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单元测试 五
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 (2.4~2.6)检测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
A.太阳 B.水母 C.萤火虫 D.月亮
2.我市夏季多雷雨天。打雷时,我们通常会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
A.光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B.光的传播速度小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C.光的传播速度等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D.先发生闪电,后发出雷声
3.一个苹果在阳光下看起来是红色,这是因为( )
A.红光透过苹果 B.苹果只吸收红光
C.苹果只反射红光 D.红光折射进苹果
4.如图是四个透镜实物图,属于凹透镜的是( )
/ / / / /
A B C D 第5题图
5.如图,MN为平面镜,一束光线沿AO方向入射,经平面镜反射后会通过图中的(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6.下列现象中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桥在水中形成“倒影” B.汽车后视镜可扩大视野
C.手在灯光下形成影子 D.池水的深度看起来要比实际浅
7.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cnkxtj2008
A.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B.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15°时,反射角也为15°
C.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
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8.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由瞳孔进人眼球内部,再经过一系列折射后,物像形成于( )
A.角膜 B.视网膜 C.晶状体 D.视觉中枢
9.我们经常提到的像: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 ③放大镜成像 ④电影屏幕上的像 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 )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B.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 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①③④
10.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该凸透镜的焦距( )
A.一定小于l B.一定等于l
C.一定大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11.晚上,小科在教室里通过窗玻璃看到自己的像,而且室内灯光越亮像就越清晰,下列对该像描述正确的是( )
A.所成的像是实像21cnkxtj2008 B.室外越亮像就越清晰
C.像的形成原因是光的反射 D.人越靠近窗玻璃像就越大
12.如图,F是透镜的焦点,其中正确的光路图是( )
/ / / /
A B C D
13.为了看清科学课本上的字,小华的眼睛与课本的距离越来越近了,说明小华已患上( )
A.近视眼,需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B.近视眼,需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C.远视眼,需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D.远视眼,需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14.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下列光路图能正确表示这一现象的是( )
/ / / /
A B C D
15.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明设计了四种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合乎要求的是( )
/ / / /
A B C D
16.“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优美的诗句描绘了光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上明月”是光的反射现象 B.“疑水浅”是光的反射现象
C.“一叶障目”是光的反射现象 D.“一叶障目”是光的折射现象
17.如图所示为一倾斜的平面镜,当你走向平面镜时,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
A.镜中的像变大21cnkxtj2008 B.通过平面镜观察到的视野变大
C.镜中的像将远离你 D.像与你的连线与镜面不垂直
18.如图所示,此时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现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与蜡烛的位置对调,则光屏上( )
A.无像 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19.把微小放大以利于观察,这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如图是一种显示微小形变的装置.A为激光笔,B、C是平面镜,P为台面,未放重物时,激光束反射在屏上的光斑为点D,当把重物M放在台面P上时,台面将发生微小形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小,光斑向D点的左侧移动
B.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小,光斑向D点的右侧移动
C.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大,光斑向D点的左侧移动
D.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大,光斑向D点的右侧移动
20.实验室备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三个实验小组分别用这三个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都为12cm时,甲、乙、丙三透镜分别成缩小的实像、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则这三个透镜的焦距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为( )
A.f甲>f乙>f丙 B.f乙>f丙>f甲
C.f乙>f甲>f丙 D.f丙>f乙>f甲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21.“锅庄”是藏族的民间舞蹈,在节日或农闲时男女围成圆圈,绕着篝火,边歌边舞,如图所示。“篝火”属于 (选择:“人造”、“天然”)光源,在篝火的照射下我们看到了周围的物体属于光的 现象,透过篝火上方的空气观察到对面的景物在“摇晃”这是光的 导致的。
22.小红站在学校大厅衣冠镜前2m的地方,像到小红的距离为 m;小红发现衣领处有一点污渍,便走近镜子,镜中的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由于大厅内光线较暗,为了帮助小红看清衣领上的污渍,小明应将光源照向 (选填“衣领”或“平面镜”)。 21cnkxtj2008
23.星期天,小明约小刚逛公园,在游玩时看见了一些现象,他俩从科学角度议论起了下列问题。
(1)阳光下,小明看见自己在地面上留下了影子,可以用光的 知识来解释;
(2)来到湖边,小刚看见湖水中的鱼在蓝天白云间游弋,看见的鱼是光的 形成的,看见的蓝天白云是光的 形成的 像,入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为30°,那么入射角是 ,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是 ;
(3)若湖中的水深1m,则白云形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 1m。(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4.2013年12月6日17时47分,“嫦娥三号”卫星成功靠近月球制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嫦娥三号”着陆器的摄像头相当于 透镜(选填“凸”或“凹”),拍下“玉兔号”巡视器的照片是 (选填“倒立”或“正立”)、缩小的 像(选填“实”或“虚”);这种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若镜头的焦距为15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月球上的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 cm。
25.如图所示,清澈平整水面下的“射灯”射出的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到水与空气的界面时将发生反射和折射,若入射光线与界面成53°角,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100°,则反射角的大小为 ,折射角的大小为 。
/ / /
第25题图 第26题图 第27题图
26.如图所示,一束激光沿 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 (左/右)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在此过程中,折射角 (增大/不变/减小)。
27.为了把太阳光反射到一座洞口在水平方向的涵洞中去,小明设计安装了一块能自动调节方向的平面镜M,如图所示,正午时刻,太阳光垂直于水平地面照射,图中表示平面镜方向的那个角度应为α= ;午后,随着太阳西斜,α应适当 (选填“增大”或“减小”)。 21cnkxtj2008
三、作图题(每图4分,共16分)
28.(1)在图1中画出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图2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3)将图3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补画完整;
(4)图4中一条光线射到水面后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OA如图所示,试画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21cnkxtj2008
/ / / /
图1 图2 图3 图4
四、实验探究题(除标明外每空1分,共19分)
29.(1)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并得出了“在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结论,同组同学告诉他结论不正确,你认为正确的结论应该是: ;(2分)实验中,如果让光沿BO方向入射到镜面,那么反射光会沿OA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反射现象中, ;(2分)
(2)完成上面实验后,他又和同组同学一起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小明建议大家用 代替平面镜,找到像以后,他又在像的位置放了一个白色的光屏,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当改变点燃的蜡烛的位置时,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0.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实验方案: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分别倒入水和油,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再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经讨论,同学们认为这一方案是可行的,于是进行了探究实验。
/
(1)实验时,同学们在水槽底部贴上一把自制纸质刻度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2)要实现探究目标,他们应选择图乙中的 (选填字母序号)两图示实验,这样选择的目的是 ;
(3)某小组同学正确实验后,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丙所示,经分析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 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2分)
3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21cnkxtj2008
/
(1)如图所示,让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f= cm;
(2)如图2所示,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左右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否得到清晰的蜡烛像?为什么?答: ;(2分)
(3)如图3所示,蜡烛能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此像是 、 的实像.如果此时撤去光屏,人眼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看到蜡烛的实像;21cnkxtj2008
(4)在图3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如图蜡烛向左移动5cm,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C
C
B
D
A
B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B
D
A
A
B
C
D
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
31.(1)15
(2)不能,因为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
(3)倒立 放大 能
(4)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