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21 古诗三首 夏日绝句 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语文21 古诗三首 夏日绝句 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13 15:10: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夏日绝句
21
古诗三首
21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知诗人
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人。长于诗、文、词,兼书法、绘画,且通音律。诗文笔力雄健,情辞慷慨。词则继承婉约派风格,代表作有《声声慢》《如梦令》《一剪梅》等。
如梦令
[宋]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写作背景
北宋靖康二年,金兵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北宋王朝在统治一百多年后宣告灭亡,历史称这次事变为“靖康之变”。之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做了皇帝,定都临安(今杭州),历史上称南宋。李清照之夫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后城中爆发叛乱,赵明诚不思平叛,反而临阵脱逃。李清照为国为夫感到耻辱,在路过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创作此诗。
解诗意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诗句理解
活着时应该做人中的豪杰,
死后也应该是鬼中的英雄。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为“人杰”。
(引用典故)
鬼雄:鬼中的英雄。出自屈原的《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引用典故)
亦:也。

解诗意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项羽是谁?
解诗意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项羽是谁?
项羽不肯过江东
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残暴激起人民不满,各路豪杰纷纷起义抗秦,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转战中原,消灭秦军主力,立下赫赫战功。灭秦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最终项羽兵败垓下,退至乌江渡口。当时,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振旗鼓。项羽自觉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不肯过江逃生,便下马步战,杀敌数百,负伤十余处,最后从容自刎,时年31岁。
解诗意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诗意: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能不能把“不肯”换成“不愿”、“不想”、“不能”?
不能,“不肯”一词,写出了项羽以死相报,无愧于八尺男儿之身,无愧于江东父老之托,无愧于“人杰鬼雄”之名。
悟诗情
你理解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吗?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绝不忍辱偷生。
怀古讽今
提问
这首诗中李清照用了两个词语赞颂项羽的英雄气概,找到了吗?
人杰
鬼雄:
人中的豪杰、人中俊杰、了不起的人物、杰出的人、出色的人。
鬼中的英雄。
同学们,楚汉战争以项羽的失败而告终。“至今思项羽”,宋朝的李清照为什么要去追思一位一千多年前的失败的英雄呢?
请联系诗歌写作背景说一说
答:南宋时,国家发生叛乱,皇帝和李清照的丈夫不思平叛,反而临阵脱逃。李清照为国为夫感到耻辱,在路过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所以追思这位英雄。
赞美项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绝不忍辱偷生的英雄气概。
拓展延伸
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