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初中人教版地理八上 3.2 土地资源提升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度初中人教版地理八上 3.2 土地资源提升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31 08:17:04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初中人教版地理八上 3.2 土地资源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
(2023九下·成都模拟)我国是第一个设立土地日的国家,每年6月25日是全国土地日。下图为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图。据此完成第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 B.草地多分布于地势第三级阶梯
C.各类土地资源均匀分布 D.林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
2.下列关于我国耕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集中分布在西部山区 B.总量有限,人均耕地丰富
C.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D.旱地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2023·盐城模拟)图为1949~2019年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均耕地面积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1949年以来,我国(  )
A.人口的增长速度逐年加快
B.人均耕地面积与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一致
C.人均耕地面积呈持续下降趋势
D.我国人口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4.为确保粮食生产所需的耕地资源,我国应(  )
A.大量毁林开荒 B.大力围湖造田
C.严格保护耕地 D.退耕还林还草
5.(2021八上·双辽期末)下图反映土地使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是(  )
A.乱砍树木,占用耕地 B.乱砍滥伐,引起水土流失
C.放牧过量,引起水土流失 D.污染水和土地
6.(2021八上·九台期末) 2021年4月,四川省自然资源厅通过卫星遥感监测发现三台县一农户在耕地上建水久看护房,5月下达整改通知书。7月当事人拆除了违法建筑,恢复土地使用性质,政策法令有效守护当地人民的“饭碗田”。下列说法与材料符合的项是(  )
A.在农耕区,加强基本农田建设与保护
B.为看护农田,减少野生动物对作物的破坏
C.缺少建筑用地,在自家地里建看护房合理合法
D.交通便利,能及时收获庄稼,获得最大收成
7.(2023八下·路桥期末)2019年中国耕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而人均耕地面积较少。针对我国耕地资源现状,我们应该(  )
A.扩大牧区耕地规模 B.增加围湖造田面积
C.切实保护现有耕地 D.提高山区耕地比重
(2023七下·云浮期末)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示意图和世界四个国家耕地总面积与人均耕地面积统计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关于我国土地类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土地类型齐全 B.可利用草地占比最大
C.耕地比重最小 D.难以利用土地比重较大
9.我国人均耕地不足,为解决粮食问题,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
B.把草原、山坡开垦为耕地
C.努力提高耕地的生产力水平,提高粮食产量
D.对农田加大农药、化肥的使用,提高粮食产量
(2023七下·高要期末)土地是立国之本,如果利用不当,或遭受破坏,生产能力就会下降,甚至会完全丧失。结合所学完成下面小题。
10.土地属于自然资源的一种。自然资源可划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按这种划分方法,下列资源与土地资源同类的是(  )
A.石油 B.铁矿 C.风能 D.煤炭
11.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就当前诸多问题中尤为突出的是(  )
A.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 B.过度放牧、草场退化严重
C.乱砍滥伐、风沙危害加剧 D.难利用土地比例较大
12.我国关于土地的基本国策是(  )
A.合理开发,节约、永续利用
B.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C.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D.占多少,垦多少
(2023七下·宝丰期末)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我国必须“严守耕地红线”,主要是因为(  )
A.土地资源总量少 B.人均耕地占有量少
C.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D.耕地种类不齐全
14.为提高高标准农田的耕地质量,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内蒙古高原——草地变耕地,增加耕地面积
B.华北平原——节约用水,增加耕地灌溉面积
C.四川盆地——退耕还林,恢复森林植被
D.长江中下游平原——占用耕地,推进城镇化建设
15.(2023·永善模拟)读漫画《分田》,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从20世纪50年代初的0.2公顷降至目前的0.09公顷,耕地总面积已经逼近国家规定的1.2亿公顷红线。漫画揭示的土地问题是(  )
A.建设用地扩张,占用大量耕地 B.过度放牧,草场退化严重
C.乱砍滥伐,加剧了水土流失 D.不当排放造成土地的污染
16.(2023·襄城模拟)读《不堪重负》漫画图,漫画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A.人口增长快 B.乱占耕地
C.耕地污染 D.人均耕地减少
(2023七下·莲湖期中) 下图示意我国林地、草地、旱地、水田四种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图中字母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a——水田 B.b——草地 C.c——旱地 D.d——林地
18.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有(  )
①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②土地类型齐全,难以利用土地多③山地少,平地多④后备耕地资源匮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土地资源利用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列有关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合理的是(  )
A.新疆发展渔业 B.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发展林业
C.大兴安岭发展种植业 D.内蒙古高原主要发展畜牧业
(2023·怀集模拟) 2022年6月25日是第32个全国土地日,其宣传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读图漫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该漫画揭示的土地问题是(  )
A.土地利用率低 B.乱占耕地
C.土地荒漠化 D.耕地污染
21.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
①控制城镇建设用地②开林种田,缓解耕地不足③积极发展科技农业,提高粮食产量④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对耕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综合题
22.(2020八上·红河期末)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图。
(1)写出图中数字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①   为主的耕地;②   为主的耕地;③   ;④   。
(2)我国的三大林区是   、   、   。
(3)D地区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原因是   。
23.(2019八上·合浦期中)“驴友”足迹。
天南地北的“驴友”相聚内蒙古,畅谈他们的旅程。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西藏“驴友”:我们的旅程多在第一级阶梯,以   (地形区)为主体,发现那里的土地类型主要是   。
(2)安徽“驴友”:我们的旅程多在淮河两侧,两侧地理景观差异很大,北侧土地利用类型是以   为主的耕地,属于   (温度带);南侧土地利用类型是以   为主的耕地,属于   (温度带);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上,地形以   为主。
(3)内蒙古“驴友”:我们的旅程多在素有“绿色宝库”美称的大兴安岭两侧,在东侧看到土壤肥沃的   (地形区),在西侧领略到   (地形区)的辽阔。大兴安岭是一座有名的地理界山,它既是地形区的分界山脉,又是   与   的分界山脉,还是   与   的分界山脉。
24.(2016·临沂模拟)2015年5月26日,习近平对耕地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阅读我国耕地有关资料,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归纳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特点。
(2)简述2009~2012年我国耕地数量的变化趋势,并结合实际分析原因。
(3)从气候和地形类型两个方面概括我国耕地分布特点。
(4)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发展农业过程中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发挥当地的自然条件优势;为确保粮食安全,我国把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严守18亿亩的耕地红线。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A
2.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点评】我国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以天然林为主,而东南地区以人工次生林为主。
1.由图可知,我国土地类型可分为水田、旱地、林地、草地、荒漠,类型多样,但各类型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匀;草地集中分布于我国的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属于地势第一二级阶梯;林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西南和东南。
故答案为:A。
2.我国耕地面积狭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和中部部分区域,其中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我国土地资源与水资源严重不匹配,导致我国耕地面积狭小,人均耕地面积少,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故答案为:C。
【答案】3.D
4.C
【知识点】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3.A.1949年来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变慢,A错误;
B.人均耕地面积与人口数量变化趋势相反,B错误;
C.人均耕地面积先下降后上升趋于平稳,C错误;
D.我国人口增长速度虽然放缓,但是总体人口数量在上升,D正确;
故答案为:D。
4.为了确保粮食安全,我国应该严格保护耕地,严禁乱占耕地的情况;
故答案为:C。
5.【答案】B
【知识点】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图中反映了土地使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是,由于乱砍滥伐,使森林面积减少,引起水土流失。图中现象没有占用耕地, 不是放牧过量,也不会污染水和土地。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耕地存在的问题: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其解决措施是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我国林地存在的问题:我国对林地管理与利用不尽合理,滥伐森林的问题仍然严重;其解决措施是大力植树造林;我国草地存在问题:长期以来靠天养畜,超载放牧或弃牧毁草开荒,再加上管理不善造成1/3的草地退化等;解决的措施是建设人工草场,加大宣传、划区轮牧等。
6.【答案】A
【知识点】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分析】拆除了违法建筑,恢复土地使用性质,政策法令有效守护当地人民的“饭碗田”利于加强基本农田的建设和保护,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耕地资源有限,人均耕地不足,人口总量大,为了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应该加强对基本农田的建设和保护。
7.【答案】C
【知识点】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分析】针对我国人均耕地不足的情况,应该切实保护耕地,不能盲目扩张农业规模,减少乱占耕地现象;
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答案】8.C
9.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8.读图可知,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可利用的草地占比最大,耕地的比重较多,难以利用土地的比重也较大;
故答案为:C。
9.A.围湖造田会导致环境被破坏,A错误;
B.开垦草原和山坡可能会导致水土流失问题,B错误;
C.努力提高粮食产量,用同样的面积种植更多的粮食,C正确;
D.加大农药化肥的使用会导致土壤板结,可耕种土地会减少,D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10.C
11.A
12.C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点评】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物质和能源,如土地,阳光,森林等,其中可再生资源是指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例如土地,阳光和森林等,而不可再生资源是指形成和再生过程非常漫长,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等于不可再生,例如煤炭,石油,铁矿石等。
10.可再生资源指的是在短时间内可以再生的资源,例如阳光,森林,水等,而不可再生资源指的是以人类历史来说几乎不可再生的资源,例如石油、铁矿、煤矿等资源;
故答案为:C。
11.选项中的四个问题都是我国目前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但是耕地问题是最重要也是最紧急的问题,涉及到我国粮食安全的问题;
故答案为:A。
12.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故答案为:C。
【答案】13.B
14.B
【知识点】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13.A.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A错误;
B.我国人均耕地不足,B正确;
C.土地资源分配不均不是耕地红线的原因,C错误;
D.我国耕地种类齐全,D错误;
故答案为:B。
14.A.内蒙古高原不能变为耕地,不合理,A错误;
B.华北平原缺水,应该节约用水,增加灌溉面积,B正确;
C.四川盆地没有森林,C错误;
D.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可乱占耕地,要合理开发,D错误;
故答案为:B。
15.【答案】A
【知识点】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分析】开发区、商住楼、体育场、工业园都属于建设用地,建设用地不断扩张,不断占用大量耕地,严重影响我国粮食安全,故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 土地是立国之本。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尤为重要。
16.【答案】C
【知识点】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该漫画主要反映由于重金属超标造成的耕地污染。
故答案为:C。
【点评】耕地污染是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中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一个难题,其中重金属污染是引起耕地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重金属超标污染对于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生产、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都带来了极大的危害。首先,超标的重金属元素会在农作物生长期过程中被吸收,最终进入人体,对人体器官和神经系统产生毒害作用,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其次,耕地污染不仅影响到农作物的生产和品质,也导致部分农作物失去市场价值。此外,重金属超标还会对土壤微生物等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生态平衡和保护。对于重金属超标造成的耕地污染问题,应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治理和防控,例如增加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强化耕地保护责任、加强监管和升级土壤修复技术等。此外,还应进行科学研究,加强对超标重金属元素形态、来源、传输和生态影响等的深入了解和研究,以更好地掌握治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加强重金属超标防控和污染治理,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17.A
18.B
19.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17.A.读图可知,a位于南方地区,为水田,A正确;
B.b位于北方地区,为旱地,B错误;
C.c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的大兴安岭和长白山那里,为林地,C错误
D.主要位于西北和青藏地区,为草地,D错误;
故答案为:A。
18.①我国土地资源总量非常丰富,但是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①符合题意;
②我国的土地类型齐全,但是荒漠、石山等难以利用的土地占比很大,②符合题意;
③我国山地多,平地较少,③不符合题意;
④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较多,后备耕地资源匮乏,④符合题意;
符合题意的为①②④,故答案为:B。
19.A.我国新疆以草地和荒漠为主,不适合发展渔业,A错误;
B.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为水田,适合发展种植业,B错误;
C.大兴安岭主要为林地,主要适合发展林业,C错误;
D.内蒙古高原以草地为主,适合发展畜牧业,D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20.B
21.C
【知识点】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20.读图可以看出,图中展现的是城市用地和农业用地的争抢,揭示的问题是乱占耕地;
故答案为:B。
21.①.控制城镇用地可以减少乱占耕地的现象,①正确;
②.开林种田会导致土地荒漠化的问题,导致其他环境问题,②错误;
③.发展科技农业,提高粮食产量,可以在有限的耕地内生产更多的粮食;
④.制定法律法规,通过法律保护耕地,④正确;
符合题意的是①③④。故答案为:C。
22.【答案】(1)旱地;水田;林地;草地
(2)东北林区;西南林区;东南林区
(3)海拔高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1)图中可知,①是以旱地为主的耕地,②是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是以水田为主的耕地;③是林地,④草地。 (2)我国的三大林区是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和东南林区,其中最大的天然林区是东北林区,第二大天然林区是西南林区,东南林区是人工林区。(3)图中可知,D位于我国平均海拔最高的青藏地区,该地区是夏季的低温中心,主要原因是海拔高,气温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点评】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形种类齐全,各种地形交错分布,山地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3%,高原约占26%,盆地约占19%,平原约占12%,丘陵约占10%.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平原、丘陵主要分布与我国气候条件优越的东部,十分有利发展种植业.山地面积广大,一方面存在交通不便、基础建设不宜的劣势,但另一方面,山区多矿产、旅游资源,同时有利于发展林业。
23.【答案】(1)青藏高原;草地
(2)旱地;暖温带;水田;亚热带;三;平原
(3)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季风区;非季风区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1)西藏“驴友”:我们的旅程多在第一级阶梯,以青藏高原为主体,发现那里的土地类型主要是草地;
(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两侧地理景观差异很大,北侧土地利用类型是以旱地为主的耕地,属于暖温带;南侧土地利用类型是以水田为主的耕地,属于亚热带;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地形以平原为主;
(3)内蒙古高原位于大兴安岭东侧,东北平原位于大兴安岭西侧,我们的旅程多在素有“绿色宝库”美称的大兴安岭两侧,在东侧看到土壤肥沃的,东北平原,在西侧领略到内蒙古高原的辽阔。大兴安岭是一座有名的地理界山,它既是地形区的分界山脉,又是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还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山脉。
【点评】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24.【答案】(1)我国土地类型齐全,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2)耕地面积总的趋势减少;原因是建设用地、灾毁(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等)、生态耕地、农业结构调整等。
(3)从气候方面: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和半湿润的季风气候区;从地形区上看:我国耕地主要集中在东部的平原、丘陵盆地。
(4)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1)从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土地类型齐全,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2)从2009年-2015年全国耕地变化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耕地的变化呈现减少的趋势,而且较少的速度很快,原因是建设用地、灾毁(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等)、生态耕地、农业结构调整等。
(3)从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中看,水田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的湿润地区的平原上,旱地为主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的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所以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地区。
(4)因为粮食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耕地是生产的根本,所以我国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为我国保证粮食生产的保证。
故答案为:(1)我国土地类型齐全,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2)耕地面积总的趋势减少,原因是建设用地、灾毁(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等)、生态耕地、农业结构调整等;(3)从气候方面: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和半湿润的季风气候区;从地形区上看:我国耕地主要集中在东部的平原、丘陵盆地;(4)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特点、分布及土地方面的国策,理解答题即可。
1 / 12023~2024学年度初中人教版地理八上 3.2 土地资源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
(2023九下·成都模拟)我国是第一个设立土地日的国家,每年6月25日是全国土地日。下图为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图。据此完成第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 B.草地多分布于地势第三级阶梯
C.各类土地资源均匀分布 D.林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
2.下列关于我国耕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集中分布在西部山区 B.总量有限,人均耕地丰富
C.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D.旱地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答案】1.A
2.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点评】我国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以天然林为主,而东南地区以人工次生林为主。
1.由图可知,我国土地类型可分为水田、旱地、林地、草地、荒漠,类型多样,但各类型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匀;草地集中分布于我国的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属于地势第一二级阶梯;林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西南和东南。
故答案为:A。
2.我国耕地面积狭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和中部部分区域,其中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我国土地资源与水资源严重不匹配,导致我国耕地面积狭小,人均耕地面积少,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故答案为:C。
(2023·盐城模拟)图为1949~2019年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均耕地面积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1949年以来,我国(  )
A.人口的增长速度逐年加快
B.人均耕地面积与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一致
C.人均耕地面积呈持续下降趋势
D.我国人口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4.为确保粮食生产所需的耕地资源,我国应(  )
A.大量毁林开荒 B.大力围湖造田
C.严格保护耕地 D.退耕还林还草
【答案】3.D
4.C
【知识点】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3.A.1949年来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变慢,A错误;
B.人均耕地面积与人口数量变化趋势相反,B错误;
C.人均耕地面积先下降后上升趋于平稳,C错误;
D.我国人口增长速度虽然放缓,但是总体人口数量在上升,D正确;
故答案为:D。
4.为了确保粮食安全,我国应该严格保护耕地,严禁乱占耕地的情况;
故答案为:C。
5.(2021八上·双辽期末)下图反映土地使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是(  )
A.乱砍树木,占用耕地 B.乱砍滥伐,引起水土流失
C.放牧过量,引起水土流失 D.污染水和土地
【答案】B
【知识点】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图中反映了土地使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是,由于乱砍滥伐,使森林面积减少,引起水土流失。图中现象没有占用耕地, 不是放牧过量,也不会污染水和土地。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耕地存在的问题: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其解决措施是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我国林地存在的问题:我国对林地管理与利用不尽合理,滥伐森林的问题仍然严重;其解决措施是大力植树造林;我国草地存在问题:长期以来靠天养畜,超载放牧或弃牧毁草开荒,再加上管理不善造成1/3的草地退化等;解决的措施是建设人工草场,加大宣传、划区轮牧等。
6.(2021八上·九台期末) 2021年4月,四川省自然资源厅通过卫星遥感监测发现三台县一农户在耕地上建水久看护房,5月下达整改通知书。7月当事人拆除了违法建筑,恢复土地使用性质,政策法令有效守护当地人民的“饭碗田”。下列说法与材料符合的项是(  )
A.在农耕区,加强基本农田建设与保护
B.为看护农田,减少野生动物对作物的破坏
C.缺少建筑用地,在自家地里建看护房合理合法
D.交通便利,能及时收获庄稼,获得最大收成
【答案】A
【知识点】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分析】拆除了违法建筑,恢复土地使用性质,政策法令有效守护当地人民的“饭碗田”利于加强基本农田的建设和保护,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耕地资源有限,人均耕地不足,人口总量大,为了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应该加强对基本农田的建设和保护。
7.(2023八下·路桥期末)2019年中国耕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而人均耕地面积较少。针对我国耕地资源现状,我们应该(  )
A.扩大牧区耕地规模 B.增加围湖造田面积
C.切实保护现有耕地 D.提高山区耕地比重
【答案】C
【知识点】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分析】针对我国人均耕地不足的情况,应该切实保护耕地,不能盲目扩张农业规模,减少乱占耕地现象;
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2023七下·云浮期末)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示意图和世界四个国家耕地总面积与人均耕地面积统计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关于我国土地类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土地类型齐全 B.可利用草地占比最大
C.耕地比重最小 D.难以利用土地比重较大
9.我国人均耕地不足,为解决粮食问题,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
B.把草原、山坡开垦为耕地
C.努力提高耕地的生产力水平,提高粮食产量
D.对农田加大农药、化肥的使用,提高粮食产量
【答案】8.C
9.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8.读图可知,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可利用的草地占比最大,耕地的比重较多,难以利用土地的比重也较大;
故答案为:C。
9.A.围湖造田会导致环境被破坏,A错误;
B.开垦草原和山坡可能会导致水土流失问题,B错误;
C.努力提高粮食产量,用同样的面积种植更多的粮食,C正确;
D.加大农药化肥的使用会导致土壤板结,可耕种土地会减少,D错误;
故答案为:C。
(2023七下·高要期末)土地是立国之本,如果利用不当,或遭受破坏,生产能力就会下降,甚至会完全丧失。结合所学完成下面小题。
10.土地属于自然资源的一种。自然资源可划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按这种划分方法,下列资源与土地资源同类的是(  )
A.石油 B.铁矿 C.风能 D.煤炭
11.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就当前诸多问题中尤为突出的是(  )
A.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 B.过度放牧、草场退化严重
C.乱砍滥伐、风沙危害加剧 D.难利用土地比例较大
12.我国关于土地的基本国策是(  )
A.合理开发,节约、永续利用
B.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C.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D.占多少,垦多少
【答案】10.C
11.A
12.C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点评】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物质和能源,如土地,阳光,森林等,其中可再生资源是指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例如土地,阳光和森林等,而不可再生资源是指形成和再生过程非常漫长,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等于不可再生,例如煤炭,石油,铁矿石等。
10.可再生资源指的是在短时间内可以再生的资源,例如阳光,森林,水等,而不可再生资源指的是以人类历史来说几乎不可再生的资源,例如石油、铁矿、煤矿等资源;
故答案为:C。
11.选项中的四个问题都是我国目前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但是耕地问题是最重要也是最紧急的问题,涉及到我国粮食安全的问题;
故答案为:A。
12.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故答案为:C。
(2023七下·宝丰期末)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我国必须“严守耕地红线”,主要是因为(  )
A.土地资源总量少 B.人均耕地占有量少
C.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D.耕地种类不齐全
14.为提高高标准农田的耕地质量,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内蒙古高原——草地变耕地,增加耕地面积
B.华北平原——节约用水,增加耕地灌溉面积
C.四川盆地——退耕还林,恢复森林植被
D.长江中下游平原——占用耕地,推进城镇化建设
【答案】13.B
14.B
【知识点】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13.A.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A错误;
B.我国人均耕地不足,B正确;
C.土地资源分配不均不是耕地红线的原因,C错误;
D.我国耕地种类齐全,D错误;
故答案为:B。
14.A.内蒙古高原不能变为耕地,不合理,A错误;
B.华北平原缺水,应该节约用水,增加灌溉面积,B正确;
C.四川盆地没有森林,C错误;
D.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可乱占耕地,要合理开发,D错误;
故答案为:B。
15.(2023·永善模拟)读漫画《分田》,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从20世纪50年代初的0.2公顷降至目前的0.09公顷,耕地总面积已经逼近国家规定的1.2亿公顷红线。漫画揭示的土地问题是(  )
A.建设用地扩张,占用大量耕地 B.过度放牧,草场退化严重
C.乱砍滥伐,加剧了水土流失 D.不当排放造成土地的污染
【答案】A
【知识点】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分析】开发区、商住楼、体育场、工业园都属于建设用地,建设用地不断扩张,不断占用大量耕地,严重影响我国粮食安全,故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 土地是立国之本。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尤为重要。
16.(2023·襄城模拟)读《不堪重负》漫画图,漫画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A.人口增长快 B.乱占耕地
C.耕地污染 D.人均耕地减少
【答案】C
【知识点】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该漫画主要反映由于重金属超标造成的耕地污染。
故答案为:C。
【点评】耕地污染是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中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一个难题,其中重金属污染是引起耕地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重金属超标污染对于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生产、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都带来了极大的危害。首先,超标的重金属元素会在农作物生长期过程中被吸收,最终进入人体,对人体器官和神经系统产生毒害作用,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其次,耕地污染不仅影响到农作物的生产和品质,也导致部分农作物失去市场价值。此外,重金属超标还会对土壤微生物等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生态平衡和保护。对于重金属超标造成的耕地污染问题,应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治理和防控,例如增加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强化耕地保护责任、加强监管和升级土壤修复技术等。此外,还应进行科学研究,加强对超标重金属元素形态、来源、传输和生态影响等的深入了解和研究,以更好地掌握治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加强重金属超标防控和污染治理,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023七下·莲湖期中) 下图示意我国林地、草地、旱地、水田四种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图中字母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a——水田 B.b——草地 C.c——旱地 D.d——林地
18.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有(  )
①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②土地类型齐全,难以利用土地多③山地少,平地多④后备耕地资源匮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土地资源利用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列有关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合理的是(  )
A.新疆发展渔业 B.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发展林业
C.大兴安岭发展种植业 D.内蒙古高原主要发展畜牧业
【答案】17.A
18.B
19.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17.A.读图可知,a位于南方地区,为水田,A正确;
B.b位于北方地区,为旱地,B错误;
C.c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的大兴安岭和长白山那里,为林地,C错误
D.主要位于西北和青藏地区,为草地,D错误;
故答案为:A。
18.①我国土地资源总量非常丰富,但是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①符合题意;
②我国的土地类型齐全,但是荒漠、石山等难以利用的土地占比很大,②符合题意;
③我国山地多,平地较少,③不符合题意;
④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较多,后备耕地资源匮乏,④符合题意;
符合题意的为①②④,故答案为:B。
19.A.我国新疆以草地和荒漠为主,不适合发展渔业,A错误;
B.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为水田,适合发展种植业,B错误;
C.大兴安岭主要为林地,主要适合发展林业,C错误;
D.内蒙古高原以草地为主,适合发展畜牧业,D正确;
故答案为:D。
(2023·怀集模拟) 2022年6月25日是第32个全国土地日,其宣传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读图漫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该漫画揭示的土地问题是(  )
A.土地利用率低 B.乱占耕地
C.土地荒漠化 D.耕地污染
21.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
①控制城镇建设用地②开林种田,缓解耕地不足③积极发展科技农业,提高粮食产量④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对耕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20.B
21.C
【知识点】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20.读图可以看出,图中展现的是城市用地和农业用地的争抢,揭示的问题是乱占耕地;
故答案为:B。
21.①.控制城镇用地可以减少乱占耕地的现象,①正确;
②.开林种田会导致土地荒漠化的问题,导致其他环境问题,②错误;
③.发展科技农业,提高粮食产量,可以在有限的耕地内生产更多的粮食;
④.制定法律法规,通过法律保护耕地,④正确;
符合题意的是①③④。故答案为:C。
二、综合题
22.(2020八上·红河期末)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图。
(1)写出图中数字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①   为主的耕地;②   为主的耕地;③   ;④   。
(2)我国的三大林区是   、   、   。
(3)D地区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原因是   。
【答案】(1)旱地;水田;林地;草地
(2)东北林区;西南林区;东南林区
(3)海拔高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1)图中可知,①是以旱地为主的耕地,②是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是以水田为主的耕地;③是林地,④草地。 (2)我国的三大林区是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和东南林区,其中最大的天然林区是东北林区,第二大天然林区是西南林区,东南林区是人工林区。(3)图中可知,D位于我国平均海拔最高的青藏地区,该地区是夏季的低温中心,主要原因是海拔高,气温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点评】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形种类齐全,各种地形交错分布,山地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3%,高原约占26%,盆地约占19%,平原约占12%,丘陵约占10%.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平原、丘陵主要分布与我国气候条件优越的东部,十分有利发展种植业.山地面积广大,一方面存在交通不便、基础建设不宜的劣势,但另一方面,山区多矿产、旅游资源,同时有利于发展林业。
23.(2019八上·合浦期中)“驴友”足迹。
天南地北的“驴友”相聚内蒙古,畅谈他们的旅程。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西藏“驴友”:我们的旅程多在第一级阶梯,以   (地形区)为主体,发现那里的土地类型主要是   。
(2)安徽“驴友”:我们的旅程多在淮河两侧,两侧地理景观差异很大,北侧土地利用类型是以   为主的耕地,属于   (温度带);南侧土地利用类型是以   为主的耕地,属于   (温度带);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上,地形以   为主。
(3)内蒙古“驴友”:我们的旅程多在素有“绿色宝库”美称的大兴安岭两侧,在东侧看到土壤肥沃的   (地形区),在西侧领略到   (地形区)的辽阔。大兴安岭是一座有名的地理界山,它既是地形区的分界山脉,又是   与   的分界山脉,还是   与   的分界山脉。
【答案】(1)青藏高原;草地
(2)旱地;暖温带;水田;亚热带;三;平原
(3)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季风区;非季风区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1)西藏“驴友”:我们的旅程多在第一级阶梯,以青藏高原为主体,发现那里的土地类型主要是草地;
(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两侧地理景观差异很大,北侧土地利用类型是以旱地为主的耕地,属于暖温带;南侧土地利用类型是以水田为主的耕地,属于亚热带;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地形以平原为主;
(3)内蒙古高原位于大兴安岭东侧,东北平原位于大兴安岭西侧,我们的旅程多在素有“绿色宝库”美称的大兴安岭两侧,在东侧看到土壤肥沃的,东北平原,在西侧领略到内蒙古高原的辽阔。大兴安岭是一座有名的地理界山,它既是地形区的分界山脉,又是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还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山脉。
【点评】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24.(2016·临沂模拟)2015年5月26日,习近平对耕地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阅读我国耕地有关资料,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归纳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特点。
(2)简述2009~2012年我国耕地数量的变化趋势,并结合实际分析原因。
(3)从气候和地形类型两个方面概括我国耕地分布特点。
(4)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发展农业过程中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发挥当地的自然条件优势;为确保粮食安全,我国把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严守18亿亩的耕地红线。
【答案】(1)我国土地类型齐全,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2)耕地面积总的趋势减少;原因是建设用地、灾毁(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等)、生态耕地、农业结构调整等。
(3)从气候方面: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和半湿润的季风气候区;从地形区上看:我国耕地主要集中在东部的平原、丘陵盆地。
(4)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1)从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土地类型齐全,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2)从2009年-2015年全国耕地变化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耕地的变化呈现减少的趋势,而且较少的速度很快,原因是建设用地、灾毁(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等)、生态耕地、农业结构调整等。
(3)从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中看,水田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的湿润地区的平原上,旱地为主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的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所以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地区。
(4)因为粮食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耕地是生产的根本,所以我国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为我国保证粮食生产的保证。
故答案为:(1)我国土地类型齐全,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2)耕地面积总的趋势减少,原因是建设用地、灾毁(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等)、生态耕地、农业结构调整等;(3)从气候方面: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和半湿润的季风气候区;从地形区上看:我国耕地主要集中在东部的平原、丘陵盆地;(4)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特点、分布及土地方面的国策,理解答题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