,中国皇帝的传位需要什么信物?两者信物在转让过程中各自有什么特点?
血腥
暴力
渐进妥协
三、“权杖”何以精彩转让——2.在对比中寻思“权杖
1688年爆发光荣革命后,英国逐渐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政治保障,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种资本主义政治体制发展的范例;同一时段的中国虽然经历了明清易代,总体趋势却是君主专制的日益强化,这也正是君主专制在中英两国遭遇截然不同命运的深层次原因。
Q2:为什么说“英国光荣革命后的新政体成为两国最终走向不同发展道路的关键”?
在“十七世纪全球危机”的大背景下,无独有偶的是,中英两国都先后历经盛世与危机、君主应对危机、相似的危机之结局,以及再现盛世——可见中英两国的历史经历了类似的发展及转折。英国光荣革命后的新政体成为两国最终走向不同发展道路的关键;而晚清中英两国的巨大差距亦能追溯至十七世纪的全球危机时期。
——李伯重《无独有偶:“十七世纪全球危机”中的中国与英国 》
三、“权杖”何以精彩转让——2.在对比中寻思“权杖
18世纪中叶,在完善君主立宪制的过程中,英国率先发起了工业革命。
18世纪,在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的状态下,中国出现了康乾盛世。
三、“权杖”何以精彩转让——2.在对比中寻思“权杖
英国议会大厦
英国女王
小结
Q:英王“权杖”保留的是什么,转让的又是什么?从英王“权杖”的转让过程,对我国的政治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保留:国王的权威
转让:管理国家的实权
1.由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由传统到创新一系列巧妙的政治智慧。
2.民主制度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历史传统,最重要的是要对自己国家的政治制度充满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