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课后练习四(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课后练习四(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1-14 10:32: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课后练习四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用0、2、3、4、5组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中乘积最大的算式是(  )。
A.53×420 B.54×320 C.52×430
2.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96平方厘米,如果长不变,宽乘4,这个长方形就变成了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A.49 B.196 C.784
3.两位数乘多位数,用一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个位上的数,乘得的积是( )
A.几个一 B.几个十 C.几个百
4.437×25的积的最高位是( )。
A.十万位 B.万位 C.千位
5.“小红妈妈买3千克苹果花了48元,每千克苹果多少钱?”这道题是求( )。
A.单价 B.总价 C.数量
二、填空题
6.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7.根据规律填空,9×9=81,98×9=882,987×9=8883,9876×9=( )。
8.马小虎在做一道乘法计算题时,把其中一个因数28看成了23,结果得到的积比正确的积少1280,那么正确的积是( )。
9.太阳花现在每盆12元,花店一共卖出去了136盆,总收入是 ( )元;如果店主把它的单价调整到现在的2倍,卖出的盆数不变,那么总收入是( )元;如果单价不变,卖出的盆数是现在的一半,那么总收入是( )元。
10.一人骑车每分钟行225米,4分钟行( )米。
三、判断题
11.三位数乘最大的两位数,积可能是四位数或五位数。( )
12.每套校服120元,买30套需要3600元。( )
13.一道乘法算式的两个因数同时乘3,则它的积不变。( )
14.已知一件商品的单价和购买的件数,可以求出总价。( )
15.一辆货车可装货物300吨,10辆同样的货车一共可装货物3000吨。( )
四、计算题
16.直接写得数
50×30= 125×8= 170×5= 165×10=
140×50= 21×30= 69×98≈ 403×21≈
17.递等式计算
12×(38+152) 40+160÷(112-107) 107×43+257
五、解答题
18.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前3 小时行了150千米,以后每小时速度提高了10千米,又用了2小时到达乙地.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9.水是宝贵的资源,但在你的生活中,有些损失的水加起来,则是一个十分巨大的数量.如果你直到刷牙结束时才关闭水龙头,每10秒流失的水有500毫升,如果你每天刷牙两次,每次大约180秒,全国约有13亿人,那么每天流失的水是多少千克,合多少吨?一年365天又将流失多少吨?(1ml水重1克)
20.商店从工厂批发85台复读机.
(1)商店从工厂批发的复读机每台145元,商店要付给工厂多少钱
(2)若商店以每台185元的价格卖出76台复读机后,开始降价销售,每台只卖138元,如果商品全部卖完,你认为商店是赚钱还是亏损
参考答案:
1.C
【分析】根据乘法的性质可知,乘法算式的因数越大,积就越大;因此要使两个数的乘积最大,就要使这两个数尽量大;根据数位知识可知,数的高位的数字越大,其值就越大,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520×43=22360
52×430=22360
结合选项可知:用0、2、3、4、5组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中乘积最大的算式是52×430。
故答案为:C
【点睛】明确数的高位的数字越大,其值就越大这一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C
【分析】我们知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相同的数,这是积变化的规律。已知长方形的长不变,宽乘4,那么面积也会乘4,即196×4是现在图形的面积,也就是正方形的面积,据此解答。
【详解】正方形的面积是:196×4=784(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积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B
【解析】略
4.B
【详解】略
5.A
【分析】根据题意,题中给了总价和数量,总价÷数量=单价,所以要求的是单价。
【详解】此题是求单价,单价=总价÷数量。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考查了总价÷数量=单价的数量关系。
6.见详解
【分析】(1)第1题,观察上图可知,第一个乘数的个位上的数字乘3的积的个位上是8,可以得出第一个乘数的个位上是6,第一个乘数十位上的数与5的积加进位3等于33,所以第一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字是6,再根据乘法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2)第2题,观察上图可知,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乘第一个乘数百位上的1等于2,所以第二个乘数个位上是2,第一个乘数十位上的数乘7的积的个位上的数加进位的3还是等于3,说明第一个乘数十位上是0,再根据乘法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详解】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7.88884
【分析】根据前三道算式的结果可知:乘积的末尾的数字与第一个因数的末位数字之和是10,乘积中除末尾的数字其它都是8,8的个数和第一个因数的位数相同,并且第一个因数由9、8、7、6……依次递增。
【详解】9×9=81
98×9=882
987×9=8883
9876×9=88884
【点睛】仔细观察前三道算式,找出特点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8.7168
【分析】结果算少1280是因为一个因数少了28-23,只需将1280除以(28-23)即可得到另一个因数是多少,然后用求得的因数乘正确的因数28得到正确的积。
【详解】1280÷(28-23)=1280÷5=256
256×28=7168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因数和积之间的关系,注意根据积比正确结果少的结果以及因数少多少求出另一个因数是多少是关键。
9. 1632 3264 816
【分析】根据单价×数量=总价,代入数据可求总收入,根据积不变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几倍,积也扩大几倍即可解答数量不变,单价扩大2倍,总收入扩大2倍;理解减少一半就是缩小2倍,依然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单价不变,数量缩小2倍,所以总价缩小2倍,代入数据解答;据此解答。
【详解】12×136=1632(元);
1632×2=3264(元);
1632÷2=816(元)
【点睛】本题考查了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和积的变化规律,掌握单价×数量=总价和积的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10.900
【分析】根据速度×时间=路程,代入数据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225×4=900(米)
一人骑车每分钟行225米,4分钟行900米。
【点睛】解答本题需熟练掌握路程、速度和时间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11.√
【分析】最大的三位数乘最大的两位数,积最大。最小的三位数乘最大的两位数,积最小。再判断积的位数。
【详解】999×99=98901
100×99=9900
则三位数乘最大的两位数,积可能是四位数或五位数,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关键是求出最大和最小的积。
12.√
【分析】根据单价×数量=总价,代入数值即可解答。
【详解】120×30=3600(元),所以,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两位数乘三位数乘法的实际应用,明确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
【分析】当两个因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时,积就要乘(或除以)两次这个数。
【详解】一道乘法算式的两个因数同时乘3,积就乘3×3=9;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积的变化规律的灵活应用。
14.√
【分析】根据总价=单价×数量,用一件商品的单价乘购买的件数,可以求出购买这些商品的总价。据此判断。
【详解】例如一支笔5元,买23支笔花费:23×5=115(元)。即已知一件商品的单价和购买的件数,可以求出总价。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经济问题,熟练掌握总价、单价和数量之间的关系,已知三个量中的两个量,即可求出第三个量。
15.√
【解析】略
16.1500;1000;850;1650;
7000;630;7000;8000
【详解】略
17.2280;72;4858
【分析】此题考查了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先找对每一个算式的运算顺序,再按照运算顺序计算,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如果同一级运算,一般按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如果既有加减又有乘除,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由此解答即可。
【详解】12×(38+152)
=12×190
=2280
40+160÷(112-107)
=40+160÷5
=40+32
=72
107×43+257
=4601+257
=4858
18.280千米
【详解】(150÷3+10)×2+150
=(50+10)×2+150
=60×2+150
=120+150
=270(千米)答:甲、乙两地相距270千米.
19.每天流失水234亿千克,合2340万吨;一年流失水85.41亿吨
【详解】180×2÷10×500=18000(克)=18(千克)
13亿×18=234亿(千克)
234亿千克=23400000000千克=23400000吨=2340万吨
23400000×365=8541000000(吨)=85.41亿(吨)
答:13亿人每天流失水234亿千克,合2340万吨;一年将流失水85.41亿吨
20.(1)12325元
(2)赚钱了
【详解】(1)145×85=12325(元)
(2)185×76+138×(85-76)=15302(元)
15302-12325=2977(元)
赚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