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水循环(同步练习)-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柬埔寨的洞里萨湖水量季节变化很大。该湖北部的吴哥通王城两边有两个巨大的长方形人工湖——西池和东池。这两个大水池并不是在地面挖坑形成的,而是在地面上四面筑起土墙形成高于地面的水库,是著名的古老灌溉工程。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这两个地上水库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
A.雨水 B.湖泊水 C.地下水 D.人工提水
2、这两个地上水库能有效发挥灌溉作用的时间是( )
A.2~6月 B.5~9月
C.8~12月 D.11月~次年4月
读雨水处理系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有关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未能表示出来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B.图中未能表示出来的水循环环节是蒸发和植物蒸腾
C.该系统只适用于缺水地区
D.该系统只有经济效益,没有环境效益
4、下列与促进蒸发无关的是( )
A.空气湿度大 B.风速大 C.光照强 D.气温高
下图为我国新疆某年某河流流量过程线,该年洪峰比正常年份高得多。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该年河流汛期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
A.湖泊水 B.冰川融水
C.季节性积雪融水 D.地下水
6、该年洪峰比正常年份高得多,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冬季降雪量过大 B.春夏季气温过低
C.夏季降水量偏多 D.夏季融水量过大
锡林河是流经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一条内流河。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降水集中在6~8月,4月存在春汛,但伏汛不明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锡林河春汛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
A.地下水 B.大气降水 C.冰川融水 D.冰雪融水
8、锡林河伏汛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夏季( )
A.冻土融化,下渗量大 B.生活用水量大
C.植被繁茂,蒸腾量大 D.生产用水量大
9、该区域典型的自然景观是( )
A.森林 B.草原 C.荒漠 D.湿地
城市不透水面是指阻止水分下渗到土壤的城市人工地面。下图为“某城市不同年份不透水面比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1989年到2015年间,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距市中心( )
A.10-15千米 B.15-20千米 C.20-25千米 D.25-30千米
11、不透水面的增加可能导致该城市( )
①地下水位上升
②地表气温升高
③生物多样性增加
④地表径流增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海流兔河流域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北部与毛乌素沙地东南边缘的风沙滩地区,地表覆盖固定、半固定沙丘,为黄河二级支流。某科研团队为研究海流兔河的径流量变化,根据多年观测数据,绘制了海流兔河流域多年平均各月降水量和河流平均径流量的年内分配统计图(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海流兔河冬季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地下水 B.降雨 C.季节性积雪融水 D.高山冰雪融水
13、导致海流兔河4—6月径流量变化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降水减少 B.蒸发增强 C.下渗减少 D.灌溉用水增多
下图为“利用雨水设计的房屋效果图”,通过这种方式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洗车、冲厕等。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4、图中雨水收集方式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
A.降水 B.径流 C.蒸发 D.水汽输送
15、下列城市中,该类房屋在一年中能够发挥雨水收集作用时间最长的是( )
A.长春 B.拉萨 C.乌鲁木齐 D.广州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如图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1)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2)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
材料二:某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的水循环数据比较表(单位:mm)。
不同地区 年平均降水量 转化为径流的总降水量 转化为地表径流的降水量 转化为地下径 流的降水量 年平均蒸发量
城市中心区 675 405 337 68 270
郊外平原区 644.5 267 96 171 377.5
(1)比较该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年降水量的差异并从热力环流角度说明原因。
(2)根据表中数据变化,从水循环角度推断该城市中心区易发生内涝的原因。
(3)近年来,每到汛期我国许多城市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内涝,试分析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的措施。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调查任务:城市内涝
调查资料:
资料一: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下图示意城市水循环。
资料二:某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的水循环数据比较表(单位:mm)。
年平均降水量 转化为径流的总降水量 转化为地表径流的降水量 转化为地下径流的降水量 年平均蒸发量
城市中心区 675 405 337 68 270
郊外平原区 644.5 267 96 171 377.5
调查思考:
(1)指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
(2)根据表中数据变化,判断易发生内涝的地区,并说明原因。
(3)每到汛期,我国许多城市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内涝。为缓解城市内涝,某中学地理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两种方案。任选其中一项措施,从水循环角度说明它的作用。
甲:设计下凹式绿化带
乙:铺设透水方孔砖
三、综合读图题
19、图一为“我国东部部分海域等深线分布图”,图二为“沿30°N海域甲~乙的冬季表、底层海水多年平均温度和盐度空间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甲乙两海域海底地形类型,并描述乙海域海底地形的主要特点。
(2)与甲海域相比,说明乙海域海水盐度的特点
(3)与乙海域相比,分析甲海域表、底层海水温度的特点,并说明影响因素。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中南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有明显的旱雨季变化。受降水季节变化大的影响,洞里萨湖水位季节变化大。图中显示在丰水期湖泊水位超过地上水库坝高。当湖泊处于丰水期时,湖水淹没地上水库,自动实现蓄水。在枯水期时,湖泊水位下降,水库放水用于灌溉。故其补给主要为湖泊水。B正确。地下水补给是比较稳定的,雨水补给主要在丰水期,但枯水期却不能,不是人工提水补给水库,故其余选项可排除。故选B。
2、答案:D
解析:结合上题分析,当地处于旱季时,地上水库能有效发挥灌溉作用。当地的旱季主要属冬春季节,故D正确。其余选项可排除。
3、答案:B
解析:水循环环节包括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等。屋顶雨水汇集相当于地表径流,A错误。图中没有表示蒸发和植物蒸腾的环节,B正确。该系统对雨水进行了充分利用,对降水丰富地区同样适用,C错误。该系统充分利用水资源,又对污水进行处理排放,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环境效益,D错误。故答案选B。
4、答案:A
解析:若空气湿度大,大气中水汽处于接近饱和的状态,水分不容易蒸发,A正确。风速大,有利于蒸发,B错误。光照强,蒸发旺盛,C错误。气温高,蒸发旺盛,D错误。故答案选A。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河流补给水源的有关知识。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河流汛期主要集中在春季,汛期主要补给水源应该为季节性积雪融水,故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洪峰的有关知识。该年洪峰比正常年份高得多,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冬季降雪量过大,造成开春气温回升时冰雪融水量大,形成洪峰,故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7、答案:D
解析:地下水是常年补给且最稳定的补给形式,所以春汛补给水源不是地下水,故A错误。“降水集中在6~8月”,说明大气降水补给在夏季,故B错误。内蒙古为高原地形,冰川较少,故C错误。该地降水虽然集中在夏季,但因为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冬季也有一定的降雪,春季气温回升,冰雪融化,形成春汛,故正确答案为D。
8、答案:D
解析:冻土融化始于春季,如果冻土融化对河流流量有影响,也应该是影响春汛,而不是伏汛,故A错误。生活用水量受季节变化的影响较小,故B错误。该地“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可见水分条件较差,植被不会特别繁茂,而且河流附近的植被蒸腾作用非常有限,不会导致“伏汛不明显”这样的结果。故C错误。该地主要为牧区,部分地区为种植业,夏季农业用水量较大,导致河流中的水被大量使用,因此D正确。
9、答案:B
解析:该地“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可见为半干旱地区,典型植被为草原,故B正确。我国季风气候区的植被一般以森林为主,年降水量一般大于400毫米。年降水量小于200毫米的地区一般植被以荒漠为主。故AC错误。区域典型的自然景观一般为森林草原和荒漠,故D错误。
10、答案:B
解析:有图可知,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应当是1989年与2015年曲线的差值最大的区域,从图中可以看出变化最大的区域,距离市中心大致为15-20千米,因此正确答案选择B。读图判断即可。
11、答案:C
解析:有材料可知,城市不透水面会阻止水分下渗,因此会导致下渗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径流增多,影响水循环环节。城市不透水面其实就是路面的硬化改变地表下店面性质增加。城市广场、建筑、道路等设施在内的城市下垫层代替了大自然原有的森林、绿地和田野,形成了“城市荒漠”,野生动植物逐渐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环境而不断减少以致濒临灭绝。。影响地表植物的生长;不透气的地面很难与空气进行热量、水分的交换。改变城市水生生态系统,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对空气的温度、湿度的调节能力差,且由于硬化地面的高反射率,使它在大量吸收、储存了太阳辐射热之后,又将热量反射释放出来,使城区的温度比郊区和乡村高2~3℃,产生“热岛现象”。不透水铺装严重地破坏了城市市区地表土壤的动植物生存环境,改变了大自然原有的生态平衡。②④正确,①③错误。选C。
12、答案:A
解析:从图中可知,该地冬季降水量稀少,B错误。该地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积雪不融化,C、D错误。因此该河流冬季的主要补给水源应为地下水,补给量小但较稳定,A正确。故选A。
13、答案:B
解析:海流兔河流域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北部与毛乌素沙地东南边缘的风沙滩地区,气候干旱,结合图中信息可知,4-6月气温较高,蒸发旺盛,导致径流量减少明显,B正确。图中可知4-6月降水量不是最少的,但径流量最低,说明降水不是主要原因,A错误。此时下渗没有明显减少,C错误。灌溉用水是人为原因,D错误。故选B。
14、答案:B
解析:图中雨水收集方式直接雨水收集起来,减少地表径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径流,选择B。
15、答案:D
解析:我国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所给的四个城市中广州在最南方,所以该类房屋在一年中能够发挥雨水收集作用时间最长的是广州。选择D。
16、答案:(1)气温仍较低,湖面蒸发弱;受冰雪融水补给;补给大于蒸发。
(2)有河流汇入,带来盐分;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地处内陆,蒸发强烈,导致盐度升高。
解析:(1)主要从里海水分收支的角度进行分析。末次冰期气温仍较低,蒸发较弱,湖水支出量较少;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大量冰雪融水汇入里海,里海淡水水量的收入大于支出,从而使里海盐度下降,演化为淡水湖。
(2)由材料“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可推测出,补给类型变化指的是冰川融水消失,汇入里海的冰雪融水消失,里海的主要补给类型变为大气降水,补给量减少;从图中看,里海地处亚欧大陆中部,为一内陆湖;西部山地的阻挡,周边地区降水量较少,入湖淡水量少;里海所在地区夏半年气温高,冬半年风力强劲,蒸发旺盛,且随着气候进一步转暖,蒸发更加旺盛,里海的盐分不断富集,逐渐由淡水湖演化为咸水湖。
17、答案:(1)城市中心区降水量多于郊外平原区;城市中心气温高,形成上升气流。
(2)城市中心区降水多,下渗量少,转化为地表径流多,超过了排水能力,形成内涝。
(3)增加城市绿地;使用透水砖(增加通透式路面);改善城市排水系统。
解析:(1)据材料二中数据可以得出,城市中心区降水量多于郊外平原区。形成降水的条件有3个:①是要有充足的水汽;②是使气块能够抬升并冷却凝结;③是有较多的凝结核。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因此,从热力环流角度看城市与郊外降水的差异主要是受气流垂直运动的影响。由于城市人口多,交通工具多,人为释放热量多,所以气温较郊区高,盛行上升气流,水汽容易凝结形成降水,故城市中心区降水量多于郊外平原区。
(2)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因此,城市内涝主要表现为地表径流增大。由于热岛效应,城市中心区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城市路面硬化面积大,阻止了地表水的下渗,致使地表径流量较大。因此,若城市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不够,就容易形成内涝。
(3)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形成城市内劳的主要原因是地表径流量大,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不够,因此,一要想办法增加下渗量,二要加强排水系统的建设。城市雨水下渗量减少是应为路面高度硬化所致,所以,增加下渗量应增加城市绿地,使用透水砖等。加强排水系统的建设应合理规划城市排水管网,减少对天然水面的破坏,改善城市排水系统。
18、答案:(1)a:地表径流;b:下渗;e:地下径流;d:蒸发(植物蒸腾)。
(2)城市中心区。城市中心区降水多;地表硬化,下渗量少,转化为地表径流多,转化为地下径流少,超过了排水能力,易发内涝;城市排水系统设计不合理,容易形成内涝。
(3)示例甲:下凹式绿化带设计,利于雨水和地表水下渗进行存储。
示例乙:透水方孔砖设计利于雨水和地表水下渗,同时铺种草坪可以增加蒸发量。(任选一项作答)
解析:(1)读图a在地表流动为地表径流,b由地面到地下应为下渗,c在地下流动应为地下径流,d水汽上升应为蒸发或蒸腾作用。
(2)从表中可读出,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相比,最大的差别是转化为地表径流的降水量,城市中心区为337,郊外平原区为96,可推测出城市易发生内涝。城市中心区易发生内涝的原因可结合表来回答,从表中看城市中心区转化为地表径流的降水量大,转化为地下径流的降水量少,原因是城市中心区地表硬化,下渗量少,转化为地下径流少。城市中心区年平均蒸发量比郊外平原区少,原因是城市绿化面积较少。
(3)本题目为开放性习题,选择两种方式的任意一种作答即可,若选择下凹式绿化带设计,提高了绿化带的蓄水能力,而且利于增大下渗,从而减少了地表径流,减少内涝的发生。若选择铺设透水砖,则直接增加了下渗,减少了地表径流,降低内涝发生的机率,同时铺种草坪可以增加蒸发量。
19、答案:(1)大陆架;大陆坡水较深;坡度大。
(2)表层、底层海水盐度均较高;表层海水盐度高于底层。
(3)相对较低;表底层海水温度大致相当海水深度;洋流。
解析:(1)从图的等深线可以看出,甲地的深度小于200米,为大陆架;乙的深度为400米,为大陆坡;大陆坡水较深,坡度大。
(2)从图的曲线可以看出,乙表层、底层海水盐度均高于甲;乙表层海水盐度高于底层。
(3)从图的曲线可以看出,甲的表层和底层海水温度较低;表底和底层海水温度大致相当;原因是海水较浅,沿岸有暖流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