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1.红军长征的起讫时间分别是( )
A.1933 年 10 月、1935 年 10 月 B.1934 年 10 月、1935 年 10 月
C.1934 年 10 月、1936 年 10 月 D.1935 年 10 月、1936 年 10 月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突围西进,开始长征,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C项符合题意,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B、D项时间不对,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2.“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下列关于红军“远征”描述正确的是( )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围剿” B.是一次主动的战略转移
C.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D.召开遵义会议是胜利的标志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红军远征指的是红军长征,长征胜利结束,虽然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通过战略战役,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C项正确;长征的原因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排除A项;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面对蒋介石对根据地的“围剿”,为保存革命力量,党中央和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排除B项;遵义会议是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长征胜利的标志是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排除D项。故选C项。
3.毛泽东的《七律·长征》里提到“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三军是在( )进行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的结束。
A.井冈山 B.会宁 C.吴起镇 D.遵义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同在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第二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红军长征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也为中国革命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井冈山是革命根据地,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红军三大主力军在会宁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的结束,而不是吴起镇,排除C项;红军长征过程中在遵义召开会议,而不是结束的标志,排除D项。故选B项。
4.长征途中我党召开的具有生死攸关转折意义会议( )
A.八七会议 B.文家市会议 C.遵义会议 D.瓦窑堡会议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遵义会议是指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正确领导,把党的路线转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轨道上来。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C项正确;1927年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排除A项;秋收起义中,在文家市制定了由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革命路线,排除B项;瓦窑堡会议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排除D项。故选C项。
5.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下列表述能反映这一伟大壮举的是( )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C.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D.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答案】C
【详解】“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出自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该诗创作于红军长征途中,C项正确;“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是1919年五四运动中,学生们游行示威时提出的口号,排除A项;“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是毛泽东在1927年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上提出的,八七会议后,毛泽东受中共中央委派,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前往长沙,领导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排除B项;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时,国民革命军在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发布命令:“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排除D项。故选C项。
6.“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这是萧华创作的《过雪山草地》一曲的歌词,这首歌词主要反映出红军在长征中铸造了( )
A.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B.国际主义精神 C.爱国主义精神 D.革命忠诚精神
【答案】A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长征。诗歌突出体现的是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百折不挠、勇于拼搏的精神、团结互助、同甘共苦、革命乐观主义精神,A项正确;国际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 革命忠诚精神与抗美援朝精神有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
7.“她是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诞生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是驰名中外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出发地之一。”材料中的“她”可能是我国的哪座城市( )
A.瑞金 B.延安 C.井冈山 D.南昌
【答案】A
【详解】根据题干“她是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诞生地,第二次国内革命 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是驰名中外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出发地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描述的是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瑞金,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A项正确;综上所述,排除BCD项。故选A项。
8.某初级中学八年级(1)班同学为某期黑板报的出刊,收集整理了如下资料:“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红军长征”。据此,你可以判断,本期黑板报的主题是( )
A.十年内战,烽火绵延 B.国民革命,洪流奔涌
C.八年抗战,同仇敌忾 D.解放战争,革命胜利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27年到1937年,国共双方进行了十年内战,“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红军长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A项正确;国民革命中的典型事件是武昌战役消灭吴佩孚的主力,八年全民族抗战中的典型事件是百团大战, 解放战争发生了三大战役,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9.读下图,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表述正确的是( )
A.②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
B.在③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在④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D.红军三大主力在①胜利会师
【答案】D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①是甘肃,②是陕西,③是江西,④是湖南。三大红军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D项正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所在地是在瑞金,即③,排除A项;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在井冈山建立,排除B项;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是南昌起义,排除C项。故选D项。
10.周恩来说:“我们红军像经过了一场暴风雨的大树一样,虽然失去了一些枝叶,但保存了树身和树根。”这反映了
A.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点燃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 B.北伐的胜利进军,促进了工农革命的蓬勃发展
C.红军长征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D.国共合作的实现,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答案】C
【详解】根据“我们红军像经过了一场暴风雨的大树一样,虽然失去了一些枝叶,但保存了树身和树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军在反击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时失利,1934年10月,红军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红军长征胜利,粉碎了国民党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C项正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后,开始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排除A项;北伐战争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的成就,排除B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的,排除D项。故选C项。
评卷人得分
二、综合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镑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长征》
材料二 会议以后,我军一反以前的情况,好像忽然获得了新的生命,迂回曲折,穿插于敌人之间,以为我向东却又向西,以为我渡江北上却又远途回击……弄得敌人扑朔迷离,处处挨打,疲于奔命。
材料三 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
(1)材料一中“金沙水拍云崖暖”是指红军长征途中的什么事件?在长征途中,红军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行动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说一说,使红军在长征途中由被动变为主动的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什么?这次会议有何重要意义?
(3)你能从红军长征中学习到哪些精神?
【答案】(1)巧渡金沙江,四渡赤水。
(2)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车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3)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勇敢进取精神等。(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详解】(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金沙水拍云崖暖”可知,金沙水拍云崖暖是指巧渡金沙江,在长征途中,红军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行动是四渡赤水。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迂回曲折,穿插于敌人之间,以为我向东却又向西,以为我渡江北上却又远途回击……弄得敌人扑朔迷离,处处挨打,疲于奔命”可知,长征途中由被动变为主动的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遵义会议;它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车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3)此问相对开放,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如,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勇敢进取精神等。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