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第16课三国鼎立 课件+素养检测+视频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第16课三国鼎立 课件+素养检测+视频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14 09:35:46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秦 — 西汉—东汉 — 三国 — 两晋 — 南北朝 — 隋唐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
—— 《三国演义》
统一
统一
分裂
秦汉时期:前221年—220年
阶段性特征:统一国家的建立、巩固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9年
阶段性特征: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课堂导入
核心素养时代
第16课 三国鼎立
新课标
新课标新教学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评价目标
评价任务
思维创新
核心素养
教学评一致性
课堂导入
Step
01
Step
02
Step
03
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经过和意义,掌握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
2022年课程标准:
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
素养目标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家国情怀 史料实证
家国情怀
学会分析三国鼎立的原因,提高分析历史现象的原因;
认识到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思考:为什么汉末会出现军阀割据局面?
东汉末年的社会景象
《蒿里行》曹操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农民起义不断、军阀割据混战、百姓流离失所、社会经济凋敝
其中盘踞在北方的较为强大的为:袁绍,曹操
曹操的势力迅速壮大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三国志·魏书·毛玠传》
材料二: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Hu)……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魏书》
材料三:提倡“唯才是举”,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不论其出身地位如何,都提拔重用。他曾三次发出《求贤令》,因而曹操周围“猛将如云,谋臣如雨”。——曹操《求贤令》
政治:重用人才,唯才是举,招贤纳士。
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经济方面:采用屯田,组织军队、民众从事农业生产
时空观念
素养探究 一:官渡之战
阅读教材P80,从中找出官渡之战的相关信息(3分钟)
合作+展示
时间
交战双方
经过
特点
结果
影响
200年
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的粮囤,烧掉其全部军粮,迅速歼灭袁军主力
以少胜多
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
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曹操 2万VS袁绍 10万
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亦人谋也 ——诸葛亮








鸿

白马
黎阳
白马津
延津
阳武
乌巢
官渡
黄河







鸿

袁军进攻路线
曹军进攻路线
曹军撤退路线
曹军偷袭路线
袁军追击路线
袁军败退路线
袁军十一万
曹军三四万
十万袁军渡过黄河,包围白马。
曹操声东击西,佯攻延津。
袁绍中计,大军西调,欲堵击曹军。
曹军立刻东调,前往白马解围,留在此处的袁军几乎全军覆没。
袁绍不受教训,令全军渡河,直扑延津南,追击曹军。
解白马之围后曹操向西撤退。
曹军故意将辎重丢弃在道路旁边。袁军纷纷争抢财物。曹操趁机发起攻击,终于击败袁军。
敌强我弱,曹操决定诱敌深入,撤退至官渡一线设防。
袁绍自恃兵多粮足,继续南下,与曹军在官渡僵持。
曹操得知袁军粮草辎重全在乌巢,命五千轻骑伪装成袁军,偷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
袁军军心动摇,不战而乱,曹操率军乘胜追击,7万袁军全军覆没。袁绍带800骑兵逃回。
公元200年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
官 渡 之 战
以少胜多
袁 绍
曹 操
官渡
动脑经:曹操为什么能在官渡之战中打败实力强大的袁绍?
(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
(2)经济上,实行屯田,重视农业生产;
(3)军事上,积极练兵,战术得当;
(4)个人上:人才的使用上,曹操任人纳谏;
而袁绍不善用人,骄傲轻敌;
(5)人心上:统一北方,人心所向。
小组合作展示
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曹操
《龟虽寿》
曹操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统一全国
隆中对策三分天下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隆中对》
相关史事
刘备的身边有猛将关羽、张飞,但缺少辅佐的谋士,他听说隐居的诸葛亮是旷世英才,就三次亲自登门求见。这就是流传至今的“三顾茅庐”的佳话。
图中的人物都是谁?这幅图反映了一个什么成语故事?
三顾茅庐
史料实证
素养探究 二:赤壁之战
结合课本81-82页内容,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3分钟)
合作+展示
背景:
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
特点:
影响:
曹操挥师南下,准备统一全国
208年
孙刘联军和曹操
孙刘联军胜
以少胜多
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




曹操军
刘备、孙权军
曹军20余万
孙刘联军约5万
赤 壁 之 战
战役 官渡之战
时间 公元200年
地点 官渡
作战双方
特点
结果 曹操胜利
影响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赤壁之战
公元208年
曹操VS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曹操失败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曹操VS袁绍
赤壁
以少胜多
在官渡大战中以少胜多的曹操,
为什么在赤壁之战以多败少?
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之比较
1.利用气候,巧借东风。
2.采用火攻,战术得当。
3.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孙刘优势
1.北方官兵,不习水战(客观)
2.连环战船,战术失误(主观)
3.骄傲自满,松懈轻敌(主观)
曹军劣势
赤壁之战中优势明显的曹军遭到失败的原因?
吸取经验教训:
谦虚谨慎,骄傲必败;重视利用自然条件;团结可以战胜强大敌人等。
史料实证
素养探究 三:三国鼎立
阅读课本82-83页完成下表
合作+展示
220年
221年
229年
刘备
孙权
洛阳
成都
建业(南京)
政权名称
时间
创建者
定都

蜀(汉)

曹丕
思考:为什么会出现三个国家?
魏、蜀、吴三国经济、军事实力势均力敌,缺乏统一全国的经济基础。
222年,孙权称吴王,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吴国建立
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
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吴国建立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三国建立:
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曹操和他的后继者一直重视屯田,发展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注意兴修水利,保护农桑。北方出现“家家丰足,仓库盈溢”的景象。
(1)魏
三国的经济发展
翻车
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
(2)吴
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3)蜀
蜀锦行销三国
诸葛亮治理国家时,赏罚分明、宽严并用。对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保持尊重,教会他们谋生的技术,帮助他们改进生活。
根据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说说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何历史意义?
你认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图一: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图二:三国鼎立形势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州牧混战的局面 ,实现了局部统一,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此后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所以,我认为是历史的进步。
222年,孙权称吴王,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吴国建立
官渡之战:为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赤壁之战: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三国鼎立
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
经济发展
三国形成
战役
魏国: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吴国: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海外贸易
蜀国: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思维创新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的战役
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
三国时代开始的标志:曹丕建魏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标志:孙权称帝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6课三国鼎立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背诵清单
课标内容;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东汉末年到隋朝统一前的分裂时期,被称之为什么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什么?
①三国两晋南北朝(第二个大分裂时期);②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2、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役是?时间?交战双方?曹操生活的年代是?
①官渡之战;②200年;③曹操和袁绍;④东汉末年。(注:魏国的建立者是曹丕)
3、赤壁之战发生在什么时期?哪一年?交战双方?主要影响?
①东汉末年;②208年;③曹操和孙刘联军;④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4、三国何时建立、建立者、都城分别是?三国时,统一北方的是?三国鼎立的标志是?
②魏;③229年,孙权称帝。
5、三国时期,哪个国家的船队到达过台湾?当时的台湾叫什么? ①吴;②夷洲。
6、三国之前和之后的朝代分别是什么? ①东汉;②西晋
素养检测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1.(2022·山东临沂·模拟预测)为区别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吴国,以及五代时期杨行密建立的吴国,史学界一般称这个政权为孙吴,因其在三国以东,而有东吴的名称。从中原看,孙吴地处长江外,故有时其统治地域也称江表。这个政权的建立者是( )
A.孙权 B.杨行密 C.孙策 D.曹丕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222年,孙权称王,229年称帝,定都建业,A项正确;杨行密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吴国的奠基者,排除B项;孙策是孙权的哥哥,吴国政权的奠基人,排除C项;曹丕是魏国的建立者,排除D项。故选A项。
2.(2022·黑龙江·哈尔滨市风华中学校七年级期中)《三国志·吴主传》里记载道:“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近,大破曹公军。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书中讲述的是哪一次战役( )
A.桂陵之战 B.巨鹿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答案】C
【详解】根据“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近,大破曹公军。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可得出是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公元208年曹操与孙刘联军的战争 ,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C项正确;桂陵之战在战国,排除A项;巨鹿之战是项羽和刘邦间的战争,排除B项;淝水之战是公元383年前秦与东晋的战争。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淝水之战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东晋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排除D项。故选C项。
3.(2022·湖北武汉·七年级期末)分清“史实”与“观点”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之一、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
A.舜年老时让位于禹 B.陈胜、吴广起义
C.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D.曹丕在洛阳称帝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历史观点是指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评价,带有强烈的主观性。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是对赤壁之战的评价,属于历史观点,C项正确;史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不带有作者自己的感彩。A、B、D项均属于史实,排除A、B、D项。故选C项。
4.(2022·安徽芜湖·二模)下列历史图书的目录反映了( )
1.豪杰并起枭雄立——魏……57 2.鞠躬尽瘁营汉室——蜀汉……59 3.生子当如孙仲谋——吴……61
A.楚汉之争 B.西汉建立 C.光武中兴 D.三国鼎立
【答案】D
【详解】根据图中“魏、蜀汉、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20年,曹丕称帝,定城洛阳,魏国建立;221年,刘备称帝,定城成都,蜀国建立;222年,孙权称王,定城建业(南京),229年,孙权称帝,吴国建立,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D项正确;ABC项与题干描述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
5.(2022·甘肃陇南·一模)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地展示出来。下图能直观反映出三国鼎立的形势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详解】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黄河流域,220年曹丕建立魏国,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业,国号吴,B项正确;ACD三项不合题意,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6.(2022·辽宁·沈阳市和平区南昌中学沈北分校七年级阶段练习)歌曲《曹操》的第一句歌词是“东汉末年分三国”。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巨鹿之战 D.淝水之战
【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208 年,曹操挥师南下,准备进而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统一全国,结果曹军大溃,曹操带着败兵北撤,赤壁之战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此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赤壁之战,B项正确;A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7.(2022·全国·七年级专题练习)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绍的军队展开决战。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迅速歼灭袁绍军队的主力,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这场决战是( )
A.牧野之战 B.长平之战 C.赤壁之战 D.官渡之战
【答案】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绍的军队在官渡展开决战。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迅速歼灭袁绍军队的主力,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D项正确;牧野之战,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排除A项;长平之战是发生在公元前260年秦国和赵国之间的一场战争,排除B项;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排除C项。故选D项。
8.(2022·山东聊城·二模)“运筹演谋,鞭挞宇内,北破袁绍,南虏刘琮,东举公孙康,西夷张鲁,九州百郡,十并其八,志绩未究,中世而殒。”这段话评价的是( )
A.刘备 B.孙权 C.诸葛亮 D.曹操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北破袁绍,南虏刘琮,东举公孙康,西夷张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曹操为统一天下,不断征战,打败袁绍,降服刘琮、公孙康和张鲁等人,D项正确;刘备、孙权、诸葛亮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9.(2022·山东日照·中考真题)“西望夏口,东望武昌……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这一场最出自苏轼的名篇,它描述了(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答案】C
【详解】据材料“西望夏口,东望武昌……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可知,材料出自苏轼的名篇《前赤壁赋》,它描述了孙刘联军与曹操展开的赤壁之战情景,C项正确;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同 秦军主力在巨鹿(现属邢台地区 )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展开的战略决战,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淝水之战,是公元383年东晋和前秦之间发生在淝水(今安徽省寿县)的一场战争,最终东晋大胜前秦军,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0.(2022·江西景德镇·二模)《三国演义》取材于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历史,历史上的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于公元( )
A.3世纪初期 B.3世纪20年代 C.2世纪初期 D.2世纪20年代
【答案】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20年,曹丕称帝,国号魏;221 年,刘备称帝,国号蜀; 222年,孙权称吴王,229 年,孙权称帝,吴国建立,三国鼎立局面形成。229年是公元3世纪20年代,B项正确;A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评卷人得分
二、综合题
11.(2022·山东潍坊·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官渡之战后,曹操挥笔写下了千古诗篇《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的“壮心”指的是什么?
材料二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孔,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2)材料二中追忆的是历史上哪次著名的战役?此战役的结果如何?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们胜败的原因。
材料三 如图
(3)请分别写出材料三图中A、B、C三个政权的名称。
材料四 黄龙(孙权年号)二年春正月……谴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
——《三国志·吴书》
(4)材料四所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夷洲是指今天的什么地方?
【答案】(1)统一中国或平定江南。
(2)赤壁之战。曹操败,孙刘联军胜。曹操:骄傲轻敌,曹军多北方人,不习水战,水土不服;孙刘联军:将帅同心,指挥正确,战术灵活等。(言之有理)
(3)A魏国、B蜀国、C吴国。
(4)孙权派卫温出使夷洲。台湾。
【详解】(1)根据材料“官渡之战后,曹操挥笔写下了千古诗篇《龟虽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曹操的壮心是统一中国或平定江南。
(2)根据材料“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孔,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可知此战役是赤壁之战;根据所学知识,赤壁之战后,曹操败,孙刘联军胜;结合所学知识,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是:骄傲轻敌,曹军多北方人,不习水战,水土不服;孙刘联军胜利的原因是:将帅同心,指挥正确,战术灵活等。(言之有理)
(3)根据所学知识,A是魏国,曹丕于220年建立,都城在洛阳;B是蜀国,221年刘备建立,都城在成都;C为吴国,222年孙权建立,都城在建业。
(4)根据材料“黄龙(孙权年号)二年春正月……谴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可知反映的事件是孙权派卫温出使夷洲;根据所学知识,夷州是今天的台湾。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