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齐市第八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齐市第八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1-13 22:02:35

文档简介

齐市第八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
北京时间2023年6月4日06时33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着陆点中心地理坐标为(41°37'43”N,100°04'28”E)。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身体状况良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当日,与东风着陆场相比,齐齐哈尔
A. 自转角速度更小B. 正午太阳高度更大C. 自转线速度更快D. 白昼时间更长
2. 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着陆时,国际标准时间为
A. 2023年6月4日14:33 B. 2023年6月4日17:33
C. 2023年6月3日22:33 D. 2023年6月3日14:33
3. 三位航天员重返地面时,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占全球范围的比例
A. 小于1/3B. 小于1/2C. 约为3/4D. 大于4/5
【答案】1.D 2. C 3. B
【1题详解】地球自转角速度,在地球上除极点外,各地都相同,A错误;齐齐哈尔所处纬度比内蒙古高,6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齐齐哈尔距离太阳直射点更远,正午太阳高度更小,B错误;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因此齐齐哈尔比内蒙古线速度小,C错误;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齐齐哈尔昼更长,D正确。
【2题详解】国际标准时为0时区,北京时间2023年6月4日06时33分,即东八区为6月4日06时33分,0时区位于东八区西侧且相差八个小时,根据“东加西减”,国际标准时间为2023年6月3日22:22,C正确。
【3题详解】北京时间2023年6月4日06时33分,即东经120度的地方时,则0时所在经线为东经22度,即东经22度向东至180度共158个经度为6月4日,所以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占全球范围的比例小于1/2,B正确。
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
A.地貌符合向斜成山规律 B.甲处岩脉形成年代晚于断层
C.岩层①比②的沉积更早 D.岩层③与④的形成环境相同
5.据图推断甲地发生的地质作用过程
A.沉积作用—断层下降—岩浆活动—外力侵蚀B.岩浆活动—沉积作用—断层上升—外力侵蚀
C.沉积作用—断层下降—外力侵蚀—岩浆活动D.断层上升—沉积作用—外力侵蚀—岩浆活动
【答案】4.B 5.A
【4题详解】从图中可知,岩层向上拱起,说明该地质构造为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形成谷地,为背斜成谷,A错误。甲处为花岗岩,是侵入型岩浆岩,与断层交汇处没有被断层错断,而是覆盖了原有的岩层结构,说明甲处岩脉形成年代晚于断层,B对;从沉积岩岩层形成先后顺序来看,①在上②在下,表明岩层①比②沉积晚,C错;岩层③为石灰岩,多形成于浅海环境,④为泥岩,多形成于陆地环境,形成环境不同,D错。故选B。
【5题详解】根据图中信息,图中甲地先在沉积作用下形成石灰岩等沉积岩,在沉积岩形成后受断层作用影响,断裂下降,地层被切断,地层被切断后,出现岩浆活动产生侵入岩(花岗岩),在侵入岩形成后,在外力侵蚀下,出现了侵蚀面,形成了背斜谷,所以甲地发生的地质作用过程是沉积作用—断层下降—岩浆活动—外力侵蚀,A正确,BCD错误;故选A。
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下图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断面。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据此完成6~8题。
6.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
A.1~3月B.3~6月C.6~9月D.9~12月
7.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
A.径流量增大B.河道淤积C.流速加快D.河床展宽
8.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
A.切断潮流泥沙补给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C.提高潮流冲淤能力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
【答案】6.D7.B8.A
【6题详解】读图可知,甲时段河床较深,水位较高,是河流冲刷作用的结果,主要发生在汛期。受锋面雨带进退的影响,浙江东部地区的雨季主要集中在6~9月,此时为河流的汛期。图中乙时段河床较高,是泥沙淤积的结果,应为枯水期,因此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由汛期到枯水期的时段,9~12月符合,故选项D正确。
【7题详解】水库竣工后,汛期水库下游流量减小,径流冲刷河床的作用减弱,河道淤积加重,故选项B正确。
【8题详解】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可以减弱潮流带来的泥沙补给,从而减少河流的泥沙淤积,故选项A正确。
塔里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地带,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下图为塔里木盆地城镇与交通线分布图和甲地段公路线路照片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从整体上看,塔里木盆地内的交通线分布特点是
A. 网状分布B. “之”字形分布C. 线状分布D. 环状分布
10. 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 地形B. 气候C. 水源D. 土壤
11. 甲地段公路线分布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气候湿润,降水多B. 地势较高,坡度大C. 水源短缺,近水源D. 土壤肥沃,梯田多
【答案】9. D 10. C 11. B
【9题详解】塔里木盆地深居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盆地内部沙漠广布,周围高山环绕,冰川连绵,盆地周围的山前多冲积扇,冲积扇可成为典型的绿洲农业区,这里人口集中,经济发达,形成村镇和城市,因而交通线呈环状分布。故选D。
【10题详解】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水源是影响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故选C。
【11题详解】图中甲地段地处天山深处,地势较高,坡度较大,山区陡坡上公路一般沿等高线修筑,呈“之”字形弯曲。故选B。
下图为亚洲东部和南部某月气压与风向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图示时期,地球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状况,可能正确的是
13. 图示时刻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A. 副极地低气压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赤道低气压带 D. 极地高气压带
14. M地7月季风形成的原因是
A.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B.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 地形的影响D. 沿海洋流运动的影响
【答案】12. B 13. A 14. B
【12题详解】据图可知,此时大陆形成高压,海洋形成低压,可判断为北半球的冬季,故太阳直射点南移,气压带、风带也跟着南移,B正确。根据气压带对应的纬度关系可判断,A气压带北移,A错误;C风带的风向错误,C错误;D不发生移动,D错误,故选B。
【13题详解】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图示时刻为1月份,亚欧大陆为高压,因此被切断的为副极地低气压带,A正确;7月份,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低气压切断,而此刻为1月份,B错误;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附近陆地少,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因此,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不容易被陆地切断,CD错误;故选A。
【14题详解】M位于亚欧大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温带季风气候主要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7月份,M吹东南季风,主要是由于陆地升温快而呈现低压状态,而海洋升温较慢,气温较陆地偏低而呈现高压,风由高气压吹向低气压形成东南季风,B正确;南亚的西南季风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而M地为1月份东亚,A错误;地形、沿海洋流运动不会导致M地的风从陆地吹向海洋,CD错误。故选B。
下图为某日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5、图中
A.P地吹偏北风,风力大于Q地B.P、Q两地纬度相同,天气状况相似
C.M地为高气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D.N地风力较小,未来可能被暖锋控制
16、下列与P地天气系统过境期间气温、气压变化相符的是
A.B.C.D.
【答案】15.C 16.C
【15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近地面风向向右偏,故P地吹东南风,且P地等压线较Q地稀疏,风力小于Q地,A项错误;P、Q两地纬度相同,但P地位于暖锋锋前,Q地位于冷锋锋后,故两地天气状况不同,B项错误;由图可知,M地为高气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C项正确;由图可知,N地等压线密集,风力较大,其西侧高气压控制下的冷空气东移南下,可能导致N地未来被冷锋控制,D项错误。
二、综合题
17. 甲图为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轨迹图,乙图为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图,丙图为太阳光照图,丁图示意我国不同纬度的四个城市分布。据此完成下列要求。(8分)
(1)丙图该日节气对应乙图中的____位置,直射点对应甲图中的____点。
(2)乙图中地球处于②位置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为____,公转速度____(填“较快”或“较慢”)
(3)丙图所示日期,丁图中所示的四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____,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____。
(4)丙图中,M点所在的日期是12月22日,则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M点的太阳高度为____。
【答案】
(1)①. ④ ②. D (2)①.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 较慢
(3)①. 海口 ②. 哈尔滨 (4)①. 12月22日17:00 ②. 0°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球状风化是指岩石出露地表接受风化时,由于棱角突出,易受风化,棱角逐渐缩减,最终趋向球形的风化过程。上图示意位于澳大利亚北领地的“魔鬼大理石”,实际上它们是典型的球状风化平衡石。下图示意该地球状风化平衡石的形成过程。
(1)分析澳大利亚北部风化作用强烈的自然原因。(4分)
(2)分析该地山区花岗岩沟谷发育的原因。(6分)
(3)结合图示材料,说明花岗岩球状风化地貌的形成过程。(10分)
【答案】
(1)纬度低,气温高,夏季多雨,利于化学风化(2分);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物理风化(2分)。
(2)该地雨季降水量大且集中,地表径流量大(2分);山区地势落差大,流水侵蚀作用强(2分);出露地表的花岗岩节理发育,地表水沿节理侵蚀岩体,逐渐发育成沟谷(2分)。
(3)整块花岗岩,上覆较厚砂岩,内部大量相互垂直的正交节理发育(2分);地下水沿节理侵蚀,在岩层内部切割出许多岩块(2分);地壳上升,上覆砂岩被侵蚀,花岗岩出露地表(2分);岩石沿节理风化破碎,形成大小不一的石块(2分);石块持续受到风化作用(2分),最终形成球状风化物。
19.下表A地气候资料统计表。下图为B、C、D三地气候资料统计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地点 1月 4月 7月 10月 全年
A 月均温℃ 28 29 26 27 27
降水量/mm 5 107 136 101 982
(1)A地的气候类型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B地的气候类型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C地的气候类型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其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D地的气候类型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其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地的典型植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答案】
(1)热带草原气候;(1分)受赤道低气压带(1分)和东北(低纬)信风带交替控制。(1分)
(2)温带季风气候;(1分)北纬35°~55°(1分)的大陆东岸;(1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分)
(3)温带大陆性气候;(1分)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1分)降水少。(1分)
(4)地中海气候;(1分)夏季炎热干燥(1分)冬季温和多雨;(1分)亚热带常绿硬叶林。(1分)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最近几年,南疆地区农民利用房前屋后自家庭院,搭建拱棚,种植蔬菜,足不出户,增收致富。这些大棚里生产出来的新鲜蔬菜,不仅满足了本地需要,而且还跨越天山南北,被端上全疆千家万户的餐桌。目前,在政府、企业和农户的共同参与下,南疆地区设施蔬菜种植得到快速发展,面积由过去占全疆的四成提高到近八成,成为新疆最重要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图示意该地区蔬菜大棚。
(1)描述南疆地区蔬菜种植面临的自然条件。(4分)
(2)自然条件不算优越的南疆缘何能成为新疆最重要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请说明理由。(3分)
(3)简述利用房前屋后搭建拱棚种植蔬菜对农民的好处。(3分)
【答案】
(1)南疆地区光热资源充足;昼夜温差大;冬季气温低;全年降水较少;土地面积广大,但存在土地盐碱化的问题。
(2)政策支持;冷藏保鲜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农户素质的提高,龙头企业的引领;市场需求量大。
(3)提高庭院土地利用率;庭院小拱棚投入小、生产灵活;满足自家蔬菜的需求;足不出户就可以增加经济收入。齐市第八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京时间2023年6月4日06时33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着陆点中心地理坐标为(41°37'43”N,100°04'28”E)。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身体状况良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当日,与东风着陆场相比,齐齐哈尔
A.自转角速度更小B.正午太阳高度更大
C.自转线速度更快D.白昼时间更长
2.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着陆时,国际标准时间为
A.2023年6月4日14:33B.2023年6月4日17:33
C.2023年6月3日22:33D.2023年6月3日14:33
3.三位航天员重返地面时,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占全球范围的比例
A.小于1/3B.小于1/2C.约为3/4D.大于4/5
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
A.地貌符合向斜成山规律B.甲处岩脉形成年代晚于断层
C.岩层①比②的沉积更早D.岩层③与④的形成环境相同
5.据图推断甲地发生的地质作用过程
A.沉积作用—断层下降—岩浆活动—外力侵蚀
B.岩浆活动—沉积作用—断层上升—外力侵蚀
C.沉积作用—断层下降—外力侵蚀—岩浆活动
D.断层上升—沉积作用—外力侵蚀—岩浆活动
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下图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断面。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
A.1~3月B.3~6月C.6~9月D.9~12月
7.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
A.径流量增大B.河道淤积C.流速加快D.河床展宽
8.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
A.切断潮流泥沙补给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
C.提高潮流冲淤能力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
塔里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地带,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下图为塔里木盆地城镇与交通线分布图和甲地段公路线路照片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从整体上看,塔里木盆地内的交通线分布特点是
A.网状分布B.“之”字形分布C.线状分布D.环状分布
10.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水源D.土壤
11.甲地段公路线分布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湿润,降水多B.地势较高,坡度大
C.水源短缺,近水源D.土壤肥沃,梯田多
下图为亚洲东部和南部某月气压与风向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图示时期,地球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状况,可能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13.图示时刻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A.副极地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赤道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
14.M地7月季风形成的原因是
A.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地形的影响D.沿海洋流运动的影响
下图为某日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图中
A.P地吹偏北风,风力大于Q地B.P、Q两地纬度相同,天气状况相似
C.M地为高气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D.N地风力较小,未来可能被暖锋控制
16、下列与P地天气系统过境期间气温、气压变化相符的是
A.B.C.D.
二、综合题(17题,8分;18题,20分;19题,14分;20题,10分;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甲图为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轨迹图,乙图为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图,丙图为太阳光照图,丁图示意我国不同纬度的四个城市分布。
(1)丙图该日节气对应乙图中的________位置,直射点对应甲图中的________点。
(2)乙图中地球处于②位置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为___________,公转速度________(填“较快”或“较慢”)
(3)丙图所示日期,丁图中所示的四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________。
(4)丙图中,M点所在的日期是12月22日,则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M点的太阳高度为________。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球状风化是指岩石出露地表接受风化时,由于棱角突出,易受风化,棱角逐渐缩减,最终趋向球形的风化过程。下图示意位于澳大利亚北领地的“魔鬼大理石”,实际上它们是典型的球状风化平衡石。右图示意该地球状风化平衡石的形成过程。 (1)分析澳大利亚北部风化作用强烈的自然原因。(4分)
(2)分析该地山区花岗岩沟谷发育的原因。(6分)
(3)结合图示材料,说明花岗岩球状风化地貌的形成过程。(10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下表为A地气候资料统计表。下图为B、C、D三地气候资料统计图。
地点 1月 4月 7月 10月 全年
A 月均温℃ 28 29 26 27 27
降水量/mm 5 107 136 101 982
(1)A地的气候类型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B地的气候类型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C地的气候类型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其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D地的气候类型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其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地的典型植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最近几年,南疆地区农民利用房前屋后自家庭院,搭建拱棚,种植蔬菜,足不出户,增收致富。这些大棚里生产出来的新鲜蔬菜,不仅满足了本地需要,而且还跨越天山南北,被端上全疆千家万户的餐桌。目前,在政府、企业和农户的共同参与下,南疆地区设施蔬菜种植得到快速发展,面积由过去占全疆的四成提高到近八成,成为新疆最重要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下图示意该地区蔬菜大棚。
(1)描述南疆地区蔬菜种植面临的自然条件。(4分)
(2)自然条件不算优越的南疆缘何能成为新疆最重要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请说明理由。(3分)
(3)简述利用房前屋后搭建拱棚种植蔬菜对农民的好处。(3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