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与计划免疫
【学习目标】:
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及三道防线。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79-P85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人们的生活环境中虽然有大量的病原体,但有的人却没有生病,原因是人体有__免疫功能。
2、人体的三道防线分别是什么:
① 皮肤和粘膜 ;
②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
③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
3、了解抗体、抗原的概念然后指出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
抗原 刺激淋巴细胞产生 抗体 ,抗体与抗原结合,促进了 吞噬细胞 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
4、免疫是人体的一种 生理功能 ,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 破坏 和 排斥 进入体内的 抗原 物质,或人体本身产生的 损伤 细胞和 肿瘤 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5、计划免疫是根据某些传染病 的发生规矩,将各种安全有效的 疫苗 ,按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给儿童接种,已达到 预防 、 控制 和 消灭 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6、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 结核病 ,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预防 百日咳 、白喉 和破伤风这三种传染病。
7、艾滋病于1981年在美国发现,它的病原体是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英文缩写 HIV),主要通过 静脉注射毒品 , 不安全性行为 , 母婴 等传播。
1、免疫
2、①皮肤和粘膜②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③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3、抗原 抗体 吞噬细胞
4、生理功能 破坏 排斥 抗原 损伤 肿瘤
5、传染病 疫苗 预防 控制 消灭
6、结核病 百日咳 白喉
7、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静脉注射毒品 不安全性行为 母婴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人体的三道防线
1、列表比较人体的三道防线
名称
组成
作用
免疫类型
第一道防线
皮肤和粘膜
阻挡病原体侵入、杀菌、清扫异物
非特异性免疫
(先天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杀菌、吞噬病原体
非特异性免疫(
先天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产生抗体,抵抗抗原
特异性免疫
(后天性免疫)
2、将下列相对应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①皮肤的屏障作用
②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A.特异性免疫
③皮肤破损后的发炎反应 B. 非特异性免疫
④人患过麻疹后就不再患麻疹
①——B ②——B ③——B ④——A
探究点二 免疫的功能
3、下列对免疫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
B.免疫使人体对任何疾病都能抵抗
C.免疫是后天得到的
D.计划免疫是获得免疫力的惟一途径
4、当人体免疫功能过高时,会发生的疾病是( B )
A.艾滋病 B. 过敏反应 C.肺结核 D.肝癌
探究点三 计划免疫
5、接种卡介苗能预防肺结核病的原因是( C )
A.直接杀死结核杆菌 B.全面增强易感人群的体质
C.使人在不生病的情况下产生抗结核病的抗体
D.使人获得非特异性免疫
6、下列措施中,不属于预防接种的是( C )
A.婴幼儿注射百白破疫苗 B.幼儿口服脊髓灰质炎糖丸
C. 为肝炎患者注射胎盘球蛋白 D.为青少年注射乙肝疫苗
达标检测
1、给烧伤病人移植皮肤时,一般用自己的皮肤,因为别人的皮肤移植到病人身上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排斥,不易成活,这里别人的皮肤相当于( B )
A.抗体 B.抗原 C.免疫细胞 D.免疫器官
2、下列有关抗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抗体可存留在人体内 B.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
C.能破坏和排斥所有病原体 D.是在抗原的刺激下产生的
3、下列有关计划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
B.给一周岁的婴儿口服脊髓灰质炎糖丸
C.通过接种百白破疫苗,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这三种疾病
D.患过某种传染病的人,以后就不再患这种传染病
4、皮肤能防止病菌侵入人体,与这种免疫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C )
A.青霉素过敏现象 B.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
C.白细胞消除病原体 D.得过麻疹后不再患此病
5、为预防、治疗艾滋病,目前,我国科研人员自行研制出一种复合型艾滋病疫苗,并经国家药监局批准进行了Ⅰ期临床研究,从免疫学的角度看,给人体接种的疫苗和在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分别是( B )
A.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B.抗原,特异性免疫
C.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D.抗体,特异性免疫
6、被狗咬伤的患者需要及时注射狂犬抗毒血清。注射的物质和采取的措施分别称为( A )
A.抗体,保护易感者 B.抗原,保护易感者
C.抗体,控制传染源 D.抗原,切断传播途径
7、下列叙述与免疫无关的是( B )
A.患过麻疹的人不会再患麻疹 B.吃感冒药可预防感冒
C.天花病毒的抗体由淋巴细胞产生 D.吞噬细胞可以吞噬侵入人体的病原体
8、下列各项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B )
A.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菌感染 B.新生儿从母体获得抗体
C.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 D.淋巴细胞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
9、皮肤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容易被细菌感染,其原因是( B )
A.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
B.非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
C.由于失血过多,白细胞数量急剧减少,特异性勉疫力降低
D.由于皮肤真皮内的血管大部分被破坏,导致酶的活性降低
10、材料:2003年,我国大面积爆发非典型肺炎,退休教授姜素椿不幸也感染非典型肺炎。患病后,姜教授在自己身上大胆试验,利用注射“非典”康复患者的血清来抵抗和消灭SARS病毒,最后战胜了病魔,很快康复出院,为救治“非典”病人开辟了一条新路。
(1)由材料可以看出,注射“非典”康复患者的血清可以抵抗和消灭SARS病毒,是因为康复患者的血清中存在 抵抗SARS病毒的抗体 。
(2)在免疫学上,“SARA”病毒相当于 抗原 ,进入“非典”病人人体后,刺激 淋巴 细胞产生抗体,人们可根据此研究制造出“非典”疫苗,给易感人群进行 接种 ,从而使人获得免疫力,这属于 特异性免疫 免疫。
11、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究家畜的炭疽病时,利用绵羊进行了一项著名的实验,实验的方法和过程如下表所示:
?
第一次处理
10天后第二次处理
方法
结果
方法
结果
甲组绵羊
注射脱毒病菌
没有患炭疽病
注射强毒病菌
没有患炭疽病
乙组绵羊
不注射脱毒病菌
没有患炭疽病
注射强毒病菌
患炭疽病
请分析回答:
(1)甲组绵羊第二次注射后没有发病,是因_第一次处理后,体内已经产生抗体_.
(2)乙组绵羊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对照.
(3)为防止炭疽病在人群中流行,美国卫生部加强了对邮件等物品的检疫,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采取的这一措施属于___切断传播途径__________.
B 2、C 3、D 4、C 5、B 6、A 7、B 8、B 9、B
10、(1)抵抗SARS病毒的抗体 (2)抗原 淋巴 接种 特异性免疫
11、(1)第一次处理后,体内已经产生抗体(2)对照(3)切断传播途径
课件12张PPT。第八单元 健康地生活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㈠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在感冒流行的季节里,有的同学能始终很健康的学习、生活,而有的同学却未能幸免,为什么?
2.吃同样的鱼、虾等食物,多数人安然无恙,有的人却出现全身发痒、起泡等过敏症状,这又是为什么?㈡学案引导 自主学习 (见学案) 依据教材,自主学习,在规定的时间内解决《导学案》中自主学习模块内容
对学习中的问题,及时做好记录。1、免疫
2、①皮肤和粘膜②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③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3、抗原 抗体 吞噬细胞
4、生理功能 破坏 排斥 抗原 损伤 肿瘤
5、传染病 疫苗 预防 控制 消灭
6、结核病 百日咳 白喉
7、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静脉注射毒品 不安全性行为 母婴㈢合作探究 点拨升华探究点一 人体的三道防线 ㈢合作探究 点拨升华探究点一 人体的三道防线 ㈢合作探究 点拨升华探究点一 人体的三道防线 3、第三道防线㈢合作探究 点拨升华 1、2、①——B ②——B ③——B ④——A㈢合作探究 点拨升华探究点二 免疫的功能 3、A 4、B ㈢合作探究 点拨升华探究点三 计划免疫 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简称为计划免疫。接种的主要疫苗:
1、卡介苗——结核病
2、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脊髓灰质炎
3、百白破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4、麻疹疫苗——麻疹
5、乙肝疫苗——乙型病毒性肝炎 5、 C 6、C ㈣知识梳理 归纳整合回顾一下:本节知识
想一想:
(1)本节知识重点、难点。
(2)主要知识和知识点间的联系。
问一问:
(1)你的收获?(2)你的疑惑?
理一理:勾勒出知识网络。
㈣知识梳理 归纳整合㈤达标检测 巩固提升 (见学案) 1、B 2、C 3、D 4、C 5、B
6、A 7、B 8、B 9、B
10、(1)抵抗SARS病毒的抗体
(2)抗原 淋巴 接种 特异性免疫
11、(1)第一次处理后,体内已经产生抗体
(2)对照
(3)切断传播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