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西四旗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卷
高二生物学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2第5章~第6章+选择性必修1第1章~第2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人镰状细胞贫血是血红蛋白β链第6个氨基酸的密码子由GAG变为GUG,导致编码的谷氨酸被置换为缬氨酸而引起的一种遗传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病不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B.该病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
C.该病患者血红蛋白β链结构没有改变
D.该病患者的红细胞易破裂,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2.吸烟有害身体健康。某调查显示吸烟时长与患肺癌风险存在一定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吸烟则不会有患肺癌的风险
B.越早戒烟越能降低肺癌死亡积累风险
C.肺癌细胞之间的黏着性比正常细胞高
D.吸烟一定会使肺部细胞的抑癌基因突变产生肺癌
3.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两类重要的可遗传变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可以产生等位基因
B.同胞兄妹之间遗传上的差异主要是基因突变所造成
C.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不可见,但确实改变了基因的数量和位置
D.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为基因重组而出现基因型为AA、Aa、aa的后代
4.基因A、a分别控制大鼠的黑眼和红眼,基因D、d分别控制大鼠的黑毛和白化。现有基因型为AaDd的某个体发生了如图所示变异,则变异后的该个体测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 )
A.黑眼黑毛∶红眼白化=1∶1
B.黑眼白化∶黑眼黑毛∶红眼黑毛=1∶2∶1
C.黑眼白化∶红眼黑毛∶红眼白化=1∶1∶1
D.黑眼黑毛∶黑眼白化∶红眼黑毛∶红眼白化=1∶1∶1∶1
5.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步骤为选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B.低温处理与多倍体育种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相同
C.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形态后需用75%的酒精冲洗2次
D.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正常的细胞和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后的细胞
6.下列关于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白化病孩子的父母不一定是白化病患者
B.单基因隐性遗传病在男女中发病率相同
C.父母都患某种单基因遗传病,孩子有可能正常
D.若患红绿色盲的父亲有个红绿色盲的女儿,则母亲一定带有致病基因
7.“露西”是一具发现于东非大裂谷地带的化石标本,其骨骼化石上肢骨与黑猩猩的相似,下肢骨与现代人类接近。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东非大裂谷地带“露西”化石的发现为人和猿具有共同祖先提供了证据
B.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来自细胞呼吸,属于生物进化细胞水平的证据
C.鲸的鳍和蝙蝠的翼外形和功能差异显著,不能为二者有共同祖先提供证据
D.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形成的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8.如图所示某地区在若干万年前因地质改变产生一条河流,使当地的松鼠因地理隔离形成了两个种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两个种群中所有变异都可为松鼠的进化提供原材料
B.若干万年前,河流导致的地理隔离阻断了两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
C.若大河变浅后,两种群间个体能相互交配,则两种群仍为同一物种
D.自然选择对两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作用相同
9.稳定性选择、分裂选择和单向性选择是自然选择中的三种类型。稳定性选择把种群中极端变异个体淘汰,保留中间类型;分裂选择把种群中极端变异个体按照不同方向保留,淘汰中间类型;单向性选择在群体中保存趋于某一极端变异个体,淘汰另一极端变异个体。自然选择不同类型建模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Ⅰ是稳定性选择,Ⅱ是分裂选择,Ⅲ是单向性选择
B.经过长期定向的自然选择,Ⅱ一定会形成两个物种
C.类型Ⅲ导致该种群中某基因频率逐代增加,其等位基因频率逐代下降
D.种群内不同个体间存在表型差异,与种群基因多样性有关
10.某种飞蛾的长翅对短翅为显性,短翅类型占该种群的10%,长翅杂合子占该种群的20%,现将该种群引入到某常年刮大风的小岛上,数年后发现短翅蛾的比例维持在81%左右。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引入小岛前该飞蛾种群中长翅基因频率为90%
B.该飞蛾种群长翅基因和短翅基因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库
C.引入小岛后短翅基因频率上升,种群发生定向突变
D.引入小岛数年后该飞蛾种群中长翅基因频率为10%
11.下列各组物质不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A.O2、CO2、Ca2+ B.激素、抗体、维生素
C.神经递质、血红蛋白、胃蛋白酶 D.葡萄糖、神经递质、尿素
12.如图表示细胞1、2、3及其生活的内环境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1可以表示为红细胞,氧气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该细胞
B.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为液体X和液体Z
C.细胞2可以协助机体防御疾病,以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D.若毛细血管壁破裂,则细胞3可能会进入到液体Z中
13.“醉氧”即低原反应,指长期在高海拔地区工作的人,进入平原地区一段时间后会发生不适应,从而出现疲倦、嗜睡、头昏、腹泻等症状;而某人从平原进入高原地区后会出现呼吸困难等高原反应,经检查后发现其肺部出现感染,肺组织间隙和肺泡渗出液中有蛋白质、红细胞等成分,被确诊为高原性肺水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发生“醉氧”反应可能与内环境中氧含量增加有关
B.“醉氧”导致严重腹泻,会使人体的内环境渗透压改变
C.进入高原后呼吸困难会导致体内二氧化碳浓度下降
D.肺水肿是由于肺部组织间隙的渗透压上升所造成
14.某生物兴趣小组用清水、缓冲液、血浆、0.1mol/L的NaOH溶液等为实验材料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自变量是滴加NaOH的量和实验材料的类型
B.从pH变化曲线来看,血浆维持pH稳定的能力更强
C.若将NaOH溶液换为HCl溶液,清水组的pH先下降,后稳定
D.实验结果说明H2CO3/NaHCO3是维持血浆pH稳定的缓冲物质
15.反射弧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下列关于反射弧的组成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感受器都位于皮肤表面,机体内不存在
B.神经节位于传出神经上,与效应器相连
C.只要受到刺激,机体就会发生反射活动
D.分别刺激神经中枢与感受器可能会产生相同的效应
16.研究发现,若阻断小白鼠的副交感神经则心率加快,阻断交感神经则心率变慢。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一般情况下心脏的跳动不受意识的支配
B.研究证明交感神经兴奋可以使心跳减慢
C.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对心脏活动的作用相反
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外周神经系统
17.神经系统的功能与组成它的细胞的特点是密切相关的。下列关于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元轴突外大都套有一层髓鞘,它们构成一条神经
B.每个神经元都是由多个树突、一个细胞体和一条轴突组成
C.神经胶质细胞的数量远少于神经元,广泛分布在神经元之间
D.神经胶质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
18.当出生不久的猫从空中仰面下落时,都能迅速翻身改变为四肢朝下的姿势着地,这种复杂的姿势反射称为“翻正反射”。翻正动作包括一系列的反射活动:最初是头部出现翻正,而后刺激颈部的本体感受器,导致躯干的位置也翻正。研究发现如果毁坏猫头部双侧迷路器官并蒙住双眼,则猫下落时不再出现翻正反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猫的翻正反射属于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B.翻正反射的过程可能需要猫的双侧迷路器官的参与
C.翻正反射的存在可以使猫避免高空掉落时引起某些损伤
D.在发生翻正反射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同
19.如图1、2是某同学在探究兴奋在神经元上传导时的电位变化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图1 图2
A.图1是在①点所对应时刻给予一适宜刺激
B.图1中②点Na+内流速率大于③点Na+内流速率
C.图1的③④段与图2的⑤⑥段均表示静息电位的恢复
D.图2电表两极均接在神经元膜外侧,可测量出静息电位
20.如图是利用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腓肠肌是效应器的一部分)进行实验探究兴奋的产生和传导过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M、N为刺激位点,电表两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外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刺激M点,电表指针先向左偏转,再向右偏转
B.若刺激N点,电表指针先向左偏转,再向右偏转
C.若将电表其中一极连接在膜内,不给刺激电表指针会指向该极
D.刺激M点,根据肌肉收缩和电表偏转可判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21.如图为几个神经元联系的模式图,刺激感受器产生的兴奋可以沿着反射弧进行传导,A~E表示相关结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构B是传出神经,接受神经中枢的信号并传给效应器
B.兴奋可以在C、D、E环路中循环运行,延长神经元的活动时间
C.若E是抑制性神经元,则刺激神经元E,其参与形成的突触C中仍然有神经递质的释放
D.图中神经元至少组成4个突触,且都能发生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22.人脑中本身有一种类吗啡肽物质,没有毒性且对身体有益。吸毒者在吸食了吗啡等毒品之后,外来的类吗啡肽物质进入人体,可以使人体感到愉悦,并减少自身类吗啡肽的分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外来类吗啡肽物质是通过作用于突触后膜减少自身类吗啡肽分泌,从而使吸毒者感到愉悦
B.脑内类吗啡肽物质属于兴奋性神经递质,吸毒者停止吸毒后会患抑郁症
C.戒毒者配合药物治疗时,药物可能会促进自身类吗啡肽物质的分泌
D.使用外来类吗啡肽物质对人体有害,故应全面禁止使用该类药物
23.资料一:当一位同学在你面前挥手,你会不自觉的眨眼,而经过训练的士兵却可以做到不眨眼;资料二:失去双手的残疾人在生活中利用双脚完成活动,研究发现他们大脑皮层中控制双脚的区域明显增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资料一说明眨眼反射是需要不断练习才能形成的
B.资料二说明大脑皮层的运动区可以通过后天训练完善相应功能
C.人体内的大脑皮层对低级神经中枢的控制只体现在对脊髓的控制上
D.资料一和资料二都能说明大脑皮层能控制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
24.某同学在早自习阅读课文时习惯大声朗读,并且会在某些晦涩难懂的地方加上批注以方便下次阅读时对课文的理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同学在阅读课本文字时,需要大脑皮层的Ⅴ区参与
B.该同学在大声朗读课文时,需要大脑皮层的S区参与
C.该同学对课文进行批注时,需要大脑皮层的H区参与
D.大脑皮层的言语区是人类进行思维的特有的高级功能区
25.海蜗牛在接触几次电击后,学会利用长时间蜷缩的方式保护自己,而没有经过电击刺激的海蜗牛则没有类似的防御行为;当人们遇到精神压力、生活挫折等情况时会产生消极情绪。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海蜗牛的防御行为说明学习与记忆有利于生物的生命活动
B.若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未电击海蜗牛,其防御行为可能会消失
C.消极情绪的产生与大脑的功能有关,适量运动可以减少情绪波动
D.情绪的波动都能够通过自我调节,使人很快地恢复到情绪平稳状态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0分。
26.(10分)某植物正常花色为白色,现有一株花色为红色的该植株,研究人员对其基因进行检测,结果如图所示。部分氨基酸对应密码子为:甲硫氨酸(Met)—AUG;亮氨酸(Leu)—CUG,CUA;谷氨酰胺(Gln)—CAA,CAG;异亮氨酸(Ile)—AUU,AUC;终止密码子—UAA。回答下列问题:
(1)异常基因是由于碱基对的__________导致的,图中“?”对应的是______________。
(2)该工作人员在检测其他白花基因时发现图示正常基因中的第12个碱基突变为“A”,该白花性状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该植株高茎(E)对矮茎(e)为显性,现有纯合的白花高茎与红花矮茎杂交得F1,F1测交后代表型为白花高茎∶白花矮茎∶红花矮茎∶红花高茎=49∶1∶49∶1,则两对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出现该比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变异方式属于______________。
(4)若让白花植株互相授粉,F1中有白花∶红花=3∶1,则F1中含有红花基因的植株占________,让F1中白花植株自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
27.(10分)二倍体稗草是一种杂草,有的生长在旱地,有的生长在稻田。从外形上看,水田稗草与旱地稗草有着明显差异,旱地稗草“长相”比较随机,大多数趴地横长,茎基部呈现红色,完全不像水稻。而水田稗草就很有“稻”样,使它与水稻难以识别,那些让稗草长得更像水稻的基因让稗草逃过人类的拔除,继续在稻田生长。回答下列问题:
(1)某稻田中所有二倍体稗草构成了一个_________。
(2)水田稗草与旱地稗草在叶片颜色、分蘖能力等方面差异很大,体现了稗草的_________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主要是协同进化的结果,协同进化是指_________。
(3)轮流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除草剂比长期持续使用一种除草剂对稗草的除草效果更好。请从生物进化实质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些较为硕大的稗草。经基因序列分析,硕大的稗草和普通稗草完全相同;但其体内染色体组数是普通稗草的2倍,则两者_______(填“是”或“不是”)同一物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9分)如图表示人体肝脏组织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体液,箭头方向代表物质运输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②是_________,相较于①和③,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Ⅰ处的CO2浓度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Ⅱ处的CO2浓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人体剧烈运动一段时间时,肝组织因细胞代谢加快产生代谢废物增多进而排出细胞后会使该部位组织液渗透压略有_________(填“上升”“不变”或“下降”),同时肌细胞无氧呼吸会产生_________进入内环境。
(3)若某人肝脏组织代谢过程中发生了毛细淋巴管的堵塞,该部位将出现___________现象,当人体被病原体感染后会发烧,导致体温上升,说明内环境维持稳态___________________。
29.(10分)痒觉感受器能将组胺刺激引发的信号经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中枢后产生痒觉,引起抓挠反射,反射弧结构如图1所示,① ⑤表示相关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图1中属于痒觉感受器的是_________(填数字),该反射弧中神经中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痒觉在____________中产生,若阻断神经元④并刺激感受器,则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产生痒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痒觉的过程不属于反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机体内PTEN蛋白和TRPV1蛋白在抓挠反射中都能发挥作用,科研人员用组胺分别刺激正常小鼠、PTEN基因敲除小鼠和PTEN+TRPV1基因双敲除小鼠的皮肤,结果如图2所示。据图推测PTEN蛋白在抓挠反射中的作用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__________________(填“PTEN蛋白”或“TRPV1蛋白”)抑制剂可舒缓过敏导致的瘙痒。
30.(11分)如图1表示兴奋在突触(化学突触)处的传递过程;在甲壳类、鱼类以及哺乳类动物的某些部位存在着电突触,(以电流为信息载体,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紧密接触,以离子通道相通),如图2。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图1中Ca2+的作用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的去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图1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则主要引起下一神经元膜上的_____________内流;若释放的是兴奋性神经递质,则会引起下一神经元膜上的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兴奋在该突触处的传递方向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图2推测电突触传递兴奋的速度比化学突触传递兴奋的速度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想要通过实验探究电突触传递兴奋的方向,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鄂尔多斯市西四旗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卷·高二生物学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C 2.B 3.A 4.A 5.C 6.B 7.C 8.B 9.B 10.D
11.C 12.A 13.C 14.D 15.D 16.B 17.D 18.A 19.D 20.B
21.C 22.C 23.B 24.C 25.D
26.(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0分)
(1)替换 终止密码子
(2)该基因突变后,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使氨基酸序列未发生改变,故性状无变化(合理即可,2分)
(3)同一对染色体上 减数分裂Ⅰ前期同源染色体发生互换,产生基因型为dE和De的配子(合理即可,2分)基因重组
(4)3/4 白花∶红花=5∶1
27.(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0分)
(1)种群(1分)
(2)遗传(基因)(1分)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3)轮流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除草剂可以防止某种抗除草剂基因的基因频率快速增大(合理即可,3分)
(4)不是(1分) 两者杂交无法产生可育后代(或两者之间产生了生殖隔离)
28.(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9分)
(1)血浆 ②(血浆)中含有较多蛋白质 小于 肝脏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会通过组织液进入血浆,随血浆流动逐渐积累(合理即可,2分)
(2)上升 乳酸(C3H6O2)
(3)组织水肿 具有一定的限度
29.(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0分)
(1)① 对传入神经所传递的兴奋信息进行接收处理、发出指令(合理即可)
(2)大脑皮层 能 结构④是连接效应器的传出神经,并非连接大脑皮层的神经,故阻断④能产生痒觉(2分) 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
(3)降低机体对组胺的敏感性(或减少小鼠的抓挠次数)(2分) TRPV1蛋白
30.(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1分)
(1)促进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合理即可,2分) 被降解或突触前膜回收
(2)氯离子(Cl ) 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单向。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2分)
(3)快 不需要进行信号的转变(合理即可)
(4)在电突触的突触前膜给予一适宜刺激,检测突触后膜是否产生兴奋,再在突触后膜给予一适宜刺激,检测突触前膜是否会产生兴奋(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