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课件(共5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课件(共5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1-13 23:20: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2张PPT)
第 二 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大气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气热力环流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进入课堂】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表述:因为台湾海峡两岸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关系是相反的,所以其海陆风的风向日变化是相反的。这里的风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
——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
海陆位置
海风 / 陆风


海与 陆热力性质差异
【探究学习】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问题1:太阳辐射在经过大气层时,大气
   会对太阳辐射有哪些作用呢?
大气吸收
大气反射
太阳
大气上界
●结论一: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比大气上界低)
大气散射
平流层中的臭氧
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
问题2:是不是太阳辐射中的能量全被
大气吸收了呢?
紫外线
红外线
●结论二:
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⑴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 云层和较大尘埃
● 削弱作用最强
空气分子、微小尘埃
⑵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散射
散射
(具有选择性)
波长较短的蓝、紫色光
各种波长的光
颗粒较大的尘埃、雾粒、小水滴
问题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与散射各有什么特点?
——烈日之下我要打伞!
——晴朗的天空真的好蓝好蓝!
——可恶,雾霾天怎么能见度这么低!
思考:
交通、汽车、危险区域警示灯为何用红光?
——红光波长较长,不易被大气散射!
课堂小测
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由A到B过程中总量约减少一半,主要原因是大气有吸收、反射、散射等____作用。
(2)图中B、C、D三种辐射波长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为___,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为___。
(3)相对于太阳辐射来源来说,地面辐射为___(长波或短波)辐射;
相对于地面辐射的方向来说,大气辐射C又称
为_______辐射。
削弱
CDB
BDC
长波
大气逆
大气的热传递过程: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还大地
B
D
C
被大气削弱后来到地表的太阳短波辐射
部分太阳辐射被大气吸收
向大气传递热量的地面长波辐射
大气吸收热量并产生大气长波辐射
反射 吸收
吸收 反射
地面
大气
大气
地面
太阳短波辐射穿越大气时,大气只能吸收极少量,大部分的太阳辐射可以穿过大气来到地面,以地面长波辐射的方式将热量传递给近地面大气,使之升温。
太阳短波辐射大部分穿越大气来到地面,使地面增温;地面又以地面长波辐射的方式将热传递给近地面大气。
【探究活动】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太阳
地面
大气
宇宙
太阳
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辐射
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
大气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大气逆辐 射
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思考:
   简要说明大气的组成与削弱作用、保温作用强弱之间的关联
复习:
新知:
【探究活动】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月球表面和地球表面受热过程比较
地球比月球多了大气的吸收、反射等削弱作用和大气逆辐射。
白天,由于大气的削弱作用,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不至于过多,温度不会很高;夜晚,由于大气逆辐射存在,地球表面温度不至于过低,因此地球昼夜温差适宜。
白天,由于月球没有大气的削弱作用,太阳辐射全部到达月球表面,月球表面温度很高;夜晚,没有大气逆辐射存在,月球表面热量散失,温度很低,因此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剧烈得多。
●读图思考的原点与根基:
地球上有大气,月球没有大气。
1.地球比月球多出的辐射途径是——
2.上述辐射途径对地球昼夜温差的影响。
3.昼夜温差月球远大于地球的原因。
●活动旨在说明大气的削弱与保温作用
教材p35
【探究活动】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高气压
低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B A C
冷却
冷却
受热
1、根本原因:
2、形成过程:
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地面冷
热不均
大气的垂直运动
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
大气的水平运动
三、大气热力环流
气流运动规律
地面(垂直方向):
热——上升
冷——下沉
水平面:
压高——气散
压低——气聚
直接原因:地面冷热不均
上升
下降
高压
低压
低压
高压
高压
低压
太阳辐射的空间差异导致地面冷热不均;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形成空气垂直运动;空气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进而引起空气水平运动。
【探究活动】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三、大气热力环流
思考:
⑴如果地面冷热是均匀的,还会有不同的垂直运动吗? 没有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还会有差异吗?那从地面向高空各等压面将是什么形态?
思考:
⑵如果地面存在冷热差异,就会产生不同的垂直气流,进而导致同一水平高度上气压有高低差异,这样等压面就会产生弯曲。
等压面平行
等压面弯曲
地面冷热均匀
地面冷热不均
【探究活动】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牢记:
①垂直方向上,气压总是上低下高;
②图中标识的气压“高”、“低”均指水平方向。
垂直方向上,越接近地面气压越高,越走向高空气压越低。
近地面的同一水平面上,气温越高,气压越低;气流总是从气压高(等压面上凸)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等压面下凹)的地方。
气温:A B、C 气压:A B、C 高空气压: D E、F
教材P.36 图C
近地面
F
D
E



气压:ABED从高到低排序
B A D E



A D B E C F



三、大气热力环流
【复习整合】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1. 复习-大气热力环流模式图










三、大气热力环流
2. 思考-等压面的弯曲状况及原因
思考步骤:
⑴如果地面冷热是均匀的,就不会有上升、下沉这种差异的垂直运动; 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就不会有差异;那从地面向高空各等压面就是相互平行的。
⑵有了地面的冷热不均,怎么就使得等压面发生了弯曲呢?
(练习册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递减(降低)
重力指向导致同一地点,垂直方向,越是接近地面,气压越高(空气越“重”、密度越大),越是远离地面气压越低(空气越“轻”、密度越小)。
C 高压区
P3>P2>P1 或
P1B >A=D>C
高压 低压 高压
低压区
高压区
上凸
下凹
冷)
判断地面的冷热状况
山谷风
白天山峰升温
快(相对为热源)
白天谷地升温
慢(相对为冷源)
学以致用
白天山峰升温
快(相对为热源)
E
W
(白天)
结论:白天山谷间吹
-- 谷风
你能补出另一侧山坡的热力环流吗?
山谷风
E
W
学以致用
山谷风
夜晚山峰降温
快(相对为冷源)
夜晚谷地降温
慢(相对为热源)
活动探究
E
W
夜晚山峰降温
快(相对为冷源)
(夜晚)
结论:夜晚山谷间吹
-- 山风
巧记:
晚上吹“伤风”
上升气流
市区
郊区
郊区
由郊区流向市区
区市向流区郊由
城郊间的热力环流
绿地
有大气污
染的工业
(城市“热岛”效应导致)
为了有效缓解城市大气污染,以上地表事物应当如何调整?
3、思考:
1、推测:近地面,城郊之间风怎么吹?
2、热力环流过程
学以致用
城市风
上升气流
市区
郊区
郊区
由郊区流向市区
由郊区流向市区
绿地
有大气污
染的工业
为了有效缓解城市大气污染,以上地表事物应当如何调整?
3、思考:
1、推测:
近地面,
城郊之间风怎么吹?
2、热力环流过程
有大气污
染的工业
绿地
学以致用
城郊间的热力环流
(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风
学以致用
海陆风
课首“情境故事”中的问题——迎刃而解!
白天海滨吹
夜间海滨吹
海风
陆风
背后的物理学原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差
请把下图补充完整
课堂小测
2.读大气运动状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的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称_____环流,
形成这种环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A、B两处比较,气压高的是__;E、F两处比较,气
压高的是__;A、E两处比较,气压高的是__;C、F两处
比较,气压高的是__。
(3)如果此处代表城市与郊区的环流,那么A、B、C三处为城市的应该是_____。考虑到城市风所携带的污染物对主城区的影响,卫星城应建在_____________之外。
热力
地面受热不均
B
E
A
C
A
城市热岛环流
(2分钟:在课堂作业本上,写上你的答案)
等压面之所以会弯曲, 因同一水平面上气压不均等, 因不同的垂直气流, 因地面受热不均(地面有冷、热差异)!
■你能快速补画出近地面的等压面吗?
C
D
第一步:判高空B、D气压高低;
第二步:判近地A、C气压高低(与对应高空气压“状态”相反!)
第三步:肯定是在地面上找最高气压。
从气流的垂直运动方式可判断!
四、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探究活动】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即促使大气由    流向 的力。该力 于等压线并由高压指向 。
高压区
低压区
垂直
低压
近地面的风
高空的风
气压梯度:同一水平面上,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
气压差
高压区
低压区
水平气压梯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方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与水平气压气压梯度力分居风向两侧);摩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是空气运动的阻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C
B
B
D
四、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探究活动】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作用力 对风的影响 风速 风向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越 ,风速越 ; 垂直于 线,
由 压指向 压
②地转偏向力 只改变 , 不影响 的大小 北半球向 偏,
南半球向 偏
③摩擦力 是风的阻力, 使 减小 与其他两力共同作用,使风向 等压线
2.影响风的三种力


等压


风向
风速


风速
斜穿
总结: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既影响风速,也影响风向;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
1030
1020
1010
(hPa)
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B
A
风向
四、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探究活动】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理想状况:
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一力作用
●结果:
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重合
四、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探究活动】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类型 受力情况 风向 图示(北半球)
高空 风 受两力作用: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地转偏向力 ____________
近地 面风 受三力作用: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地转偏向力 ③_______ 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与等压线平行
摩擦力
3.高空风与近地面风的比较
(高空忽略了摩擦力)
●数字法记忆大气的水平运动
一个直接原因: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二种风:高空中的风——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近地面的风——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三种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
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垂直;
摩擦力——始终与风向相反。
【探究活动】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四、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巧学易记
四、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探究活动】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3.等压线图上任一地点风向的画法(北半球为例)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①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压线稀疏,风力小。
4.判断风力大小:
②不同等压线图上,相同空间距离,气压差大,风力大;气压差小,风力小。
绘出北半球近地面A、B两种气压状况下的大气运动情形。
1030
1020
1010
1010
1020
1030
水平气压梯度力
A
B
实际风向
小组活动
F1:水平气压梯度力;F2:地转偏向力;F3:摩擦力。
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二力平衡下形成的;
近地面风与等压线斜交,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三力平衡的结果。
讨论研究,用案例助理解
B
C
不应垂直于等压线
不应垂直于等压线
一看风向与等压线是垂直(现实中无)、平行(高空),还是斜交(近地面);
二看风向的偏转方向(与半球是否吻合)。
小结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使风向垂直于等压线)
(使北半球风向右偏,
南半球风向左偏)
●地面摩擦力
大气作水平运动所受作用力
(与空气的运动方向相反)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二力平衡,风向平行于等压线(高空)
三种力共同作用下,风向斜穿等压线(近地面)
根据等压线确定风向和风速
  等压线是等值线的一种。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反映了气压梯度的大小,等压线越密,气压梯度越大。
1.比较甲、乙两地的气压梯度大小,并说明理由。
2在图上画出甲、乙两地的风向。
3.比较甲、乙两地风速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甲处气压梯度大于乙处。因为甲处等压线密集, 说明气压差异大,故气压梯度大;乙处等压线稀疏,说明气压梯度小。
甲处为西北风,乙处为东北风
甲处风速大于乙处。甲处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大。
5分钟通关小测
● 准备好纸笔等工具
● 调整好呼吸……
请亲爱的各位
3 2 1
自我检测  
1.近地面的风向是( )
A.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高压 B.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
C.与等压线平行   D.指向低压并与等压线斜交
2.有关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气的运动就是风
B.地面的冷热不均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C.风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
D.风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D
C
C
A
C
课堂总结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环流的形成
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吸收和反射等
大气热力环流
基本过程: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作用
最后结果: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大部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
大气的水平运动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继续完成:
2.2 《大气受热过程与大气运动》
一、同步练习册及课时评价作业
二、地理填充图册
学习目标
课 程 标 准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热力环流的原理。
学习目标 1 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能利用大气受热原理解释常见的地理现象。
学习目标 2 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并能解释自然界中的热力
环流。
学习目标 3
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近地面摩擦力及其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
学会根据气压分布图及有关条件来判断风力大小和风向。
教材活动
白天,陆地增温快,海上增温慢;夜间,陆地降温快,海上降温慢。海陆风就是海陆间昼夜温度差异引起的热力环流。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解释海岸边何时吹海风?何时吹陆风?画出大气环流简图。
海陆风
白天陆地升温快
(相对为热源)
海洋升温慢
(相对为冷源)
海风
夜晚陆地降温快(冷源)
海洋降温慢
(热源)
陆风
海陆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