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生物的进化(第1课时)-2023-2024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同步教学课件(北师大版)(共5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1.2 生物的进化(第1课时)-2023-2024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同步教学课件(北师大版)(共5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7.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1-14 12:56: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3张PPT)
紫外光 闪电
宇宙射线
有机小分子物质
无机小分子物质
氨基酸、核苷酸...
有机大分子物质
蛋白质、核酸...
降雨
外包 原始界膜
独立体系
原始生命
不断 完善
氨 水蒸气 氢气 甲烷
地球上为什么会形成如此多种多样的生物呢?
第二节 生物的进化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02
1.能概述生物进化的证据, 了解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
2.能简单说明生物的进化规律。
每种生物之间都有着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
共同祖先
既然各种生物是由某一种生物进化而来的,
那就说明地球上所有生物都应该有一个共同祖先。
进化论
生物进化
生物在与生存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总是
一代又一代地发生着改变,即生物进化。
原鸡
家鸡
遗体化石
遗物化石
遗迹化石
生物进化的证据----①化石(最直接证据)
1、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________、
和 。
遗体
遗物
遗迹
化石是怎样形成?
生物的遗体、遗物或带有生活痕迹的物件被某种物质迅速地埋藏在于地层中,其遗体被渗入的矿物质固定而石化形成岩石。
地质运动
地层:
先沉积的地层在 ,
后沉积的地层在 。
地质历史上某一时期形成的层状岩石层。
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峡谷国家公园
下面
上面
早期出现的生物化石在 ,
晚期出现的生物化石在 。
下层
上层
地层中的化石
思考:从地层中的化石来看,早期到晚期的生物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种类
结构
等级
种类
结构
等级





复杂
高等

简单
低等
化石在地质层中的分布规律
1.在越早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_____,越_____;
2.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_____,越_____。
简单
低等
复杂
高等
P9
这种分布规律说明了什么?
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
从简单到复杂
从低等到高等
从水生到陆生
P9
始祖鸟
仔细观察下面根据始祖鸟化石复原出来的始祖鸟图片。它与鸟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而这些不同点又与哪种动物相似?
始祖鸟复原图
始祖鸟化石
鸟类:被覆羽毛,有翼,有喙无齿 爬行类:嘴中有齿、有爪

爬行动物
始祖鸟
嘴中牙齿、有爪
被覆羽毛,有翼,有喙
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动物
进化时中间过渡类型的生物
中华龙鸟化石及复原图
化石直接证实:鸟类起源于爬行动物
孔子鸟化石及复原图
化石证实:鸟类起源于爬行动物
马的进化
  现代马是由始祖马,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
马逐渐进化出适应草原奔跑和粗糙草类为食的特征,向着适应环境的方向进化。
生物进化的证据——②比较解剖学
同源器官:
指不同生物的某些器官在基本结构、与生物体的
相互关系以及胚胎发育的过程彼此相同。
从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形式到现在形形色色的生物,究竟经历了哪些进化环节呢?
地质年代与生物进化史
太古代
元古代
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
前寒武纪
原始生命形成
46亿年前
35亿年前
20~19亿年前
8.5~5.4亿年前
细菌、蓝藻等原核生物
单细胞真核生物
多细胞真核生物
原始生命
(无细胞结构)
无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
有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
原始藻类
原始的
原生动物
推测:
①前寒武纪时期生命类型
②古生代早期生命类型
大量无脊椎动物高等藻类植物
“寒武纪生物大爆发”
“三叶虫时代”
三叶虫繁盛
②古生代中期生命类型
“鱼类的时代”
②古生代中期生命类型
裸蕨
裸蕨化石
首次出现的
最古老的
陆生植物
②古生代后期生命类型
古蜻蜓
(有翅昆虫)
鱼头螈
(两栖类)
原始的两栖类鱼头螈
古生物学家认为:原始两栖类的四肢
由鱼的胸鳍和腹鳍演化而来。
②古生代后期生命类型
鱼类的三列鳍鱼
石松类、蕨类植物等构成沼泽森林——煤层
②古生代后期生命类型
爬行动物繁盛,鸟类、哺乳类开始出现;
③中生代生命类型
“爬行动物时代”
裸子植物(苏铁)成为主要陆地植物。
④新生代生命类型
鸟类和哺乳类为优势陆地脊椎动物;
被子植物成为优势
陆地植物
灵长类动物进化为
人类
太古代
元古代
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
前寒武纪
植物的进化历程
太古代
元古代
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
前寒武纪
动物的进化历程
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怎样?
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
原始生命
一、化石记录显示:
1.形成早的古老地层中,化石生物种类少,结构简单而低等;形成晚的地层中,化石生物种类多,结构复杂而高等。
2.生物进化总趋势: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二、地球上的生命史:
太古代、元古代、 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
本课小结
地质年代 主要特点
前寒武纪时期
古生代(早期)
古生代(中期)
古生代(后期)
中生代
新生代
由原核单细胞生物到真核多细胞生物
大量无脊椎动物、高等藻类植物出现
鱼类盛行,首次出现陆生蕨类植物(裸蕨)
出现能够登陆的两栖类和有翅的昆虫
裸子植物、爬行动物盛行
鸟类和哺乳动物占优势,被子植物成为占的植物
1、生物化石能证明生物进化,其根本原因是( )
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或生活痕迹
B、化石是生物的祖先
C、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按一定的顺序出现
D、地壳岩石形成有一定的顺序
C
2、已知物种A的化石比物种B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时间晚很多,由此推之( )
A、物种A比物种B的数量多
B、物种A比物种B的形体大
C、物种A比物种B的结构复杂
D、物种A一定由物种B进化而来
C
3、判断题:我国发现的古鸟化石是始祖鸟、
中华龙鸟和孔子鸟。( )
×
4.若 表示具有血缘关系的三种生物,这三种生物的化石在不同地层中的出现情况如下,则这三种生物的进化关系可能是
从简单到复杂
从低等到高等
从水生到陆生
随堂练习
04
1、有关生物进化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由简单到复杂 B、由低等到高等
C、个体由小到大 D、由水生到陆生
C
2、脊椎动物的进化路线是( )
A、鱼类→哺乳类→两栖类→鸟类→爬行类
B、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 和哺乳类
C、鱼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哺乳类
D、鱼类→鸟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
B
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趋势的表述中,哪一项是不合理的( )
A.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
B.体型小的生物→体型大的生物
C.结构简单→结构复杂
D.低等生物→高等生物
B
4.在没有被破坏的地层中,有关化石分布情况,
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是( )
A.古老地层中的生物化石简单低等
B.在极古老的地层中也可以找到高等生物化石
C.新近地层中的生物化石复杂高等
D.新近的地层中也可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B
这些非常简单、低等的生物由于能够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所以没有灭绝,而且分布还非常广泛。
5、现存的生物中,有许多非常简单、低等的生物并没有在进化过程中灭绝,而且分布还非常广泛,为什么?
退出
地层中的化石
低等级
高等级
为什么地层越往下,发现的生物化石越低等呢?
地球上的生物随时间一代一代地往更高级的方向进化
早出现
晚出现
①前寒武纪时期生命类型
8.5 ~ 5.4亿年前:
20 ~ 19亿年前:
35亿年前:
46亿年前:
多细胞真核生物
单细胞真核生物
细菌、蓝藻等原核生物
原始生命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