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第一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第3课时 分散系分类及其性质
[学习目标]
1、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和分类;
2、掌握胶体的相关性质和应用;
3、掌握Fe(OH)3胶体的制备 (重点)。
[自学指导]
自学课本P8 ~ 9
思考以下问题:
1、分散系的定义、组成和分类;
2、胶体的分类、性质及应用;
3、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
一、分散系
2、组成:
分散质
1、定义:
分散剂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形成的混合物,叫做分散系。
(被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容纳分散质的物质)
(2) 按照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分类
3、分类:
(1) 按照状态分类
(9种组合)
d < 1 nm
1 nm d > 100 nm
浊液
胶体
溶液
分散系
二、胶体
根据分散剂状态
根据分散质种类
气溶胶:烟、云、雾
液溶胶:牛奶、豆浆、墨水
固溶胶:有色玻璃、玛瑙、土壤
粒子胶体:Fe(OH)3胶体
分子胶体:淀粉溶液、鸡蛋清
1、分类:
FeCl3+3H2O Fe(OH)3 (胶体)+3HCl
(2) 原理:
(1) 实验装置和操作
制备过程中不能搅拌
(3) 注意事项:
红褐色透明液体
2、Fe(OH)3胶体的制备:
3、性质及应用
(1) 丁达尔效应
应用:鉴别胶体与溶液
(2) 介稳性
应用:生产颜料、涂料、墨水、洗涤剂
(3) 电泳
应用:静电除尘
胶体电性:
(1) 胶体不显电性
(2) 胶体颗粒可能带电性
例:Fe(OH)3胶粒带正电;
土壤胶粒带负电;
淀粉胶粒不带电。
聚沉方法:
(1) 加热
(2) 搅拌
(3) 加入电解质
(4) 加入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
(4) 胶体聚沉
应用:明矾净水、
制豆腐、
制肥皂、
解释三角洲形成原因
胶体的提纯:
当堂训练
1、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结合这段文字及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荷塘上方的薄雾是水蒸气
B、月光透过薄雾时产生了丁达尔效应
C、薄雾中微粒的直径大约是2.5 pm
D、“大漠孤烟直”中“孤烟”的成分和这种薄雾的成分相同
B
2、Fe(OH)3胶体的胶团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胶体离子的直径介于1~100 nm
B、Fe(OH)3胶体带正电荷
C、胶体能够稳定存在是因为吸附层微粒(胶粒)存在静电斥力
D、Fe(OH)3胶粒带正电荷
B
3、中国科技大学钱逸泰教授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特定条件下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纳米级金刚石粉末是粒子直径为1~100nm的材料。若将纳米金刚石粉末均匀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
A、②⑤⑥ B、②⑥⑦ C、①⑤ D、③④⑦
A
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是浊液
④不能透过滤纸 ⑤能透过滤纸 ⑥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⑦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依据丁达尔效应,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
②用可见光束照射可区别溶液和胶体
③胶体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是由于胶体带电
④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⑤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盐酸,开始产生红褐色沉淀,后来沉淀逐渐溶解并消失
⑥从外观上可区分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
②⑤⑥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FeCl3溶液中制备Fe(OH)3胶体
②某FeCl3饱和溶液中含有a个FeCl3,制的胶体中胶粒数目小于a
③在实验中不慎被玻璃划伤手指,可用FeCl3溶液应急止血
④尿毒症患者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⑤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减少污染
②③④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