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教学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教学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3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1-14 00:18: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试卷类型:A(人教版)
榆林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教学检测
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6页,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留尼汪岛是印度洋西部马斯克林群岛中的火山岛,除沿岸有狭窄平原外,均属山地和高原。每年的5~11月为其旅游旺季。下图示意留尼汪岛部分地理要素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与圣但尼相比,圣约瑟夫( )
A.自转线速度大,角速度相同 B.自转线速度相同,角速度大
C.自转线速度小,角速度相同 D.自转线速度相同.角速度小
2.留尼汪岛旅游旺季.地球公转速度( )
A.逐渐变快 B.先变快后变慢 C.逐渐变慢 D.先变慢后变快
下列各图中的斜线部分代表黑夜。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代表昏线的线段数字是( )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4.图示时刻,甲、乙、丙、丁四地的地方时正确的是( )
A.甲地20:00 B.乙地4:00 C.丙地1:00 D.丁地12:00
我国新疆、浙江等地先后引进了“智能太阳花”技术,安装了能昼开夜合并智能追光的太阳能路灯。下图为某“智能太阳花”路灯。据此完成5~6题。
5.与浙江相比,新疆的“智能太阳花”( )
A.夏至日仰角变化幅度更小 B.春分日水平转动角度更大
C.冬至日水平转动角度更大 D.正午仰角年变化幅度更小
6.春分日,当浙江的“智能太阳花”路灯柱影子最短时,新疆的“智能太阳花”( )
A.路灯柱影子朝向正北 B.“花朵”朝向东南
C.“花朵”朝向西南 D.路灯柱影子将会变长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结构示意图,C~O3代表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读图完成7~8题。
7.甲地构造地貌为( )
A.向斜山 B.背斜谷 C.背斜山 D.向斜谷
8.图中断层形成于( )
A.C地层之后 B.S1地层之前 C.S3地层之后 D.O3地层之前
南阿尔卑斯山脉(约42°S-45°S),呈东北—西南走向,纵贯新西兰南岛中西部,有17个3000米以上的高峰。山脉西南部逼至海滨,形成众多的峡湾。研究表明:到目前为止该山脉仍在升高,但未来该山脉升高速度逐渐放缓,高度将趋于稳定。据此完成9~11题。
9.南阿尔卑斯山脉西南部存在众多峡湾,说明新西兰南岛( )
A.西侧海浪侵蚀较弱 B.西侧海岸岩性坚硬
C.雨季大气降水充沛 D.冰期冰川活动活跃
10.导致南阿尔卑斯山脉仍在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岩浆活动 B.板块碰撞 C.风力沉积 D.流水沉积
11.未来南阿尔卑斯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是因为( )
A.山体升高后,外力侵蚀作用增强 B.随时间推移,内力作用增强
C.气候变暖后,冰雪厚度减小 D.随科技发展,人类干扰增加
2022年9月27日,台风“奥鹿”加强为超级强台风,次日在越南岘港市附近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奥鹿”登陆后继续向偏西方向移动,强度迅速减弱。下图为2022年9月27日14时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台风“奥鹿”登陆岘港市前后,岘港市的气压变化是( )
A.一直升高 B.先降低,后升高
C.一直降低 D.先升高,后降低
13.台风“奥鹿”登陆后强度迅速减弱是因为( )
A.水平气压梯度力变小 B.地转偏向力变小
C.人类活动干扰变大 D.陆地地面摩擦力变大
下面a、b两图为大陆空气柱图,图中圆柱为空气柱,箭头表示空气垂直运动方向。读图完成14~16题。
a b
14.关于a、b两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图表示南半球冬季,亚欧大陆形成高气压
B.b图表示北半球夏季,亚欧大陆形成低气压
C.a图表示北半球夏季,亚欧大陆形成低气压
D.b图表示北半球冬季,亚欧大陆形成高气压
15.b图中空气柱切断的气压带是( )
A.极地高压带 B.副极地低压带 C.副热带高压带 D.副极地高压带
16.a图所示季节( )
A.东非动物北迁 B.印度盛行西南季风
C.黄河进入汛期 D.地中海沿岸温和湿润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计52分)
17.(12分)下图为某日沿110°E经线绘制的全球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判断图示日期,并说明理由。(4分)
(2)简述该日全球昼长的分布规律。(4分)
(3)指出此刻的北京时间,并说明理由。(4分)
18.(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曲是指近似环形的.形如蛇行的弯曲河段,多见于河流的中下游平坦地区。当河床坡度减小后,河流的侵蚀发生改变,致使河道发生弯曲。延川县内的黄河蛇曲是目前我国干流河道蛇曲中规模最大、最密集的蛇曲群。该地黄河嵌入式蛇曲的发育与河流的侵蚀方式、地壳升降运动、河岸岩性等密切相关。下图为延川黄河嵌入式蛇曲(河流沿峡谷穿行流淌,河道形态恰似“Q”字形,犹如嵌于山岩之间)河段及其景观图,图示河曲颈又称蛇曲颈。
(1)从内外力作用角度,分析延川黄河嵌入式蛇曲的形成过程。(4分)
(2)当地计划在右图黄河蛇曲河段新建一个村落,应选择在该河段的哪一侧(甲处或乙处)?并分析其选择的合理性。(6分)
(3)分析图示蛇曲河段的未来发育趋势。(4分)
19.(11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非洲国家中,马拉维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该国气候受某气压带和某风带交替控制。
材料二:下面左图为马拉维的地理位置示意图,右图为该国A地降水资料图。
(1)根据材料信息,说出A地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3分)
(2)运用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分析A地12月降水较多的原因。(2分)
(3)根据A、B两地的地理位置差异,推测B地相较于A地,年降水量与雨季长短的差异并分析原因。(6分)
20.(15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3月29日至31日,亚洲部分地区发生大范围冷空气活动。下图为3月31日17时该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图中甲、乙两线示意锋的位置。
(1)指出此时控制P地的天气系统的名称并说出该天气系统东、西部水平气流的运动方向。(3分)
(2)判断甲、乙锋的类型并说明理由。(6分)
(3)描述Q地在乙锋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6分)
试卷类型:A(人教版)
榆林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教学检测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1.C 2.D 3.B 4.D 5.A 6.B 7.A 8.C 9.D 10.B
11.A 12.B 13.D 14.B 15.C 16.D
二、非选择题
17.(1)日期:12月22日前后。理由:23°26'S正午太阳高度为90°,说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日期大约在12月22日前后。
(2)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由南极圈向北极圈,白昼时间逐渐缩短。
(3)北京时间为12时40分(12:40)。理由:图中显示(23°26'S,110°E)为太阳直射点所在地,地方时为12时,120°E与110°E相差10°,且位于其以东,时间早40分钟。
18.(1)地质历史时期(在古平面时期),该地地形平坦,河流以侧蚀为主,形成蛇曲;随着地壳持续抬升,河流落差增大,发生下切侵蚀(或将抬起的基岩侵蚀切割),峡谷河岸基岩较硬,保持了原蛇曲形态,形成嵌入式蛇曲。(2分)
(2)甲处(凸岸一侧)。合理性:甲处位于河曲凸岸,以沉积作用为主.地形较平坦,居住环境安全,利于村落建设和发展;甲处附近沉积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适宜耕作;甲处较乙处海拔略高,不易受洪水侵袭。
(3)蛇曲弯曲度逐渐加大,蛇曲颈部越来越窄,最后被冲断形成新河道(河流裁弯取直),原来的蛇曲河段被废弃,形成牛轭湖,直至牛轭湖被填塞成为冲积平原的一部分。
19.(1)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干湿(旱雨)季分明。
(2)12月,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偏南(或南移),当地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或对流旺盛),降水较多。
(3)年降水量与雨季长短的差异:相较于A地,B地年降水量较多,雨季较长。原因:B地纬度较低或离赤道更近,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的时间较长;B地位于湖泊西侧,(东南)信风经湖泊增湿受山地抬升形成降水,因此B地降水较多,雨季较长。
20.(1)名称:气旋(低压)或锋面气旋。运动方向:气旋东部水平气流向西北方向运动,西部水平气流向东南方向运动。
(2)类型:甲为暖锋,乙为冷锋。理由:在北半球的气旋中,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合,乙锋附近南下的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冷锋;甲锋附近北上的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形成暖锋。
(3)乙锋(冷锋)过境前,0地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过境时,气温下降,常出现较大的风,云层增厚,并出现阴雨天气;过境后,冷气团占据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