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四年级美术下册 1.《植物写生》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四年级美术下册 1.《植物写生》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3-11-14 17:46: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植物写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第二学段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本套教材中线条系列的内容之一在学生认识、了解、感受线条,有初步的线造型能力后。本课教材旨在通过对植物的写生,引导学生学习精细的观察物象的方法,掌握整体把握线描作品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线造型能力。
教学目标:
知 识:简单了解身边植物以及其生长特点、外形特点。
技 能:学会细致观察,能用线条概括形体,并且用精细的线描表现植物的特征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通过学习活动,在观察、表现植物过程中,感受植物的美,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同时培养学生有意识的寻找生活中美的品质。
教学重点:学习用线表现植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表现植物的前后关系和不同姿态,使画面具有艺术美感。
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植物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学校、教室、学生家中,都养着各式各样的植物,这些植物上充满丰富的线条,学生对于熟悉的事物,不仅容易产生兴趣,而且身边的事物便于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利于学生对本课的学习。
技能技法:学生已经对线条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尤其在《自行车局部写生》一课,学生已经开始学习画精细的线描,对于本课的学习是一个铺垫。
但仅一节课的学习难以形成细致观察、精致表现的能力和习惯,将容易出现对细处的表现概括化,想象代替写生等问题,由于只画过局部写生,还会出现构图问题、画面用线风格不统一等问题。
教学方法:
教法:“预设问题法”、“情境教学法”、“赏析教学法”、“直观演示法”
学法:“实践提问”、“欣赏分析”、“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伴着优美的音乐,欣赏一段植物视频。
当学生静下心来欣赏时,会由衷的发现,我们身边的植物如此美丽,借此环节把学生带入到本课情境中。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学会细致观察。
2.学生画一画你所学过的线条
曲直 粗细 虚实
3.我们今天就将用线描的形式,描绘这些可爱的植物。出示课题《植物写生》
新授:
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样的植物
问题,植物的外形特点,植物的结构
“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君子兰 猪笼草
2,植物的结构
根 茎 叶花
观察讲台上的植物
大体上看可以分为哪几部分
我们观察植物的时候可以进行从不同角度进行细致的观察
正面的叶子有什么不同
侧面的叶子有什么不同
前后的关系是如何让表现的
哪里具有遮挡,疏密,虚实的关系。
欣赏大师的优秀作品
讨论,大师的画与现实中的君子兰有什么不同,哪里表现了疏密,遮挡曲直的关系。
4,介绍不同的构图方法
5.下面欣赏同学们的作品
分小组讨论 同学们是如何抓住植物的不同角度进行表现的,植物的前后关系是如何刻画的。
6.教师示范
作画步骤讲解:观察实物、取景构图、勾勒外形、添加细节。
直观演示:完整线描作品的全过程展示。
难点突破:常见构图问题的解决、不同姿态叶片的表现、画面用线风格……
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探究学习、解决问题为本课探究新知的主要途径方法,学生自主学习贯穿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整个过程。使学生不仅在美术知识技能上得到了提高,同时在参与活动和探究的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培养。
分组实践:
提出作业要求
构图:饱满、位置得当
用线:流畅、有韵律
表现:注意植物的遮挡 前后的穿插变化
清晰明确的作业要求,给学生的创作指明方向。
进行分组实践活动:每组同学环绕一组静物进行创作。
便于同学间交流,最后的作品也将呈现:同一静物,不同角度的艺术再现。这种有趣的艺术效果,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作业评价:
以作业要求为依据,进行多种形式的评价,评出最优秀作品和进步最大作品。
评价目标 看大家的植物有没有做到构图饱满,线条富有变化。
这种评价形式给本身能力强的孩子和认真学习取得成果的孩子都给予肯定。鼓励学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
拓展:
欣赏运用了其他媒材完成的线描作品,拓展学生的视野。
欣赏内容特殊的线描小品作品,引导学生逐步体会,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我们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我们要去发现生活中的美,用艺术去表现它。让它为我们的生活增光添彩。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