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bó dòu wú nài pāi dǎ niǎo cháo
( ) ( ) ( ) ( )
fā lèng jì niàn chàn dǒu biàn zi
( ) ( ) ( ) ( )
二、给下列句子中的“相”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和解释(填序号)。(4分)
xiāng ①互相;②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③亲自观看(是不是合心意)。
xiàng ④相貌,外貌;⑤物体的外观;⑥坐、立等的姿态;⑦观察事物的外表,判断其优劣。
1.逛商场时,我相中了一顶帽子。 ( )
2.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 )
3.他们两个在学习上不相上下。 ( )
4.从长相上看,他们好像兄弟俩。 ( )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序号)(8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攀登(bān) 呵护(h) B.嗅觉(xiù) 拯救(zhěng)
C.铁链(lián) 嘶哑(sī) D.年级(jī) 庞大(pá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能用括号里的词语替换的一项是( )
A.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挽救)
B.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吸收)
C.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陡峭)
D.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悠长)
3.按照事情发展的过程给下列句子排序,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它一下子飞得很高,高过了屋脊,超过了树梢,仿佛被神奇的手向天空拽去。②仰头望着我的竹蜻蜓的英姿,我感到一阵涌自心底的狂喜。③记得制成竹蜻蜓的时间是一个星期天的早晨。④我在屋后的空地上,迎着红灿灿、笑眯眯的北方原野上的大太阳,使劲儿一搓小木棍,竹蜻蜓便奇迹般地飞了起来。 ⑤ 我捧着它走出家门,像捧着一件伟大的工艺品。
A.①②③⑤④ B.③⑤④①② C.③⑤①④② D.⑤③④①②
4.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要把一件事写清楚,就要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B.要把一件事写清楚,除了把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还可以写写自己的感受。
C.要把一件事写清楚,必须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
D.要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不重要的内容可以简要交代。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老爷爷说:“是你的勇气鼓舞了我。”(改为转述句)(1分)
。
2.照样子,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2分)
例: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
3.围绕加点的部分,把句子的意思写清楚、具体。(3分)
他真是个钓鱼的高手。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2分)
1.《麻雀》一文是俄国作家 写的。事情的起因是 ,经过是 ,结果是 。读了课文,我联想到孟郊的诗句:“ , 。”
2.《爬天都峰》一文是按照 、 、 的顺序来写的。课文主要从 和 两个方面体现了天都峰的险。作者描写天都峰的险,是为了 。
六、语文与生活。(5分)
1.给力小学四年级(1)班打算开展一场以“母爱”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个名称: 。(2分)
2.丽丽想给妈妈发一条短信,表达对妈妈的感激,可她不知道如何表达,请你帮她写一写。(3分)
七、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12分)
爬天都峰(节选)
①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 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②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我:“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
③我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年纪比我爷爷还大哩!我点点头,仰起脸,问:“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④老爷爷也点点头,说:“对,咱们一起爬吧!”
⑤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
样.....
⑥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1.第①自然段抓住( )来写,第②~④自然段抓住( )来写,第⑤~⑥自然段抓住( )来写。(3分)
A.怎么做 B.怎么说 C.怎么想
2.“我爬得上去吗?”“真叫人发颤!”说明“我”(2分)( )
A.没有自信,对爬山充满畏惧。
B.虽然没有失去自信,但累得爬不动了。
C.累得腿发颤了,不想再爬了。
D.虽然有些畏惧,但是对爬山依然充满自信。
3.第⑤自然段抓住了“我” 和 两个动作,把的过程写得十分清楚。(3分)
4.叙事的文章要写出事情的意义。本文通过写爬天都峰一事表达了面对困难要 ,要善于从别人身上 这一主题。(4分)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5分)
徐童巧言保大树
①东汉末年,南昌有个姓徐的儿童,人称“徐童”。他聪明伶俐,善于辩驳,大人们到哪儿都要带着他。
②有一次,一个叫郭林宗的老先生邀请徐童到他家做客。徐童刚踏进他的庭院,见老先生正在叫人砍院中的一棵大槐树。
③徐童说:“郭伯伯,您瞧这树长着圆形的枝盖,挂满了墨绿色的叶子,像一顶巨大的华盖①,夏日遮住骄阳,冬天挡住狂风,显得那样生气勃勃,它得天独厚的样子,多么可爱啊!您却要砍掉它,这不是太可惜、太残忍了吗?”
④郭老先生不以为然,摇头晃脑地说:"最近我看了一本书,书中说:‘庭院天井四方方,方方正正口字状,院子当中如有木,木在口中不吉祥。’你想,木在口中,不是一个‘困’字吗?谁愿在困境之中生活呢?”
⑤徐童觉得老先生的话实在太可笑了,也一本正经地说:“先生,刚巧我最近也看了一本书,书中说:‘房屋造得四方方,方方正正口字状,房屋当中如住人,人在口中不吉祥。’您想,人在口中,不是一个‘囚'字吗?谁愿囚禁在牢房之中呢?所以说,如果因为像‘困'字不吉利,就要把庭院中的树木砍掉,那么‘因'字就更不吉利了,房屋之中也就不能住人啦!”郭林宗哈哈大笑起来,连连摆手,叫大家不要砍树了。
【注释】①华盖:古代帝王所乘车子上伞形的遮蔽物。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2分)
(1)生气勃勃: 。
(2)一本正经: 。
2.根据短文第②~⑤自然段,概括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3分)
起因
经过
结果
3.读下面的句子,说一说你从加点的部分中体会到了什么。(4分)
(1)他聪明伶俐,善于辩驳,大人们到哪儿都要带着他。
(2)郭伯伯,您瞧这树长着圆形的枝盖,挂满了墨绿色的叶子,像一顶巨大的华盖。
4.为了不让人砍掉大树,徐童先说这棵大树 ,郭老先生不以为然,还说出砍树的原因,徐童 ,最终说服了郭老先生。从中可以看出徐童是一个 的孩子。(3分)
5.读文中画“ ”的句子,你认为郭老先生为什么哈哈大笑呢?(3分)
九、习作。(30分)
没想到主动向妈妈承认错误反而被表扬,没想到好心却办了坏事,没想到炒个蛋炒饭原来这么难……仔细回想,我们经历的“没想到”还真不少,有时候它让人惊喜,有时候又让人沮丧……请你以“真没想到”为题写一篇习作,注意写清自己“没想到”的事情和感受。不少于350字。
参考答案
一、搏斗 无奈 拍打 鸟巢 发愣 纪念 颤抖 辫子
二、1.xiāng ③ 2.xiàng ⑥ 3.xiāng ① 4.xiàng ④
三、1.B 2.D 3.B 4.C
四、1.老爷爷说,是我的勇气鼓舞了他。
2.示例:他一会儿仰泳,一会儿潜入水底,像一条鱼儿一样……
3.示例:他来到河边,左看看右看看,挑选了一个不起眼的地方。然后,他熟练地挂饵,抛钩,不一会儿就有鱼上钩了,接着,又是一条……没多久,他就钓了满满一桶鱼。他可真厉害!
五、1.屠格涅夫 猎狗要攻击小麻雀 老麻雀奋不顾身拯救幼儿 猎狗被老麻雀的勇气震撼而退缩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2.爬山前 爬山中 爬上峰顶后 高 陡 突出爬天都峰的艰难
六、示例:1.母爱伴我成长 2.妈妈,您的爱是一首最深情的交响曲,为我演奏出最动人、最美妙、最圣洁的乐章。为了我和这个家,您付出了全部精力,谢谢您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和爱护,希望您能像爱我一样爱自己,永远健康、开心!
七、1.C B A 2.A 3.爬 攀 爬山 4.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汲取力量
八、1.(1)形容富有朝气,充满活力。 (2)形容很规矩,很庄重。
2.起因:郭林宗老先生觉得树种在院中不吉利,打算砍树。
经过:徐童顺着郭林宗老先生的话,用“囚”字的谜语反驳了郭林宗老先生的观点。
结果:郭林宗老先生决定不再砍树。
3.(1)从加点的部分中可以体会到大人们对徐童的喜爱。 (2)加点的部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树冠比作华盖,从中可以体会到树木的繁茂、生气勃勃,以及徐童对大树的喜爱。
4.夏可遮阳,冬可挡风,生气勃勃,得天独厚用“囚”字的谜语反驳了郭老先生的观点示例:聪明伶俐、善于辩驳
5.示例:郭老先生是为徐童精彩的辩论和敏锐的反应而高兴,更是对徐童的聪明伶俐、善于辩驳的肯定和赞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