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13 16:33: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汕头市潮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 史
本试卷共6页,20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填涂考生号。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先秦儒家学派主张将“学”“思”和“行”相结合,“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形成了“养心、养气”之说,即所谓“求放心”“有心养心”“养浩然之气”等等。这说明先秦儒家学派
A.注重主体自觉性 B.突出教化功能性
C.主张格物致知论 D.强调仁礼重要性
2.战国时期,各国货币出现交变现象。行金版和铜贝的楚国在晚期亦铸行布币,行刀币的齐、燕亦铸行圜钱。这说明战国时期
A.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 B.统一市场逐渐形成
C.区域间商贸联系的加强 D.货币使用状况混乱
3.东汉晚期,“州”成为郡、县以上的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至隋文帝时期,在地方“罢天下诸郡”,以州统县。东汉和隋朝地方行政体制两次变革均
A.适应了国家管理需要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强化了地方的行政权 D.提高了行政效率
4.下图为学者估算的公元200年至1851年中国人口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相关解释较为准确的是
A.首次过亿得益于生产技术的革命性变化 B.世界联系加强背景下首次达到两亿
C.1700年后直线上升根源于赋税制度改革 D.国家分裂时期人口都呈现下降趋势
5.近代百年中国第一次民族反思起于中日甲午战争,第二次民族反思始于辛亥革命失败后探索。这两次反思的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
A.社会主要矛盾 B.社会性质 C.救亡路径 D.民主革命任务
6.下图中国会请愿者张弓搭箭,射向“立宪之目的”的靶心,而在弓箭手与靶子之间出现了一个“挡箭牌”,伸手挡箭的是“考察宪政者”。该作品
《考察宪政之效果》(1908年)
A.表明清政府已经陷入空前孤立 B.揭露了清廷无意变革的真面目
C.反映了当时国内政治形势复杂 D.表明清政府试图主导立宪进程
7.一些同志认为“党管的太多”“权力太集中于前委”,主张党的管辖范围“要限制"“军官权威高于一切”。毛泽东指出,如果这种个人主义领导胜利了,红军与过去的旧式军队就没有什么区别,“红军只是一个好听的名称罢了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共产党召开了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洛川会议
8.1941—1942年,日军集中大量兵力在华北地区开展疯狂的“扫荡”“清乡”运动,并实行严密的封锁,强调“彻底肃正华北治安”。此举的直接目的在于
A.迫使中国政府迅速投降 B.消灭敌后的抗日武装
C.为发动太平洋战争作准备 D.分化中国的抗日力量
9.下图是人民解放军准备进行某战役的示意图。这次战役后,就全国范围来看,人民解放军
A.开始实施运动歼敌 B.居于对敌优势地位
C.扫清了解放区残敌 D.掌握了战略主动权
10.1956年,浙江有农业干部指出,施行“专管地段责任制”再加产量责任制到户,作为集体经济的补充,结果偷工减料的少了,懒的少了,装病的少了,放掉农业出去找副业的少了。这种情况说明,当时的地方
A.贯彻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 B.坚持农业改造的工作原则
C.探索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 D.试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1.下图为世界古代某一帝国的疆域版图,关于该古代帝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B.其商人的商业活动范围遍及世界主要文明区域
C.继承波斯帝国的基本制度,同时推广希腊文化
D.其法律成就对欧洲法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它不仅是一种思想,而且成为受到广泛认同的政洽实践原则,一种受到追捧的生活方式。它认为社会利益只是一种抽象,是个人利益的综合,每个人追求自己的正当利益必然会带动整体利益的提升。“它”是指
A.人文主义 B.理性主义 C.自由主义 D.民族主义
13.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当欧洲的“革命圈”闪闪发光之时,亚非拉也奏响了“民族曲”,在殖民地半殖民地震撼了帝国主义的后方。下列不属于这部“民族曲”的是
A.尼加拉瓜桑地诺的抗美斗争 B.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
C.印度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D.巴西摆脱葡萄牙独立
14.二战结束前后,召开了四次重要的国际会议,但是却唯独用“雅尔塔”来命名战后的国际体系,这表明,相比之下,雅尔塔会议的内容更为重要,对战后世界的走向更具有指导意义。该体系
A.违背了世界人民实现和平的愿望 B.体现了苏中美英法五大国的意志
C.确立了美国世界格局的主导地位 D.打破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15.苏联在一五计划期间开办“外宾商店”,低价收纳民间金银等各种贵重物品,在国际市场上出售逐利。这一举措旨在
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B.发展农业集体化
C.为工业化积累资金 D.巩固工农的联盟
16.下表所示为1980年至2010年世界主要经济组织以及地区GDP总值及比重变化(GDP单位:10亿美元)。这种变化反映出当今世界
1980 1990年 2000年 2010年
GDP 占全球(%) GDP 占全球(%) GDP 占全球(%) GDP 占全球(%)
全球 11156 100% 23521 100% 33858 100% 66073 100%
美国 2857 26% 5963 25% 10252 30% 14992 23%
亚太地区(西太平洋地区) 2327 21% 5454 23% 9245 27% 20167 31%
欧盟 3805 34% 7395 31% 8919 26% 17020 26%
A.世界经济呈均衡性发展态势 B.世界经济中心转移的趋势
C.美国工业生产能力超过欧洲 D.全球化推动世界贸易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有4题,都为必做题。第17题10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6分,共计52分。)
17.(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的救国之路年表(部分)
时间 活动
1868年 出生在浙江省绍兴府的山阴县。
1892年 经殿试中进士,被点为翰林院庶吉士。
1902年 同蒋智由等在上海创办中国教育会并任会长,从事教育和革命活动。
1904年 组织建立了光复会。
1905年 被孙中山委任为同盟会上海分会负责人。
1907年 在莱比锡大学研究心理学、美学、哲学诸学科。
1912年 就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持制定了《大学令》和《中学令》,强调要把学校建成健全的国民的学校。他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素质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他主张采用西方教育制度,确立起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教育体制。
1915年 他与李石曾、吴玉章等组织华法教育会,周恩来、邓小平等都是通过此组织的帮助在法国留学。
1916年 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后他聘请《新青年》主编陈独秀为文科学长,聘请李大钊、胡适、钱玄同等在北大任教,采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实行“教授治校”的制度,提倡学术民主,支持新文化运动。
1919年 五四运动中支持学生爱国行动,多方营救被捕学生。
——摘编自张晓唯《蔡元培评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蔡元培撰写个人简介。(要求:充分利用历史年表,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人物进行分析、综合,在时代与个人关系的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解读)
18.(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5年,英国人修建的海关花园是在武汉最早兴建的租界公园。此后,租界内公园不断修建,公园中的园林的设计,建筑的风格都具有异国文化特色。民国时期,公园多由市政当局提倡、组织,规划设计、兴建。1928年筹建的中山公园则可视为近代中国城市公园的代表,其修建经费由汉口市公安局从当地的一所游乐园筹集而来。该公园由犯人、乞丐及驻军修建,园内配置中式的亭台楼阁,建有运动场、游泳池、溜冰场、民众教育馆和中山纪念堂等,是“亚洲第一个综合公园”。此后,武汉又陆续兴建了汉口府前公园、武昌蛇山公园等。
——摘编自吴薇《近代中国城市公园建设解析——以武汉为例》
材料二
纽约中央公园是美国城市公园运动的起点。1851年,纽约州议会通过第一个《公园法》。对公园用地的购买、公园建设组织化等进行了规定。1857年,州政府任命十一人组成公园建设委员会,全权负责中央公园建设。该委员会通过竞赛的方式向社会公开召集设计方案。奥姆斯特德等人的“绿色草原”方案最终入选,该方案试图将中央公园打造成“城市之肺”。纽约中央公园植被茂密,从而将城市中的空气污染阻隔在外,人们游览时可以呼吸到质量相对更高的空气。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接触自然,19世纪中央公园中建立了一套车行、人行,骑行分离的交通系统。为了解决庞大的资金需求,州政府还发行“公园债券”预先向公民筹资。
——摘编自许浩《美国城市公园系统的形成与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武汉城市公园建设演进的趋势及城市公园发展的作用。(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武汉中山公园相比,近代美国纽约中央公园建设的特点及其成因。(8分)
1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可口可乐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饮料,深受年轻人喜爱。以下是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1927年,上海街头悄然增加了一种饮料——“蝌蝌啃蜡”,古怪的味道,加上古怪的名字,这种饮料的销售情况自然很差。在第二年,这家饮料公司公开登报,用350英镑的奖金悬赏征求译名。最终,身在英国的一位上海教授蒋彝击败了所有对手,拿走了奖金,而这家饮料公司也获得了迄今为止被广告界公认为翻译得最好的品牌名——可口可乐。
1948年上海成为可口可乐海外首个销量超百万标箱的城市。在2年后,随着美国大使馆撤离,可口可乐也撤出了中国大陆市场。自此之后的30年内,大陆市场上再没出现过这种喝起来有点像中药的饮料。
1978年12月,可口可乐公司在美国正式宣布重返中国,与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签订了协议可口可乐撤离大陆30年后重返中国市场,成为港澳之外第一家进入大陆的外企。
1981年可口可乐在北京工厂建成之后,很快有了不同意见,一位老同志先发话了:“中国的汽水就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吗?不能满足外国人的需要吗?非要喝可口可乐?简直是卖国主义。”
1982年1月30日,商业部通电全国,立即停止内销可口可乐,1983年又有卫生部门提出:“可口可乐含有咖啡因,不符合卫生要求。”
1986年,可口可乐公司想把浓缩汁厂也建到中国来,由于配方保密,美方要求这个厂由可口可乐独资,但在当时中国尚不允许外资独资,最后采取合作办厂,中美各控股50%,组成一个合作企业,这就是第一个中美合作企业。
1993年可口可乐公司与原轻工业部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提出了一个基于“真诚合作、共同发展”原则的长期发展规划。至此,可口可乐公司在华投资已经实现了从广州、北京等“点",发展到东部沿海一线,最后到覆盖全国一片的发展历程。可口可乐在中国碳酸饮料市场取得了首屈一指的地位。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可口可乐公司精心策划了一次名为“向民间艺术致敬”的展览,中国艺术家在可口可乐弧形瓶上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京剧脸谱。
2017年,可口可乐在中国累计投资超过130亿美元,建厂45家,系统员工总数超过45000人,其中99%为本地员工。中国市场的贡献在其总收入中所占的份额极大,而且还在日益增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别为1931年、1945年可口可乐在中国销售编写一句广告语。(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改革开放以来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发展加以阐释。(8分)
20.(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04年,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新民丛报》,刊载了一篇《英国工商业发达史》的译文,首次引入“工业革命”这一概念,此后陆续刊载了一些关于工业革命现象和概念的译述,引起国内关于“工业革命”的讨论。
材料二
表 20世纪上半期中国部分文献对“工业革命”一词的描述
内容 出处
至一七六九年……瓦特之蒸汽机关出现……以蒸汽机关运用工业革命,狂飞突进,故有人谓工业革命,肇端于蒸汽机关发明者。 周传儒:《工业革命与社会近代问题》(1922)
于是工界中人,潜心于发明机器,致新科学于使用,使制造力增速,则物价廉而致富易。 王家焕:《工业革命与英国政治社会改革述略》(1924)
马克思说:“社会之物质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巨大的上层建筑的全部,便随经济基础的变动或者缓缓的,或者激剧变革了。” 天商:《机械发明、工业革命与社会革命》(1927)
工业革命并不是偶然的。他来自劳动工具的改变和其相沿而起的生产方法的改变。所以十八世纪中叶,生产方法及生产制度的革命:把小的企业联合成为大的企业实为必要。 维禹:《英国工业革命史》(1928)
工业革命这句话是指机器工业发明以后,一切工业上的生活状态和制度,都起了重大的变化。 吻云:《常识辞典》(1931)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钱芳华、马陵合《近代文献中“工业革命”一词的考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20世纪上半期“工业革命”这一概念在中国传播的历程。(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表中任选一种“工业革命”的概念进行阐释。(6分)
汕头市潮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建议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C A B C D B B B C C C D D C B
17.蔡元培(1868—1940),浙江绍兴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担任过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等职。(2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从致力于科举入仕到走上革命运动,推动辛亥革命和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建立。(2分)民国初年,他提出“五育并举”及“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主张,进行教育改革,推动中国形成了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体系和教育制度,其教育主张和实践,影响中国的教育至今。(2分)他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他为中华民族保护了一批思想先进、才华出众的学者,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创造了条件。(2分)他的人生历程,经历清政府、南京临时政府、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四个时期,早年致力于科举入仕,后经历过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践行了爱国和民主的政治理念,对近代中国教育和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2分)
18.(1)趋势:由外国人开辟到政府组织修建;从租界延伸到城市其他区域;从西化到中西融合;功能趋向综合性。(任答一点得2分,共4分)
作用:增加了城市公共空间,丰富了市民的娱乐休闲生活;推动了社会教育教化。(任答一点得2分,共2分)
(2)特点:立法先行;利用金融手段筹资;注重治理空气污染,注重与自然的融合。(任答一点得2分,共4分)
成因:民主法治进程的发展;降低工业污染的需要;近代商业经营方式创新(金融业发达)。(任答一点得2分,共4分)
19.(1)示例:1931年:可乐喝到口,抗日精神留;1945年:可乐可乐,日本投降,全民欢乐。(要求需符合阶段特征,任答一点得2分,共4分)
(2)(分期合理,结合背景分析得2分)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推动了中美贸易的发展,使得可口可乐重返中国市场;(2分)
改革开放初期经济体制改革刚刚起步,开放力度较小,面对出现的新鲜事物,人们的思想仍受左倾思想的影响以及对可口可乐本身质量的担心,因此在80年代对可口可乐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可口可乐公司最终实行中外合资。(2分)
九十年代以来,改革开放不断深入。邓小平南方讲话,解放了思想。中共十四大召开,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中国与世界市场相互依赖,紧密联系,中国积极融入全球化。可口可乐在中国发展迅速,积极向中西部地区扩大投资,形成了“点、线、片”结合的发展格局,与此同时可口可乐借助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市场。(2分)
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有利于中美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20.(1)(分期合理,结合背景分析得2分)
20世纪初,民族危机加深,受实业救国思潮和留学、翻译日本书籍热潮的影响,“工业革命”概念传入中国。(2分)
20世纪20年代初,随着西学传播,中国学者对“工业革命”进行器物层面的解读,认为“工业革命”就是机器的发明与使用。(2分)
20世纪20年代后期,受马克思主义影响,中国学者对“工业革命”进行制度层面的解读,认为“工业革命”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带来的生产方式与生产制度的变化。(2分)
20世纪30年代,随着对“工业革命”研究的深入,中国学者聚焦“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活的变化。(2分)
(2)示例:选择第五种概念解释:“工业革命”是指机器工业发明以后,一切工业上的生活状态和制度,都起了重大的变化。(选择得1分,论点得1分,共2分)
机器的发明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由此出现了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度。同时,工业的飞速发展给人们日常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可以买到更多物美价廉的商品,群众性体育活动兴起,休闲娱乐活动丰富多彩,城市化迅速发展。(任意一个角度得2分,共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