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语言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语言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0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13 21:23: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语言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高三一轮复习之语言运用
语言表达“简明”是指话语简练明晰;“准确”是指运用词语、选择句式、选择语气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的目的;“鲜明”是指色彩(感彩、事物的形象色彩)分明,观点明确而不含糊;“生动”是指描绘或表达具体形象可感。
一、简明
语言表达“简明”包括“简”和“明”两个方面:“简”即“简练”,就是话语力求简洁,不重复啰唆,不说多余的话,它反映了“量”的要求;“明”即“明晰”,就是把意思表达清楚,使别人准确理解其意思,它反映了“质”的要求。
1.语言要简洁
①避免赘余。即注意避免表意功能完全相同的词语出现在同一句话中。
②避免啰唆。即尽量删除语句中可有可无的词语,合理使用代词或指代性短语替代前文内容。
2.语言要明确
①消除歧义。歧义并非多义,而是指意思不确定,甚至自相矛盾。因缺乏必要的断句及具体的语境,疏于对多义词语的解释说明以及对句式的合理调整,就会导致语意不明,造成歧义。答题时,可从句中多义词、指代不明、重音不明、切分不明、关系不清等角度辨识。消除歧义可采用以下办法:添加语境,变换词语,加注标点,调整语序。
②避免晦涩。要简洁明快地表达意思,不要滥用修辞。
③话题集中。一段话应围绕某一中心,不要东拉西扯,滥加与中心无关的信息。
语言简明三法
1、去次留主,找准要点。根据题目所给材料,找出中心句、关键句,以此作为表达的核心内容,删除无关语句。
2、删减剔重,简洁表达。表意功能完全相同的词语务必删除,可用可不用的词语也要删除。
3、消除歧义,以保明确。通过辨识一词多义、指代不明、重音不明、句读不明来消除歧义
举例
下面是某人给朋友写的短信,按要求回答问题。
不知不觉又有一段时间没见兄长了,心中甚是非常想念,近来一切可好?那日与您的交谈,对我来讲堪称指路明灯,使在迷惘中跋涉的我,又有了新的奋斗方向,大约还有一个月左右我就回家了,到时候,我定会去贵府拜访。
在不改变语意的前提下,为了表达简明,文中必须删掉两个词语,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甚是(非常)
大约(左右)
练习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中国的茶俗以大众化为主流,茶馆茶客盈门,就完全①足以说明这一点;而文人雅士在饮茶上另有讲究。历来的研究者在饮茶著述中,他们②试图教给人们一种优雅的饮茶方式即茶舍要雅致,茶叶需上品,入茶之③水最好是甘洌的泉水;切忌④主宾身份情趣要相宜,或有诗文唱和、书画助兴,或会心赏鉴;主宾不解茶道和饮茶时佐以荤食;茶舍布置混乱,茶具粗劣,也是犯忌之事⑤。
为了表达简明,画线的词语有两处应该删除,序号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①②
解析:①处“完全”与“足以”重复,应删去“完全”。②处可承前一句的主语“历来的研究者”,将“他们”删去。
二、准确
准确是在运用词语,选择句式、语气等方面的要求。
1.辨析同义词,准确把握词语的内涵和外延,做到用词妥帖,大小合适,轻重合宜。
2.按照词义范围的大小和程度的轻重合理安排语序。注意语法、用词要规范,语序要顺畅,句子要完整。
3.适当添加修饰性或限制性的词语,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本意。
举例
下面是某毕业生在教师节前夕给老师发送的短信,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在那青涩的年代,是恩师郑重的交代为我们纠正了偏离的航向,是老师有劲的双手托起我们灿烂的明天。值此教师节到来之际,您的高足叩问老师金安!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以后还请恩师继续斧正我的不足,如有事需要学生效劳,我当鼎力相助!
答案示例
示例:①“交代”改为“嘱托”;
②“有劲”改为“坚实”;
③“高足”改为“学生”;
④“斧正”改为“指出”;
⑤“鼎力”改为“全力”。
练习
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爆竹声声除旧岁”,说的是欢度春节时的传统习俗。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虽然喜庆,但会带来空气、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还可能引发火灾,一旦引发火灾,势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现在很多城市已经限制燃放,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火灾,而且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
①火灾不一定会造成人身伤亡。
2、下面是某位高三毕业生发给班主任的一则短信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张老师好,我在高三几次考试中成绩都不理想,能在高考中有所建树,成功卫冕,这都是您慧眼识金并鼎力相助的结果。您精湛的教学技艺,超凡入圣,令同学们刮目相看,今日分别,谨祝教祺!
1、②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并不一定能避免火灾的发生
③不是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就能避免环境污染
①“建树”词义太重,用词不当,应改为“提高”。
②“卫冕”指竞赛中保住上次获得的冠军称号,应改为“考上大学”。
③“慧眼识金”自称“金”,用语不得体,应改为“不放弃”(意思对即可)。
④“超凡入圣”形容学识修养达到了高峰,过于夸张,应改为“超越别人”。
⑤“刮目相看”不得体,改为“非常敬重”。
三、鲜明
鲜明是指表达时感彩、事物的形象色彩分明,观点明确不含糊。具体指的是遣词造句语意明确,条理清楚,言简意长,能够把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清楚地告诉读者,给人以清晰的印象。
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1)选用词语时,不要轻易使用诸如“可能”“大概”“也许”“左右”等模糊性词语来表明观点或态度,应多使用“坚决反对”“完全错误”“决不能这样”等词语来表明自己鲜明的态度。
(2)注意选用富有感彩的词语。在表达自己不同的感情时,可以通过词义的褒贬来表达。感彩鲜明的褒义词和贬义词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感彩不鲜明的中性词,只要结合好语境,同样也可以具有强烈的表达效果,增强语言表达的鲜明性。
举例
阅读下面几位同学的对话,针对材料所反映的现象,写一段评论性文字,要求观点鲜明,理由合理充分,不超过80字。
甲:我特别想读些经典著作,但现实是时间太紧,只能利用学习间隙翻翻杂志,一次还只能看几篇,一点都不过瘾。
乙:看看杂志也挺好的,不占用大块的时间,读一篇可以,读两篇也可以,想停就停,多方便啊!还可以积累作文素材呢!
丙:我呢,更想读一些作文指导类的书籍,尤其是优秀作文选那种。花费时间不多,效果比看杂志要好。
参考示例
学生阅读呈现碎片化和功利性特点,阅读范围狭窄,缺乏深度思考,不利于文化知识的积累,也无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影响整体学习能力的提升。
练习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浙江大学2018届本科毕业生徐静,收到哥伦比亚大学等5所美国知名高校的offer,然而在人生抉择的重要关头,徐静毅然放弃了到国外名校深造的机会,选择到宁波做选调生。
针对这则材料,有人为她惋惜,有人为她点赞,请发表你的看法。要求:①观点鲜明;②使用一种修辞手法;③不超过80字。
参考示例
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选择在基层服务,就注定选择了远离繁华与喧嚣,选择了相对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但更是选择了伟大的责任和担当,选择了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
四、生动
生动,就是指具体形象、新鲜活泼,能使人感动。生动是在准确、鲜明基础上的升华。
它要求做到:①恰当使用绘形绘声绘色等方面的动词、形容词;②运用比喻、拟人、借代、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灵动性;③注意句式的整齐匀称,讲究音节的和谐押韵,力求语言的声律美。
举例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请在微信朋友圈中发一个帖子,表达自己的生活感悟和对朋友们的中秋祝福。要求:描写生动,语言有感染力,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100字左右。
参考示例
那些独在异乡的游子,每逢佳节倍思亲。一个温馨的电话,一条祝福的信息,一份精美的礼品,无不透露出人逢佳节的欢喜,无不透露出人们对亲人的思念。在这个特别的夜晚,月亮,很圆很亮,祝福我的朋友们中秋佳节快乐,月圆人圆事事圆满!
练习
下面一句话较为概括,请作合理想象,重写这个句子,增强语言的生动性,落实“具体情境”,使其具有画面感。重写后的句子不超过100字。
让我们到具体情境中去体会“一览众山小”的豪迈,领略“长河落日圆”的雄浑,感受“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的壮阔。
五、综合练习
1、 请认真观察下面的这幅漫画《薄养厚祭》,针对此现象写一则公益广告词(不超过25个字)并谈谈你的看法和建议(不超过50字),要求观点鲜明,条理清晰,言之有物。
2、阅读下面的新闻,然后针对新闻反映的现象写一段评论文字,不超过70个字。(5分)
清明小长假三天,到莫言旧居参观游览的游客超千人。游客中既有单纯去参观沾“文气”的,也不乏“抠墙皮、挖砖块”的。记者注意到,从去年的“拔萝卜”到现在的“抠墙皮、挖砖块”,持续的人流对莫言旧居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这墙角的砖头被人挖走了,墙皮被抠掉一块,他们说是带回去沾沾‘文气’。”莫言二嫂葛金芳说。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