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期末)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
1.某静电除尘器的除尘原理如图所示,一带正电的金属板和一个带负电的放电极形成电场, 它们之间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虚线为一带电烟尘颗粒的运动轨迹,a、b是轨迹上的 两点。设a点和 b点的电势分别为 φ1、φ2,颗粒在a和b时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a1、a2,速度大小分别为 v1、v2,电势能分别为 Ep1、Ep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1<a2 B.v1<v2 C.φ1>φ2 D.Ep1<Ep2
【答案】B
【知识点】电场及电场力;牛顿第二定律;电势能与电场力做功的关系;电势
2.通电矩形导线框abcd与通有恒定电流的长直导线AB在同一平面内且相互平行,电流方向如图所示。关于AB的磁场对线框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线框有两条边所受安培力方向相同
B.cd边所受安培力垂直纸面向外
C.线框中所受安培力合力向右
D.线框中有两条边所受安培力大小相同
【答案】D
【知识点】安培力;通电导线及通电线圈周围的磁场;左手定则—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3.北京时间 2022 年 10 月 31 日,长征五号 B 遥四运载火箭将梦天实验舱送上太空,后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顺利对接。假设运载火箭在某段时间内做无动力运动,可近似为如图所示的情景,圆形轨道Ⅰ为空间站运行轨道,椭圆轨道Ⅱ为运载火箭无动力运行轨道,B点为椭圆轨道Ⅱ的近地点,椭圆轨道Ⅱ与圆形轨道Ⅰ相切于A点,设圆形轨道Ⅰ的半径为r,椭圆轨道Ⅱ的半长轴为a,地球的自转周期为T,不考虑大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题中信息,可求出地球的质量
B.运载火箭在轨道Ⅱ上由 B 点运动到 A 点机械能逐渐增大
C.空间站运动到 A 点的加速度大于运载火箭运动到 A 点的加速度
D.空间站在轨道Ⅰ上运行的周期与运载火箭在轨道Ⅱ上运行的周期之比为
【答案】D
【知识点】开普勒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卫星问题
4.(2019高一上·运城月考)体育器材室里,篮球摆放在如图所示的球架上.已知球架的宽度为 ,每个篮球的质量为 ,直径为 ,不计球与球架之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为 .则每个篮球对一侧球架的压力大小为(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解析】【解答】以任意一只篮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设球架对篮球的支持力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由几何知识得 ,根据平衡条件得 ,解得 ,则得篮球对一侧球架的压力大为 ,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篮球的平衡方程结合几何关系可以求出压力的大小。
二、多选题
5.传感器是智能社会的基础元件。如图为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的示意图,观测电容C的变化即可知道物体位移x的变化,表示该传感器的灵敏度。电容器极板和电介质板长度均为L,测量范围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容器的电容变大,物体向方向运动
B.电容器的电容变大,物体向方向运动
C.电介质的介电常数越大,传感器灵敏度越高
D.电容器的板间电压越大,传感器灵敏度越高
【答案】A,C
【知识点】电容器及其应用
6.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在t=0时刻和t=1.0s时刻的波形分别如图中实线和虚线所示。已知x=0处的质点在0~1.0s内运动的路程为25.0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B.波源振动周期为0.8s
C.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为4.0m/s
D.t=1s时,x=3m处的质点沿y轴负方向运动
【答案】B,D
【知识点】横波的图象;波长、波速与频率的关系
7.投壶是从先秦延续至清末的中国传统礼仪和宴饮游戏,《礼记传》中提到:“投壶,射之细也。宴饮有射以乐宾,以习容而讲艺也。”如图所示,甲、乙两人沿水平方向各射出一支箭,箭尖插入壶中时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53 和37 ;已知两支箭质量相同,忽略空气阻力、箭长,壶口大小等因素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sin37 =0.6,cos37 =0.8,sin53 =0.8,cos53 =0.6)( )
A.若箭在竖直方向下落的高度相等,则甲、乙所射箭初速度大小之比为9:16
B.若箭在竖直方向下落的高度相等,则甲、乙所射箭落入壶口时速度大小之比为4:3
C.若两人站在距壶相同水平距离处射箭,则甲、乙所射箭初速度大小之比为1:1
D.若两人站在距壶相同水平距离处射箭,则甲、乙所射箭在空中运动时间比为4:3
【答案】A,D
【知识点】斜抛运动
8.“娱乐风洞”是一项新型娱乐项目,在一个特定的空间内通过风机制造的气流把人“吹”起来,使人产生在天空翱翔的感觉。其简化模型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游客恰好静止在直径为d的圆柱形竖直风洞内,已知气流密度为,游客受风面积(游客在垂直风力方向的投影面积)为S,风洞内气流竖直向上“吹”出且速度恒定,重力加速度为g。假设气流吹到人身上后速度变为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流速度大小为
B.单位时间内流过风洞内某横截面的气体体积为
C.风若速变为原来的,游客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D.单位时间内风机做的功为
【答案】A,D
【知识点】动量定理;牛顿第二定律
三、填空题
9.如图为一种服务型机器人,其额定功率为48 W,额定工作电压为24 V。机器人 的锂电池容量为20 A·h,则机器人额定工作电流为 A ;电源充满电后最长工作时间约为 h。
【答案】2;10
【知识点】电功率和电功;电流、电源的概念
10.(2020高二下·防城港月考)根据玻尔原子结构理论,氦离子(He+)的能级图如图所示.电子处在n =3轨道上比处在n =5轨道上离氦核的距离 (选填“近”或“远”).当大量He+处在n =4的激发态时,由于跃迁所发射的谱线有 条.
【答案】近;6
【知识点】玻尔理论与氢原子的能级跃迁
【解析】【解答】从图上可知n =3 轨道上的能级比n =5轨道的能级低.根据玻尔原子结构理论:离核越近,能级越低可知n=3轨道上的电子离氦核的距离近.处于第4激发态的He+的发射光子的种类为: 种.
【分析】玻尔原子理论,激发态跃迁的谱线满足条件进行计算。
四、实验题
11.用如图所示的向心力演示器探究向心力大小的表达式。匀速转动手柄,可以使变速塔轮以及长槽和短槽随之匀速转动,槽内的小球也随着做匀速圆周运动。使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横臂的挡板对小球的压力提供,球对挡板的反作用力通过横臂的杠杆作用使弹簧测力套筒下降,从而露出标尺。
(1)本实验所采用的实验探究方法与下列哪些实验是相同的____;
A.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B.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C.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D.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
(2)根据标尺上露出的等分标记,可以粗略计算出两个球所受的向心力大小之比。为研究向心力大小跟转速的关系,应比较表中的第1组和第 组数据。
组数 小球的质量m/g 转动半径r/cm 转速n/(r·s-1)
1 45.0 15.00 1
2 90.0 15.00 1
3 45.0 15.00 2
4 45.0 30.00 1
(3)本实验中产生误差的原因有 。(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1)B;D
(2)3
(3)质量的测量引起的误差;弹簧测力套筒的读数引起的误差
【知识点】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
12.为测量一捆不明材质电线的电阻率,选用器材如下(所有器材均已校准):
A.电源(电动势约为,内阻不计);
B.待测电线(长度约,横截面积未知);
C.电流表(量程,内阻约为);
D.电流表(量程,内阻);
E.滑动变阻器(,额定电流);
F.开关、导线若干。
(1)实验小组成员先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该材质电线的直径,其中一次测量如图(a)所示,其读数 。
(2)该实验小组设计的测量电路如图(b)所示,则P是 , (填对应器材符号),通过正确操作,测得数据,作出的图像如图(c)所示
(3)由图(b)电路测得的该材质电线的电阻,其测量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4)根据以上数据可以估算出这捆电线的电阻率约为____
A. B.
C. D.
【答案】(1)1.498/1.497/1.499
(2)A
(3)不变
(4)D
【知识点】导体电阻率的测量
五、解答题
13.某民航客机在一万米左右高空飞行时,需利用空气压缩机来保持机舱内外气体压强之比为4∶1。机舱内有一导热汽缸,活塞质量m=2kg、横截面积S=10cm2,活塞与汽缸壁之间密封良好且无摩擦。客机在地面静止时,汽缸如图(a)所示竖直放置,平衡时活塞与缸底相距l1=8cm;客机在高度h处匀速飞行时,汽缸如图(b)所示水平放置,平衡时活塞与缸底相距l2=10cm。汽缸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机舱内温度可认为不变。已知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变化规律如图(c)所示地面大气压强p0=1.0×105Pa,地面重力加速度g=10m/s2。
(1)判断汽缸内气体由图(a)状态到图(b)状态的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并说明原因;
(2)客机在地面静止时,汽缸内封闭气体的压强p1;
(3)求高度h处大气压强,并根据图(c)估测出此时客机的飞行高度。
【答案】(1)解:由题意,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由于气体温度不变,体积膨胀,气体对外做功,而内能保持不变,因此可知吸热。
(2)解:初态封闭气体的压强
(3)解:根据
可得
机舱内外气体压之比为4:1,因此舱外气体压强
对应表可知飞行高度为104m。
【知识点】理想气体与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共点力的平衡;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气体的等温变化及玻意耳定律
14.“太空粒子探测器”是安装在国际空间站上的一种粒子物理实验设备,可用于探测宇宙中的奇异物质。在研究太空粒子探测器的过程中,某科研小组设计了一款探测器,其结构原理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径为R的圆形匀强磁场区域,区域内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在圆形磁场区域的右侧有一宽度L=R的足够长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也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该磁场的右边界放有一足够长的荧光屏PQ,左边界MN板与圆形磁场相切处留有小孔S。现假设太空中有一群分布均匀的正离子以速度v =竖直射入圆形磁场区域,并从S点进入右侧磁场区域,已知单位时间内有N个正离子射入圆形磁场,正离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不计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对粒子引力的影响。
(1)求正离子在圆形磁场中的轨道半径大小;
(2)各个从S点进入右侧磁场的粒子中能到达荧光屏PQ的最短时间;
(3)单位时间内有多少个离子击中荧光屏PQ。
【答案】(1)解:粒子在圆形磁场中运动时
解得
(2)解:粒子在右侧磁场中运动的轨迹最短时对应的运动时间最短,如下图所示
根据几何知识可得
可得
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可得粒子在该磁场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故粒子在右侧磁场中得最短运动时间为
(3)解:由于在右侧磁场中
根据几何关系可知,粒子由S点射入右侧磁场中时,入射方向与MN边夹角间于90°~180°之间的粒子能集中收集板。设其中入射S点速度方向与MN恰为90°的粒子在入射圆形磁场前与MN边的水平距离为x,如下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可知x=R
故单位时间内集中收集板的粒子数为
【知识点】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运动
15.如图(a)所示,质量的绝缘木板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质量可视为质点的带正电的小物块B放在木板A上某一位置,其电荷量为。空间存在足够大的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为。质量的滑块C放在A板左侧的地面上,滑块C与地面间无摩擦力,其受到水平向右的变力作用,力与时刻的关系如图b所示。从时刻开始,滑块C在变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在时撤去变力。此时滑块C刚好与木板A发生弹性正碰,且碰撞时间极短,此后整个过程物块B都未从木板A上滑落。已知小物块B与木板A及木板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取。求:
(1)撤去变力瞬间滑块C的速度大小v1;
(2)滑块C与木板A碰撞后,经多长时间,小物块B与木板A刚好共速;
(3)若小物块B与木板A达到共同速度时立即将电场强度大小变为,方向不变,小物块B始终未从木板A上滑落,则木板A至少多长?整个过程中物块B的电势能变化量是多少?
【答案】(1)解:在作用的内,对滑块C,由动量定理得
由图像围成的面积可得
得
(2)解:设C、A碰后瞬间速度大小分别为和,取向右为正方向,A、C系统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得
A、C发生弹性碰撞,动能不变,则
代入数据,解得
A、C碰撞后,对B有
代入数据得a2=1.5m/s2
对A有
得
设碰后经时间A、B共速,则
解得,
(3)解:从A被碰后到A、B刚好共速过程
所以此过程B相对A向左滑行
当电场强度变为时,假设B、A减速时发生相对滑动,则对B有
得
对A有
因,故假设成立,A减速快,B将相对A向右滑动,直到都停止。此过程它们的位移分别为
则此过程B相对A向右滑行
因为
所以板长至少为10.5m。整个过程中静电力对B做功
故物块B的电势能变化量为
即电势能减少了12J。
【知识点】功能关系;动量定理;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板块模型;碰撞模型
1 / 1福建省三明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期末)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
1.某静电除尘器的除尘原理如图所示,一带正电的金属板和一个带负电的放电极形成电场, 它们之间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虚线为一带电烟尘颗粒的运动轨迹,a、b是轨迹上的 两点。设a点和 b点的电势分别为 φ1、φ2,颗粒在a和b时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a1、a2,速度大小分别为 v1、v2,电势能分别为 Ep1、Ep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1<a2 B.v1<v2 C.φ1>φ2 D.Ep1<Ep2
2.通电矩形导线框abcd与通有恒定电流的长直导线AB在同一平面内且相互平行,电流方向如图所示。关于AB的磁场对线框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线框有两条边所受安培力方向相同
B.cd边所受安培力垂直纸面向外
C.线框中所受安培力合力向右
D.线框中有两条边所受安培力大小相同
3.北京时间 2022 年 10 月 31 日,长征五号 B 遥四运载火箭将梦天实验舱送上太空,后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顺利对接。假设运载火箭在某段时间内做无动力运动,可近似为如图所示的情景,圆形轨道Ⅰ为空间站运行轨道,椭圆轨道Ⅱ为运载火箭无动力运行轨道,B点为椭圆轨道Ⅱ的近地点,椭圆轨道Ⅱ与圆形轨道Ⅰ相切于A点,设圆形轨道Ⅰ的半径为r,椭圆轨道Ⅱ的半长轴为a,地球的自转周期为T,不考虑大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题中信息,可求出地球的质量
B.运载火箭在轨道Ⅱ上由 B 点运动到 A 点机械能逐渐增大
C.空间站运动到 A 点的加速度大于运载火箭运动到 A 点的加速度
D.空间站在轨道Ⅰ上运行的周期与运载火箭在轨道Ⅱ上运行的周期之比为
4.(2019高一上·运城月考)体育器材室里,篮球摆放在如图所示的球架上.已知球架的宽度为 ,每个篮球的质量为 ,直径为 ,不计球与球架之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为 .则每个篮球对一侧球架的压力大小为( )
A. B. C. D.
二、多选题
5.传感器是智能社会的基础元件。如图为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的示意图,观测电容C的变化即可知道物体位移x的变化,表示该传感器的灵敏度。电容器极板和电介质板长度均为L,测量范围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容器的电容变大,物体向方向运动
B.电容器的电容变大,物体向方向运动
C.电介质的介电常数越大,传感器灵敏度越高
D.电容器的板间电压越大,传感器灵敏度越高
6.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在t=0时刻和t=1.0s时刻的波形分别如图中实线和虚线所示。已知x=0处的质点在0~1.0s内运动的路程为25.0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B.波源振动周期为0.8s
C.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为4.0m/s
D.t=1s时,x=3m处的质点沿y轴负方向运动
7.投壶是从先秦延续至清末的中国传统礼仪和宴饮游戏,《礼记传》中提到:“投壶,射之细也。宴饮有射以乐宾,以习容而讲艺也。”如图所示,甲、乙两人沿水平方向各射出一支箭,箭尖插入壶中时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53 和37 ;已知两支箭质量相同,忽略空气阻力、箭长,壶口大小等因素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sin37 =0.6,cos37 =0.8,sin53 =0.8,cos53 =0.6)( )
A.若箭在竖直方向下落的高度相等,则甲、乙所射箭初速度大小之比为9:16
B.若箭在竖直方向下落的高度相等,则甲、乙所射箭落入壶口时速度大小之比为4:3
C.若两人站在距壶相同水平距离处射箭,则甲、乙所射箭初速度大小之比为1:1
D.若两人站在距壶相同水平距离处射箭,则甲、乙所射箭在空中运动时间比为4:3
8.“娱乐风洞”是一项新型娱乐项目,在一个特定的空间内通过风机制造的气流把人“吹”起来,使人产生在天空翱翔的感觉。其简化模型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游客恰好静止在直径为d的圆柱形竖直风洞内,已知气流密度为,游客受风面积(游客在垂直风力方向的投影面积)为S,风洞内气流竖直向上“吹”出且速度恒定,重力加速度为g。假设气流吹到人身上后速度变为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流速度大小为
B.单位时间内流过风洞内某横截面的气体体积为
C.风若速变为原来的,游客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D.单位时间内风机做的功为
三、填空题
9.如图为一种服务型机器人,其额定功率为48 W,额定工作电压为24 V。机器人 的锂电池容量为20 A·h,则机器人额定工作电流为 A ;电源充满电后最长工作时间约为 h。
10.(2020高二下·防城港月考)根据玻尔原子结构理论,氦离子(He+)的能级图如图所示.电子处在n =3轨道上比处在n =5轨道上离氦核的距离 (选填“近”或“远”).当大量He+处在n =4的激发态时,由于跃迁所发射的谱线有 条.
四、实验题
11.用如图所示的向心力演示器探究向心力大小的表达式。匀速转动手柄,可以使变速塔轮以及长槽和短槽随之匀速转动,槽内的小球也随着做匀速圆周运动。使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横臂的挡板对小球的压力提供,球对挡板的反作用力通过横臂的杠杆作用使弹簧测力套筒下降,从而露出标尺。
(1)本实验所采用的实验探究方法与下列哪些实验是相同的____;
A.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B.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C.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D.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
(2)根据标尺上露出的等分标记,可以粗略计算出两个球所受的向心力大小之比。为研究向心力大小跟转速的关系,应比较表中的第1组和第 组数据。
组数 小球的质量m/g 转动半径r/cm 转速n/(r·s-1)
1 45.0 15.00 1
2 90.0 15.00 1
3 45.0 15.00 2
4 45.0 30.00 1
(3)本实验中产生误差的原因有 。(写出一条即可)
12.为测量一捆不明材质电线的电阻率,选用器材如下(所有器材均已校准):
A.电源(电动势约为,内阻不计);
B.待测电线(长度约,横截面积未知);
C.电流表(量程,内阻约为);
D.电流表(量程,内阻);
E.滑动变阻器(,额定电流);
F.开关、导线若干。
(1)实验小组成员先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该材质电线的直径,其中一次测量如图(a)所示,其读数 。
(2)该实验小组设计的测量电路如图(b)所示,则P是 , (填对应器材符号),通过正确操作,测得数据,作出的图像如图(c)所示
(3)由图(b)电路测得的该材质电线的电阻,其测量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4)根据以上数据可以估算出这捆电线的电阻率约为____
A. B.
C. D.
五、解答题
13.某民航客机在一万米左右高空飞行时,需利用空气压缩机来保持机舱内外气体压强之比为4∶1。机舱内有一导热汽缸,活塞质量m=2kg、横截面积S=10cm2,活塞与汽缸壁之间密封良好且无摩擦。客机在地面静止时,汽缸如图(a)所示竖直放置,平衡时活塞与缸底相距l1=8cm;客机在高度h处匀速飞行时,汽缸如图(b)所示水平放置,平衡时活塞与缸底相距l2=10cm。汽缸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机舱内温度可认为不变。已知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变化规律如图(c)所示地面大气压强p0=1.0×105Pa,地面重力加速度g=10m/s2。
(1)判断汽缸内气体由图(a)状态到图(b)状态的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并说明原因;
(2)客机在地面静止时,汽缸内封闭气体的压强p1;
(3)求高度h处大气压强,并根据图(c)估测出此时客机的飞行高度。
14.“太空粒子探测器”是安装在国际空间站上的一种粒子物理实验设备,可用于探测宇宙中的奇异物质。在研究太空粒子探测器的过程中,某科研小组设计了一款探测器,其结构原理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径为R的圆形匀强磁场区域,区域内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在圆形磁场区域的右侧有一宽度L=R的足够长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也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该磁场的右边界放有一足够长的荧光屏PQ,左边界MN板与圆形磁场相切处留有小孔S。现假设太空中有一群分布均匀的正离子以速度v =竖直射入圆形磁场区域,并从S点进入右侧磁场区域,已知单位时间内有N个正离子射入圆形磁场,正离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不计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对粒子引力的影响。
(1)求正离子在圆形磁场中的轨道半径大小;
(2)各个从S点进入右侧磁场的粒子中能到达荧光屏PQ的最短时间;
(3)单位时间内有多少个离子击中荧光屏PQ。
15.如图(a)所示,质量的绝缘木板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质量可视为质点的带正电的小物块B放在木板A上某一位置,其电荷量为。空间存在足够大的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为。质量的滑块C放在A板左侧的地面上,滑块C与地面间无摩擦力,其受到水平向右的变力作用,力与时刻的关系如图b所示。从时刻开始,滑块C在变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在时撤去变力。此时滑块C刚好与木板A发生弹性正碰,且碰撞时间极短,此后整个过程物块B都未从木板A上滑落。已知小物块B与木板A及木板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取。求:
(1)撤去变力瞬间滑块C的速度大小v1;
(2)滑块C与木板A碰撞后,经多长时间,小物块B与木板A刚好共速;
(3)若小物块B与木板A达到共同速度时立即将电场强度大小变为,方向不变,小物块B始终未从木板A上滑落,则木板A至少多长?整个过程中物块B的电势能变化量是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电场及电场力;牛顿第二定律;电势能与电场力做功的关系;电势
2.【答案】D
【知识点】安培力;通电导线及通电线圈周围的磁场;左手定则—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3.【答案】D
【知识点】开普勒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卫星问题
4.【答案】C
【知识点】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解析】【解答】以任意一只篮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设球架对篮球的支持力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由几何知识得 ,根据平衡条件得 ,解得 ,则得篮球对一侧球架的压力大为 ,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篮球的平衡方程结合几何关系可以求出压力的大小。
5.【答案】A,C
【知识点】电容器及其应用
6.【答案】B,D
【知识点】横波的图象;波长、波速与频率的关系
7.【答案】A,D
【知识点】斜抛运动
8.【答案】A,D
【知识点】动量定理;牛顿第二定律
9.【答案】2;10
【知识点】电功率和电功;电流、电源的概念
10.【答案】近;6
【知识点】玻尔理论与氢原子的能级跃迁
【解析】【解答】从图上可知n =3 轨道上的能级比n =5轨道的能级低.根据玻尔原子结构理论:离核越近,能级越低可知n=3轨道上的电子离氦核的距离近.处于第4激发态的He+的发射光子的种类为: 种.
【分析】玻尔原子理论,激发态跃迁的谱线满足条件进行计算。
11.【答案】(1)B;D
(2)3
(3)质量的测量引起的误差;弹簧测力套筒的读数引起的误差
【知识点】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
12.【答案】(1)1.498/1.497/1.499
(2)A
(3)不变
(4)D
【知识点】导体电阻率的测量
13.【答案】(1)解:由题意,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由于气体温度不变,体积膨胀,气体对外做功,而内能保持不变,因此可知吸热。
(2)解:初态封闭气体的压强
(3)解:根据
可得
机舱内外气体压之比为4:1,因此舱外气体压强
对应表可知飞行高度为104m。
【知识点】理想气体与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共点力的平衡;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气体的等温变化及玻意耳定律
14.【答案】(1)解:粒子在圆形磁场中运动时
解得
(2)解:粒子在右侧磁场中运动的轨迹最短时对应的运动时间最短,如下图所示
根据几何知识可得
可得
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可得粒子在该磁场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故粒子在右侧磁场中得最短运动时间为
(3)解:由于在右侧磁场中
根据几何关系可知,粒子由S点射入右侧磁场中时,入射方向与MN边夹角间于90°~180°之间的粒子能集中收集板。设其中入射S点速度方向与MN恰为90°的粒子在入射圆形磁场前与MN边的水平距离为x,如下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可知x=R
故单位时间内集中收集板的粒子数为
【知识点】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运动
15.【答案】(1)解:在作用的内,对滑块C,由动量定理得
由图像围成的面积可得
得
(2)解:设C、A碰后瞬间速度大小分别为和,取向右为正方向,A、C系统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得
A、C发生弹性碰撞,动能不变,则
代入数据,解得
A、C碰撞后,对B有
代入数据得a2=1.5m/s2
对A有
得
设碰后经时间A、B共速,则
解得,
(3)解:从A被碰后到A、B刚好共速过程
所以此过程B相对A向左滑行
当电场强度变为时,假设B、A减速时发生相对滑动,则对B有
得
对A有
因,故假设成立,A减速快,B将相对A向右滑动,直到都停止。此过程它们的位移分别为
则此过程B相对A向右滑行
因为
所以板长至少为10.5m。整个过程中静电力对B做功
故物块B的电势能变化量为
即电势能减少了12J。
【知识点】功能关系;动量定理;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板块模型;碰撞模型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