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化学反应的方向 (含解析)课后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2.1.化学反应的方向 (含解析)课后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1-13 21:15: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化学反应的方向课后练习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SO2(g)+2H2S(g)=3S(s)+2H2O(l) ΔH<0,低温下能自发进行
B.SO2(g)=S(g)+O2(g) ΔH>0,ΔS>0,该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C.SO2(g)+H2O(g)H2SO3(l),该过程熵值增大
D.某温度下SO2(g)+O2(g)SO3(g) ΔH<0,高温下能自发进行
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C(s)+CO2(g)=2CO(g) △H>0,该反应常温下不能自发
B.2Mg(s)+O2(g)=2MgO(s) △H<0,该反应高温才能自发
C.自发反应的熵一定增大,非自发反应的熵一定减小
D.放热反应都可以自发进行,而吸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3.下列物理量符号代表焓的是
A.Q B.E C.S D.H
4.已知2A(g) 3B(s)+C(g) ΔH<0, 假设ΔH和ΔS不随温度而改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低温下能自发进行
B.高温下能自发进行
C.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D.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焓变是决定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B.非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不可能发生
C. 是非自发反应
D.相同物质的量的同种物质气态时熵值最大,固态时熵值最小
6.下列不能用焓判据解释的自发进行的过程是( )
A.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了 B.天然气的燃烧
C.铜在潮湿空气中产生铜绿 D.NH4Cl与Ba(OH)2·8H2O反应产生NH3
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混乱度减小的吸热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B.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自发反应总是向ΔG=ΔH-TΔS < 0的方向进行
C.水结冰的过程不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熵减的过程,改变条件也不可能自发进行
D.碳酸氢钠加热可以分解,因为升高温度利于熵增的方向自发进行
8.有人认为自然固氮可能发生反应:,已知:这个反应中,断裂键总键能大于形成键总键能,下列分析与评价正确的是
选项 项目 A B C D
焓变(△H) >0 >0 <0 <0
熵变(△S) <0 >0 >0 <0
自发性评价 任何温度不自发 高温能自发 任何温度能自发 低温能自发
A.A B.B C.C D.D
9.利用太阳光在特殊催化剂表面可以实现高效分解水,其主要过程如图所示。
已知:几种物质中化学键的键能如表所示。
化学键 H—O O=O H—H O—O
键能/kJ·mol 1 463 496 436 138
若反应过程中分解了1mol水,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总反应ΔS>0
B.过程I吸收了463kJ能量
C.过程II放出了287kJ能量
D.过程III反应为2H2O2(l)=2H2O(g)+O2(g)
10.2022北京冬奥会采用氢气作为火炬燃料,选择氢能汽车作为赛事交通服务用车,充分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已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的过程中,,
C.2mol和1mol的总能量大于2mol的总能量
D.化学反应的,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途径无关
11.下列反应不可能自发进行的是
A. △H<0
B. △H>0
C. △H<0
D. △H>0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反应
B.凡是熵增大的反应都是自发反应
C.要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必须综合考虑体系的焓变和熵变
D.过程的自发性不仅能用于判断过程的方向,还能确定过程是否一定能迅速发生
13.下列关于自发过程及其判据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只有加热可以加快水的蒸发速度
B.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一定是熵增加反应
C.反应CaCO3(s)=CaO(s)+CO2(g)的△H>0,则该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与温度有关
D.反应A(g)+B(g)=C(g)+3D(g)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可能为吸热反应
14.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
A.若反应2AB(g) C(g)+3D(g)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其逆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正反应的 H<0、 S>0
B.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则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 H=-571.6kJ/mol
C.一定条件下,反应2SO2(g)+O2(g)=2SO3(g) H<0达到平衡后,升高体系温度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前,有2v正(O2)>v逆(SO3)
D.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的c(H+)=c(OH-)=10-6mol/L的溶液一定呈中性
15.在常温常压下用氮气和水生成氨,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能量转化方式只有2种
B.氮气和水生成氨气的反应是一个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C.b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D.a极上每产生,流过的电子数为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可表示水分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若2C(s)+O2(g)=2CO(g)ΔH=-221.0 kJ·mol-1,则碳的燃烧热为110.5 kJ·mol-1
C.需要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常温下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D.已知:Ⅰ:对于反应H2(g)+Cl2(g)=2HCl(g) ΔH=-a kJ·mol-1,且a、b、c均大于零,则断开1 mol H—Cl键所需的能量为(a+b+c)kJ
17.工业制备高纯硅的主要过程如下:
石英砂粗硅高纯硅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制备粗硅的反应方程式为
B.1molSi含Si-Si键的数目约为
C.原料气HCl和应充分去除水和氧气
D.生成的反应为熵减过程
18.下列有关自发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发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B.非自发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
C.自发反应一定能自动发生 D.自发反应都是熵增大的反应
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下,反应MgCl2(l)=Mg(l)+Cl2(g)的ΔH >0、ΔS >0
B.金属发生吸氧腐蚀时,被腐蚀的速率与氧气浓度无关
C.使用催化剂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ΔH)
D.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负极质量减小,正极质量增加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由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浓度为10-13mol/L的溶液中,Ca2+、K+、Cl-、HCO3-四种离子能大量共存
B.常温下,将0.2mol/L某一元碱ROH溶液和0.1mol/LHCl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pH<7,则该溶液c(ROH)>c(R+)
C.反应只在高温下自发进行
D.已知MgCO3的Ksp=6.82×10-6,则所有含有固体MgCO3的溶液中,都有:,且
21.有关汽车尾气的消除主反应为,在、时,,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高温下能自发 B.任何温度下能自发
C.低温下能自发且速率较大 D.低温下能自发但速率较小,需催化剂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非自发的反应一定可以通过改变条件使其成为自发反应
B.相同物质的量的同种物质气态时熵值最小,固态时熵值最大
C.反应NH3(g)+HCl(g)=NH4Cl(s)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
D.恒温恒压下,且的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23.下列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的是
A.2N2(g)+O2(g)=2N2O(g) ΔH=163kJ·mol-1
B.Ag(s)+Cl2(g)=AgCl(s) ΔH=-127kJ·mol-1
C.HgO(s)=Hg(l)+O2(g) ΔH=91kJ·mol-1
D.H2O2(l)=O2(g)+H2O(l) ΔH=-98kJ·mol-1
24.氢气可用于制备H2O2.已知:①H2(g)+A(l)=B(l) ΔH1;②O2(g)+B(l)=A(l)+H2O2(l) ΔH2,其中A、B均为有机物,两个反应均为自发反应,则反应H2(g)+O2(g)=H2O2(l)的ΔH
A.大于0 B.小于0
C.等于0 D.无法判断
25.固体溶于水可表示为,其焓变和熵变分别为和,已知:;;;且(反应后)(反应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和均大于零
B.和均小于零
C.小于零,大于零
D.大于零,小于零
二、填空题
26.说出下列反应中的焓变,熵变,及自发性
CO2(s)→ CO2(g)
2Mg(s)+O2(g)=2MgO(s)
2K(s)+2H2O(l)=2K+(aq)+2OH-(aq)+H2(g)
27.自发过程
(1)自发过程是在一定条件下, 而自发进行的过程。
(2)特点:
①体系趋向于从 状态转变为 状态(体系对外部做功或者 热量)。
②在密闭条件下,体系有从 自发转变为 的倾向。
28.请分析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气的反应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的理由 。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A. SO2(g)+2H2S(g)=3S(s)+2H2O(l) ΔH<0,△S<0,低温时可使△H-T△S <0,故低温下能自发进行,故A正确;
B. SO2(g)=S(g)+O2(g) ΔH>0,ΔS>0,高温时可使△H-T△S>0,故该反应高温下能自发进行,故B错误;
C. 反应物由气态物质生成液态物质,混乱度减小,熵值减小,故C错误;
D. 某温度下SO2(g)+O2(g)SO3(g) ΔH<0,△S<0,低温时可使△H-T△S <0,故低温下能自发进行,故D错误;
故选A。
2.A
【详解】A.在高温下△G=△H-T△S<0反应能进行,△H>0,该反应常温下不能自发,故A正确;
B.△G=△H-T△S<0反应能进行,由于△H<0,则该反应在常温就能自发进行,故B错误;
C.自发进行的反应熵值不一定增大,化学反应的方向由焓变和熵变共同决定,非自发反应的熵不一定减小,故C错误;
D.不能根据焓变判断反应的自发性,放热反应不一定都是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也可能是自发进行,如碳酸氢铵的分解,故D错误;
故选A。
3.D
【详解】A. Q代表热量,故A不符;
B. E代表能量,故B不符;
C. S代表熵,故C不符;
D. H代表焓,故D符合;
故选D。
4.A
【详解】2A(g) 3B(s)+C(g) ΔH<0,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ΔS<0,要使△H-T △S<0,则T为低温,所以该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故选:A。
5.B
【详解】A.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据有焓判据和熵判据,因此焓变是决定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A正确;
B.自发反应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不需要外力就可以自动进行的反应,非自发进行的反应在一定外力作用下是可以发生的,B错误;
C.该反应,,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是非自发反应,B正确;
D.相同物质的量的同种物质气态时熵值最大,液态时次之,固态时最小,D正确;
故选B。
6.D
【详解】A项、铁在潮湿空气中能自发产生铁锈,该反应的 H<0,是能用焓判据解释的自发过程,故A错误;
B项、天然气燃烧生成CO2和水,该反应的 H<0,是能用焓判据解释的自发过程,B错误;
C项、铜在潮湿空气中能自发产生铜绿,该反应的 H<0,是能用焓判据解释的自发过程,C错误;
D项、NH4Cl与Ba(OH)28H2O反应产生NH3,可以产生结冰现象,温度降低,该反应的 H>0、 S>0,是不能用焓判据解释的自发过程,D正确。
故选D。
【点睛】熵判据和焓判据是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两个因素,熵判据是从物质的混乱度角度分析判断,熵增加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焓判据是从能量的角度分析判断,放热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
7.C
【详解】A.混乱度减小的吸热反应,△S<0、△H>0,则△H-T△S >0,该反应不能自发进行,A正确;
B.△G=△H-T△S<0,可自发反应,B正确;
C.水结冰的过程不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熵减的过程,改变条件能自发进行,如降温可发生,C错误;
D.碳酸氢钠加热可以分解,生成气体增多,△S >0,即升高温度利于熵增的方向自发进行,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8.A
【详解】由题意可知,该反应为熵减的吸热反应,任何温度下反应ΔH—TΔS均大于0,不能自发进行,故选A。
9.D
【详解】A.总反应为2H2O(l)=2H2(g)+O2(g) ΔS>0.A项正确;
B.分解1 mol水时,过程Ⅰ断裂1 mol H—O键吸收了463 kJ能量,B项正确;
C.分解1 mol水时,过程Ⅱ形成 mol H—H,同时形成mol H2O2中O—O键,放出了×(436+138)=287 kJ能量,C项正确;
D.过程Ⅲ反应为H2O2(l)=H2(g)+O2(g),D项错误;
答案选D。
10.A
【详解】A.由题干图示信息可知,2H2(g)+O2(g)=2H2O(g) ΔH1 2H2(g)+O2(g)=2H2O(l) ΔH2,生成气体水时放出的热量比生成液态水时少,故0>ΔH1>ΔH2,A错误;
B. H2O(l)= H2O(g)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吸热过程,则ΔH>0,ΔS>0,B正确;
C.氢气与氧气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则2mol和1mol的总能量大于2mol的总能量,C正确;
D.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化学反应的ΔH,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途径无关,D正确;
故答案为:A。
11.D
【详解】A.反应的△H<0、ΔS<0,低温时能自发进行,A不符合题意;
B.反应的△H>0、ΔS>0,高温时能自发进行,B不符合题意;
C.反应的△H<0、ΔS>0,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自发进行,C不符合题意;
D.反应的△H>0、ΔS<0,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自发进行,D符合题意;
故选D。
12.C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焓判据、熵判据、吉布斯自由能判据分析。
【详解】A. 放热反应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但是不一定所有的放热反应都是自发反应,放热的熵减的反应在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故A错误;
B. 熵增大的反应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但是熵增加的反应不一定都是自发反应,如根据△G=△H-T△S,吸热的熵增的反应在低温下不能自发进行,故B错误;
C. 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判据是:△H-T△S<0,必须综合考虑体系的焓变和熵变,故C正确;
D. 过程的自发性仅能用于判断过程的方向,不能确定过程是否一定能发生,故D错误。
答案为C。
13.A
【详解】A.影响蒸发的因素有温度、液体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所以不是只有加热才能加快水的蒸发速度,故A错误;
B.△H﹣T△S<0的反应能自发进行,若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由△H>0可知该反应一定是△S>0得反应,故B正确;
C.该反应是一个熵增的吸热反应,反应的△S>0、△H>0,由△H﹣T△S<0的反应能自发进行可知,该反应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低温时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与温度有关,故C正确;
D.△H﹣T△S<0的反应能自发进行,该反应是一个熵增的反应,由反应的△S>0可知,该反应可能为吸热反应,故D正确;
故选A。
【点睛】理解运用复合判据是解题关键:当△H﹣T△S<0<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当△H﹣T△S<0 =0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当△H﹣T△S<0>0时,反应不能自发进行,注意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与反应的温度有关。
14.D
【详解】A、若反应2AB(g) C(g)+3D(g)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熵变 S>0, H- S T<0,可能 H>0,其逆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逆反应熵变 S<0, H- S T<0,则该逆反应的 H<0,所以该正反应的 H>0、 S>0,A错误;
B、2g氢气是1mol,放出285.8kJ热量,则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O2(g)=H2O(l) H=-285.8kJ/mol,B错误;
C、 H<0为放热反应,升高体系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前,有2v正(O2)<v逆(SO3),C错误;
D、c(H+)=c(OH-)的溶液一定呈中性,D正确。
故选:D。
15.C
【分析】由图可知,该装置为电解装置,其中风能和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又转化为化学能,a极电解池的阳极,水在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气和氢离子,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b极为阴极,酸性条件下,氮气在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氨气,电极反应式为N2+6e—+6H+=2NH3。
【详解】A.由分析可知,图中由风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共有3种能量转化方式,故A错误;
B.该电解池工作时,氮气和水才生成氨气,故不能据此判断该反应是氮气和水生成氨气的反应是一个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要判断一个反应是否自发,应根据ΔG=ΔH-T·ΔS 是否小于0,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b极为阴极,酸性条件下,氮气在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氨气,电极反应式为N2+6e—+6H+=2NH3,故C正确;
D.缺标准状况下,无法计算22.4L氧气的物质的量和转移的电子数目,故D错误;
故选C。
16.A
【详解】A.水的分解是吸热反应,据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反应热,图象符合题意,故A正确;
B.该反应的生成物CO不是C元素的稳定氧化物,不符合燃烧热概念,故B错误;
C.某些放热反应需要加热才能反应,常温下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如Ba(OH)2 8H2O和NH4Cl的反应是吸热反应,常温下可以进行,故C错误;
D.设断开1 molH-Cl键所需的能量为x kJ/mol,则△H=b kJ/mol+ ckJ/mol 2x kJ/mol= akJ/mol,x= kJ/mol,则断开1 molH Cl键所需的能量为 kJ/mol,故D错误;
故选A。
17.B
【详解】A. 和在高温下发生反应生成和,因此,制备粗硅的反应方程式为,A说法正确;
B. 在晶体硅中,每个Si与其周围的4个Si形成共价键并形成立体空间网状结构,因此,平均每个Si形成2个共价键, 1mol Si含Si-Si键的数目约为,B说法错误;
C. HCl易与水形成盐酸,在一定的条件下氧气可以将HCl氧化;在高温下遇到氧气能发生反应生成水,且其易燃易爆,其与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硅和HCl,因此,原料气HCl和应充分去除水和氧气 ,C说法正确;
D. ,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因此,生成的反应为熵减过程,D说法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B。
18.B
【详解】A.反应是否自发看的是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而不是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选项A 错误;
B.非自发反应在外界条件下可以发生,自发反应是相对的,选项B正确;
C.有些自发反应如燃烧反应是需要先点燃才能发生的,选项C错误;
D.熵增的反应不一定都是自发反应,有些吸热反应在低温下可能是非自发的,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19.A
【详解】A.MgCl2(l)=Mg(l)+Cl2(g)是分解反应,分解反应ΔH >0,气体物质的量增多的反应ΔS >0,故A正确;
B.金属发生吸氧腐蚀时,被腐蚀的速率与氧气浓度有关,氧气浓度越大,腐蚀速率越快,故B错误;
C.使用催化剂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不能改变反应热(ΔH),故C错误;
D.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负极、正极都有硫酸铅固体生成,质量都增加,故D错误;
选A。
20.B
【分析】A. 由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浓度为10-13mol/L的溶液可以是酸溶液,也可以是碱溶液;
B. 将0.2mol/L某一元碱ROH溶液和0.1mol/LHCl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pH<7,说明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C. 该反应ΔH<0,ΔS>0,根据复合判据进行判断;
D.含有固体的MgCO3溶液中,c(Mg2+)和c(CO32-)不一定相等。
【详解】A. 由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浓度为10-13mol/L的溶液可以是酸溶液,也可以是碱溶液,酸性溶液中存在H+,与HCO3-发生反应生成CO2和H2O,不能共存,碱性溶液中存在OH-,HCO3-发生反应生成CO32-和H2O,不能共存,因此Ca2+、K+、Cl-、HCO3-四种离子在该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共存,A项错误;
B. 将0.2mol/L某一元碱ROH溶液和0.1mol/LHCl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pH<7,说明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因此c(ROH)>c(R+),B项正确;
C. 该反应ΔH<0,ΔS>0,ΔG=ΔH-TΔS<0,在高温或低温下均能自发进行,C项错误;
D. 含有固体的MgCO3溶液中,由于水解,c(Mg2+)和c(CO32-)不一定相等,但Ksp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Ksp不变,始终为6.82×10-6,D项错误;
答案选B。
21.D
【详解】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方法,注意利用焓变、熵变结合温度利用可以自发进行即可解答,题目较简单。
,在、时,,该反应的,在298K时,,低温下能自发但速率较小,需催化剂,故D正确。
故选 D。
22.C
【详解】A.非自发的反应是在任何条件下均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故A错误;
B.同一种物质的熵:气态>液态>固态,即相同物质的量的同种物质气态时熵值最大,固态时熵值最小,故B错误;
C.反应NH3(g)+HCl(g)=NH4Cl(s)的,时反应能自发进行,该反应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故C正确;
D.恒温恒压下,且的反应在任何条件下均有,即且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故D错误;
故选:C。
23.D
【详解】A.ΔH>0,ΔS<0,在任何温度下,ΔH-TΔS>0,即任何温度下反应都不能自发进行,A不符合题意;
B.ΔH<0,ΔS<0,在较低温度下,ΔH-TΔS<0,即低温下反应能自发进行,B不符合题意;
C.ΔH>0,ΔS>0,若使反应自发进行,即ΔH-TΔS<0,必须升高温度,即反应只有在较高温度时能自发进行,C不符合题意;
D.ΔH<0,ΔS>0,在任何温度下,ΔH-TΔS<0,即在任何温度下反应均能自发进行,D符合题意;
故选D。
24.B
【详解】反应H2(g)+A(l)=B(l)和O2(g)+B(l)=A(l)+H2O2(l)均为熵减反应,即ΔS<0,两反应均为自发反应,根据ΔH-TΔS<0可知,这两个反应均为放热反应,则有ΔH1<0,ΔH2<0。根据盖斯定律,由①+②可得:H2(g)+O2(g)=H2O2(l) ΔH,则有ΔH=ΔH1+ΔH2<0;
故选B。
25.C
【详解】碳酸钠固体溶于水发生两个过程,首先电离过程吸收热量,形成水合离子的过程放出热量,由于后者放出的热量更多,焓变小于零;根据已知:;;;且(反应后)(反应前)可得,,大于零。
故答案选:C。
26. ΔH>0,ΔS>0,在高温条件下可以自发进行 ΔH<0,ΔS<0,在低温条件下可以自发进行 ΔH<0,ΔS>0,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自发进行
【详解】CO2(s)→ CO2(g),固体变为气体吸热,所以ΔH>0,气体增多,则ΔS>0,在高温条件下可以满足ΔG=ΔH-TΔS<0,自发进行;
2Mg(s)+O2(g)=2MgO(s),Mg在氧气中燃烧放热,所以ΔH<0,气体减少,则ΔS<0,在低温条件下可以满足ΔG=ΔH-TΔS<0,自发进行;
2K(s)+2H2O(l)=2K+(aq)+2OH-(aq)+H2(g),金属置换出水中氢气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ΔH<0,气体增多,则ΔS>0,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满足ΔG=ΔH-TΔS<0,自发进行。
27.(1)不借助外力
(2) 能量较高 能量较低 释放 有序 无序
【详解】(1)自发过程是在一定条件下,不借助外力而自发进行的过程,如水从高处流向低处,自由落体运动等,故答案为不借助外力;
(2)①体系趋向于从能量高状态转变为能量低的状态(体系会对外部做功或者释放热量);故答案为能量高;能量低;释放;
②在密闭容器条件下,体系有从有序自发转变为无序的倾向;故答案为有序;无序。
28.常温下,,所以该反应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
【详解】常温下,,所以该反应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