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学年第一学期宁波五校联盟期中联考
高二年级地理学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A D C C A A A C B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D D B C C B B A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D D C C D C A C C
二、非选择题
31.(17 分)
(1)印度低压/亚洲低压 夏季 东南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消亡
岛弧、海沟、海岸山脉、褶皱山脉、高原(任选其二)(每空 1 分)
(2)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 盛行西风 全年多雨(答“温和多雨”不给分)(每空
1分)
(3)炎热干旱(高温少雨) (2分)
(4)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
右偏转而成)(2 分)
⑥地盛行离岸风,来自陆地比较干燥,降水少;(1 分)
⑦地盛行迎岸风,来自海洋比较湿润,降水多。(1 分)
32.(10 分)
(1)西北一东南走向(1 分) 该地早期属于古罗布泊的一部分,以湖相沉积为主,形成沉积岩;
(1 分)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作用强;(1 分)靠近冬季风源地,地表植被稀疏,风力作用强。
(1 分)
(2)当地人口、城镇少,交通运输需求量小(1 分);客货共线可降低建设成本(1 分)
(3) 冲(洪)积扇(1 分)
传统的棉花采收需要大量劳动力(1 分),而新疆劳动力短缺(1 分),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1
分),机械化能解决上述问题。
33.(13 分)
(1)该地海拔较高、氧气含量较低,需携带氧气袋(瓶)、抗缺氧药品(1 分)
空气较稀薄,日照较强,紫外线较强,需携带防晒霜、墨镜(1 分)
气温偏低、昼夜温差大,需携带保暖衣物。 (1 分)(因果对应得 1分,否则不给分)
(2) 谷地地形,白天盛行谷风,较为温暖的谷风从低海拔沟谷向上爬升(1 分)
冰川陡坎地形阻挡谷风滞留,延长谷风对冰川的作用时间,使冰川消融崩解(1 分)
谷地狭长,受“狭管”效应影响, 谷风风力加强,加强谷风的作用(1 分)
陡坎落差大,冰川易断裂。(1 分)
(3) 暖湿气流受山地抬升,降雪量较大(2 分);海拔高,气温低,积雪消融量较小(2 分)
盆地开阔,降雪积存较多。(2 分)
{#{QQABTYQQggioAAJAAAhCUwXiCgKQkAECAAoOAFAMMAABABFABAA=}#}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3 学年第一学期宁波五校联盟期中联考高二年级地理学科 试题
考生须知:
本卷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江郎山和雁荡山都是著名的旅游景区,江郎山是由巨厚的红色砂岩经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形成的,雁荡山以巨厚的流纹岩层造就了秀丽风光。下图分别为两地景点照片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据此回答 1、2 题。
图中表示江郎山和雁荡山岩石类型的分别是
A.丙、甲 B.丙、乙 C.丁、甲 D.乙、甲
形成两地景观的相同地质作用有
A.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B.地壳运动和风力作用
C.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 D.风化作用和侵蚀作用
广西大石围天坑像个巨大的火山口,四周悬崖峭壁似刀削,多生长灌木。读大石围天坑示意图,完成 3、4 题。
下列关于大石围天坑的叙述,正确的是
A.火山强烈喷发形成 B.多属于地堑谷C.地下溶洞崩塌形成 D.山间盆地陷落
该天坑峭壁多生长灌木的原因是
A.气候干旱少雨 B.地下水源丰富
C.土层相对浅薄 D.太阳辐射较少
下图是某山区地质构造平面图。完成 5、6 题。
图中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A.地壳下沉—沉积作用—水平挤压—岩浆侵入 B.岩浆侵入—地壳下沉—沉积作用—水平挤压 C.沉积作用—水平挤压—岩浆侵入—地壳下沉 D.水平挤压—岩浆侵入—地壳下沉—沉积作用
第 5、6 题图
下面四图,符合 M→N 沿线的地质构造剖面是
(
M
N M
) (
N M
N
)N M
① ② ③ ④
A.① B.② C.③ D.④
锋两侧的气象要素具有明显差异,下图为北美洲部分气象观测站点在某日 8:00 测得的气温、气压和风向风速等数据分布示意图。完成 7、8 题。
有关锋面位置、锋面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甲 冷锋 ②乙 暖锋
③丙 暖锋 ④丁 冷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此时站点 a 到站点 b 之间的部分气象要素变化示意正确的是
某学校在暑期研学活动中,学生绘制的某地河谷地质剖面示意图,调查发现沉积岩层中大多含有不同化石。其中,沉积岩 1 发现金丝猴化石,沉积岩 2 发现恐龙化石,沉积岩 3 发现寒武纪早期三叶虫化石。完成 9、10 题。
该地经历的地质作用有
①地壳运动 ②褶皱
沉积岩 5
沉积岩 4
阶地②
阶地①
阶地①
③流水作用 ④地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沉积岩 3
沉积岩 2
沙砾堆积层
洪水位
沉积岩 3
沉积岩 1
沉积岩 2
图中
阶地②形成晚于阶地①
河谷从成因上看属于背斜谷C.地壳曾发生过2次沉降
D.河流流速经历由快到慢演变
下图为某时刻局部地区天气系统示意图。完成 11、12 题。
此时图中①地风向为( )
A. 偏南风 B. 偏北风 C. 偏东风 D. 偏西风
乙锋面为( )
A. 冷锋,正向西南移动 B. 暖锋,正向东北移动
C. 冷锋,正向西北移动 D. 暖锋,正向东南移动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被断裂构造带分割为六大板块。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板块边界略图。完成 13、14 题。
图中四地断裂构造带属于海岭的是A.①
②
③
④
甲地人口稀少的气候原因是A.湿热 B.干热
C.冷湿 D.干冷
“盆栽蔬菜”是指在花盆或其他容器内种植的蔬菜,供人观赏和采摘食用。山东省莘县近年来大力发展“盆栽蔬菜”种植,并使用“直播带货”等新型电商模式进行销售。完成 15、16 题。
兴起“盆栽蔬菜”种植的主导因素是A.土地 B.科技 C.市场 D.交通
与传统农产品销售模式相比,“直播带货”等电商销售模式A.地理空间限制增加 B.科技投入减少
C.物流仓储成本下降 D.市场范围变小
下图为不同月份(1 月、7 月)南、北半球盛行西风风速的空间分布图。读图,完成 17、18 题。
图中反映北半球 1 月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8.造成南、北半球盛行西风强度显著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海陆分布 C.地形起伏 D.洋流状况
下图为某半球某日(此刻,全球处于同一天)的等昼长线分布图(单位:小时),MA 为东西半球分界线,B、C 点的纬度分别为 12°、71°。读图,完成 19、20 题。
图示时刻,A、C 两地的太阳方位分别为A.东南、东北 B. 东北、东南
C.西南、西北 D. 西北、西南
图示时刻,B、D 两地的太阳高度差值为A.45° B.59°
C.83° D.90°
下图中 N 点为北极点, A 地此刻太阳方位位于正北且高度为 16.5°, B 点位于赤道此刻太阳高度角为 68.5°。读图完成 21、22 题。
则 A 地12个小时后的太阳高度角约为 A.29.5° B.23.5°
C.19.5° D.26.5°
此日过后一个月内,下列判断可能发生的是
①晨昏线与经线夹角持续变大
②晨昏线与经线夹角持续变小
③晨昏线与经线夹角先变小后变大
④晨昏线与经线夹角先变大后变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太原盆地长约105 km ,宽达40 km ,下图为该盆地构造示意图。地质时期,上地幔顶面变化引起湖泊盆底变化,若下降则形成盆底 1 ,发生湖侵;反之形成盆底 2 ,发生湖退。湖侵—湖退影响湖水外泄量
(外泄口海拔高度不变),并引起下游河流侵蚀强度的改变。完成 23、24题。
湖退会引起该地A.盆底下降
外泄水量减少
湖面扩大
湖相沉积减弱
湖侵—湖退会引发下游河流阶地的形成,符合这一过程的是A.湖侵→下游水量减少→河流侧蚀减弱→水位上升→形成阶地B.湖侵→下游水量减少→河流下切减弱→水位上升→形成阶地C.湖退→下游水量增加→河流下切加剧→水位下降→形成阶地D.湖退→下游水量增加→河流侧蚀加剧→水位下降→形成阶地
下图为亚洲地区季风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25、26题。
图中序号所示风向成因相同的是
A.①③⑥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⑤⑥
关于甲、乙所示季节叙述合理的是
A.甲图所示季节我国东南丘陵树木枯黄 B.乙图所示季节洞庭湖补给长江
C.甲图所示季节塔里木河水位较高 D.乙图所示季节天山积雪分布下界上升
墨脱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是我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城,据此完成27、28题。
关于墨脱县通公路晚,其主要原因是 A.交通需求不足
B.资金条件不足C.自然条件恶劣D.科技条件落后
青藏高原的聚落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低,温度较高
B.地形平坦,交通便捷C.临近河流,水源充足D.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某季节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 29、30 题。
甲、乙两地大气活动中心的成因和空气垂直运动正确的是( )
A. 甲——动力原因辐合上升 C. 甲——热力原因下沉辐散 B. 乙——动力原因辐散上升 D. 乙——热力原因下沉辐合
图中洋流是阿拉斯加暖流,该洋流( 流向为西北向东南 ) B. 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C. 增强海水潜热输送 D. 降低附近海水盐度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40 分)
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造就了不同的自然景观。读世界局部区域某时段海平面 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单位:百帕),完成下列问题。(17 分)
①地的气压中心名称是 ,据此判断为北半球的 (填季节)。该时段,②地的盛行风向为 ,形成该风的主要原因是 ,且该地位于板块的 边界(填板块边界类型)。该边界类型往往形成 、 等地形。(7 分)
③、④两地都位于 45°N 附近,但气候却存在显著的差异。③地的气候类型是 ,典型植被是
。④地常年受 控制,降水特点是 。 (4 分) (3)此时,⑤地的气候特征是 。(2 分)
(4)简述⑥、⑦两地西南风形成的共同原因,并比较分析西南风对两地降水产生的不同影响。(4 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0 分)
材料一: “魔鬼城”是典型的雅丹地貌。甘肃敦煌垄岗状雅丹地貌,属于古罗布泊的一部分,长达十几公里的垄岗和沟槽相间排列,上百组垄岗状雅丹地貌绵延几十公里,气势宏伟,犹如大规模的舰队组合排列,被称为“西海舰队”。
材料二: 格库铁路是一条客货共线的电气化铁路,被誉为“大漠新丝路”,线路全长 1206 公里,总投资376 亿元。右下图为格库铁路及周边区域略图。
材料三: 传统的棉花采收是人工从棉株上把棉花摘下来,再除去棉花上的杂物,费时费力,机械化采收可以大大节省人力。新疆棉花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 79%,近年来,新疆棉花采收的机械化水平越来越高。
垄岗的走向为 ;简述"西海舰队"景观形成的地质过程。(4 分)
分析格库铁路设计为客货共线的原因。(2 分)
图示地区棉花主要分布在 (地貌名称)。从劳动力角度,说明新疆棉花实施机械化采收的原因。 (4 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 分)
海螺沟冰川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四川西部。2000 年前后,海螺沟冰川上下断开。图 1 中甲地为一处山间盆地,其内积雪广布,图 2 为乙地景观图。
根据当地的大气环境,说明海螺沟冰川考察需要携带的物品。(3 分)
从热力环流和地形角度,分析海螺沟冰川断开的原因。(4 分)
分析甲地积雪面积大的主要原因。(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