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时检测双练)1.1地球的宇宙环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时检测双练)1.1地球的宇宙环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1-14 14:13: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1993年,“伽利略”号探测器在飞向木星途中偶遇243号小行星艾达。艾达是一颗不规则的椭球形小行星。第二年,“伽利略”号任务科学家在检查传回的照片时意外发现了艾达的卫星,后被命名为艾卫一。艾卫一是人类首次发现小行星的卫星。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与“艾达——艾卫一”属于同级别的天体系统是(  )
A.河外星系 B.恒星系
C.地月系 D.太阳系
2.艾达所在的小行星带所处的位置在(  )
A.地球与火星轨道之间
B.木星与土星轨道之间
C.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
D.金星与地球轨道之间
2022年8月3日,据美国某网站报道,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拍摄到车轮星系的新图像(如下图)。车轮星系距离地球约5亿光年,因有两个环状结构形似马车车轮而得名,外部的光环是不少新形成的恒星。据此完成3~5题。
3.图中两个环状结构的发光天体属于(  )
A.行星 B.恒星
C.卫星 D.星云
4.与车轮星系级别相同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可观测宇宙
5.图中的画面发生在拍摄时的(  )
A.八分钟前 B.20亿光年前
C.5亿光年前 D.5亿年前
北京时间2021年11月24日14时21分,美国航天局发射了一个航天器(如下图),该航天器的任务是以每小时约24 140千米的速度撞向一颗小行星,测试将航天器撞向小行星是否能改变其轨道。如果未来某一天人类需要改变小行星轨道以拯救地球,那么测试的结果将派上用场。据此完成6~7题。
6.关于该小行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同其他行星一样绕太阳公转
B.所属最低级别天体系统是地月系
C.与月球的天体类型相同
D.在宇宙中位于土星和天王星之间
7.该项任务反映出地球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是(  )
A.质量体积适中
B.有可供呼吸的大气
C.有液态水存在
D.安全的宇宙环境
下图是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标识“揽星九天”。一条条开放的椭圆形轨道构成了独特的字母“C”的形象,包含了三层含义,一是“China”(中国),代表“中国”开展行星探测;二是“Cooperation”(合作),代表“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精神;三是“C3”,行星探测工程设计最重要的物理量。据此完成8~10题。
8.“揽星九天”标识中代表火星的是(  )
A.B   B.C C.D   D.E
9.根据图中信息判断,火星上不具备生命存在条件的是(  )
A.离太阳太远,表面温度太低
B.没有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
C.公转轨道与其他行星不在同一平面
D.易受小行星撞击
10.我国空间探测技术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下列主要空间探测工程及对应名称正确的(  )
A.空间站——天眼
B.火星探测工程——天宫
C.探月工程——嫦娥
D.最大射电望远镜——天问
11.“生命宜居带”指恒星周围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下图为天文学家公认的恒星“生命宜居带”示意图。下表为太阳系四颗行星的主要物理性质表。阅读图表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太阳系四颗行星的主要物理性质表
质量(地球=1) 体积(地球=1) 公转周期(地球=1) 自转周期(地球=1) 表面温度/°C 大气特征
水星 0.06 0.06 0.24 58.79 167 大气极为稀薄
金星 0.82 0.86 0.62 243.69 464 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浓厚大气
地球 1.00 1.00 1.00 1.00 15 以氮、氧为主的大气
火星 0.11 0.15 1.88 1.03 -65 以二氧化碳为主的稀薄大气
(1)“生命宜居带”与恒星质量的关系是________。
(2)图中所示的“生命宜居带”中,可能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单项选择)。
A.温度条件 B.恒星质量
C.行星体积 D.大气成分
(3)根据图中的信息,描述地球在该天体系统中的位置。
(4)据图表可知,与地球环境最为相似的行星是________,被认为是“在太阳系中,除地球外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你认为这种相似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5)结合图表信息,说明火星上没有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
由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FAST射电望远镜发现了多颗脉冲星,其中一颗距地球4 100光年。下图示意天体系统的层次。读图,完成12~13题。
12.该脉冲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丙、丁
13.地球几乎每天都有小行星光顾,但依然非常安全,主要原因是(  )
A.高纬度地区人口少
B.太阳活动影响轨迹
C.人类探测技术进步
D.地球大气层较厚
作为8月天最令人期待的一部“天象大片”,英仙座流星雨如期在全球各地天幕震撼上映。下图拍摄于2022年8月12日晚新疆伊犁昭苏上空。据此完成14~15题。
14.来自英仙座方向的流星体属于(  )
A.彗星 B.星云
C.恒星 D.天体
15.英仙座流星雨星光璀璨的原因是因为流星体(  )
A.自身发射电磁波
B.捕获太阳带电粒子
C.反射太阳光
D.与地球大气发生摩擦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来自伦敦皇家霍洛威大学的一个团队在太阳系小行星带内的小行星Itokawa的样本中找到了有机物质和水,这份样本是“隼鸟号”早在2010年首次造访该小行星时带回的。下图为太阳系部分行星运转轨道示意图。
(1)指出Itokawa所处的大致位置,并在图中用散点标出。
(2)某些专家认为在②星球建立人类的地外生存空间是可行的,试简述其理由。
(3)分析地球具有安全的宇宙环境的原因。
1.C 2.C [第1题,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艾达是一颗小行星”“艾达的卫星,后被命名为艾卫一”,说明“艾达——艾卫一”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为行星,属于行星系,四个选项中只有地月系是行星系。第2题,太阳系中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故艾达所在小行星带所处的位置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
3.B 4.C 5.D [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身能够发光的天体为恒星,例如太阳,B正确;而行星、卫星不能发光,A、C错误;结合材料“因有两个环状结构形似马车车轮而得名,外部的光环是不少新形成的恒星”可知,该图中没有星云分布,D错误。第4题,根据材料“车轮星系距离地球约5亿光年,因有两个环状结构形似马车车轮而得名,外部的光环是不少新形成的恒星”可知,该天体系统具有较多恒星,故其应与银河系级别相同,C正确;地月系为行星系,太阳系为恒星系,可观测宇宙为总星系,与该星系条件不符,A、B、D错误。第5题,根据材料“车轮星系距离地球约5亿光年”,光年为光在宇宙真空中沿直线经过一年时间的距离,故图中画面应发生在拍摄时的5亿年前,D正确。]
6.A 7.D [第6题,该小行星同其他行星一样绕太阳公转,A正确;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不位于地月系,B、D错误;因其围绕太阳公转,是行星,并非围绕地球公转,与月球(卫星)天体类型不同,C错误。第7题,结合材料可知,该项任务主要是测试将航天器撞向小行星是否能改变其轨道,用以保护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的安全,故反映出地球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是安全的宇宙环境,D正确;该项任务并没有反映出地球质量体积适中、有可供呼吸的大气和有液态水存在,A、B、C错误。]
8.C 9.A 10.C [第8题,“揽星九天”的图形标识表示太阳系中八颗行星及轨道,根据八颗行星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判断,图中A、B、C、D、E、F、G、H分别表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故“揽星九天”标识中代表火星的是字母D,故选C。第9题,图中信息显示,火星离太阳比地球远,火星表面温度低,不利于生命存在,A符合题意。火星没有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但是根据图中信息无法判断火星的大气条件,B不符合题意。火星公转轨道与其他行星大致在同一平面,C不符合题意。根据图片无法推断火星易受小行星撞击,D不符合题意。故选A。第10题,我国空间探测的空间站是天宫,火星探测工程是天问,探月工程是嫦娥,最大射电望远镜是FAST天眼射电望远镜,C正确。]
11.第(1)题,图中横坐标表示与恒星的距离,纵坐标表示恒星质量,阴影表示生命宜居带,读图可知,恒星的质量越大,“生命宜居带”与其距离越远。第(2)题,读图可知,恒星的质量越大,“生命宜居带”与其距离越远。因越靠近恒星温度越高,越远离恒星温度越低,可见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条件,A正确;在不同质量恒星中都存在生命宜居带,图中没有显示行星体积、 大气成分与生命的关系,B、C、D错误。故选A。第(3)题,太阳系八颗行星中,轨道由内到外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故地球在该天体系统中的位置可描述为地球为太阳系中的八颗行星之一,绕日公转;公转轨道按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地球位于第三条轨道上,介于金星和火星之间。第(4)题,表中数据显示,火星的自转周期与地球最接近,与太阳的距离两者也较为接近,因此与地球环境最为相似的行星是火星。第(5)题,结合图表信息,火星上没有生命生存的主要原因表现在:表面平均温度太低;以二氧化碳为主的稀薄大气,密度低,缺少氧气;平均表面温度为-65°C,缺少液态水。
12.D 13.D [第12题,由材料可知,该脉冲星距地球4 100光年,而银河系的直径约为10万光年,故该脉冲星没有超出银河系,但已经超出太阳系范围,银河系属于可观测宇宙;图中甲是地月系,乙是太阳系,丙是银河系,丁是可观测宇宙,故该脉冲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丙、丁,D正确。第13题,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地球是八颗行星里面大气层厚度较大的行星,导致靠近地球的小行星受到摩擦,进而分解、燃尽,能到达地球表面的小行星少而又少,D正确;小行星不一定都光顾高纬度地区,A错误;太阳活动对小行星移动轨迹影响不大,B错误;人类现在掌握的探测技术暂时无法改变小行星移动轨迹,C错误。]
14.D 15.D [第14题,天体是宇宙空间中运行的一切物质的总称,包括恒星、星云、彗星、流星体和宇宙空间的一切杂质和尘埃。故来自英仙座方向的流星体属于天体,D正确。第15题,流星体闯进地球大气层,高速运动与地球大气发生摩擦后发光,D正确;流星体自身不会发射电磁波,也不会因捕获太阳带电粒子或反射太阳光而发光,A、B、C错误。]
16.第(1)题,太阳系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①②位于地球公转轨道之外,②是火星,①是木星。Itokawa所处的大致位置,是图中①②之间。画图如下:
第(2)题,②是火星,在②星球建立人类的地外生存空间是可行的,火星属于类地行星,和地球一些特征相似;火星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昼夜温差变化不大;火星与太阳的距离也较为适中,温度不是太低。第(3)题,地球具有安全的宇宙环境,原因是地球本身属于行星,不发光不发热,且运行过程中能清空其轨道附近的其他天体;太阳系八颗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太阳本身的状态长期稳定,光照稳定。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