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1931年9月18日
1937年7月7日
1945年8月15日
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日本无条件投降
抗日战争(14年抗战)
局部抗战(东北地区)
全面抗战(全国)
课堂导入
抗日战争胜利
核心素养时代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课件
新课标
新课标新教学
评价目标
评价任务
思维创新
素养拓展
教学评一致性
课堂导入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Step
01
Step
02
Step
03
能说出全民族坚持抗战、中共七大和日本投降等基本史实。
2022年课程标准:
1. 通过了解中共七大,认识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大意义;
2. 通过史事,认识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艰苦历程,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知道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认识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历史意义。
评价目标导航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唯物史观 史料实证
家国情怀
探究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伟大意义,培养学生依据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日本改变策略
广州、武汉沦陷后,日本战线太长,兵力不足,国内资源紧张
对国民党
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
★ 汪精卫叛国投敌,1940年3月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
★ 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
对共产党
对占领区
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加强军事统治、经济掠夺
★ 共产党针锋相对,坚持抗战,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大生产运动
面对日本的侵略政策,中国各方是怎样应对的?
全民族坚持抗战
“以华治华”
“以战养战”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各界怎样共同抗敌?
独学+展示
素养探究一:全民族坚持抗战
唯物史观
国民党
汪精卫公开叛国,1940年成立南京伪国民政府
1941年1月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共产党
[1]枣宜会战中,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
[2]在反“扫荡”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社会
各界
[3]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
[4]广大妇女: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
[5]工厂内迁:工人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6]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
[7]文艺界:成立各种抗战协会,通过文艺作品宣传抗战。
蒋介石限令黄河以南新四军于一个月内撤到黄河以北。中共中央顾全大局,决定将皖南的新四军撤到长江以北。1941年1月,项英率新四军军部和部队9000余人北移,进入安徽泾县茂林地区时,突遭事先埋伏的国民党军队7个师8万余人的包围和袭击。广大指战员经7昼夜浴血奋战,但终因众寡悬殊,弹尽粮绝,除2000余人突出重围外,大部壮烈牺牲。军长叶挺谈判被扣,副军长项英等突围中被叛徒杀害。蒋介石竟反诬新四军“叛变”。
1939年周恩来、叶挺、陈毅、粟裕在新四军皖南军部
皖南事变
相关史实
中国共产党在打击倒退势力后,又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打破了日伪军的封锁。
1943年秋天,中央机关在枣园的书记处礼堂举行了纺线比赛。
王震率359旅南泥湾开荒
看图学史
抗战胜利前夕,摆在中国人民面前有两种前途……
1945.5. 重庆
国民党六大
坚持独裁
坚持反共
……
黑暗
1945.4.~6. 延安
中共七大
实现民主
实现统一
……
光明
中共七大的内容及意义分别是什么?
合作+展示
素养探究二:中共七大
历史解释
时间、地点
内容 总结经验
政治路线
组织路线
思想路线
历史意义
1945年4月 延安
总结了中共领导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
总结了抗日战争的丰富经验。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共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
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党和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思考:中共七大为什么被称为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是指全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形成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是为中国抗日战争和新民主民主革命的胜利指明了道路,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
中共七大
团结:
胜利:
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抗击日军
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
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
《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
战略反攻
哪些事件加速了日本投降?
日本投降
何应钦代表(左)中国接受日军投降书
思考:日本宣布投降时间?正式签署投降时间?
宣布投降:
签署投降:
1945.8.15
1945.9.2
根据材料归纳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合作+展示
素养探究三:抗日战争的胜利
时空观念
上海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并广泛地动员全国民众。……广大华侨节衣缩食,捐献大量钱财、衣物、药品、汽车等,支援祖国的抗战。
美国、苏联等国际力量的配合和援助。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反侵略的正义的战争。
在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实行全民族的抗战(主要原因) 。
中国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签订《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签订《北京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签订《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签订《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
1840-1842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
1931-1945
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四川一位老父亲送他自动请缨出征的儿子一面“死”字旗!白布旗正中写了一个大大的“死”字,旗子左边写道:“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望本分!”
“共军与民众的关系,同以往的当政者不同。中共及其军队集中全力去了解民众,争取民心,不但日本,就连重庆方面也是远远不能相比的。正因为如此,尽管他们在数量方面处于劣势,却具有不容轻视的坚韧力量……”
——摘自《华北治安战》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美国总统罗斯福
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归纳:根据所学内容,说出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中国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发愤图强、振兴中华、
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讲话
抚今追昔,我们获得了哪些启示?
日本改变策略
中共七大召开
日本投降
汪伪政权建立
皖南事变发生
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对占领区加强军事统治
和经济掠夺
全民族坚持抗战
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确立了党的指导思想
全民族坚持抗战的结果
近代中国反抗外国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张自忠、左权殉国
思维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