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7.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14 17:35: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15课
国共合作
北伐战争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2022年课程标准:
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等国民革命的主要内容;知道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及性质。
合作共赢
1
3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功亏一篑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Contents
目录
学习收获
2
一、合作共赢——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1.背景:
(1)中国共产党: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中国国民党:孙中山在经过多次反对北洋军阀斗争的失败后,深深感到必须改组国民党,为它注入新鲜血液。
2.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1)时间/地点:1924年1月;广州。
(2)中共代表:李大钊、林伯渠、毛泽东、瞿秋白等人。
(3)主要内容: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政策。
3 .创办黄埔军校(成果)
(1)时间/地点:1924年5月;广州黄埔。
(2)主要领导人: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_______任校长,______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
(3)影响: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了准备。
4.北伐战争:
(1)开始:_______________,国民革命军十万人誓师北伐,蒋介石任北伐军总司令。
(2)目的: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3)初期主要战场: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蒋介石
周恩来
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
1924年7月
湖南、湖北
自主预习
一、合作共赢——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4)重要战役:叶挺领导的第四军独立团为先锋,经过浴血奋战,取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军赢得了“________”的美誉)
(5)战绩: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被基本消灭。北伐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震动全国。
5.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1)背景:北伐胜利进军。
(2)表现:湖南、湖北农民协会组织大量建立并快速发展;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也得到很大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上海工人先后发动三次武装起义并取得最终胜利。
(3)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功亏一篑——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叛变革命:
(1)原因: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2)概况: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____________________,并在南京建立“_______________”。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____________”。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
(3)结果: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
2.南京国民政府继续北伐:
(1)概况:南京政府建立后,在“分共清党”、镇压工农运动的同时,继续北伐。1928年6月,北伐军进至北京、天津一带。
(2)结果:1928年底,__________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史称“______________”)。至此,南京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
铁军
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给了北伐军极大支持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国民政府
分共会议
张学良
东北易帜
自主预习
01
one
合作共赢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辛亥革命
湖北新军
二次革命
地方军阀
护国战争
蔡锷等军阀
护法战争
滇桂军阀
第二次护法战争
粤军陈炯明部
1
合作共赢——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群学
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刚刚经历了北洋军阀血腥镇压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二七惨案,他们进一步认识到,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仅仅依靠工人阶级孤军奋斗是不够的,应该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中青网:《携手国民革命》
孙中山明确地说:“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孙中山就是将共产党人作为救活垂危病人的新鲜血液,而将之输入国民党这一肌体中去的。
——《宋庆龄选集》
中国共产党需 革命同盟,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多次革命失败,要改组国民党,注入新力量
国共两党为何要合作?
国共共同需求
中国共产党
帝国主义侵略,军阀割据
反帝反封建
中国国民党
力量弱,工人运动遭镇压
多次革命失败,要改组国民党,注入新力量
推动国民革命
需同盟,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标志
国民党一大召开
1
合作共赢——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群学+展示
11月8日是中国“记者节”。如果你是一位小记者,请依据P72-73内容,将“两会”的内容报道出来。
中共首抛“橄榄枝”
中共三大
时间
地点
内容
1923年6月
广州
1)与国民党合作,建立 革命统一战绩
2)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说明国共合作的方式是:党内合作(政治合作)
中国国民党一大会场
时间
地点
中共代表
内容
作用
1924年1月
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广州
李大钊、林伯渠、毛泽东、瞿秋白等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中共三大会址
孙中山等步出国民党一大会场
1
合作共赢——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群学+展示
旧新三民主义的比较
旧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纲领
强调反封建帝制
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反对民族压迫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议会制共和国
强调反封建帝制
平均地权
新三民主义
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求得各民族平等
强调反帝
强调民主权利为一般平民所共有,而不是为少数人所专有
提出“平均地权”和“耕者有其田与节制资本”两大原则
强调反帝反封建
强调反封建
联俄
联共
扶助农工
三大政策
实现方法
明确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共同纲领和政治基础
1
合作共赢——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群学+展示
依靠军阀打军阀,
孙中山认识到革命武装的重要,在苏联和中共帮助下,建立革命军队
注定失败
辛亥革命
湖北新军
二次革命
地方军阀
护国战争
蔡锷等军阀
护法战争
滇桂军阀
第二次护法战争
粤军陈炯明部
为创建革命军队,国共两党合作创办哪所军事学校培养政治军事人才?请根据下面两幅图对这所学校进行系列报道。
贪生怕死莫入此门
升官发财请往它处
革命者来
1
合作共赢——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群学+展示
成果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_______________)
黄埔军校
时间
地点
校领导
作用
1924年5月
广州黄埔
总理:孙中山;
校长:蒋介石;
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党代表:廖仲凯
1)培养出大批的军事和政治人才
2)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孙中山
周恩来
蒋介石
“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廖仲凯
校总理
校长
政治部主任
党代表
1
合作共赢——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知识拓展
军校人才辈出
徐向前
林彪
聂荣臻
叶剑英
张治中
李宗仁
傅作义
张自忠
他们出身黄埔军校
中国共产党的将帅中有36位出身黄埔军校
国民党部分著名将领
左权
陈赓
陈毅
胡宗南
1
合作共赢——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独学
帝国主义侵略加剧,北洋军阀割据混战,要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就必须反帝反封,打倒列强除军阀。
广州国民政府
为了统一全国,1925年7月,在广州正式成立了国民政府,汪精卫任主席。国民政府以黄埔军校为骨干,取消各地方部队名称,将所辖军队统一改编为国民革命军,计划北伐。
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大会
1
合作共赢——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群学+展示
根据教材P71-73内容及《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拟定一份北伐战争的小记者报道,并上台展示。
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
1
合作共赢——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根据教材P71-73内容及《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拟定一份北伐战争小记者报道,并上台展示。
组织者
目的
时间
北伐对象
主要战场
重要战役
北伐名将
结果
广州国民政府
1926-1927年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北伐战争前形势图
群学+展示
吴佩孚
兵力20万
孙传芳
兵力20万
张作霖
兵力35万
广东国民政府兵力约10万
浙江
福建
河南
上海
北京

西
江苏
直隶
广东
广西




山东



湖北
1925年,广东国民政府经过二次东征,消灭陈炯明势力,使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与统一
两湖战场、江西战场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2个战场
两湖战场
江西战场
闽浙战场
主战场




湖北



西


浙江




武昌
汉口
汉阳



汀泗桥
贺胜桥
汀(ting)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
叶挺、第四军独立团(“铁军”)
叶挺
基本消灭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促进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1927年1月,国民政府迁往武汉
1
合作共赢——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合作探究
根据材料,分析归纳北伐战争节节胜利的原因。
材料一:“中国的革命,自从1924年开始,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1924年至1927年的革命。”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材料二:根据敌我双方的军力情况,北伐军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的作战方针……。
——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材料三:从军队数量说,北洋军阀大大超过了国民革命军。但他们反动腐朽,祸国殃民,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三大派之间矛盾重重,不可能协同作战。
——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材料四:叶挺独立团一营接受攻打武昌任务后,全营官兵都很高兴。第一营大部分官兵都自动给家里写信,留下自己的物品。第一营官兵在攻城时个个奋勇杀敌,几乎全部壮烈牺牲!
——《铁军的秘密》
材料五:得到全国工农群众支援和苏联帮助的北伐军,在不到半年时间里,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直指黄河流域,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有力地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1)国共两党团结合作
2)北伐军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
3)北洋军阀不得民心,各自为战
4)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广大官兵英勇奋战
5)工农群众和苏联的支持帮助
五卅(sà)运动,1925年5月30日,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在上海爆发,并很快席卷全国。五卅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军的中国人民反帝革命运动,标志着大革命高潮的到来。
省港大罢工,1925年6月为了支援上海人民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广州和香港爆发了规模宏大的省港大罢工,此次罢工由共产党人邓中夏及苏兆征领导,历时1年零4个月,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世界工人运动史上时间最长的一次大罢工。
1
合作共赢——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知识拓展
国共合作下的工人运动
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也得到很大发展。1927年3月21日,上海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迎接北伐军进入上海,书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
周恩来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五卅(sà)运动
省港大罢工
工农革命运动
北伐的胜利进军
推动发展
有力支持
1
合作共赢——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群学
农民运动
国共合作下的农民运动
湖南农民协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群众组织)提出了"一切权力归农会"的的口号,地主,土豪,劣绅被打倒,农会成了唯一的权力机关,封建势力被极大地遏制。
广州农讲所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由共产党人彭湃等倡议,以国民党名义开办的。从1924年7月至1926年9
广州农讲所
月,在广州共举办了六届农讲所,前后培养了754名农民运动干部。
课堂巩固
1
合作共赢——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1.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明确宣布:“一切不平等条约,外人租借地、领事裁判权、外人管理关税及外人在中国境内行使一切政治的权力、侵犯中国主权者,皆当取消。”这表明孙中山认识到,要实现民族振兴,必须( )
a.与共产党合作 b.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c.清除帝国主义的压迫 d.消灭封建军阀的割据
2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 .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b .黄埔军校的创办
c .北伐战争的开始 d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3 .在北伐的江西战场上,人民群众处处与孙传芳的军队为难,造成其运输粮食等困难,而给予国民革命军种种便利,包括引路、刺探军情、组织运输队等。这表明( )
a.人民群众是北伐的主力 b.北伐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c.江西是北伐的主战场 d.北伐战争取得最终胜利



02
two
功亏一篑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2
功亏一篑——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群学
北伐战争
推动
工农革命运动发展
触犯
帝国主义在华利益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发动
反革命政变
随着革命遍潮的到来,统一战线内部争夺领导权的斗争加剧,特别是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右派篡夺领导权的活动日益猖獗。
1927.4.12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蒋介石)
1927.4.18
1927.7.15
1927.8.25
国共合作开始破裂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汪精卫)
国共合作正式破裂
南京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合并(宁汉合流)
国民党专制统治建立
1928.4.19
蒋介石第二次北伐(张作霖)
1928.6.4
皇姑屯事件,张作霖被炸死
1928.12.29
张学良东北易帜
南京国民政府名义上统一全国
国民大革命失败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2
功亏一篑——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独学
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南京国民政府
张学良东北易帜
北伐战争胜利了,
国民大革命却失败了......
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名义上完成了国家统一。
旧军阀被打垮,又出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2
功亏一篑——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知识拓展
济南惨案
济南惨案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侵略山东济南后,于1928年5月3日对当地军民进行大肆屠杀的事件,又称五三惨案。1928年4月,蒋介石联合李宗仁冯玉祥、阎锡山的军队继续“北伐”,试图夺取孙传芳、张宗昌、张作霖等北洋军阀控制的地盘。为阻止英、美势力向北发展,1928年5月3日,日本侵略者在山东省济南向国民党军发动进攻。由于蒋介石一味妥协退让并下达不抵抗命令,大量中国军民遭到屠杀。这次惨案,日军杀死1万余名中国人,中国政府所派交涉人员蔡公时等17名外交人员被枪杀,激起全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同时也受到世界舆论的谴责。美、英等国从他们在华利益出发,也向日本施加压力。1929年2月28日,日本政府与国民党政府达成协定,并从济南撤军,济南事件即告结束。
蔡公时
2
功亏一篑——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合作探究
请结合材料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中国共产党得到了什么教训?有什么启示?
1)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破裂
2)帝国主义绞杀中国革命
3)年幼的共产党缺乏斗争经验,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材料一:右图漫画《同去,同去砍人去!》


材料二:“1926年9月,英国军舰公然炮击进攻武汉的北伐军……各帝国主义集结在上海……随时准备进攻北伐军。”
材料三:党当时还比较幼稚,又处在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领导下,下令将纠察队全体解散,所有枪支,交存政府,致使革命在强大敌人的突然袭击下遭到惨重失败。
原因
启示
使共产党认识到要领导人民革命取得胜利,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国共合,民族兴,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作贡献等。
教训
4.“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建立了国民党反动政权,从此开始了国民党在大陆长达22年的统治。国民党反动政权建立的标志是( )
a.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 b.“分共会议”召开
c.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d.张学良改易旗帜
5.据统计,1927年3月至1928年上半年,中共党员的人数由6万人减至1万人,其原因是
a.北洋军阀政府的白色恐怖 b.长征初期的巨大损失
c.国民党军队围剿中央革命根据地 d.国民党右派与共产党决裂
6.1927年3月,蒋介石来到上海,与帝国主义列强、江浙财阀和上海流氓头子,举行一系列会谈。蒋介石还与汪精卫密谈“分共”。经过一系列活动,蒋介石完成了反革命政变的准备。他发动这次政变的背景不包括( )
a.北伐战争顺利发展 b.工农运动不断高涨
c.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胜利 d.张学良“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课堂巩固
2
功亏一篑——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03
学习收获
three
3
学习收获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国共合作
北伐战争
目的:
主战役:
对学
中共:
国民党:
原因
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绩
孙中山深感必须改组国民党,注入新鲜血液
正式建立
国民党一大(1924.1)
成果: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主战场:
湖南、湖北
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
先锋队:
第四军叶挺独立团
结果:
先后消灭吴佩孚、孙传芳主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各地工农运动发展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黄埔军校的创建(1924.5)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4建立南京国民政府、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失败:
背默关键
张学良“东北易帜”
统一:
3
学习收获
学习收获
国共第一次合作
国共十年对峙
合作破裂
中国共产党的出路?
国民革命运动
1923
1924
1926
1927
1928
中共
三大
国民党一大
黄埔军校建立
北伐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东北
易帜
经验教训
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
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井冈山道路)
(16课)
THANKS
上课完毕谢谢大家
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