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课堂导入
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历史上哪一件事呢?
为什么要在每年的这一天敲响警钟呢?
中国在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地—-沈阳建立的纪念馆,它记录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史实,这是为了让人们记住1931年9月18日发生的“九一八事变”这个国耻日。
核心素养时代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新课标
新课标新教学
评价目标
评价任务
思维创新
素养拓展
教学评一致性
课堂导入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Step
01
Step
02
Step
03
通过材料分析九一八事变的原因,了解九一八事变的经过和意义。
2022年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九一八事变、东北抗联、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等史事,认识日本侵华的罪行,
评价目标导航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时空观念 唯物史观
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知道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的概况;
说出西安事变的过程;
理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阅读材料结合课文思考:日本为何要发动九一八事变并完成相关知识点?
独学+展示
素养探究一:九一八事变
史料实证
材料一:早在1927年,日本内阁召开东方会议,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就提出了“欲征服支那(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指包含东北等地),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田中奏折》
说明蓄谋已久
材料二: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了日本经济,日本政府急于通过发动侵略战争,以摆脱危机。 ——摘编自《中国现代史》
材料三:蒋介石将消灭红军视为第一要义,以“攘外必先安内”为处理内外关系战略国策……蒋介石于事变发生的当天还乘舰前往南昌督师剿共。 ——摘编自《中国现代史》
转嫁经济危机
蒋介石的内战政策给了日本可乘之机
时间:
地点:
借口:
影响:
结果:
1931年9月18日
沈阳
柳条湖事件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局部抗战开始)
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东北三省沦陷
扩大侵略
(1)日本相继占据东北三省;
(2)1932年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分裂中国;
(3)日屠杀无辜人民,掠夺资源,推行奴化教育;
(4)1932年进攻上海,制造一·二八事变。
蒋光鼐、蔡廷锴
溥仪像
奴化教育
面对日军的侵略,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又是如何做的呢?
九一八事变后各方态度:
1.东北各族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
2.中国共产党:
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
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1936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开始改编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与日军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
东北抗日队伍抗击日军
3.学生:一二九运动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而且日本侵略逐步向华北地区扩展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华北危急!!!
中华民族危急!!!
1935年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
国民政府蒋介石:
攘外必先安内,继续围剿红军。
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国家危亡之际难道你还要打内战吗?
爱国学生:
阅读课本完成一二.九运动的知识点?
独学+展示
素养探究二:一二·九运动
历史解释
一二·九运动 时间
主力
领导力量
口号
结果
影响
1935年12月9日
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
反动军警用大刀、水龙、木棍镇压青年学生
学生
中国共产党
共产党
1935年8月,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倡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东北军
“我们应到白山黑水之间与日寇来个你死我活,怎能在周秦汉唐的故地与红军自相残杀?”
蒋介石
亲赴西安督战:如不“剿共”,西北军调到福建,第17军调到安徽,由中央军进驻陕甘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1936年10月22日,蒋介石严令进剿红军,张学良表示反对,并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要求,遭蒋拒绝,两人大吵。
1936年10月29日,张学良到洛阳为蒋祝寿,劝蒋联共抗日,遭蒋拒绝。
1936年11月27日,张学良上书蒋介石,请缨抗战,遭蒋拒绝。
1936年12月2日,张学良到洛阳见蒋,要求释放抗日救国会“七君子”,遭蒋拒绝
1936年12月7日,张学良到华清池见蒋,声泪俱下要其“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蒋不但无动于衷,反而痛责张学良。
1936年12月11日晚,蒋介石宣读撤销张学良副总指挥的职务……
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激烈的争辩
苦口婆心的劝谏
声泪俱下的哭谏
兵 谏
阅读课本完成以下知识点?
合作+展示
素养探究三:西安事变
家国情怀
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 时间
目的
人物
经过
1936年12月12日
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
张学良、杨虎城
张、杨扣蒋,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西安事变后,各派政治力量的态度?
国民党亲日派何应钦主张武力讨伐张杨,炸平西安,欲置蒋于死地,自己取而代之;
亲英美派宋美龄等主张与张杨谈判,以和平的方式营救蒋介石;
日本:挑拨中国打内战,自相残杀吧!
英美:中国被日本占领将影响在华的利益还!要使中国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面对如此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如何处置蒋介石成了棘手的问题,是“放蒋”?还是“杀蒋”?结合当时的国内情况,你觉得怎样处置蒋介石合适?请说出你的理由。
秦邦宪、叶剑英、周恩来
中共的态度:
局势动荡,倘若处死蒋死,中国必纷争四起、群雄割据,使日本有机可乘,有利于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所以,蒋不可杀。
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联蒋抗日。
结果:
经过谈判,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九一八事变
局部侵华
成立
伪满洲国
策动
华北自治
东北抗日游击队抗日义勇军抵抗
中国局部抗战
(1931-1937年)开始
一二·九运动
西安事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日本侵略
中国抗争
思维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