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爬山虎的脚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0爬山虎的脚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13 15:13: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爬山虎的脚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第 3.4.5自然段的学习,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3.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初步养成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意识。
4.为爬山虎的脚写一写自我介绍。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和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
难点:体会文章字词的精准。
教学具准备:爬山虎的脚 PPT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创情入境,明确目标
1.名言导入
(1)叶圣陶是我国非常有名的文学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对小学生怎么学习语文还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下面给大家分享他的一句话,谁来读?(出示“用写生的办法学习写作,抓住了那些真、切、深、透的东西,毫不走样地表达出来,这是最有益的练习——叶圣陶”)师评价
(2)读了叶圣陶爷爷的这句话,你认为叶爷爷想告诉我们说什么?生:写作之前仔细观察,写的时候毫不走样
师板书:观察毫不走样
2.明确目标
叶圣陶爷爷是这么说的,他又是怎么做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爬山虎的脚》。请看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第3.4.5自然段的学习,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3)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初步养成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意识。
(4)为爬山虎的脚写一写自我介绍。指名读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爬山虎生长的位置和以及它的叶子,那他的脚是什么样子的呢?
2.请同学们先看第三自然段。在第三自然段中叶圣陶爷爷重点观察了爬山虎脚的哪几个方面?他又是怎样毫不走样地写出来的呢?
自主学习要求: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思考叶圣陶爷爷从哪几个方面观察了爬山虎的脚?你从哪些句子知道的?用横线标划下来。从标划的句子中感受到什么?
小组合作学习:
(1)说一说:小组内按照2431的顺序,说一说从几方面观察的?说出你所画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组长做好意见的汇总,形成小组的汇报。
三、汇报展示 点拨提升
(一)爬山虎脚的特点
1.指名小组汇报我们组认为从三个方面观察了爬山虎的脚,
一是位置:“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
二是样子(形状):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就像蜗牛的触角。”
三是颜色:“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从中感悟到:作者观察的仔细,写得很真切,比如位置在......,用词也很准确。
2.教师评价
3.一个组汇报不到位,其他组补充
4.教师小结,指导朗读:叶圣陶爷爷就是抓住了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写出了脚的特点,写得非常好。写得这么精准、妥帖的句子。你能读好吗?(个读、齐读)
5.叶圣陶爷爷能把爬山虎的脚写得这样毫不走样,他是怎么观察的?再读一读第三自然段,你会有所发现。
生:他是仔细观察的。
师:从哪个词看出?
生:注意。
师:是呀,只有很专注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奥秘。(板书“注意”)
叶圣陶爷爷是通过自己注意地观察,然后毫不走样地写出了爬山虎脚的特点。那么在四、五自然段,叶爷爷又重点观察了什么呢?又是怎样毫不走样地写出来的呢?
(二)学习怎么爬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四、五自然段。(生自读)
2.第四自然段,叶爷爷重点观察了什么?(生:怎么爬墙的)
3.到底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墙的呢?叶爷爷用了一系列的动词来表达,请你拿起笔,圈一圈爬墙的动词。(学生默读圈词)
4.指名回答:触、巴、拉、贴(师板书)
5.演一演爬的过程
(1)请同学们自己一边读,一边用动作来演一演。你的身体就是爬山虎的茎,你的这只手就是它其中的一只脚,明白了吗?(生边读边演)
(2)谁愿意上台来演一演?大家来给ta配音。
(3)评价:预设:“触”动作过猛,变成撞、碰。“触”应该是轻轻的。“拉一把”的时候,把整个身子靠上去
(4)找生再次演、读,点评表扬师:再请一位同学来演,这次请一位同学来读,读得要好,演得也要好,
其他同学仔细看。(两生上台读、演,朗读和表演都比较到位。)师:读得好,演得也好,如果把“拉一把”的时候脚尖踮一踮,再身子往前靠就更好了。
(5)全班演。我们一起来,一边读一边演。(教师和全班学生一起边读边演。)
(6)过渡:真好,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老师把爬山虎爬墙的动作做成了动画视频,你们想看一看吗?(播放动画视频)请一位同学当解说员。
6.解决难点:体会“一脚一脚”
(1)你瞧,叶圣陶爷爷就是抓住了爬山虎爬墙的动作词,把它观察得这样仔细。老师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爬山虎的脚“一脚一脚地往上爬”,能说成“一步一步地往上爬”吗?
(2)理解“一脚一脚”和“一步一步” 学生认为:“一步一步”是用脚交替着爬。而“一脚一脚”的爬是指长一只脚就巴住墙,再爬,必须再长出一只新脚再巴住墙。教师请学生动作演示,进一步理解爬山虎“一脚一脚”是怎样爬的。
(3)叶圣陶爷爷不仅观察得仔细,而且用词也用得非常——精准、妥帖。
(4)用词这么精准,观察又这么细致。他到底是怎么观察的?这一段叶爷爷也用一个词告诉了我们他是怎么观察的。生:仔细。齐读“如果你仔细......蛟龙的爪子。”
(5)看来叶圣陶爷爷不但观察得很专注,而且观察得很——仔细。(板
书“仔细”)难怪他能写得——毫不走样。
(三)学习“变化”
(1)同学们,那课文第五自然段,叶爷爷又重点观察了什么呢?
生:爬山虎的脚不触墙会怎么样?触墙会怎么样?学生具体说一说。
(2)也就是说,这其实是爬山虎脚的一种——变化(板书“变化”)这种变化是一会儿就能看清楚的吗?(不是)。
(3)再读思考:你从哪里知道不是一会儿呢?
生1:“不几天”、“逐渐”
生2:“后来”。
(4)从这些词语里都可以看出来叶圣陶爷爷观察的时间很——生:很长。(板书“长时间”)
(6)是的,突出了叶爷爷观察了很长时间,所以这些词不能缺少。来,我们把这几个词突出地读一读。(生齐读“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逐渐变成灰色”)
三、总结梳理、建构提升
同学们,你们看,叶爷爷在观察爬山虎脚的时候不但很(教师指板书)——注意。而且很(教师指板书)——仔细。观察的时间(教师指板书)——很长(连续)。写的时候又能写得非常精准。因此才能写得(教师指板书)——生:毫不走样。是啊,叶圣陶爷爷仔细的观察,毫不走样的描写,让我们对爬山虎的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当堂达标、巩固提升
1.出示:假如你就是爬山虎的脚,那你又会怎么介绍自己呢?拿起笔,任选一个主题,可以是写爬山虎脚的特点,也可以是写怎么爬,还可以写脚的变化,不过,要以第一人称写。课文中的一些优美的语言以及精准的描写,你都可以用。(生边写,师边指导、批改)
2.展评:刚才,我一边走一边批改,有一些同学写得不错,请打过五角星的举手说一说。(三个主题各请一名学生来说一说)(师读第一句“我是爬山虎的脚”,生接读)
生1:(第一自然段)我躲在绿叶底下不引人注意。我长在茎上,叶柄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师:把“我长在茎上”改成“我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后面的“叶柄”去掉,这样就非常清楚了。
生2:(第二自然段)我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就立即巴住墙,把嫩茎拉一把,让它紧贴在墙上。后来,我的脚会逐渐变成灰色。师:她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写,很不错。不过,细丝触着墙前和触着墙后的变化如果能写一下就更好了。
生3:(第三自然段)我和墙的关系非常密切,如果没有墙,我不几天就会枯萎了,后来可能痕迹都没有了。如果触着墙,细丝和小圆片会逐渐变成灰色。
师:谢谢,非常好。看来同学们在写的时候,都能学着叶爷爷的语言表达方式来写清楚,写准确。
五、板书设计
10爬山虎的脚
注意
仔细 观察
毫不走样
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