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14 16:57: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新教材 新课标 新中考
欢迎步入初中历史殿堂
新课导入
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孙吴,定都建业。
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
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史称曹魏,定都洛阳。



三国鼎立局面是什么时候结束的?之后我国进入什么时期?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新教材 新课标 新中考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互动探究(一):西晋的建立
说一说:你认为最有可能统一天下的是哪个政权?
三国中哪一国最有条件完成统一?

三国后期,魏国实力增强,吴、蜀两国日益衰落。263年,魏灭蜀。
互动探究(一):西晋的建立
阅读教材,说出西晋建立及统一全国的过程和意义
263年
266年
280年
魏灭蜀
西晋建立
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意义: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 ,实现了全国的统一,社会安定下来,有利于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
“三国尽归司马氏”
互动探究(一):西晋的建立
阅读课本第85页,说一说西晋建立后采取的措施和后果
西晋建立后采取的措施:
西晋王朝制定了一系列优待大地主、大贵族的政策,保护他们的利益
造成后果:
大地主、大贵族在治国方略上缺乏雄才大略,处处维护自己家族的权势,豪华奢侈,追求享乐
互动探究(一):西晋的建立
相关史事反映出西晋建立后的什么社会现象?
相关史事:西晋时的贵族、富豪还用斗富的方式炫耀自己的财富。大臣石崇与国舅王恺斗富,王恺用糖水刷锅,石崇用白蜡当柴火,王恺用紫色丝绸做成长40里的步障,石崇就用织锦做出更华丽的步障50里。
材料研读:
西晋人鲁褒作《钱神论》讥讽道: 钱被奉为神物,“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还说钱“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文章问世后,广为传诵,“孔方兄”一词,也成了“钱”的同义语。
反映了统治阶层奢侈腐化、政治腐败
道德沦丧、唯利是图,享乐之风盛行。
好好的一个统一王朝怎么就活不久了呢?
互动探究(二):八王之乱
西晋初年,为巩固统治,晋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措施:
结果:
时天下荒馑,百姓饿死,帝闻之曰:“何不食肉糜(肉粥)?” ——《晋书 惠帝纪》
东海王司马越
汝南王司马亮
楚王司马玮
赵王司马伦
齐王司马冏
长沙王司马乂(y ì )
成都王司马颖
河间王司马颙
晋惠帝昏庸无能
分封制
诸侯王势力强大,威胁中央统治。
互动探究(二):八王之乱
阅读课本说一说八王之乱的概况?
魏晋以来积蓄,
扫地无遗。
——《资治通鉴》
时间:
地点:
性质:
结果:
291年—306年
洛阳一带
①西晋从此衰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②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八个封王为争夺中央政权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互动探究(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结合P87文字及下图,简述当时北方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状况及內迁情况。
时期:
民族:
內迁状况:
结果:
西晋时,山西、陕西內迁少数民族人口已经占当地总人口的一半
鲜卑

鲜卑

匈奴

东汉、魏、晋时期
匈奴、鲜卑、羯、氐、羌
五胡内迁
匈奴→
山西一带
鲜卑→
辽宁
陕西及河套地区
羯 →
山西一带
羌、氐→
陕西关中
互动探究(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民族交流交往融合
内迁民族学习汉族文化,从游牧转入农耕生活
胡床
椅子
方凳
汉族学习游牧民族生活方式
相关史事
擅长骑射的匈奴人,逐步由游牧转入农耕生活,发展了冶铁和制陶等手工业。山西南部的羯人,大部分从事农耕,善于织布,喜欢穿青绛(jiàng)色的衣服。内迁各族领袖,大都仰慕中原文化。内迁各族的文化习俗,也影响了汉族。西晋时,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各族杂居地区的汉人,也学习经营畜牧业。
互动探究(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阅读P88第一段内容回答:十六国是怎么回事?
西晋灭亡后,北方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
知识拓展
十六国北朝的政权更替内迁的各族建立的政权频繁更替,先后有前赵、成汉、前凉、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后秦、西秦、后凉、南凉、南燕、西凉、北凉、夏、北燕十六国。十六国后期,鲜卑拓跋氏建立的北魏,逐渐统一北方。北魏又分裂为东魏、西魏。后来,北齐取代东魏,北周取代西魏,最后北周又灭掉北齐。对这些王朝,历史上称之为“北朝”。
互动探究(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苻坚如何巩固统治呢?
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苻坚时统一了黄河流域。
前秦境内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有所缓和。
影响
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锐意改革。
招抚流民,减赋禁奢
整顿吏治,厉行法治,加强集权
大力兴办学校,提倡儒学
笼络民心
国家治理
民族融合
合作研究
材料1:据西晋的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
思考:
1、材料1中这些少数民族认为自己与汉族同祖同宗说明了什么?
2、各民族该如何相处?
材料2: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水乳交融,唇齿相依,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我们会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而奋斗!
----习近平
坚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
说明他们为了证明统治地位的正统性和合法性,便于加强对中原地区进行有效统治。
以古鉴今
中考演练
1.(2022秋 海口期末)“经过这次变乱,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人民大量伤亡,西晋的统治机能也从此瘫痪”。文中的“变乱”指的是(  )
A.国人暴动 B.七国之乱 C.黄巾起义 D.八王之乱
2.(2022秋 武江区期末)西晋鲁褒作《钱神论》讥讽道:“钱被奉为神物,‘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这说明西晋的社会风气是(  )
A.唯利是图,生活腐化 B.贵族当权,轻视功名
C.注重门弟,鄙视富贵 D.能力至上,不计名利
D
A
中考演练
3.(2023 莱西市二模)有学者强调,魏晋南北朝时期经过伴随着血与火洗礼的“五胡归华夏”,华夏民族的成员更加众多,文化更加灿烂,生命更加茁壮,人口迁移的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历时之久、影响之深,超过以前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据此反映当时(  )
A.政权分立动荡 B.民族交流频繁
C.崇尚汉族文化 D.江南得到开发
4.(2023 肥城市一模)西晋结束了三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全国的统一,但它却非常短命,迅速地走向败亡,国家四分五裂,进入十六国时期。到4世纪后期才实现了黄河流域的统一。实现黄河流域统一的少数民族是(  )
A.匈奴 B.羌族 C.氐族 D.羯族
B
C
总结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