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同步检测(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同步检测(解析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14 09:49: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1.“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张少帅(张学良)最大的历史贡献在于( )
A.建立黄埔军校 B.为抗日救亡发动西安事变
C.东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领导 D.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谁人不知张少帅(张学良),千古功臣一代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为了逼蒋抗日,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发动西安事变,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因此张少帅(张学良)最大的历史贡献在于为抗日救亡发动西安事变。B项正确;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黄埔军校,排除A项;1928年底,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至此,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排除C项;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学生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排除D项。故选B项。
2.侵华日军花谷少佐在战后的回忆录中写道:“……以巡视铁路为名,率部向柳条湖方向走去,……在这里,河本亲自把炸药放在铁轨下,并点了火。……川岛中队长立即率兵南下,开始袭击北大营”。他回忆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西安事变
【答案】A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率部向柳条湖方向走去,……在这里,河本亲自把炸药放在铁轨下,并点了火”指的是日本关东军策划的“柳条湖事件”,“川岛中队长立即率兵南下,开始袭击北大营”指的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策划“柳条湖事件”,以此为借口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这就是“九一八事变”,A项正确;华北事变是在日军占领东北后,将侵略势力伸入华北地区,企图将华北变成另一个伪满洲国,排除B项;八一三事变发生在上海,排除C项;西安事变发生在西安,是张学良杨虎城为了逼蒋抗日发动的兵谏,排除D项。故选A项。
3.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广西起义 D.黄花岗起义
【答案】A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9月18日夜,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爆发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A项正确;一·二八事变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为了支援和配合其对中国东北的侵略、掩护其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的丑剧,排除B项;广西起义、黄花岗起义都是同盟会领导的反对清朝统治的起义,排除CD项。故选A项。
4.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国民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是( )
A.“攘外必先安内” B.准备对日持久防御作战
C.全面“围剿”红军 D.削弱地方军阀割据势力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要塞区的建设”“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可知,这段时间,国民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是在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为防御日本的进攻做准备,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攘外必先安内”,排除A项;材料中的“江宁”“连云港”,不是地方军阀割据势力的范围,“京沪、沪杭”等地也不是红军的苏区,所以国民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全面“围剿”红军和削弱地方军阀割据势力,排除CD两项。故选B项。
5.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台儿庄战役
【答案】A
【详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1931年9月18 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于次日清晨占领沈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A项正确;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在西北“围剿”红军的国民党将领张学良、杨虎城与红军停战,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但蒋介石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亲赴西安威逼张、杨继续进攻红军。张学良、杨虎城在多次恳请无望的情况下,于1936年 12月12日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排除B项;1937年7月7日晚,驻屯北平南郊的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日方的无理要求,遭到中国驻军的拒绝。早有准备的日军悍然炮轰我军防地。驻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抵抗。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排除C项;台儿庄战役是抗战时期正面战场的一次战役,排除D项。故选A项。
6.西安事变发生后,有人主张将蒋介石“交付人民审判”,但中共中央认为应争取国民党亲英美派接受“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为此制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这表现出中国共产党( )
A.消除了与国民党的矛盾 B.以民族利益为重的伟大胸怀
C.取得了抗战胜利 D.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西安事变爆发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不顾前嫌,制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体现出了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的伟大胸怀,B项正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并不能消除与国民党的矛盾,排除A项;取得抗战胜利的时间是1945年,西安事变发生于1936年底,排除C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是1937年9月,排除D项。故选B项。
7.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
A.改善国共关系 B.为民族利益实现共同抗日
C.粉碎亲日派企图 D.对蒋介石的营救
【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西安事变。中共中央为民族利益实现共同抗日,派周恩来前往重庆,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B项正确;“改善国共关系、粉碎亲日派企图、对蒋介石的营救”都不是根本出发点,排除ACD项。故选B项。
8.有一首歌谣这样唱道:“蛐蛐叫喊夜声长,茄子下来菊花黄;没到八月过中秋,小鬼便抢占沈阳。”它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长沙保卫战
【答案】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经过精心策划,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日军以此为借口,炮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这就是“九一八事变”,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陷。A项正确;华北事变与沈阳不符,排除B项;卢沟桥事变在北平,排除C项;长沙保卫战发生在长沙,排除D项。故选A项。
9.“它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永远值得纪念的一个伟大事件,它准备了抗战的思想,准备了抗战的人心,准备了抗战的干部,它所展现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已经成为中国青年乃至我们民族英勇奋斗的不竭的精神源泉。”材料中所评述的历史事件最有可能是( )
A.“九一八”事变 B.五四运动
C.“一二 九”运动 D.西安事变
【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它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永远值得纪念的一个伟大事件,它准备了抗战的思想,准备了抗战的人心,准备了抗战的干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描述的是“一二·九”运动,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学生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这场爱国救亡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C项正确;“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五四运动与抗战无关,排除B项;西安事变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0.“晚上十点,一枚炸弹在沈阳郊外的南满铁路路段爆炸。事实上炸弹的损失微乎其微,并没有中断正常的铁路运营……但日本巡逻队声称……只得还击‘自卫’。至翌日凌晨三点四十分﹐沈阳城墙被攻破,该城被占领。”上述事件标志着( )
A.东北三省沦陷 B.抗日战争开始 C.伪满洲国建立 D.日本全面侵华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沈阳郊外的南满铁路路段爆炸”、“沈阳城墙被攻破,该城被占领”可得出这是1931年9月18 日发生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B项正确;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1932年2月,东北全境被占,东北三省沦陷,排除A项;伪满洲国是1932年成立的,排除C项;日本全面侵华是在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后,排除D项。故选B项。
评卷人得分
二、综合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军队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沈阳城!
——民间小调
材料二:“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箕豆之煎,况汉卿(张学良字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以叛逆目之……”。
(1)材料一描述的事件发生在哪一年?史称什么事件?这一事件的影响是什么?
(2)材料二报道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的发动者是谁?发动这一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3)中国共产党派谁为全权代表参加谈判,解决材料二反映的事件?这一事件在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下最后得到怎样的解决?
(4)这一事件的解决有什么意义?
【答案】(1)1931年;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
(2)西安事变;张学良和杨虎城;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周恩来;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4)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解析】(1)
根据材料一“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可知这是说的九一八事变。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31年9月18日夜,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路轨,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命令东北军对日军的行动采取不抵抗政策,几十万军队让出沈阳城。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陷敌。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
(2)
由材料二可知这是西安事变的内容。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
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联蒋抗日;派周恩来到西安参加谈判,与各方面进行协商。经过中共和各方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张学良释放了蒋介石,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4)
依据课本知识可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