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是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的童话,它主要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在美丽的幻觉中夜冻死街头的悲惨故事。安徒生通过这篇童话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作者描述小女孩在大年夜的美丽幻觉,而不写小女孩随着死亡而来的痛苦、泪水,这是作者构思上的匠心所在。用这样的手法更能引起读者深思,体味出蕴含在这个凄凉的故事中的苦味,从而深刻地鞭挞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地品读课文内容,通过分析、理解重点词句,进一步感受卖火柴的小女孩命运的悲惨和作者寄予的深切同情。
2.整体把握故事的情感旋律,重点感悟文章最含义深刻的语句,深刻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关注人物的悲惨命运,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难点:
1.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2.抓住“可怜”一词,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更多的情感。
3.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4.在合作探究中,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领悟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歌曲《卖火柴的小女孩》片段,本课重点句段及问题投影。教学过程:
一 听歌曲《卖火柴的小女孩》片段,导入新课
在人们举杯欢庆合家团聚的大年夜,一个可怜的小女孩,正赤着脚在沿街叫卖,她就是那卖火柴的小女孩。她卖掉了多少火柴?她何时回家?让我们一起去看她吧。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板书课文题目)(播放歌曲《卖火柴的小女孩》片段中进行)老师过渡:在一个又冷又黑的晚上,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夜,卖火柴的小女孩孤苦伶仃,饥寒交迫,最终被冻饿而死。这是个多么可怜的小女孩呀!下面让我们更深入地学习课文,走进小女孩的内心世界,进一步感受卖火柴的小女孩命运的悲惨和作者寄予的深切同情。
【设计意图】在忧伤的音乐声中引学生入情入境,怀揣着同情和可怜走进小女孩的内心世界。
二 整体感知,深入理解感受
(一)简单回顾:
1.通过上节课的预习,说说卖火柴的小女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可怜)
2.是什么样的遭遇让你感受到这是一个可怜的小女孩呢?(投影出示问题: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后抓住重点词句一句话概括。)
【设计意图】检验预习效果,整体感知故事。
(二)研读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
1.小女孩是在什么情况下卖火柴的?(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2.小女孩在寒冷中卖火柴的结果怎样?(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他一个硬币。)
3.又冷又黑的大年夜,人们都在家里准备过年了,没人买她的火柴,甚至没人看她一眼。既然是大年夜,那么小女孩为什么不回家呢?
(1)不敢回家。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害怕被爸爸打。
(2)不愿意回家。因为家里跟街上一样冷。
4.那么,让我们一起到小女孩家里去看看吧!她家里是什么样的?他们头上只有个房顶,虽然最大的裂缝已经用草和破布堵住了,风还是可以灌进来。从“堵”和“灌”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堵”的意思是阻挡、阻塞,说明了裂缝很大。“灌”的意思是吹进来,说明了风很大、房屋不挡风。)“虽然......还是......”说明小女孩家的房屋很破,家里一贫如洗。
5.这样的家的确跟街头没什么区别。可是小女孩的小手几乎冻僵了,小手几乎冻僵的小女孩能做什么让自己暖和一下呢?(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 她终于抽出了一根。)“敢吗”“终于”说明了什么?用一个问句,表明这些火柴对小女孩来说非常重要,但是“她终于抽出了一根”,表明小女孩冷得受不了了。
6.火柴在墙上擦燃后发生了什么呢?
【设计意图】入情入境感受小女孩的寒冷。家庭的贫穷使小女孩的没有自己的鞋袜,没有父母的关爱,身心俱冷。
三、分析重点片段,深入探究。
1.学生有感情地阅读第 5—10自然段,说说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都看到了什么?小女孩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幻想呢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都看到了什么?小女孩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幻想呢 (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鸭美丽的圣诞树慈祥的奶奶)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因为天气非常冷、渴望温暖而幻想到火炉。她第二次擦燃火柴,因为非常饿、渴望吃到美味的食物而幻想到烤鹅。她第三次擦燃火柴,因为非常痛苦,所以渴望得到欢乐,渴望得到圣诞树。再次擦燃火柴看到了奶奶,因为她非常孤独,渴望有亲人的陪伴。看到奶奶就想把她留住——“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来分析,小女孩孤苦可怜,家里只有奶奶最疼爱她。在小女孩面临绝境的情况下,她最想念的就是奶奶,自然在幻觉中看到了奶奶。
3.第五次擦燃火柴,这个可怜的小女孩,是怎样乞求着把奶奶留住呢?(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
(“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
4.四个“!”说明了什么?她渴望奶奶带走她,她渴望奶奶把她带到怎样的地方去呢?可是,对这个可怜的小女孩来说,哪里才是“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呢?
5.小女孩幻想的这些东西真的很美吗 她为什么感到跟奶奶在一起是那么的幸福 可是跟奶奶在一起,就是这样的结局:“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读出感情)
6.“嘴上带着微笑”可见小女孩是在幸福的死去的,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中的“幸福”的?(“她曾经多么幸福”是指她曾经有过的幸福,是指她擦着火柴时出现的种种美好的幻想。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她是没有幸福可言的。“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是指在新的一年里她幸福了,这里的“幸福”实际是反语,真正的意思是死亡。因为她用死亡摆脱了寒冷、饥饿与痛苦的生活。透过两个“幸福”,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压抑心头的满腔悲愤,感受到作者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7.假如你能遇到小女孩,你会怎么做?
【设计意图】小女孩幻想的背后是渴望,而她的渴望正是现实的体现。生活在蜜罐子里的孩子们要深入体会此时此刻小女孩的处境,才能激发内心对穷苦人的同情,从而发自内心地去想办法帮助这个可怜的孩子。
四、小结:
孩子们,你们真是有着天使一般的心灵!可惜,这个可怜的小女孩没有遇到如此善良、充满爱心的我们,没有生活在我们这个美好的国家。同学们,一个有着美好幻想的小女孩,一个想过上幸福生活的小女孩,就这样悲惨地死去了!当新年的太阳高高地升起来的时候,小女孩却再也看不到了......想必同学们的心情都非常沉重,我还看到有的同学眼中闪动着泪光!今天,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你们感受到生活的幸福了吗 感谢安徒生让我们认识了可怜的小女孩,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幸福。
【设计意图】对比之下,孩子们才能感受自己的幸福。
五、拓展延伸,推荐阅读。
著名童话简介:《安徒生童话》由丹麦作家安徒生所作。兼具诗意的美和喜剧性的幽默。它追求真、善、美,充满着对弱小者的同情,对强暴者的抨击;在美妙的故事中,蕴含着醇厚的诗意,其中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有《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这就是安徒生的童话。安徒生的童话就是具备这样的特点。同学们,多选几篇安徒生的童话读一读用心去感受吧!
【设计意图】
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爱上童话,爱上阅读。板书设计:卖火柴的小女孩暖烘烘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爱的奶奶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反思
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一点外国文化,感受作品中蕴含的那种强烈同情弱小的感情,激发学生的同情心。要继续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特别要引导学生读进去之后,再从课文的内容想开去,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主要采用:自主读悟,合作交流的方法,并辅以“情境教学法”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学习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就是读,让学生人人参与到读书中,人人动口,人人动脑,让学生在读中理解、领悟、品味。“卖火柴”这部分,先让学生自读自悟,认识小女孩现实生活的悲惨和痛苦。重点分析“擦火柴”这部分,让学生充分读,使学生领悟作者想象描写完全基于现实,十分合理。结合课后习题,给学生创设条件,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读、说的机会。
二、成功之处
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对于重点段的教学,让学生精读小女孩几次擦火柴的自然段,了解作者的写法及小女孩心理变化学生通过交流,不仅理解了是因为小女孩在火柴光里看到了美好的幻想,还了解了作者把悲惨的现实与美丽的幻想对比写是为了突出小女孩的悲惨遭遇;同时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三、不足之处
教学内容安排过多,使朗读教学显得有点蜻蜓点水,不够深入,有些同学只能浅显地感悟句子的意思,却不能由内容想开去。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来上这节课的话,我会根据教材、学生心理特点,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有机重组。利用多媒体找出作者安徒生给了这个可怜的小女孩一个怎样的结局,并引导学生自主质疑,使他们带着疑问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来体会“幸福”和“现实”加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