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八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台州市八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14 20:03:07

文档简介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3学年第一学期台州八校联盟期中联考
高一年级历史学科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I(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
题目要求,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广泛分布、多元一体的特点。下列叙述中能够体现出多元一体这一特色的
是()
A.姜寨聚落遗址有着比较丰富的陪葬品,但墓葬群的差别不大
B.牛河梁女神庙遗址是中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神庙址
C.陶寺遗址出土的彩陶龙纹被认为与红山文化的龙鳞纹有关联
D.良渚古城的城墙是良渚文化显露在地面上的最后遗存
2.《韩非子·五蠹》中描述了中国古代统治者的成就,“上古之世,…有圣人作,钻燧取火,
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
下列事件中不可能发生在材料中所提到的“上古”与“中古”时代的是()
A.人们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
B.氏族间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
C.尧对舜进行考察,并将其位禅让给舜
D.汤发兵讨桀,大败夏兵,逐桀于南方
3.周王将子弟、功臣和臣服的先代贵族分封于各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封国成为王朝的屏
障。对此制度解读正确的是()
A.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B.周王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C.血缘关系是分封的唯一依据
D.维持了周朝四百余年的统治
4.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国强兵,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下列关于商鞅变法的内容,说法正确的
是()
A.“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
B.抑制工商业者,向他们征收财产税
C.彻底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广郡县制
D.鼓励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
5.李白诗云“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柳宗元写道“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
也”,他们二人分别称赞了秦始皇的哪项功绩(
A.统一中国设立三公九卿
B.统一中国推行郡县制
C.确立皇帝制设立三公九卿
D.确立皇帝制推行郡县制
6.汉武帝采取了以下哪项措施解决了下图所反映的问题()
高一历史学科试题第1页(共6页)
一·州级政区界
…郡国界







海胶东国

甾川国高密国

A.实行郡国并行制
B.削藩
C.设置刺史
D.颁布推恩令
7.经过汉初几十年的休养生息,西汉国力强盛。后继的统治者在稳固边疆的基础上积极开拓疆域,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西汉
月武
乐浪
。都城
⊙部级驻所
nnnn长城
。日南郡
一一一政权郎族界
一姓今国界
九真郡
州界
A.汉武帝在①处设置了安西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
B.西汉在②处设置了武威郡
C.为攻打③所在的少数民族,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D.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去攻打④所在的少数民族
8.下列文化成就,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齐民要术》②《农书》③《神农本草经》④《千金方》⑤《梦溪笔谈》
A.③①④⑤②
B.③④⑤②①
C.①③⑤②④
D.②③①④⑤
9.下列相关史实的表述,正确的是(
)
A.220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曹丕、孙权也相继称帝
B.司马昭发兵灭了蜀和吴
C.司马睿建立西晋,定都洛阳
D.前秦政权于淝水之战后迅速崩溃
10.《宋书》中关于南方经济的发展有这样的描述:“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
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东晋南朝时期开发江南地区所取得的成就不包
括()
A.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产品增加
B.纺织、矿治、陶瓷等手工行业有明显进步
C.山区少数民族与汉族逐步交融
D.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11.唐高宗时期,假设国家要改建隋朝的大运河,按唐朝的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中书省一一门下省一一尚书省一一工部B.尚书省一一中书省一一门下省一一工部
C.中书省一一尚书省一一门下省一一工部D.尚书省一一门下省一一中书省一一工部
高一历史学科试题第2页(共6页)2023学年第一学期台州八校联盟期中联考
高一年级历史学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22小题,每小题2分:23-29小题,每小题3分:共6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D
B
A
B
D
C
A
D
D
A
B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C
D
A
c
D
A
C
A
B
C
B
D
题号
25
26
27
28
29
答案
B
c
D
D
C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30题10分,31题10分,32题15分,共35分)
30.(10分)
(1)背景:①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②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
人才(2分)
代表人物:①儒家:孟子。人性善,“仁政”;荀子。人性恶,隆礼重法(二选一)(2分)②阴
阳家:邹衍。认为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了“相生相胜”理论(2分)
(2)历史意义: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
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不仅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
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4分)
31.(10分)
(1)原因:①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②赋税制度混乱,政府财政收入困难(2分)
“庸”的含义: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以绢或布代役(1分)
“庸”实施的意义: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2分)
(2)制度名称:两税法(1分)
主要内容: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
季和秋季两次纳税(3分)
说明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放松(1分)
32.(15分)
(1)举措:修筑驰道、直道、五尺道:统一车轨(2分)
政治意义:加强边疆管理;强化中央集权;巩固统一(2分,任答两点即可)
(2)方式:设置机构:开通道路;付诸战争(3分)
影响: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为“丝绸之路”的形成
奠定基础(3分)
(3)功能:为公差人员提供交通和生活服务;运输官府物资:负责传递公文(3分)
关系:道路交通开辟对统一民族国家巩固起到重要作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进一步促进了古代
中国道路交通的开辟(2分)
高一历史学科参考答案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