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 初中科学 八年级 第三章总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 初中科学 八年级 第三章总复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1-13 17:21: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章总复习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干燥的冬天,手触及金属门把手有时会感觉“麻”一下,“麻”这种感觉形成于(  )
A.皮肤 B.脑干 C.脊髓 D.大脑
2.生物体对外界刺激都能作出反应。下列生物做出的各种反应中,属于反射的一项是(  )
A.银杏树到了秋冬季节就落叶
B.草履虫避开食盐水游向肉汁液
C.受到触碰后捕蝇草叶片闭合
D.小明看到伤感的小说情节时流泪
3.放在阳台上的滴水观音叶片都向外生长,体现了植物的向性运动。以下不属于向性运动的是(  )
A.菊花的茎总是背着地面生长
B.桂花树的根在土壤中朝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
C.郁金香的花通常在温度升高时开放,温度降低时闭合
D.梧桐树的根在土壤水分分布不均匀时会朝水多的一侧生长
4.如图为缩手反射及痛觉形成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被针刺后先感觉到痛后缩手
B.被针刺后产生痛觉的部位是⑤
C.缩手反射的传导途径是⑤→④→③→②→①
D.若⑥受损,能发生缩手反射,也能产生痛觉
5.某科学研究小组把一株植物幼苗水平放置在飞行于太空的宇宙飞船中,培养若干天后,植物根茎生长的方向是(  )
A.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
B.根向下生长、茎向下生长
C.根水平方向生长、茎向上生长
D.根和茎都水平方向生长
6.运动员小平积极备战2023年在平湖市举办的嘉兴市第十届运动会。每次参加1500m跑步训练时,他经常大汗淋漓,下列有关训练时体温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体温升高 B.产热大于散热
C.皮肤血管舒张 D.胰岛素分泌增加
7.紫藤的茎可以缠绕在其它物体上生长,通过测量知道幼茎靠近被缠绕物体的一侧生长素浓度在B点以下的浓度范围内,那么,幼茎远离被缠绕物体的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  )
A.在OA段范围内 B.在BC段范围内
C.在BD段范围内 D.在BA段范围内
8.大火发生时,人们惊慌失措,某同学作出的部分反应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是由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协调配合完成的
B.听到警报声逃生属于条件反射,发出指令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C.快速奔跑时,呼吸加深加快,吸气时,膈肌收缩使横膈膜下降
D.此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呼吸、心跳加快,代谢加快
9.为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图中所示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胚芽鞘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B.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C.单侧光使胚芽鞘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D.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向光生长
10.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可患侏儒症
B.望梅止渴是条件反射
C.某同学抓起一个烫手馒头,先迅速松手后感觉到烫
D.呼吸和心率都正常的“植物人”,脑部损伤的一般是脑干部位
11.如下表是小科运用所学知识对患者的症状进行分析。你认为分析错误的是(  )
选项 患者的症状 分析
A 呼吸和心跳正常的昏迷植物人 病人的脑干没有受到损伤
B 身体矮小、智力低下 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C 假性近视 用眼过度,晶状体凸度过大
D 身体逐渐消瘦,情绪容易激动 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A.A B.B C.C D.D
12.科学小组同学在做植物茎的向性实验时,原来放置在暗箱中的直立幼苗生长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如图的弯曲生长情况。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
A.暗箱当初可能在甲侧开有一通光孔
B.暗箱当初可能在丙侧开有一通光孔
C.暗箱当初放置时可能接触水平地面的一侧是乙
D.暗箱当初放置时可能接触水平地面的一侧是丁
13.“渐冻人症”是一组运动神经元疾病的俗称,“渐冻人症”是由于传出神经元受到损伤引起的。在一个以肌肉作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假如传出神经受损,其他结构正常,当感受器接收到信息刺激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失去感觉但能运动
B.既有感觉又能运动
C.有感觉但不能运动
D.失去感觉同时不能运动
14.如图为某些概念或事例之间的关系,下列各选项中,符合该图逻辑的是(  )
Ⅰ Ⅱ Ⅲ
A 脊髓 脑 小脑
B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膝跳反射
C 向性运动 感性运动 向地性
D 突起 树突 轴突
A.A B.B C.C D.D
15.下表是某同学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对其进行的可能病因分析,你认为哪一项分析是不正确的(  )
选项 患者症状表现 病因
A 肢体动作不协调,身体不平衡 小脑受损
B 尿液中含有葡萄糖 胰岛素分泌不足
C 生长迟缓、身体矮小、智力低下 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D 身体逐渐消瘦,情绪容易激动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6.大家非常熟悉运动场上的情景。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运动过程中受伤的情景也时有发生,若某人头部受到猛烈撞击,心跳、呼吸停止,可能受损的部分是图甲中的    (选填数字)。
(2)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如图乙。它接受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元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    (请用箭头和图中的数字表示)。
17.小科在做植物茎的向性实验时,原来放置在暗箱中的直立幼苗生长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如图所示弯曲生长情况。该幼苗茎的生长方式被称为    (填“正向重力性”或“负向重力性”),判断该暗箱当初放置时最有可能接触水平地面的一侧是    (填“甲”、“乙”、“丙”或“丁”)。
18.运动过程中蕴含着许多科学知识。如长跑测试中,同学们听到发令枪响,迅速起跑,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称为    。长跑过程中骨骼肌剧烈收缩、舒张、呼吸加深,心跳加快,产热增加;同学们面红耳赤,大汗淋漓,散热增加,这是一个在    参与下的调节过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19.胰岛素的发现,经历了百余年时间。
材料一:1776年马修通过实验发现,糖尿病人的尿液和血液都是甜的。
材料二:1889年科夫斯基发现狗的胰腺里含有一个能维持血糖浓度正常的物质。
材料三:1921年班廷从狗的胰腺中提取到低浓度的胰岛素溶液。之后科利普将捣碎的猪胰腺与稀的酒精溶液混合,当他继续添加酒精,直至一定浓度后,发现原溶解在溶液中的胰岛素析出,从而得到纯度较高的胰岛素。
材料四:1965年,中国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随后实现低成本生产胰岛素。
(1)从马修的实验可知,糖尿病人的血糖含量应是图中的曲线    。
(2)从科利普的实验推测,胰岛素的溶解能力与    有关。
(3)低成本大量生产胰岛素,是通过将控制合成胰岛素这一性状的    植入大肠杆菌来实现的。
20.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共同维持着人体内环境的稳定。有的人进入一定海拔高度的地区后,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但一段时间后会有所好转,在这段时间内人体发生了一些变化。
(1)人体血液中的氧气浓度下降,体内的化学感受器接受刺激,通过传入神经将兴奋传至     (选填“大脑”、“小脑”或“脑干”)中的呼吸中枢,再通过     使呼吸肌运动加强,使得氧分压回升。
(2)同时,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和     分泌增加,使得心跳加快,以更快的速度输送氧气。同时为了抵御寒冷,皮肤血管    ,减少散热。
21.今年6月30日,小明参加了嘉兴市青少年田径锦标赛。
(1)参赛前,小明对自己的体温及其生活环境温度进行持续测量,结果如图所示。表示小明体温变化曲线的是    (选填“甲”或“乙”)。
(2)比赛中,小明出现了气喘吁吁、全身冒汗现象,此时身体产热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
22.将种有植株的两相同盆栽,分别放在甲、乙两个独立的黑暗房间内,且将光源摆放在不同位置照射植株,经一段时间后,其生长状况如图一所示,若此时把光源移开,再经一段时间后,观察茎的生长方向。若图二为预测茎生长方向的示意图,则甲、乙两处的茎生长方向分别为    、   。(填序号)
23.读下面人体内血糖含量的调节图:
(1)X代表人体正常的血糖,A代表人体血糖    正常 血糖值,在C处发生的变化是    ,导致在E处的变化是    。
(2)胰岛素分泌不足可能导致    病。
24.小徐高烧39℃,在医院看病时,到医院后医生先让他做个血常规。
(1)等待抽血时,小徐看到针头心里很紧张,这属于    (选填“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
(2)针扎入小徐手臂时,感到很疼但并没有缩手,说明    。小婴儿在第一次打针时有缩手反射,反射弧路径    (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
(3)小徐回家后吃了药,体温慢慢下降到37.8℃,在体温下降过程中小徐的产热    散热。(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5.实验表明:“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不同物体的热胀冷缩程度不同”。利用物体的这种性质制作成可以由温度控制的开关。已知在相同条件下,铝的热膨胀比铜显著。如图所示,是一个由铜铝组成的双金属片,在30℃时是平直的,则在80℃时,双金属片将向   弯曲。(选填“铝”或“铜”)
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
26.某同学为了探究植物对水的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取两盆生长情况一样的蚕豆苗,分别标上A和B,在A盆植株的四周每天均匀地浇适量的水,在B盆植株的右侧(如图)每天浇适量的水。放置两周后,轻轻去掉泥土,观察植株根的分布。
(1)作为对照组的是    盆蚕豆苗;
(2)若出现    现象,说明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
(3)在小组讨论交流时,有同学提出以下建议,合理的是    
A.为便于直接观察,选用透明的装置进行实验
B.为避免光照的干扰,需在黑暗处进行实验
C.为寻找普遍规律,选用多种植物进行重复实验
(4)请利用本实验结论解释:沙漠中的植物根系为什么长得很深?   
27.糖尿病是常见的疾病,以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糖为主要症状。目前,糖尿病患者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为了探究这一问题,小金设计了如下探究方案:
步骤 甲鼠 乙鼠
a 将生长状态基本相同的甲、乙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
b 定时喂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注射适量的胰岛素 定时喂与甲鼠等量的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口服与甲鼠等量的胰岛素
c 重复b步骤几天后,采集两鼠的尿液,检测其____含量,分析得出结论
(1)完善实验步骤:重复b步骤几天后,采集两鼠的尿液,检测其    含量。
(2)实验设计中,有一处不够严谨,请指出    。
(3)步骤a中将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目的是    。
A.为了降低神经系统的影响
B.防止小白鼠自身分泌的胰岛素干扰试验
C.让两鼠重新发育胰岛,参照统一
D.破坏胰岛让两鼠处于休眠状态,实验更准确
(4)假设按照上述方案进行实验,最终仅在乙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8.科学研究发现,植物之所以能够显示出向光性,是因为在单侧光线的照射下,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从而使背光侧生长加快,弯向光源。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的原因是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为探索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如图1A区)还是尖端以下的一段(如图1B区)还是两者都可发生,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请补充实验步骤,预测结果并得出结论。
(1)材料与用具:直立生长的燕麦胚芽鞘若干、不透水的云母片若干(可插入胚芽鞘,阻断生长素的运输)、台灯、一侧开孔的不透光纸盒。
(2)实验步骤:
①将    的胚芽鞘分成数量相等的四组,标号甲、乙、丙、丁。
②甲组在胚芽鞘的A区插入云母片,乙组只在B区插入云母片,丙组    ,丁组不做处理。
③将甲、乙、丙、丁四组置于纸盒中,给单侧光照,适宜条件下培养,如图2所示。
(3)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甲组和丙组直立生长,乙组和丁组向光弯曲生长,则说明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是尖端。
②若乙组和丙组直立生长,甲组和丁组向光弯曲生长,则说明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是尖端向下一段。
③若    ,则说明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是尖端和尖端下的一段。
29.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了探究生长激素的功能,提出以下实验步骤:①选取若干只同品种、同性别和同日龄的健康未成年小鼠实施垂体(能分泌生长激素,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切除手术,一段时间后,将它们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②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注射等量的 _____;③实验开始时和实验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每只小鼠的体重,并记录;④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实施垂体切除手术是为了    。
(2)步骤②中,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注射的是等量的    。
(3)在如图所示的坐标图中画出注射后的体重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并在曲线旁注明所注射物质。
30.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植物根的向地性,做了如下实验:
①将一株绿豆幼苗的幼根,从根尖尖端开始每隔2mm做一个记号,分成10个区域。
②在一个广口玻璃瓶里放一些湿棉花,将这株绿豆幼苗水平摆放在瓶壁和湿棉花之间,如图甲,整个装置放置在23℃左右的黑暗房间里。
③3小时内,每隔20分钟,拍摄一张幼根的照片,将照片处理汇总成如图乙。
④根据观察到的现象,绘制一幅幼苗根尖细节的模型图,如图丙。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要将整个装置放置在黑暗环境中的原因是    。
(2)根据图丙,可知该幼根远地一侧的生长速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近地一侧的生长速度,于是根就表现出向地弯曲生长。
(3)本实验在设计上还存在的问题是    。
四.解答题(共6小题)
31.我国承办了许多重要的国际体育比赛,如2022年北京冬奥会等。各项运动比赛赛场的环境气象条件(主要为温度、湿度)日益受人们的重视。研究发现,高温、高湿环境容易造成运动员能力下降,导致成绩不佳。在历届夏季奥运会马拉松比赛,或封闭的场馆进行的羽毛球赛、乒乓球赛中,都有相应的佐证事例。
结合以下信息,及所学知识,对“高温、高湿环境造成运动员能力下降”做出简要解释。
信息一:高温、高湿环境,一般运动环境温度超过32℃、相对湿度超过60%
信息二:温度一定时,空气湿度越大,水蒸发的越慢。
信息三:肌肉部位血流量充足,酶的活性强,肌肉细胞代谢正常,是保证运动员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32.研究人员对运动员运动前后的体温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1所示;图2表示寒冷环境中人体的体温调节过程。

(1)图1运动过程中体温没有一直升高,这是因为机体通过调节增加了散热过程,散热过程增加具体表现有皮肤血管    ,汗液分泌增加。
(2)人在运动过程需要消耗血糖提供能量,但人的血糖含量保持平衡,主要受到    调节和神经系统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3)图2中的冷觉感受器主要位于    ;如果乙的表现是不由自主地战栗,则乙是    。
(4)某人受新冠病毒感染而出现发热现象,当体温持续在39℃高温过程中,产热量和散热量的关系是:产热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
33.某人感染新冠病毒后的发热过程可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如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的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是调节体温于恒定状态时,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约为37℃。请回答:
(1)皮肤中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后,人体会出现皮肤血管收缩的反应。此过程中人体调节体温的神经中枢位于    。
(2)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
(3)体温下降期,身体会作出哪些反应来增加散热使体温回到正常值?   。(答出一点即可)
34.失温症又称低体温症,指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导致人体核心温度低于35.0℃,并产生一系列寒颤、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甚至最终造成死亡的病症。
(1)比较甲、乙两幅图,当人体处于低温环境中时,人体皮肤中的血管情况如图    (选填“甲”或“乙”)。
(2)当受到寒冷刺激时,机体内发生的变化有    (选填字母)。
A.产热量减少
B.骨骼肌颤抖增加
C.汗毛竖直,汗腺几乎不分泌
D.肾上腺素、甲状腺素分泌增加
(3)通常情况下,人体都可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这是人体通过    调节控制完成的。
35.将培养在琼脂培养基内的蚕豆幼苗,分别放入4个暗箱中,如图所示。其中第2和第4两个暗箱分别在顶部和右侧开孔,使光线射入,请分析回答:
(1)用    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了解蚕豆的生长与光线的方向之间的关系。
(2)用    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了解蚕豆茎和根的生长与重力之间的关系。
(3)装置4中的蚕豆幼苗,其茎的生长情况是    。
36.人体在不同的外界环境中,对热的感觉不同,散热越困难时往往会感觉到越热,人对热的感觉与气温、相对湿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1)在相对湿度为60%、气温为35℃时,人体对热的感觉是    (填“不热”“有点热”“很热”“非常热”或“酷热难耐”)。
(2)在25℃和35℃时,相对湿度对人体的热的感觉影响较小的是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D 2.D 3.C 4.C 5.D 6.C 7.C 8.B 9.A 10.D
11.D 12.A 13.C 14.A 15.C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6.(1)③。
(2)⑤→⑥→⑦。
17.负向重力性;乙
18.运动过程中蕴含着许多科学知识。如长跑测试中,同学们听到发令枪响,迅速起跑,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称为  反射弧 。长跑过程中骨骼肌剧烈收缩、舒张、呼吸加深,心跳加快,产热增加;同学们面红耳赤,大汗淋漓,散热增加,这是一个在  神经系统和激素 参与下的调节过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19.(1)甲;(2)酒精浓度;(3)基因。
20.(1)脑干;传出神经;
(2)肾上腺素;收缩。
21.(1)甲;(2)等于。
22.①;①。
23.(1)高于;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含量下降。
(2)糖尿。
24.(1)条件反射
(2)位于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中枢对缩手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进行了控制;M→N→O→P→Q
(3)小于
25.实验表明:“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不同物体的热胀冷缩程度不同”。利用物体的这种性质制作成可以由温度控制的开关。已知在相同条件下,铝的热膨胀比铜显著。如图所示,是一个由铜铝组成的双金属片,在30℃时是平直的,则在80℃时,双金属片将向 铜 弯曲。(选填“铝”或“铜”)
三.实验探究题
26.(1)B(2)植物的根向右生长(3)C
(4)沙漠中缺乏水分,植物的根只有长得很深才能吸收到生长需要的水分
27.(1)葡萄糖;(2)两只小鼠,数量太少;(3)B;
(4)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口服胰岛素不起作用。
28.(2)①生长状况相同。
②在胚芽鞘的A区和B区都插入云母片。
(3)③丙组直立生长。
29.(1)防止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对实验造成干扰
(2)生长激素和生理盐水
(3)
30.(1)防止光照对实验的影响;
(2)大于;
(3)缺少对照实验,具有偶然性。
四.解答题(共6小题)
31.人运动时骨骼肌产热增多,此时毛细血管扩张、汗腺活动加强,导致散热量增加。但因湿度过高,汗液蒸发困难而散热减慢,造成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人体温升高,肌肉的温度升高,从而使酶活性减弱。同时,由于皮肤直接散热需加强,皮肤血管扩张,皮肤血流量增多,肌肉血流量减少,因此运动员运动能力下降。
32.(1)舒张;(2)激素(胰岛素);(3)皮肤;骨骼肌;(4)等于。
33.(1)下丘脑(2)等于(3)汗液分泌增加(或皮肤血管舒张)
34.(1)乙(2)BCD(3)神经系统和激素
35.(1)3、4;(2)1、3;(3)向光弯曲生长。
36.(1)非常热;
(2)25。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
第15页(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