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14 17:26: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
中国社会
各阶层抗战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共产党抗战
国民党抗战
互相配合
共赴国难
全民族抗战
台儿庄战役 武汉会战 长沙会战
平型关大捷
百团大战
日军为何要攻打台儿庄
①打通南北两个战场,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徐州;
②从山东半岛登录与津蒲线南下日军会师台儿庄,再合攻徐州;
③徐州是铁路枢纽,向南可较快到达南京、上海,台儿庄是徐州门户……
1.背景:
一、台儿庄战役
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
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2.时间:
1938年3月
3.地点:
山东台儿庄
4.指挥者:
(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
5.战果:
歼敌1万余人
6.意义:
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台儿庄战役
戍楼拂晓角声悲,
誓杀倭奴去不回。
刀砍寇头十万颗,
台儿庄上祭军旗。
——李宗仁
台儿庄战役
“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上前填进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有谁敢退过运河者,杀无赦! ”
——孙连仲
台儿庄战役
台儿庄战役
尸横遍野的日本鬼子
缴获机枪
李宗仁
“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各处断壁残垣之上,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李宗仁
保卫大武汉
武汉是中国重要的交通中心,是将南方港口运来的援助物资运往内陆的枢纽。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后,政府机关大部和军事统帅部却在武汉。武汉实际上成为当时全国军事、政治、经济中心。
保卫大武汉
日本大本营认为“只要攻占汉口、广州,就能支配中国”,于是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发动武汉会战,迅速攻占武汉,迫使中国政府屈服。
中国政府抵抗消耗日军,以空间换时间,最后转变敌攻我守的战争态势;早就内迁工厂、内运物资、整备军队、加紧生产,作长期抗战准备。中国政府预期武汉陷落将会令中国停止抵抗。
1.时间:
二、武汉会战
1938年6月——1938年10月
②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2.目的:
保卫大武汉
3.著名战役:
万家岭战役
4.结果:
中国军队有序撤出武汉
5.意义:
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①日军占领广州、武汉;
6.影响:
花园口决堤
1938年6月9日,为阻止日军西进,蒋介石政府采取"以水代兵"的办法,下令扒开位于郑州市区北郊17公里处的黄河南岸的渡口——花园口,造成人为的黄河决堤改道,形成大片的黄泛区,间接导致惨绝人寰的1942河南大饥荒, 史称花园口决堤。
花园口决堤迫使日军放弃了沿平汉铁路进攻武汉的计划,显示了国民政府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
万家岭战役
万家岭战役从1938年9月28日至10月10日,中国军队在抗日名将薛岳指挥下,巧设“口袋阵”,在万家岭打死打伤侵华日军106师团万余人,满山遍野皆为敌尸、弃械。当地还流传着“山不在高,歼敌则名”的佳话。
保卫大武汉—中国空军
武汉会战期间,在苏联航空志愿大队的配合下,中国空军鏖战长空,与日军航空兵空中大战7次,击毁日机78架,炸沉日舰23艘,有力地支援了地面部队的作战。中国海军也英勇作战,击沉,击伤日军舰艇及运输船只共50余艘,击落日机10余架,但自身也损失惨重,基本上全军覆没。
保卫大武汉
1938年6月,日军大举进攻武汉,中国军队部署100多万人参战,开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武汉会战。以伤亡40余万的代价,毙伤日军25.7余万,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日军虽然攻占了武汉,但其速战速决,逼迫国民政府屈服以结束战争的战略企图并未达到。此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战略相持阶段
1937.11
上海
失陷
1937.12
南京
失陷
1937.7
北平天津失陷
1938.12
广州武汉失陷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第一、二次长沙会战
1939年9月和1941年9月,中日双方先后进行了第一次和第二次长沙会战。前两次长沙会战,从战略上看,中国军队阻止了日军向西南纵深长驱直入,可以视为中国的胜利;但从战术上看,中国军队损失更大,双方并未分出胜负。
太平洋战场
日军偷袭珍珠港
太平洋战场
第三次长沙会战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为牵制中国军队,并策应占领香港、南洋各地的作战,1941年12月,日军集结重兵12万人第三次向长沙方向发动进攻。中国军队在前两次长沙会战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进行了防御作战,制定了坚壁清野、诱敌深入的战略,歼灭大批日军,取得了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
1.背景: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日军发动两次长沙会战,企图占领长沙,未得逞
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日军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
中国军队调集重兵防御,拼死抵抗
2.经过:
中国军队全线反击,歼灭大批日军
3.结果:
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获得会战胜利
4.影响:
第三次长沙会战
据中国国民政府军委会及第九战区发表的战绩称:日军伤亡56944人(其中亡33941人,伤23003人),俘虏日军中队长松野荣吉以下官兵139人,缴获步骑枪1138枝、轻重机枪115挺、山炮11门、无线电台9架及其他军用品;中国军队伤亡官兵31346名。
第三次长沙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
1.背景:
四、豫湘桂战役
抗日战争相持,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豫湘桂战役是抗战中最大的一次失败
2.时间:
1944年初
3.结果:
①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
②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4.影响:
汪精卫叛国投敌
日本占领武汉后,对国民党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汪精卫集团投敌叛国,国民党顽固派加剧反共摩擦。
豫湘桂战役
豫湘桂战役以国民党军队的惨败而告终。国民党军损失近60万人,丢失大小城市146座、空军基地7个、飞机场36个,丧失国土达20多万平方千米,使6000万同胞陷于日军的铁蹄之下。国民党军队在豫湘桂战役中的溃败,既是国民党极度腐败、失去民心的结果,同时也是全国民众对国民党当局认识发生根本转变的重要原因。
课堂小结
台儿庄战役
保卫大武汉
第三长沙会战
豫湘贵战役
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
中国军队取得胜利
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
丢失豫、湘桂和贵;
抗战中最大的一次失败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正面战场的抗战
课堂练习
1.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是( )
A.平型关战役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徐州会战
2.武汉会战中,中国军队取得胜利的战役是( )
A.万家岭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太原会战 D.徐州会战
C
A
课堂练习
3. 抗日战争中,领导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最大胜利的著名爱国将领是( )
A.张学良 B.李宗仁
C.叶挺 D.彭德怀
4. 抗战后期,造成国民党军队大溃败的战役是( )
A.长沙会战 B.淞沪会战
C.武汉会战 D.豫湘桂战役
B
D
课堂练习
5.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是( )
A.台儿庄战役后 B.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
C.国民党迁都重庆后 D.淞沪会战后
6.国民党军队在豫湘桂战场大溃退的主因是( )
A.国民政府执行片面抗战政策
B.国统区在经济上面临崩溃
C.作战双方的力量对比悬殊
D.国民党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
B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