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学科教案
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教师:
备课时间:年 月 日 上课时间: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时空观念 了解俄国追求现代化发展的历程;知道二月革命、四月提纲、七月流血、十月革命发生的过程。 唯物史观: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理解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史料实证:引导学生通过图文史料分析掌握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胜利的影响;知道十月革命“暴力性”的有限。 历史解释:认识“苏维埃”“布尔什维克”等历史名词的概念;从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等方面分析苏维埃政府巩固政权的举措。 家国情怀:认识十月革命的胜利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了解十月革命的曲折性和复杂性;引导学生认识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深对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认识。
教学重点 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和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的措施。
教学难点 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和影响。。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法,史料分析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个性设计
一、激情导入 引课明标 九年级下册历史课本封面的图片是“阿芙乐尔”号巡洋舰。“阿芙乐尔”号是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巡洋舰,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21时45分,该舰用炮声发出进攻冬宫的信号,为十月革命的胜利立下功勋。为了纪念这一伟大历史事件,“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作为革命纪念物,现停在涅瓦河畔。100多年前,俄国的十月革命是怎么爆发的?这场革命有何影响?
二、导学引领 自主学习 一、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1、俄国是 主义国家里面比较落后的一个国家; 2、一战中,俄国接连失利,社会矛盾激化,反战呼声越来越高; 3、1917年3月,俄国发生 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4、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引起了人民更大的不满。 二、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列宁来到彼得格勒 指挥起义。起义者在阿芙乐尔号发出信号后攻占冬宫,起义取得胜利。 三、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1、11月7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开幕,大会①宣告全部地方政权归当地 ;②通过《和平法令》,建议各交战国和谈;③宣布成立苏维埃政府, 任人民委员会主席。 2、苏维埃政府的措施:1、所有企业收为 ;2、所有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3、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4、退出 。 3、十月革命的地位: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 专政的国家(苏维埃俄国),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三、学友互学合作交流 学友之间相互检查配套练习册自主研讨完成情况,学友互学合作交流,学友共同努力也不能完成的请教老师。
四、展示评价精讲点拨 一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展示材料: 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推动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教师讲解:1861 年,俄国进行了农奴制改革,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俄罗斯人民从此过上了美好的生活吗?事实证明,俄国的农奴 为了获得自由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难怪当时的俄国思想家赫尔岑曾经说过:“人民受骗了”。 展示材料:进入 20 世纪的俄国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一个资本主义类型的国家,在某些指标上甚至进入了当时世界的前列。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 (俄国)1913 年按人均计算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 1/11,德国的 1/8,英国的 1/6,法国的 1/4;…俄国的国民经济人均收入只及美国的 1/7,英国的 1/5,法国的 1/4。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教师讲解并提问:到了 20 世纪初的俄国已经是一个资本主义类型的国家,甚至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但把俄国与当时世界上其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比:英、法、美,俄国仍然十分落后。俄国的民众能够 过上美好的生活吗? 展示视频:20 世纪初的俄国 展示材料: 1917 年春,全国男性劳动力中已有近一半被强征入伍,…粮食供应紧张…沙皇政府在战场上频吃败仗,国内危机四伏。 ——《大国崛起》 学生活动:学生结合视频和文字材料进行思考。 教师讲解:20 世纪初的俄国处在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之下,工人、农民饱受压迫,起来进行抗议,却遭到残酷的镇压。俄国国内矛盾重重,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则进一步加剧了这个矛盾。人民起来进行抗议,这就是俄国历史上的二月革命。二月革命的口号是面包、和平、土地。这充分反映当时俄罗斯民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教师展示二月革命的板书并讲解:二月革命结束了沙皇的专制统 治。在革命后,俄国政局出现了一个特殊的局面:两个政权并存的现象。一个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一个是工人是并代表苏维埃,工人士兵代表的苏维埃当时具有一定的实力还掌握武装,但是,他们把实权交给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教师提问: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呢? 请同学们结合视频内容进行思考。展示视频:央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片段。学生活动:学生结合视频进行思考。 教师讲解: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先会在工业基础比较发达的英、美、法等国家出现,俄国相对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不具备革命的条件。二月革命胜利后,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的领导人认为,俄国无产阶级尚无能力管理国家,便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达成协议,将政权交给临时政府,自己则处于次要地位。 教师提问:那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能否带领民众过上美好的生活呢? 学生活动:学生结合书本知识进行思考。 教师讲解: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没有带领民众过上美好的生活。他们继续履行沙皇俄国留下来的所谓“义务”:继续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革命该何去何从呢?这时候一个伟大的人物结束了他的流亡生活,回到了俄国。 展示视频:列宁提四月纲。四月提纲内容: 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提出了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的战略和策略。 实行土地改革;并提出退出战争…等内容。 重点突破:列宁提出的《四月提纲》对俄国革命有什么指导意义?学生活动: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思考。 教师讲解:列宁的四月提纲结合俄国革命的实际情况,提出俄国可以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认为无产阶级可以在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中首先夺得政权,突破性的理论指明了俄国革命前进道路。此外土地改革、退出战争则充分反映出俄罗斯民众的需求。四月提纲的提出,让当时的俄国革命者认识到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力应该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把握在人民群众手中。 教师讲解:伴随着临时政府继续坚持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了 1917 年,俄国在战场上屡遭败仗,秋天,俄国出现了饥荒,民众继续起来抗议。1917 年 7 月彼得格勒的工人、士兵示威游行,遭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血腥镇压,这就是 7 月流血事件。7 月流血事件后,布尔什维克活动转为地下。这还是人民期待的美好生活吗?列宁分析了俄国当时的情况,提出进行武装起义,继续革命。 二、十月革命 1.十月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1)1917年7月,临时政府下令前线的俄军大举进攻,结果惨败。这年秋天,饥荒再度袭来,首都居民每人每天只能分配到大约110克面包。俄国经济濒于全面崩溃。每年支付的债务利息几乎等同于战前的国家预算。临时政府还迫害布尔什维克党人,布尔什维克党被迫转入地下状态。 (2)列宁分析了革命形势,指出“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也已完全成熟”,布尔什维克必须通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 2.十月革命的爆发 (1)爆发的时间、标志及领导人: 1917年11月6日晚,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列宁。 (2)十月革命的结果: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这次革命因发生在俄历10月,被称为“十月革命”。 三 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1)展示1917年11月7日,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的图片,认识会议召开是苏维埃政权确立的标志。 用表格归纳苏维埃政府采取的巩固政权措施,并分析这些措施的作用,再次引导学生认识这一系列革命措施满足人民对于“和平、土地、面包”的愿望,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2)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国内外敌人勾结起来,企图把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中。经过3年的艰苦斗争,苏维埃政府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派叛乱,巩固了新生政权。 为了保证前线战争,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政策在战争时期能够最大程度集中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帮助取得战争胜利。 展示材料五 十月革命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应从对于世界人民、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苏联人民、中国人民的意义这样四个层次,进行整体性把握。 ——《十月革命的中国意义》 设问: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P42最后一段,从多个角度归纳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说十月革命对俄国的影响。 对俄国:十月革命开启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使俄国走上实现现代化独特之路。 (2)根据图片和文字材料归纳十月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对世界: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说说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对中国:传播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推动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五、训练反馈自测自评 1.1917 年 3 月 25 日《申报》刊文报道:“十六日夜间,(哈尔滨)各界俄人皆手执国旗,由军乐队率领沿街欢呼鸣啦,并拍电俄京祝贺。十七日,租界内满街悬旗,俄人皆彼此道贺。”“俄人”庆贺的是( B ) A.农奴制度的废除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人民委员会成立 D.社会主义革命胜利 2.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其领导者是( B ) A.恩格斯 B.列宁 C.斯大林 D.赫鲁晓夫 3.“阿芙乐尔”在俄文中的意思是“曙光”或“朝霞”,在古罗马神话里,“阿芙乐尔”是司晨的女神,她唤醒人们,送走黑暗,迎来光明。1917 年 11 月 7 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迎来的 “光明”是( D ) A第一国际成立 B.二月革命的胜利 C.巴黎公社革命 D.十月革命胜利 4.十月革命胜利后,一批工人、农民和士兵代表走上了各级苏维埃政权的领导岗位,代表人民行使权力或监督权力的实施。苏维埃政权颁布了工人监督条例,由工人对生产和分配进行监督等。据此可知十月革命( A ) A.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 B.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思想 C.废除了封建农奴制 D.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5. 俄国十月革命和二月革命相比,不同之处是( C ) A.采取武装斗争的方式 B.工人是革命的主力 C.属于社会主义革命 D.工兵代表苏维埃领导斗争 6.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D ) ①取得了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②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的阵线③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④鼓舞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六、课堂小结总结提升 列宁说:“战争引发了革命,革命制止了战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接连失利,国内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反对战争和要求社会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最终引发革命。二月革命倒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流血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纵观1917年十月革命的爆发与胜利,从推翻沙皇体制到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从走资义道路到开辟一条新的社会主义道路,每一次抉择,每一个历史的岔路口,都是俄国人民在1917年这个历史的十字路口的必然选择,这一选择深刻改变了俄国,也深刻改变了世界。
作业设计 复习背诵本课知识点,完成作业题。
板书设计 二月革命 时间:1917年3月8日(俄历2月),地点:彼得格勒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 《四月提纲》 指明了从资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方向。 七月事件 布尔什维克党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 十月革命 时间: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地点:彼得格勒 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