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4山水画的意境
写作提示
这篇文章是著名画家李可染对中国山水画意境的阐述,作者认为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源于画家对客观事物身临其境的长期观察和全面、深刻的认识。文章通过对山水画意境的分析理解﹐展现了自然与艺术的丰富多彩,有助于提高读者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本文写作的特点之一就是运用“引用论证”的写作手法,文章中引用了大量的古诗文。在写作中巧妙弓用经典诗词名句,有以下几个方法:
1.用题记,揭示主旨。借用古诗名句作为题记,不仅能提携全文,凸显主旨,还能增添文采。
2.开头引名句,起点高远。文章开头在不偏离主题的情况下﹐妙引诗词名句,往往能弓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增加文章的文采。
3.穿插文中,诗意盎然。写作文时,如果在文中精心穿插几个诗文名句,定能使文章诗意盎然。
4.充当论据,支撑观点。在议论文中,可以引用蕴含深刻哲理的古诗名句充当事理论据,来支撑中心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5.置于结尾,升华主题。在作文中,以诗文名句来结尾,可以使之成为点睛之笔,升华文章的主题,获得自然贴切,水乳交融的效果。
范文欣赏
人生重在选择
像一叶小舟,负载着心灵在诗海游渡。关于“选择”的名句珍珠,是这般感人至深、璀璨夺目!
——题记
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大诗人李白虽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我辈岂是蓬蒿人”,但他并未得到朝廷的重用。长安三年,不过
是供统治者“歌舞升平"“浅吟低唱”的御用文人。“大济苍生"成泡影,满腹经纶无所用。然而,学日平竟定李白,他不为高官而奉迎,不图厚禄而谄媚,在去留、穷达的十字路口上,毅然选择了不推肩折腰﹔了为土碎,不为瓦全,以其正直、伟岸、潇洒,成就了他那豪放、脱俗、飘逸的伟大品格。
于谦: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此诗题为《石灰吟》,但远远不止吟咏石灰。作者托物言志,设喻抒怀,充分体现了他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作者理想的追求、人生的选择。于谦少有大志,23岁中第入仕,直至担任兵部尚书之重职,如果他不能握好“选择"这把双刃剑,势必为剑所伤,成为罪恶的俘虏。正因为他有“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崇高选择,才能具备“粉骨碎身浑不怕”的志节,才能秉持“清风两袖朝天去”的廉洁,才能成为忠勇如岳飞的民族英雄,德高似包拯、海瑞的一代清官。
【评语】本文构思别具一格,在选材上既不讲生动的故事,也不发长篇的议论,而是精选几句自己曾背诵过的名句作解释,谈体会,巧妙引用到文中。李白选择高傲豪放,于谦选择清廉执着,他们的选择成就了他们崇高的人格和辉煌的人生,直接证明了“人生重在选择”的观点。
类文阅读
山水画的意象
莫肇生
山水画写生从山水画的诞生起便已存在,对于写生的概念,东方山水写生强调意的表述,而西方的写生是强调表达对象的此情此景。因为山水画是中国山水文化观表达的一个重要载体,它与中国的山水崇拜、山水诗、风水脉理等一起构成中国山水文化之大全。它从一开始就寄予山水画不同的文化层面,它与人们对山水的看法、居住、游玩等方面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正如夫子所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所以在山水画写生中,多强调其意的表述,如君臣、聚散、朝向、气韵、意象等。可以讲中国山水画的写生是写山水的生命,写山水的灵魂,是将自己学过的传统笔墨在自然中寻找共鸣点,其次是在自然中发现新的笔墨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通过与大自然的接触去感悟自然之真谛,从而滋养自我的性情,孕育对山水的情感。
近代以来对传统文化的改造和遗失,让当代不少学者重新提出要继承传统,并将中国画符号化的笔墨语言重提到一个重要地位。但不少人错误地认为,只要记住这些符号,熟读这些笔.墨,就可以成为一个大家,并对那些还提着画夹跑到自然中的人嗤之以鼻。
我觉得任何事情都不可以绝对化,我们不要忘记古人的笔墨从何而来,不要忘记古训中既要师古人又要师造化的名言。李可染先生有一句话,意思是讲古人虽总结了不少笔墨符号,但还未穷其尽。古人活动的范围较窄、局限于中原及江浙一带,而当今交通信息之发达,为画家创造了不少有利的条件,我们同样可以在自然中,发现古人未曾发现的笔墨符号而加以提炼,成为自己新的笔墨符号。同时通过山水滋养,不同地域文化之熏陶才可以成为画家,成为一个真正有自己个性的山水画家。
意象为先,此是中国画的创作过程强调的最重要的一环,特别在写意画中更是讲究笔墨之间的随意性和偶然性,或讲打腹稿,或讲胸有成竹,而对山水画写生来讲,“意”更是摆在首位。
什么是意 它是一种意识形态,或者讲是一种意念、意象,在中国画的范畴,我们多讲意象。也就是讲在动笔之前我们先要立意。这种意是我们通过前面几个过程进行归纳总结,提炼而形成,或对形体的理解,或对时空的了解,或对境界的感悟,或对人文的诠释。所谓立意也就是我们要明确画什么,什么是你画面的主体、什么是需要你去表现的,是风、是雨,还是春夏秋冬,或者是表现雄奇,还是优雅、清静、诗情、趣味,这些都是立意要考虑的因素。
所以讲立意是一种指导性思维,它会使你在构图、笔墨处理上灵活运用来适应你所确定的意象。从这方面大家可以感到写生到一定时候已不再是收集素材那么简单,其本身就是创作,是一件作品创作所需的所有过程。
中国人谈到气的时候往往贯以很多助词或动词,不论它怎样诠释,“气”就是一种生命,我们讲到“有气,没气”,就是判断一个人生命是否存在的词,气是化生天地万物之元素,或集群、或孤寂。正如袁枚所云:“天之道、气数为之,而不关于义理。”
之所以在中国画中用气脉这个词来谈论,可见中国画与其他画种之最大区别正是在于其富于生命力,是生命的写照,是生命的载体。山有山脉,有其生长的肌理,有其走势,有其起伏,有其状态,此为山之气脉。水有水脉,有出、有来、有去,中国人对水的感情,比自然其他物象显得更深,如“上善若水"“在山泉水清”“水滴石穿”,水贵在生生不息,滋润万物,它是自然中流动的血脉。树木同样有其长势、生长之脉络,它与山水构成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随山势、随水流而构成自己的品格。春夏秋冬、风云雨雾在自然界中虽然不是一种固定的形态,但它们在自然界中起到极大的协调作用,使固有的自然变得千姿百态,使我们品尝到自然的丰富和美妙,它们同样以自己善变的气韵加入到自然这个队伍,是一种动态的气脉,是山水中的灵魂。
除了自然的气脉,我们用笔墨表现时同样存在笔墨的气脉,我们知道中国画主要构架是线条,线条的走向缓急等同样会使气脉产生变化。另外,墨色的干湿浓淡,更是构成气脉的重要因素。王昌龄在《论格》中讲道:“夫文章兴作,先动气,气生乎心,心发乎言,闻于耳,见于目,录于纸。”其实,画也不外乎如此。所以,构成气脉是有着不同的因素,我们要求画面一定要气脉贯通,走势有序,相互呼应,不然就会气滞、气闷。现在不少人在画画时,只是学了前人的表面形式,而忘记了展现中国画的生命力和组成生命的气脉。所以,在写生时,我们看见的或者看不见的都可以在画面上组合,也就是要注意状态的协调及统一性,要顺势,要紧凑,要凝聚,正如庄子云:“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又是山,最后心中的山,独具生命及灵魂才是真正的艺术的山。
片段速写:
引证法:
本文在探讨山水画的意境时,引用了很多人们耳熟能详的诗词、语句,如杜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等,起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充分论述了作者的观点。请你学习这种说理方法,写一段议论性文字。
课文再现:
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杜甫说“意匠惨淡经营中”,又说“语不惊人死不休”。诗人、画家为了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别人,一定要苦心经营意匠,才能找到打动人心的艺术语言。
写作策略:
引证法是道理论证的一种,即引用名人名言或名人的观点等作为理论论据,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运用引证法,包括两个方面的因素:①找到确切的理论论据,可以称之为“引”;②对所“引”理论加以分析,使之与论点充分联系起来,可以称之为“证”。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写作实践:
诗歌是诗人情感意志的表达载体。陶渊明“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折射出冷静的人生选择;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道出爱国志士深重的责任感;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挣脱并超越了自己的苦难,显露出心怀天下苍生的情怀;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更是凝结着一代伟人对民族、祖国的命运的灼热关注和苦心求索……
【点评】引用陶渊明、陆游、杜甫等人的诗文名句,增强了文学性和说服力。
课后作业
1.以“时间”为话题,运用引用论证写一段话。(200字左右)
200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