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博雅培文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晋中市博雅培文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14 07:13:16

文档简介

当西方文明以霸权的形式推行其价值观的时候,我们需要新型的人与社会的关系;当传统的
博雅培文高一年级 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工业文明发展导致生态危机的时候,我们需要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当西方文明过分强调
物质、商业和市场利益的时候,我们需要新型的人与人的关系。这种新型关系的潮流,就是
语 文 新文明复兴;这种新型关系的旗帜,就是新人文主义;这种新型关系的哲学,就是和而不同。
(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 (摘编自叶小文《和而不同:天下大道的文化底蕴》)
注意事项: 材料二: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胸怀天下”“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并作为一种深厚的民族
(1)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2)答题时字迹要清楚、工整,不宜过大,
精神与文化基因赓续传承,与时俱进。《尚书·尧典》所载,尧治理国家时,“九族既睦,
以防试卷不够使用。(3)本卷共 8 页(以 A4 纸为标准计数)。
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对内“以亲九族”,对外“协和万邦”。中华民族在长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期的生产、生存斗争中,养成了以和为贵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经过贤者智者的总结,创造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小题,19 分) 出协和万邦的理念和政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协者,和合而服也。”以和合的心态和原则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可以相敬相安;处理
材料一: 人与社会的关系,可以和谐顺畅;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按照自然的规律,循变协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 与时俱进;处理国与国的关系,可以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左传·隐公六年》说:“亲仁
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 善邻,国之宝也。”
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如此丰富的思想, 协和万邦所体现的和合文化,是由一系列文化因子如亲、敬、柔、善、中、德、仁、爱
一言以蔽之,就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就是“和而不同”。 所构成的。以孔子为首的儒家学派强调“礼之用,和为贵”,将贵和与尚中密切联系。“德
和而不同,基于事物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是造就整体性和共同性、产生新事物的力量。 不孤,必有邻”里所谓的“邻”,不只是比邻而居,更是指向地缘政治上的安抚远人的相邻
“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将不同的东西加以调和并使之平衡,才能致“和”而“共同”。 之国。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孔子关于“和而不同”的论断是和合文化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君
“共同”与“同”内涵有别。“共同”是多因素的“和”的化合,而“同”只是单一事物的 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论,不仅揭示了和合文化的本质,而且展示了协和
叠加。“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和而不同,才能万物并育、大道并行。 万邦的外交活动所应遵循的原则与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
“和”的精神,是一种承认、一种尊重、一种感恩、一种圆融。“和”的特质,是和而 自古迄今,国际关系都是最为复杂的关系,不是一厢情愿的“和”所能解决的。但是中
不同、互相包容、求同存异、共生共长。“和”的途径,是以对话求理解,和睦相处;以共 国的古圣先贤提出的“协和万邦”,表现了解决矛盾、贯彻合作的政策导向和基本原则,是
识求团结,和衷共济;以包容求和谐,和谐发展。“和”的方式,是一分为二基础上的合二 主动示好与寻求契合的善意,它为人类和平相处提供了文化上的支撑和道义上的驱动,也凝
为一,和而不同基础上的求同存异,良性竞争基础上的奋进创新,我为人人基础上的人人为 聚了对于世界秩序前景的共同认识。
我。“和”的哲学,是“会通”,既有包容,更有择优;既有融合,更有贯通;既有继承, (摘编自张晋藩《“胸怀天下”“协和万邦”的历史与法文化解读》)
更有创新,是一以贯之、食而化之、从善如流、美而趋之。“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奏,终和且平”,和而不同乃万物之道。 A.中华传统文化中民为邦本、革故鼎新、讲信修睦等丰富的思想,用一句话概括,就是
和而不同这个哲学概念十分深刻又随处可见。“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古写 “和而不同”。
的篆文“比”字,象形两个人完全一样,只跟与自己要好的人做朋友。什么事都以“我”为 B.“共同”不是“同”,将不同的东西加以调和并使之平衡,才能致“和”而“共同”,
中心、为标准,这不是君子。中华文化是君子文化,提倡“君子坦荡荡”“天行健,君子以 “共同”是多因素的“和”的化合。
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C.材料一以“比”字的篆文为例,论证“和而不同”这个哲学概念虽然十分深刻,但还
人类现代化呼唤的时代精神,可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中重铸。这种重铸, 没有被大多数人接受。
既应该突出主导、主流,也应该强调和谐、合作,应该“和而不同”,避免“同则不继”; D.当今世界,现实情况是复杂的,不是谁最霸道,谁就可以确立和裁定“基于规则的世
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现实往往是“江南三月,杂花生树”,并非谁最美,谁就居 界秩序”的“规则”。
于“至善至美”之不二法门;谁最“精”,其他的就皆在“去粗”之列;谁最有影响,谁就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不断膨胀,甚至走向极端;谁最霸道,谁就可以确立和裁定“基于规则的世界秩序”的“规 A.西方文明以霸权的形式推行其价值观,过分强调物质、商业和市场利益,已不能推动
则”。人类文明的交汇已走到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新时代对人本主义的呼唤,需要对传统 经济发展。
人本精神的继承吸收,发扬其积极成果,又革故鼎新。西方近代人本主义多强调作为个体的 B.“和”有互相包容、求同存异等特质,有以对话求理解等途径,有一分为二基础上的
自由与权利,尊重人的本能欲望,虽然催生了迅猛发展的经济,但也造就了极端膨胀的个人。 合二为一等方式。
第 1 页 (共 8 页) 第 2 页 (共 8 页)
{#{QQABCYwQggAAABJAAAgCQw1QCgOQkBACCAoOBEAEIAABQQFABAA=}#}
晋中市博雅培文实验学校 姓名: 班级: 考号:
C.承认、尊重、感恩、圆融是“和”的精神;既有融合又有贯通,既有继承也有创新, 第二挂鞭炮刚响了一会儿,雀雀家的鞭炮就停了,以至油菜坡四处的鞭炮声都已平息,
这体现了“和”的哲学理念。 只有龙儿家的还在炸。龙大蛟无比兴奋。
D.孔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论断,揭示了和合文化的本质,是和合文化 “村长。”盛八米喊龙大蛟。“新年好,八米。”“你的鞭炮真多。年年第一!”“嗯
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呵。”“你到底是村长。”天空还黑乎乎的。龙大蛟与盛八米在黑暗中对话。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盛八米转身走了。龙儿的眼睛跟着盛八米的背影走了很远。龙大蛟瞪了龙儿一眼。“看
A.《季氏将伐颛臾》:“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 你的书吧。”他咬牙切齿地说着。
邦内。” 土场上的鞭炮屑还没扫。龙大蛟说“鞭叶”铺在土场上很好看。可龙儿这时发现鞭叶很
B.《孟子·梁惠王下》中,孟子对商汤伐桀、武王诛纣态度是“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 像打了霜的柿子树叶。
君也”。 龙儿陡然就想起了三十晚上的事。三十晚上,龙儿在雀雀家玩到很晚才回来。
C.先秦道家典籍代表作《庄子·内篇·齐物论》中有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 龙儿回到屋里,龙大蛟正坐在火坑边上烤鞭炮。“雀雀他爹也在烤鞭炮哩。”龙儿说。
为一。” “盛八米买了多少鞭炮?”龙大蛟突然问。
D.《淮南子》:“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 “三千响。”
服。” 龙大蛟猛地站起来,就像被蜂子咬了一口似的不自在。
4.费孝通先生曾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 “盛八米他有三千响?”“盛八米也买了三千。”龙大蛟喃喃自语。说着,从墙壁上扯
这句话的理解。(4 分) 下了黄大衣。
5.对于未来世界的秩序,中国传统文化贡献了怎样的智慧?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6 分) 下半夜龙大蛟才回家。龙儿看见他怀里揣着一盘鞭炮。
(二)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 4小题,16 分) 寒风把龙大蛟的脸吹得惨白惨白的,却还哼着快活的小调调。龙儿觉得龙大蛟是个怪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西。
灯的元宵 晓苏 雀雀这时走到龙儿身边来了。龙儿看见雀雀手里拿着书。
正月十四一清早,龙儿就搬了把椅子坐在门口土场上看书。正月十五学校举行数学大赛, “龙儿,我问你一道题。”
他的老爹龙大蛟要他夺第一。 雀雀的成绩没龙儿好。龙儿总是第一名。
隔壁的雀雀也起床了,坐在自家门槛上在看书。他俩是同班同学。 龙儿一看那道题就很眼熟。他前几天做过这道题,这是一道很难的题。
雀雀的爹盛八米在他家门口劈柴。雀雀放下书跑去抱柴。盛八米说雀雀你给我看书,你 “这道题只能用勾股定理才能证出来。”龙儿说。
要夺第一。雀雀回到门槛上拾起了那本书。 雀雀思考了一会儿终于懂了,很感激龙儿。
龙大蛟从竹园回来了。手里拖了三根竹子,又粗又长。 “还有不懂的吗?”龙儿问。
这油菜坡过元宵节时家家户户门口挂灯笼,困难的人家挂一个,快活的人家挂两个、三 这时,龙大蛟在堂屋里喊了一声:“龙儿,你进来。”龙儿便进了堂屋。
个……“龙儿,我要编三个灯笼哩。”龙大蛟突然说。“编三个灯笼做啥?”龙儿问。 “喊我做啥?”
“你明日夺了第一,我送你一个灯笼。”“要是夺不到呢?” “你不要帮雀雀做题。”龙大蛟小声说。
“怎么能夺不到?我龙大蛟在油菜坡哪一项不是第一?” “为啥?”
龙大蛟边说边破竹子。龙儿觉得破竹子的声音很像放鞭炮,于是就想起了正月初一放鞭 “你要夺第一。你这个傻瓜!”
炮的情景。 龙儿独自坐在木椅上。他老想着龙大蛟刚才对他说的话。龙大蛟真是个怪东西。
天不亮,龙大蛟就把一家人从被窝里喊出来。龙大蛟站在门口正中央,龙儿和妈站在龙 “雀雀,我有句话跟你说。”
大蛟两旁。龙大蛟手举一根长竹竿,鞭炮缠在竹竿上很像一条蛇。隔壁门口这时有了动静, “啥话?”
雀雀他们也要放鞭炮了。 “你明日一定要夺第一。”
“龙儿,点火!”龙大蛟说。龙儿赶快划了根火柴。风很大,火柴被吹熄了。 龙儿说完就转身往回走。他看见盛八米在屋旁破竹子。他想盛八米可能是自己要学编灯
龙儿又划了根火柴,终于把鞭炮点燃了。龙家的鞭炮是油菜坡第一个放响的。“差一点 笼。
儿落后了,落后了多丑!”龙大蛟说。 龙大蛟已糊好两个灯笼。龙儿进到堂屋时,他正开始糊第三个,依然把屁股高高地撅着。
他仰头望着鞭炮,独自笑着。龙儿觉得他爹笑得如鞭炮火花那么灿烂。 “你不看书,跑进来干啥?”“我说你只糊两个灯笼就够了。”“为啥?”“我想我明
竹竿上的三千响鞭炮不剩几个了,雀雀家的鞭炮还在啪啪响着。龙大蛟就急忙朝龙儿挥 日夺不到第-。”“胡说!”“不是胡说,我有预感。”“预感个屁!夺不到也要夺!”“夺
了下手:“赶快把那挂鞭炮拿出来。” 不到怎么夺?”“你要知道尔是龙大蛟的儿子。”“龙大蛟的儿子又怎么样?”“龙大蛟是
第 3 页 (共 8 页) 第 4 页 (共 8 页)
{#{QQABCYwQggAAABJAAAgCQw1QCgOQkBACCAoOBEAEIAABQQFABAA=}#}
一村之长!”龙大蛟像是在跟龙儿吵足。龙儿感到他就像一头老虎。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
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龙儿到学校去了。午饭过后,龙大蛟就巴起眼睛盼龙儿。傍晚, 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颋为益州长
龙大蛟看见村口出现了两个黑点。他断定是龙儿和雀雀。 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
可是龙大蛟一看见龙儿和雀雀就扑通一声从石坡上蹦下来了,因为他看见龙儿手里空空
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阴、陶沔居徂徕山,日沈饮,号“竹溪
如也,而雀雀手里却抱着一块闪光的匾。
六逸”。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
夜幕在油菜坡隆重地展开了,家家户户就挂上了红彤彤的灯笼,油菜坡霎时变成了灯的
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
世界,然而,龙家的门口却一片漆黑。龙大蛟睡在床上,三个新编的灯笼还放在堂屋里没上
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沈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
蜡烛。“我们也该挂灯笼了。”龙儿的妈说。
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颒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
“挂个屁!”龙大蛟陡然这么骂了一句。
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
“怎么啦?”“龙儿不是我龙大蛟的种!”龙大蛟又骂了一句。
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
龙儿没在意龙大蛟的话。他像鸡一样快活地跑到了门口土场上。他看见雀雀门口挂着两
为“酒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
个灯笼,盛八米和雀雀正站在灯笼下笑。龙儿觉得盛八米和雀雀笑得很好看。“幸亏雀雀昨
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
天问了那道题。”龙儿突然想起了试卷,试卷中正好出了那道只能用勾股定理才能证出来的
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题。可龙儿没做这道题。龙儿不想夺第一,为什么?他也说不清。反正,这个元宵节,龙儿
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
家的门口是不会挂灯笼的了。
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
(有删改)
十余。白晚好黄.老.,度牛渚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文宗时,诏以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寒风把龙大蛟的脸吹得惨白惨白的,却还哼着快活的小调调”这处细节描写刻画出 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
龙大蛟不畏艰苦、乐观豁达、充满自信的性格特点。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七》)
B.“龙儿觉得龙大蛟是个怪东西”“龙大蛟真是个怪东西”前后两次从龙儿的视角描写
他对父亲言行的诧异、反感,为结局做了铺垫。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C.从龙儿与龙大蛟的“争吵”可见龙大蛟专制蛮横、盛气凌人的个性,也表现了龙儿坦 时宋若思 A 将吴兵 B 三千 C 赴 D 河南 E 道 F 寻阳 G 释囚辟为参谋 H 未几辞职。
诚、胆怯、不自信、慑于父亲威严等性格。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油菜坡是故事发生的地理环境,挂灯笼、放鞭炮是当地元宵节的风俗;同时“成了灯 A.字,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对人称字,以表尊敬。
的世界”的油菜坡也象征着团圆、美满、光明。 B.少,稍微。与陶渊明《归园田居》中“少无适俗韵”的“少”意思不同。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C.当,判罪。与曹操《短歌行》中“对酒当歌”中的“当”意思不同。
A.作者善用比喻刻画人物,生动传神,如“笑得如鞭炮火花”,突出龙大蛟的自得满足; D.黄老,指黄帝和老子。儒家以黄、老为祖,因亦称儒家为“黄老”。
“像鸡一样快活”突出龙儿的欣喜之情。 1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挂个屁”“龙儿不是我龙大蛟的种”这些粗俗语言暗示了小说人物身份,反映其心 A.李白天资聪颖,爱好广泛。他十岁时通晓诗书,他喜欢纵横术、击剑,喜好喝酒,
态;也使小说呈现出民间性叙事的特点。 想当游侠之士,轻视财产而乐于施舍。
C.“你的鞭炮真多。年年第一”“你到底是村长”这两句话表现了盛八米对村长龙大蛟 B.李白被人赏识,曾受称赞。苏颋、吴筠、贺知章、永王璘、郭子仪都很赏识他,贺
由衷地佩服的微妙心理。 知章更是认为他可以和蔺相如相比。
D.小说末尾中,龙大蛟的痛骂与龙儿的快活、盛八米和雀雀的笑构成对比,这种意料之 C.李白才思敏捷,富有才华。他醉酒稍醒时,为玄宗撰制乐章,挥笔成文,词章婉转
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空间。 华丽而意精旨切,毫不停留思索。
8.有评论家指出晓苏的短篇小说充分展示了巧合的艺术魅力,增强了作品的戏剧性。请以本 D.李白仕途坎坷,人生不顺。他虽受玄宗赏识,但未得重用。李璘起兵失败后,他被
文为例简要分析。(4 分) 流放夜郎,大赦后又受到牵连入狱。
9.灯笼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1)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2)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4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第 5 页 (共 8 页) 第 6 页 (共 8 页)
{#{QQABCYwQggAAABJAAAgCQw1QCgOQkBACCAoOBEAEIAABQQFABAA=}#}
14.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请结 知疲倦地辛苦,但她始终甘之如饴。18 年来,邓小岚同志从北京往返马兰村的行程超过了 20
合文本概括他蔑视权贵的表现。(3分) 万公里!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青山巍巍埋忠骨,一腔热血洒杏坛!斯人已去,风骨长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6 题。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得改变原意。(3分)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0.为更好地突出一段歌谱、一首歌曲、一个弹奏动作是邓小岚带孩子们反复练习过的,有
A.这首诗第一、二句写景,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葩的红,青 人将画横线的句子修改成了整句,其中修改最成功的是(3分)
红互为竞丽。运用的主要方法是对比。 A.几十次奏一段歌谱,上百次唱一首歌曲,成千次练一个弹奏动作。
B.这首诗前两句诗状江、山、花、鸟四种景物,并分别敷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种 B.一段歌谱几十次奏,上百次唱一首歌曲,一个弹奏动作成千次练。
颜色,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 C.几十次奏一段歌谱,一首歌曲上百次唱,一个弹奏动作成千次练。
C.“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底而愈显其翎毛之白,写得深中画理;“欲”字, D.一段歌谱几十次奏,一首歌曲上百次唱,一个弹奏动作成千次练。
在拟人中赋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 (二)语言文字运用 II(本题共 2小题,11 分)
D.最后两句笔路陡转,慨而叹之,“看又过”直点写诗时节,“何日是归年”可见诗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
羁绊于他乡,抒发的是羁旅异乡之愁。 很多人认为,水果越甜,含糖量越高,热量也越高。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因为水果
16.有人认为这首诗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协调,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6分) 的甜度 ① ,还与“糖”的种类以及含酸性物质的多少有关。水果中的“糖类”,主要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分) 括单糖(果糖,葡萄糖)、双糖(蔗糖,麦芽糖)和多糖(淀粉)。其中 ② ,蔗糖的甜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度次之,葡萄糖和麦芽糖更次之,淀粉则基本没有甜味。有的水果,如西瓜,由于所含果糖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 ”,以 比例较大,甜度远高于含糖量更高但以葡萄糖为主的水果,如猕猴桃。水果中的有机酸,可
天台山来衬托天姥山的高大雄峻。
以使其甜度不那么明显,例如山楂的含糖量比草莓高得多,但吃起来没有草莓甜,就是 ③ 。
(2)秋景萧瑟,故古人常以秋景写哀情,例如杜甫《登高》里的诗句“ , ”
就通过描写色彩鲜明、动静结合的秋景,表达出了作者的悲情。 对超重人群和糖尿病人群来说,水果是不是必须“拉黑”呢?实际上,这些人群往往需
(3)诗人喜欢用“鸟”这个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写诗,有时也会直接将鸟名入诗。如《短 要控制摄入食物的总热量,对含糖量较高的鲜枣等水果,尽量少吃或不吃,尤其要注意那些
歌行》中的“ ”,《归园田居》中的“ ”。 不太甜但含糖量较高的水果,如百香果。最好选择糖少的水果,如草莓等。但必须要说明的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是,即使是含糖量较少的水果,也要有所限制,建议平均一天不超过 200 克。
(一)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 3小题,9分)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处不超过 12 个字。(6 分)
在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的舞台上,来自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的 44 名孩子组成“马 22.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 65
兰花儿童声合唱团”,用希腊语唱响了《奥林匹克颂》。这一幕,惊艳了世界,至今令人 ① 。 个字。(5分)
而邓小岚,正是这天籁童声背后的筑梦人。 四、写作(60 分)
“你把自己留给一座小小山村,你把山村的孩子们送上最绚丽的舞台。”2004 年,邓小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岚来到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马兰村义务支教。当时,几乎这里的孩子们没有机会演唱,更别 雄安新区自 2015 年 2 月以来,经过多次会议部署、实地调研、科学论证,2018 年 4 月公
说接触音乐了。于是,邓小岚决定教授他们音乐,募集和组建合唱团。为了能够让孩子们近 布规划纲要,年底总体规划(2018-2035 年)获得国务院批复。这样的“慢功夫”赢得国内外
距离接触乐器,起初她自己出钱购买,后来又从亲朋好友那里凑了一批,再后来政府赞助了 赞誉。
两批乐器,孩子们才算有了属于自己的乐器。由于孩子们音乐基础较差,她就带头苦练,几 “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拼劲,仅用 4 年时
十次奏一段歌谱,一首歌曲上百次唱,成千次练一个弹奏动作。在邓小岚的精心培育下,孩 间就把福建政和县从“省末尾”带入增长速度“省十佳”。快速度赢得群众的掌声。
子们实现了从不识谱子的“大白嗓”到挑战外文歌曲,从独唱到合唱,从小提琴独奏到多种 “快”与“慢”是一对矛盾,相克又相生。在发展迅速、竞争激烈的年代千帆竞发,百
乐器合奏的转变。每一次到马兰村,邓小岚至少要呆一周,长则一个月。十几年来,无论遇 舸争流,“快”与“慢”的关系引发了人们的思考。
到什么天气状况,她都 ② ,将音乐的梦种在了孩子们的心里。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从退休直至因公殉职,邓小岚整整坚守阜平县马兰村义务支教 18 年!她手把手地教,面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对面指导。本该在家中 ③ 的老人,为了一份承诺、一份惦念长年奔波往返,日复一日不 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第 7 页 (共 8 页) 第 8 页 (共 8 页)
{#{QQABCYwQggAAABJAAAgCQw1QCgOQkBACCAoOBEAEIAABQQFABAA=}#}20231104
博雅培文高一年级 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1.(3分)C (“论证‘和而不同’这个哲学概念虽然十分深刻,但还没有被大多数人接受”
错误。材料一以“比”字的篆文为例,从反面论证“和而不同”这个哲学概念十分深刻,
中国文化应是君子文化。)
2.(3分)A (“已不能推动经济发展”错误,于文无据。)
3.(3 分)D (材料二主要讲的是中华民族“协和万邦”的和合文化的内涵及意义。A.侧
重孔子反对祸起萧墙、武力征伐,主张“仁者爱人”思想。B.侧重孟子反对非正义的
战争,拥护正义战争。C.侧重道家天人合一思想。只有 D 体现施之以德,海外宾服的
协和万邦的思想。)
4.(4分)①“各美其美”首先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各有其特点,各有其美。②“美
人之美”进而倡导各主体包括个人、国家文化等的相互承认、相互尊重。③“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更进一步指出要求同存异,互相借鉴学习,美而趋之,共生共长,达成大同。
(每点 2 分,答出两点即可。)
5.(6 分)①由亲、敬、柔、善、中、德、仁、爱一系列文化因子所构成的和合文化。②以
和为贵的民族精神,“胸怀天下”“协和万邦”的理念和政策。③解决矛盾、贯彻合作的
政策导向和基本原则:主动示好与寻求契合的善意。(每点 3 分,答出两点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 4小题,16 分)
6.(3分)B (A.“这处细节描写刻画出龙大蛟不畏艰苦、乐观豁达、充满自信的性格特
点”错误。根据小说上下文语境,应是突出其争强好胜的狭隘心理。C.“也表现了龙儿
坦诚、胆怯、不自信、慑于父亲威严等性格”错误。从小说上下文语境看,应是表现了
龙儿对父亲争强斗狠思想、专制主义性格的反感与不满。D.“同时‘成了灯的世界'的
油菜坡也象征着团圆、美满、光明”错误。就本文语境看,“油菜坡”只是交代了故事
发生的地理环境,并无特定的象征意义。)
7.(3 分)C (“这两句话表现了盛八米对村长龙大蛟由衷地佩服的微妙心理”错误。从小
说上下文语境看,盛八米对龙大蛟说的这两句话语满含“羡慕、嫉妒、恨”的意味。)
8.(4 分)文中的巧合主要表现在:①龙大蛟要龙儿早起读书以争第一,盛八米也要雀雀专
心看书争第一;②试卷中出现的那道只能用勾股定理才能证出的题恰好就是龙儿事先给
雀雀讲解过的题。龙儿有意放弃答题以成全雀雀夺匾的愿望,符合他赛前“夺不到第一”
的预感,使得情节发展跌宕起伏,强化了小说的故事性,达到了叙事的戏剧效果。(每
点 2 分)
9.(6 分)①从情节结构看)灯笼起到标明叙事线索、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灯笼作为小说
的核心意象,是串联情节的物线,它连缀起龙大蛟和盛八米给儿子编、挂灯笼,龙、盛
两家放鞭炮,龙、盛两家儿子争第一,龙大蛟与盛八米争胜等情节,使得小说结构紧凑。
②从人物塑造看)灯笼起到烘托人物心理、彰显人物性格特征的作用。小说通过龙大蛟
与盛八米给儿子编灯笼、挂灯笼情节,展示龙大蛟争强好胜、自私狭隘的性格心理,以
及盛八米不甘示弱、出人头地的强烈愿望。同时,也刻画了龙儿乐于助人、善良敦厚的
品性。③(从主题意蕴看)灯笼起到揭示主题思想、激发读者反思的作用。从龙大蛟挂
第 1 页 共 3 页
{#{QQABCYwQggAAABJAAAgCQw1QCgOQkBACCAoOBEAEIAABQQFABAA=}#}
灯笼以示争先的愿景到龙儿家门口元宵节不挂灯笼的结局,这一反转揭示了主题意蕴:
对乡村邻里之间睦邻乐助、友善团结新风气的呼唤。(每点 2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小题,20 分)
10.(3分)EGH (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
11.(3分)C (两个“儒家”错误,应都改为“道家”。)
12.(3分)B (有三处错误。“郭子仪”错误,应删除。“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
的意思是“起初,李白到并州游历,(曾)见到郭子仪,认为他是个奇才”。“贺知章更
是认为他可以和蔺相如相比”错误,应将“贺知章”改为“苏颋”,将“蔺相如”改为
“司马相如”。)
13.(8 分)(1)(4 分)贺知章在玄宗面前说起他,玄宗在金銮殿召见李白,议论当代的事
情,李白进献了一篇颂。(“言于玄宗”介词结构后置句,1 分;“召见金銮殿”,省略
句 1 分;“论”,1 分;句意 1分。建议增加采分点“奏颂一篇(定语后置)”。)
(2)(4分)(李白)曾经乘着月色和崔宗之从采石到金陵,穿着皇帝所赐的锦袍坐在舟
中,好像旁边没有人一样。(“尝”“自”“著”各 1 分,句意 1 分。建议增加采分点“若
(好像)”。)
14.(3 分)(1)让高力士为他脱靴子。(2)不以皇上亲近的人为意,傲慢、放荡不羁。(答
出一点得 2分,答出两点得 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15.(3分)A (“对比”错误,应改为“映衬”。)
16.(6 分)这首诗的色调与全诗感情乍看似不协调,但实际上很协调。(1分)碧江白鸟青
山红花色彩艳丽明媚,(2 分,概括色彩特点,一个词得 1 分;“绮靡灿烂”等表示色彩
浓艳的概括词皆可得分)但实际上恰恰是对羁旅思乡之愁的有力反衬。(2 分,羁旅思
乡,得 1 分;反衬,得 1 分)春光越融洽,越显出漂泊的感伤,越感到思归不得的无奈。
这是典型的“以乐景衬哀情”的写法。(1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1)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3)
乌鹊南飞 羁鸟恋旧林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 3小题,9 分)
18.(3分)①记忆犹新;②风雨无阻;③颐养天年/含饴弄孙
19.(3 分)当时,这里的孩子们几乎没有机会接触音乐,更别说演唱了。于是,邓小岚决
定教授他们音乐,募集乐器,组建合唱团。(本句有三处错误,一是“几乎”的位置不
当,一是原来的第一、二分句的顺序不当,一是搭配不当。)
20.(3分)D (突出什么,就让什么作句子的主语;整句讲究表达形式的一致性。)
(二)语言文字运用 II(本题共 2小题,11 分)
20.①除了与含糖量高低有关 ②果糖的甜度最高 ③因为有机酸含量较高(每写出一处给
2分,意思答对即可。)
21.对超重人群和糖尿病人群来说,因为需要控制摄入食物的总热量,所以要尽量少吃或不
吃含糖量高的水果,含糖量少的水果也要限制食用。
[参考答案解读]①超重人群和糖尿病人群(对象);②需要控制摄入食物的总热量(原
因);③尽量少吃或不吃含糖量高的水果(结论 1);④含糖量少的水果也要限制食用
(结论 2)。)
四、写作(60 分)
23.参考 2023 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第 2 页 共 3 页
{#{QQABCYwQggAAABJAAAgCQw1QCgOQkBACCAoOBEAEIAABQQFABAA=}#}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李白,字太白,是兴圣皇帝第九代孙。他的祖先在隋朝末年因犯罪被迁到西域,神龙初
年,从西域逃回来,客居在巴西。李白出生时,他的母亲梦见太白星,因此用来给他命名。
李白十岁通晓诗书,长大后,隐居在岷山。州里推举有道科,他不应举。苏颋担任益州长史,
见到李白感到奇异,说:“这人天赋的才能杰出,如果稍加努力增长学问,(就)可以和司马
相如相比。”然而他喜欢纵横家那一套术数,学习击剑,想当个游侠之士,轻视财产,乐于
施舍。(后来)又在任城客居,和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住在徂徕山,毎天沉
醉于酣饮之中,当时号称“竹溪六逸”。天宝初年,李白南游到会稽,和吴筠交好。吴筠被
召入京,所以李白也到了长安。他前往拜见贺知章,贺知章见到他的文章,感慨惊叹道:“你,
是天上谪居世间的仙人呀!”贺知章在玄宗面前说起他,玄宗在金銮殿召见李白,议论当代
的事情,李白于是进献了一篇颂。玄宗赐食给李白,(并)亲自替他调羹,下诏命他担任翰
林院供奉。李白仍和饮酒之徒醉于市上。玄宗坐在沈香子亭里,(突然之间)心内有些感慨,
想叫李白撰制乐章;于是召他入宫,但(当时)李白已经醉倒,左右的人用水洒他脸,酒劲
稍微缓解,他执笔写成文章,词章婉转华丽,意精旨切,毫不停留思索。玄宗喜爱他的才华,
几次设宴召见款待他。李白曾侍奉玄宗饮酒,喝醉后,叫高力士替他脱鞋靴。高力士素来贵
重,(因而)以此为耻,(便)指摘他的诗来激怒杨贵妃。玄宗要给李白官做,杨贵妃总是阻
止。李白知道自己不被皇上亲近的人容忍,更加傲慢、放荡不羁、不检点自己(的行为),
和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并称为“酒八仙人”。他恳切请
求引退还居山林,玄宗赐给金帛放他回去。李白漂游于四方,曾经乘着月色和崔宗之从采石
到金陵,穿着皇帝所赐的锦袍坐在舟中,好像旁边没有人一样。安禄山造反,李白辗转往来
于宿松、匡庐之间,永王李璘征用他担任幕府僚佐。永王李璘起兵,李白逃回彭泽。永王李
璘兵败,李白(应当)被处死。起初,李白到并州游历,(曾)见到郭子仪,认为他是个奇
才。郭子仪曾经触犯法令,李白为此出面解救郭子仪,使其免受处罚。这时郭子仪请求解除
自己的官职来赎李白的罪,(于是)皇帝下诏令(将李白)长期流放夜郎。适值大赦,李白
又回到寻阳,因事获罪被拘囚监狱。当时宋若思率领三千吴兵前往河南,路过寻阳,释放囚
犯,征用李白担任参谋,不久李白辞去参谋职。李阳冰担任当涂令,李白投靠他。代宗即位,
召李白入朝任左拾遗,李白已去世,终年六十多岁。李白晩年爱好黄老之学,经牛渚矶来到
姑孰,喜爱谢家青山,想在这里终老。到他死后,(就)埋葬在山的东麓(东面山脚)。文宗
时,下诏把李白的歌诗、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合称为“三绝”。
第 3 页 共 3 页
{#{QQABCYwQggAAABJAAAgCQw1QCgOQkBACCAoOBEAEIAABQQF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