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人美版四年级下册
鸢尾花
课 型:欣赏
课 时:1
教学目标:
1、知识:了解后印象派画家梵高的作品,陶冶情操。
2、技能:学会欣赏的方法。
3、情感:了解画家的绘画语言,体会画家的情感。
教学重点:
画家的艺术生平介绍。
教学难点:
作品的分析,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语言导入本次欣赏课,出示课题
初步感受
1、学生观察教材上画面的内容,结合文字初步了解作品相关信息,感受作品的美感。
2、学生关上教材,提出与《鸢尾花》相关问题,大家回答
3、欣赏摄影鸢尾花,了解生活中的鸢尾花的样子、文化、习性、功能
4、看视频,了解梵高是在什么情况画出《鸢尾花》的,激发好奇心
深入欣赏
了解画家梵高的生平
(1)看书P32,自读。
(2)学生举手发言,说说自己对梵高的了解。
(3)老师带着学生梳理梵高的生平基本情况。
生卒时间、国籍、所属绘画流派、绘画主张与风格、执着于艺术的精神、悲剧色彩的人生等
(4)虽然画家梵高活着时是失败再失败的人生,但死后却被世人高度认可,并拍了许多梵高传记,其中最有特色的是近年出品的以梵高油画组成的动画长片《至爱梵高·星空之谜》,欣赏动画片视频节选几分钟,进一步感受画家的人生体验、油画创作背景
2、鸢尾花的作品赏析
生读书、欣赏,讨论。
说说自己从文字中得到哪些信息。
(1)谈谈自己看到作品后的感受,色彩上有什么特别的冲击力。
先从色彩整体感觉、线条、情绪三方面来描述这幅作品后
色彩——明快鲜艳、偏冷
线条——流畅、细腻、精巧
情绪——愉悦、平静、舒心
(2)再在构图、色彩技法、笔触方面赏析
构图——平稳、饱满、丰富
色彩——过渡色、对比色
笔触——井然有序又富于变化,形成更丰富的点、线面构成和肌理效果
资料:1889年5月
画布,油彩,71厘米X93厘米,
美国马利布·保罗—盖提博物馆
教师操作课件:本幅画是梵高到圣雷米之后最早完成的作品之一。画中色彩丰富,线条细致而多变,
左边的白花与最左方的浅蓝花相呼应。
中间的绿叶将聚散得宜的花朵上下分开,即起到了稳定画面的效果,又使蓝花富有动感。
3.在和谐的蓝花绿叶间点缀黄色,又在绿叶下方的土地上安排红褐色,使画面的色彩对比更加明亮,富有韵律般的视觉美感。画家细心安排花朵位置,引导观者视线。整个画面充满律动及和谐之感。
其浅蓝色的花朵与淡淡的叶子在轻盈的微风中摇曳,洋溢着一派欣欣向荣的气息。画面构图平稳,花叶聚散得宜,将花朵上下分开,即使画面稳定,又使兰花富有动感。
操作课件,放大,引导学生发现每朵花中用到的颜色过渡。
4、梵高其他作品简介
5、学生欣赏凡高的作品,小组讨论欣赏作品的感受。
四、探究感悟:
1、老师特别喜欢梵高的这幅画,今天,我把自己临摹的作品带来了,你们想不想看看?(出示砂纸画——鸢尾花),梵高的《鸢尾花》是在油画布上画的,而我的这幅画你知道是用什么材料吗?——砂纸画的。
2、油画棒色彩很鲜艳,在砂纸上画花一定别有一番韵味,想不想看看?
为了让大家更近距离的感受一下砂纸上的花,我给每一个组一幅砂纸画的鸢尾花,你们想得到吗?那好,现在带着几个问题欣赏这份礼物。
摸一摸你手中的砂纸画,什么感觉?画面上都用了什么样的颜色?
3.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示范如何用油画棒在砂纸上表现点、线、面,并简单的画一幅鸢尾花。
看完后,请小组讨论一下:画砂纸画需要哪几个步骤。(生回答问题)
板书:构图、涂色(尽量使用过渡色)
五、实践创作:
1、你们想不想也像老师一样用砂纸画一画鸢尾花?美丽的“百花园”就要百花齐放啦,它靠大家的勤劳和智慧实现百花盛开的场景。在这个“百花园”里还将有十位“百花奖”的诞生,还有精美的礼品赠送,你们有信心争取吗?那好,同学们兴趣这么浓厚,老师将要送给大家第二件礼物:砂纸。请小组长为大家分发砂纸。
马上行动。
2、学生创作,师辅导。
六、作品赏析:
百花园盛开着一朵朵娇艳的花,这都是大家辛苦换来的结果,下面,请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到前面做评委,评选出十位“百花奖”获得者,赠送礼品,掌声祝贺他们。
七、课后拓展,请同学们网上看关于梵高的动画片, 临摹一幅喜欢的梵高的画。
第90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至爱梵高》
https://www./v_19rrfa9r34.html
札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对这幅画形、色、构图的分析,相信学生在下节课《植物写生》时,也会有令人惊喜的表现。
板书设计:
鸢 尾 花
梵高生平
构 图
二、作品赏析 线 条 情 绪 情 感
色 彩
笔 触
三、学习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