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课堂】2015春八年级生物下册课件+学案:第七单元 第三章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打包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课堂】2015春八年级生物下册课件+学案:第七单元 第三章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打包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5-03-28 11:04:26

文档简介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
【学习目标】1、能学会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2、能说出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3、通过比较法,培养对比分析能力;通过资料分析活动,培养分析判断能力。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57-P60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①化石,古代生物的 遗体 , 遗物 或 生活痕迹 。②脊椎动物化石出现的顺序: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出现的是 鱼类 ,然后依次出现的是 两栖类 ,_爬行类 _, _哺乳类_。③始祖鸟化石,身体结构既和 爬行动物 动物有相同之处,又和 鸟类 有相同之处。
2、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比较法:①比较是指根据一定的 标准 ,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 对照 ,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②通过对不同年代化石的 纵向 比较,以及对现在生物种类的 横向 比较,推断出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③通过比较细胞色素C的差异,发现人与 黑猩猩 差异最小,与 马 的差异大一些,与 果蝇 , 向日葵 的差异更大。
3、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①生物进化的总趋势
结构上 由简单到复杂 。
生活环境上 由水生到陆生 。
进化水平上 由低等到高等 。
②植物进化的历程:
原始藻类 原始苔藓 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③动物进化的历程:
无脊椎动物:原始单细胞动物 腔肠动物 扇形动物 线形动物
软体动物 环节动物和 节肢动物 。
脊椎动物: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1、①遗体 遗物 生活痕迹 ②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哺乳类 ③爬行动物 鸟类
2、①标准 对照 ②纵向 横向 ③黑猩猩 马 果蝇 向日葵3、①由简单到复杂 由水生到陆生 由低等到高等 ②原始苔藓 裸子植物 ③腔肠动物 软体动物 节肢动物 鱼类 爬行类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学习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1、古生物的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的进化,其根本原因是( A )
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的遗体或生活遗迹
B.地壳岩石的形成具有一定的顺序
C.化石可反映出古生物的某些形态结构
D.各类生物的化石在地层中的出现具有一定的顺序
2、下列关于化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多数化石是古代生物体的坚硬部分所形成
B.生物的遗物、遗体在地层中经多年变化逐渐形成化石
C.在地层中所发现的植物化石比动物化石多
D.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
探究点二 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3、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A.始祖鸟可以证明鸟类与爬行类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
B.原始大气中有氢、甲烷等气体,但不存在氧气
C.现代人类是由黑猩猩经长期自然选择的过程进化而来
D.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
4、如图所示为生物进化的历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中C代表 原始生命,它诞生 原始海洋 ,D代表 蕨类植物 。
(2)最适于陆地生活的无脊椎动物类群是[ B ] 节肢动物 ,最适于陆地生活的优势植物类群是[ E ] 被子植物 。
(3)鸟类和哺乳类都是由古代的[ A ]_爬行动物_ 进化来的。
(4)从图中可以看出,所有生物之间都存在着或近或远的 亲缘关系 。
(1)原始生命 原始海洋 蕨类植物 (2) B节肢动物 E 被子植物
(3)A 爬行动物 (4)亲缘关系
达标检测
1、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 D )
A、古代的两栖类 B、原始的鸟类和哺乳类 C、古代的爬行类 D、古代的鱼类
2、始祖鸟化石证明下列哪两类生物之间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C )
A、鱼类和两栖类B、两栖类和爬行类C、爬行类和鸟类D、鸟类和哺乳类
3、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是( C )
A、岩层B、地层C、化石D、水层
4、1861年,在德国发现的什么化石是爬行类进化成鸟类的典型证据( A )
A、始祖鸟B、孔子鸟C、辽西鸟D、恐龙
5、生物的进化经历了漫长的时期,以下哪种说法不能正确描述生物进化的趋势( D )
A、人简单到复杂B、从低等到高等C、从水生到陆生D、从地下到地面
6、在没有被破坏的地层中,有关化石的分布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古老地层中的生物化石简单低等B、在极古老的地层中也可以找到高等生物的化石C、新近地层中的生物化石较复杂、高等D、新近的地层中也可以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7、植物进化的历程是: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种子植物,它反映了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 D )
从水生到陆生B、从简单到复杂C、从低等到高等D、以上选项都包括
8、在距今越晚近的地层里,什么生物的化石越多( B )
A、水生生物B、陆生生物C、单细胞生物D、腔肠动物
9、最晚出现的真正陆生脊椎动物是( B )
A、环节动物B、节肢动物C、软体动物D、腔肠动物
10、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 C )
A、越简单,越高等B、越复杂,越低等C、越简单,越低等D、越复杂,越高等
11、下列有关生物进化顺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从水生到陆生B、从简单到复杂C、从低等到高等D、从植物到动物
12、在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了化石,你判断一下,可能是下列哪一类群的动物形成的( B )
A、鸟类B、鱼类C、哺乳类D、爬行类
13、细胞色素C是由104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经对其化学结构的测定,发现各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之间存在差异,下表是以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作为标准,其他若干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与人相比较的结果。分析回答:
(1)从单细胞的酵母菌到高等的黑猩猩均含有细胞色素C,这一事实可以从分子水平说明这些生物起源于共同的 原始祖先 。
(2)表中的数据是 生物进化 的证据,细胞色素C的差别越小,其亲缘关系越近 ;差别越大,则生物间的亲缘关系 越近 ,可以推知,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 黑猩猩 ,与人亲缘关系最远的生物是 酵母菌 。
14、如图为植物进化的历程示意图,写出各类植物的名称,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最低等的植物是[ ① ] 藻类植物 。
(2)图中②是 苔藓植物 ,③是 蕨类植物 。这两种植物的共同特点是 受精 过程离不开__ 水 _的限制。
(3)图中④是 裸子植物 。⑤是 被子植物 ,这两类植物中较高等的是 ⑤ (填序号)


1、D 2、C 3、C 4、A 5、D 6、B 7、D 8、B 9、B 10、C
11、D 12、B
13、(1)原始祖先 (2)生物进化 越近 越近 黑猩猩 酵母菌
14、(1)① 藻类植物 (2)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受精 水 (3)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⑤
课件9张PPT。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三章 生物的进化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㈠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生物,究竟是怎样由地球上最初的原始生命演变来的呢? ㈡学案引导 自主学习 (见学案) 依据教材,自主学习,在规定的时间内解决《导学案》中自主学习模块内容
对学习中的问题,及时做好记录。1、①遗体 遗物 生活痕迹 ②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哺乳类 ③爬行动物 鸟类
2、①标准 对照 ②纵向 横向 ③黑猩猩 马 果蝇 向日葵3、①由简单到复杂 由水生到陆生 由低等到高等 ②原始苔藓 裸子植物 ③腔肠动物 软体动物 节肢动物 鱼类 爬行类㈢合作探究 点拨升华探究点一 学习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不同地层化石模式图三叶虫化石科学家采用了方法可以推测:1、A 2、A ㈢合作探究 点拨升华探究点二 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生物进化示意图㈢合作探究 点拨升华探究点二 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1)生物进化的总趋势: 3、C 4、(1)原始生命 原始海洋 蕨类植物
(2) B节肢动物 E 被子植物
(3)A 爬行动物 (4)亲缘关系㈣知识梳理 归纳整合回顾一下:本节知识
想一想:
(1)本节知识重点、难点。
(2)主要知识和知识点间的联系。
问一问:
(1)你的收获?(2)你的疑惑?
理一理:勾勒出知识网络。
㈣知识梳理 归纳整合㈤达标检测 巩固提升 (见学案)1、D 2、C 3、C 4、A 5、D 6、B 7、D 8、B 9、B 10、C
11、D 12、B
13、(1)原始祖先 (2)生物进化 越近 越近 黑猩猩 酵母菌
14、(1)① 藻类植物 (2)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受精 水 (3)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