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度初中人教版地理 八上3.1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提升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度初中人教版地理 八上3.1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提升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31 08:17:28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初中人教版地理 八上3.1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
1.(2021八上·双辽期末)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做法,正确(  )
A.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大量消耗也不会出现短缺问题
B.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应杜绝资源的消费
C.全部进口来替代本国资源
D.可再生资源要注意培育和保护,非可再生资源要珍惜和节约使用
【答案】D
【知识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A.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资源短缺问题严重,A不符合题意;
B.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应杜绝资源的浪费,但不能杜绝消费,B不符合题意;
C.全部进口来替代本国资源是不现实的,C不符合题意;
D.可再生资源要注意培育和保护,非可再生资源要珍惜和节约使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根据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在较短时间内可以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太阳能、水能等;非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如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2023八上·李沧期末)下图为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年太阳辐射总量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单位为兆焦/每平方米(MJ/m ),表示单位面积所受的太阳能辐射总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该省区太阳能资源分布特点是()
A.各地分布均匀 B.由南向北逐渐减少
C.由东向西逐渐减少 D.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减少
3.下列与太阳能相似的可再生资源是()
A.煤炭 B.天然气 C.石油 D.风能
【答案】2.B
3.D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点评】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物质和能源,如土地,阳光,森林等,其中可再生资源是指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例如土地,阳光和森林等,而不可再生资源是指形成和再生过程非常漫长,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等于不可再生,例如煤炭,石油,铁矿石等。
2.读图分析,该省区太阳能资源分布特点是由南向北逐渐减少,该省区南部最高可达5000兆焦/每平方米以上,往北逐渐减少,最后该省区北部降到3800兆焦/每平方米以下,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非可再生资源是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化石燃料等,煤炭、天然气和石油为非可再生资源,风能为与太阳能相似的可再生资源,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23八上·榕城期末)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它们也有重新利用的价值。下图为垃圾分类标准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4. 一次性筷子属于(  )
A.可回收物 B.厨余垃圾 C.有害垃圾 D.其他垃圾
5. 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可以(  )
①变废为宝 ②节约资源 ③占用耕地 ④增加污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4.D
5.A
【知识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点评】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其他垃圾包括除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及尘土、食品袋(盒)。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有害垃圾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包括电池、荧光灯管、灯泡、水银温度计、油漆桶、部分家电、过期药品及其容器、过期化妆品等。垃圾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的使用,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等几方面的效益。
4.读图根据垃圾的分类标准可知,一次性筷子属于其他垃圾,D正确。故答案为:D。
5.垃圾通过分类收集后便于对不同类垃圾进行分类处置,既提高垃圾资源利用水平又可减少垃圾处置量,变废为宝,节约资源, ①②正确;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不会占用耕地,同类垃圾可以集中处理,减少垃圾的处理成本,减少环境污染,③④错误。故答案为:A。
6.(2023八上·龙胜各族期末)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为更好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我国在黄河,长江流域等区域新设立了一批国家公园,其主要目的是(  )
A.保护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 B.促进沿河地区旅游业发展
C.保护河流水质,防止水污染 D.开发水能资源,促进资源利用
【答案】A
【知识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我国在黄河和长江流域新设一批国家公园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A正确,BCD不是设立国家公园的主要目的。故答案为:A。
【点评】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2023八上·长顺期末) 我国部分自然资源总量排名、人均占世界平均比重,完成下面小题。
资源种类 陆地面积 矿产资源 耕地面积 河流径流量 森林面积
总量排名 三 三 四 六 五
人均占世界平均比重 1/2 1/2 2/5 1/4 1/3
7. 读我国部分自然资源数据可知我国自然资源特征是(  )
A.种类单一,总量匮乏
B.总量丰富,人均充足
C.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D.种类丰富,总量丰富,世界第一
8.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自然资源由“地大物博”逐步演变为“地大物薄”。为保障自然资源的供给,我们应该(  )
①保证当下发展,不管以后 ②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 ③培养节约资源(能源)的意识 ④开发新材料、新能源 ⑤加强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
【答案】7.C
8.C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点评】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种类非常多,位居世界前列,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口在不断增加,人均占有量不断减少,资源的破坏和浪费严重,人们对资源的需求增多,使得我国资源情况不容乐观。
7.由图表和所学知识可知,我国陆地面积、矿产资源、耕地面积、河流径流量和森林面积的排名很靠前,说明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世界平均比重较低,说明我国自然资源人均不足,故C符合题意;我国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丰富,A错误;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B错误;我国自然资源种类丰富,总量丰富,世界排名不都是第一,D错误。综上所述,故答案为:C。
8.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自然资源由“地大物博”逐步演变为“地大物薄”。为保障自然资源的供给,我们应该 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 ;培养节约资源(能源)的意识 ;开发新材料、新能源;加强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故②③④⑤符合题意;保证当下发展,不管以后是错误的做法。综上所述,故答案为:C。
(2023八上·容县期末) 北京冬奥会奖牌盒以竹子为主要材料制作而成,既突出中国的文化特征,又符合“绿色办奥”的理念。图为中国竹乡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竹子属于(  )
A.森林资源 B.土地资源 C.矿产资源 D.气候资源
10. 图中竹乡分布的温度带主要是(  )
A.中温带 B.暖温带 C.亚热带 D.寒温带
【答案】9.A
10.C
【知识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点评】根据我国各地的日照情况和农业发展,把我国从北到南划分为5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它们分别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和青藏高原区。寒温带分布在大兴安岭北端;中温带主要有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暖温带主要有华北平原、黄土高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亚热带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热带主要在滇、粤、台的南部和海南省;青藏地区主要在青藏高原。
9.竹子属于禾本科多年生木质化植物,从资源类型看属于森林资源,从资源的更新时间看,属于可再生资源,BCD均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10.竹子属于禾本科多年生木质化植物,适合在亚热带气候下生长,读图可知,竹乡基本上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故图中竹乡分布的温度带主要是亚热带。ABD均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2023八上·北海期末) 读中国风能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下列关于我国风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风电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及东部沿海地区
B.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具有西南多东北少的特点
C.①地受夏季风影响显著,夏季风力发电量最大
D.②地风能资源匮乏,人烟稀少,几乎没有风电场
12. 风能属于(  )
A.可再生资源 B.非可再生资源
C.生物资源 D.矿产资源
【答案】11.A
12.A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点评】自然资源就是自然界赋予或前人留下的,可直接或间接用于满足人类需要的所有有形之物与无形之物。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可更新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可反复利用,如气候资源、水资源、地热资源、水力、海潮等。可更新资源可生长,如生物资源,应有计划、有限制地加以开发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其形成周期往往以数百万年计,如煤炭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等,对这类自然资源,应尽可能综合利用,注意节约,避免浪费和破坏。
11.读图分析可知:我国风电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及东部沿海地区,故A正确;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具有南少北多的特点,故B错误;①地受冬季风影响显著,冬季风力发电量最大,故C错误;②地青藏高原风能资源丰富,故D错误。故答案为:A。
12.风能是取之不尽的,属于可再生资源,A对,B错。风能不是生物资源,C错。矿产资源一般指矿物资源,风能不是矿产资源,D错。故答案为:A。
(2023八上·崇左期末) “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等于二氧化碳吸收量。我国提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我国采取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努力实现碳中和,主要是为了(  )
A.减少全球贫困人口 B.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C.提高全球煤炭产量 D.推动全球防疫合作
14. 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活方式是(  )
A.多开空调,少开窗户 B.使用一次性餐具,少用公筷
C.炭薪毁林,尽情烧烤 D.乘公共交通出行,少开车
【答案】13.B
14.D
【知识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点评】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会使全球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因此每个人都应具备环保意识,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
13.工业发展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增多,全球气候变暖加剧。我国重视二氧化碳排放,采取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努力实现碳中和,主要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14.节能减排、低碳出行是我们倡导的生活方式,“减排”指的是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分析选项可知,ABC选项做法属于浪费资源的表现,也会造成环境污染,不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D选项做法属于低碳出行的生活方式,有利于节能减排。故答案为:D。
(2023八上·港南期末) 读图“垃圾分一分,生活美十分”,目前全国大部分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废旧电池属于什么垃圾(  )
A.A B.B C.C D.D
16. 实行垃圾分类的主要目的有(  )
①减少环境污染
②增强环保意识
③增加生活成本
④资源循环利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5.B
16.B
【知识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点评】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其他垃圾包括除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及尘土、食品袋(盒)。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有害垃圾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包括电池、荧光灯管、灯泡、水银温度计、油漆桶、部分家电、过期药品及其容器、过期化妆品等。垃圾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的使用,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等几方面的效益。
15.垃圾一般分为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四大类。其中有害垃圾包括废灯管、废油漆、杀虫剂、废弃化妆品、过期药品、废旧电池、废灯泡、废水银温度计等,有害垃圾需按照特殊正确的方法安全处理。故答案为:B。
16.实行垃圾分类可以增强环保意识,减少环境污染,尤其是回收一些类似塑料的无法降解的物质,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回收的废物能够再进行循环和利用,这样就可以变废为宝,不仅能够减少污染,而且还能减少原材料的消耗。故①②④叙述正确,实行垃圾分类不会增加生活成本,故③叙述错误。故答案为:B。
17.(2023八上·天河期末)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破坏土地资源的现象严重。为此,我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用以规范不合理用地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可适用规范下列哪种情况(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图中所示的四幅图中,A所示的是土地污染,B所示的是过度放牧,C所示的乱占耕地,D所示的是乱砍滥伐,《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可适用规范的是B过度放牧导致的草场破坏,故ACD错误、B正确,故答案为:B。
【点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即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和问题也十分突出,我国目前的人地关系非常不和谐,区域发展不平衡,海洋权益受到挑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严重,大气污染,水污染和气候变暖等问题也十分严重,对此的治理措施应该是植树种草,保护植被,减少对矿物能源的使用,多使用清洁能源,做到达标排放,治理污染,减少对煤炭,石油等能源的使用。
18.(2023八上·广州期末)近期全国多地开始大规模限电,广东开始执行“开二停五”的限电措施,每周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和星期四实现错峰轮休。关于限电令的实施原因不正确的是(  )
A.降低因发电造成的环境污染
B.我国能源供应形势仍然较为紧张
C.促进高耗能产业进行升级
D.通过限制使用,提高电价
【答案】D
【知识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火电是我国主要电力供应来源,限电可降低环境污染,A不符合题意;随着煤价格上涨,导致电厂发电量受限,电力供应紧张,B不符合题意;在国家能耗双控的政策下进行限电可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产业结构升级,C不符合题意;电价未发生明显提高,D错误。故答案为:D。
【点评】限电是指临时采取减少客户用电负荷的措施。主要通过间歇或按时供电来实施,用以降低环境污染,促进产业升级等。
19.(2023八上·广州期末)2021年10月27日,河南省地矿局在桐柏县一带取得重大找矿突破,共发现金矿体16个,初步估算获得黄金储量31.55吨,属特大型金矿。从自然资源的分类来看,黄金属于(  )
A.不可再生资源 B.可再生资源
C.生物资源 D.新能源
【答案】A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土地、阳光、森林、水和水能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循环使用,称为可再生资源;煤炭、石油、铁矿的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几乎不可再生,称为非可再生资源。黄金为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A正确、B错误;黄金不属于生物资源和新能源,C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物质和能源,如土地,阳光,森林等,其中可再生资源是指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例如土地,阳光和森林等,而不可再生资源是指形成和再生过程非常漫长,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等于不可再生,例如煤炭,石油,铁矿石等。
20.(2023八上·龙川期末)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替代传统燃油汽车的意义是(  )
A.减少大气污染 B.减少能源消耗
C.避免交通拥堵 D.降低生产成本
【答案】A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传统燃油汽车会排放二氧化碳,造成大气污染;新能源电动汽车以节能环保为核心,在工作时不会向外界排放有害气体,有利于减少大气污染。新能源电动汽车有利于减少能源消耗,但不是主要意义;新能源电动汽车并不能避免交通堵塞;新能源电动汽车需要技术水平高,可能会提高生产成本。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等.
21.(2023八上·桂平期末)我国自然资源存在的问题,可以用“开源”与“节流”解决,以下属于“开源”的是(  )
A.垃圾分类回收 B.减少废水、废气等排放
C.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 D.改进技术工艺
【答案】C
【知识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垃圾分类回收、减少废水、废气等排放、改进技术工艺等属于节流措施,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属于开源措施,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种类非常多,位居世界前列,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口在不断增加,人均占有量不断减少,资源的破坏和浪费严重,人们对资源的需求增多,使得我国资源情况不容乐观。
二、综合题
22.(2018八上·东莞月考)白色污染”主要是指人们对废弃农用塑料薄膜、塑料包装等废旧塑料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这些废旧塑料弃置于环境中很难降解,易污染环境,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农作物从土壤中汲取养分……。
(1)下列属“白色污染”物的是    、   、   。(填代码)
①废弃的农用薄膜②废旧电池③丢弃的白色纸张④丢弃的蔬菜烂叶⑤丢弃的白色快餐盒⑥废弃的塑料袋⑦白色的肥皂泡沫
(2)为减轻“白色污染”,我们中学生能够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   ?(至少举出两个例子)
【答案】(1)①;⑤;⑥
(2)垃圾分类回收, 自带购物袋 ,吃饭自带饭盒等----(写关于保护环境的都可以给分)
【知识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解:(1)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故选择①废弃的农用薄膜,⑤丢弃的白色快餐盒,⑥废弃的塑料袋。
(2)为减轻“白色污染”,中学生能够做的事有垃圾分类回收,自带购物袋,吃饭自带饭盒等。
【点评】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破坏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
23.(2022八上·南充期末)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作为展现人类能源利用智慧的浩大工程,光热电站一般规模较大,多位于自然光充足的少人地区。2018年10月10日,我国首个大型商业化光热示范电站——中广核德令哈50MW光热示范项目正式投入运行,该项目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的广阔戈壁滩上(下图),我国由此成为世界上少数掌握大规模光热技术的国家。目前我国首批光热示范电站中有8座已并网发电,其中4座位于青海,2座位于甘肃,2座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
(1)光热示范电站项目生产所利用的太阳能资源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非可再生”)资源,为了掌握大规模光热技术,我国进行了多项技术的研发,研发生产的首要因素是   。
A.消费市场
B.交通条件
C.科研实力
D.气候条件
(2)读图,我国首个大型商业化光热示范电站所在省份的简称是   。
(3)我国首批已并网发电的光热示范电站都位于   (“季风区”或“非季风区”),其分布地区以高原山地气候和   气候为主,降水   ,晴天多,日照时间长,自然光充足。
【答案】(1)可再生;C
(2)青
(3)非季风区;温带大陆性;稀少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中国的行政区划;我国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1)太阳能资源清洁无污染,属于可再生资源。光热技术是一种新能源技术,属于高新技术,研发生产的首要因素是科研实力。故C符合题意。
(2)根据题意可知,我国首个大型商业化光热示范电站位于青海省,该省的简称是青,行政中心西宁。
(3)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分析可知,目前我国首批光热示范电站中4座位于青海,2座位于甘肃,2座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都位于我国内陆地区,属于非季风区。其分布地区以高原山地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地处内陆,降水稀少, 日照时间长,自然光充足。
故答案为:(1)可再生;C;(2)青;(3)非季风区;温带大陆性;稀少。
【点评】(1)根据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在较短时间内可以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太阳能、水能等;非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如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企业集合。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三大领域。
(2)我国省区的简称及行政中心:
(3)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因此我国气候复杂多样。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着高山高原气候;西北内陆地区分布着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区域叫季风区, 受夏季风不影响明显的区域叫非季风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通过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以东属于季风区,以西属于非季风区。
1 / 12023~2024学年度初中人教版地理 八上3.1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
1.(2021八上·双辽期末)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做法,正确(  )
A.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大量消耗也不会出现短缺问题
B.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应杜绝资源的消费
C.全部进口来替代本国资源
D.可再生资源要注意培育和保护,非可再生资源要珍惜和节约使用
(2023八上·李沧期末)下图为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年太阳辐射总量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单位为兆焦/每平方米(MJ/m ),表示单位面积所受的太阳能辐射总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该省区太阳能资源分布特点是()
A.各地分布均匀 B.由南向北逐渐减少
C.由东向西逐渐减少 D.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减少
3.下列与太阳能相似的可再生资源是()
A.煤炭 B.天然气 C.石油 D.风能
(2023八上·榕城期末)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它们也有重新利用的价值。下图为垃圾分类标准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4. 一次性筷子属于(  )
A.可回收物 B.厨余垃圾 C.有害垃圾 D.其他垃圾
5. 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可以(  )
①变废为宝 ②节约资源 ③占用耕地 ④增加污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2023八上·龙胜各族期末)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为更好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我国在黄河,长江流域等区域新设立了一批国家公园,其主要目的是(  )
A.保护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 B.促进沿河地区旅游业发展
C.保护河流水质,防止水污染 D.开发水能资源,促进资源利用
(2023八上·长顺期末) 我国部分自然资源总量排名、人均占世界平均比重,完成下面小题。
资源种类 陆地面积 矿产资源 耕地面积 河流径流量 森林面积
总量排名 三 三 四 六 五
人均占世界平均比重 1/2 1/2 2/5 1/4 1/3
7. 读我国部分自然资源数据可知我国自然资源特征是(  )
A.种类单一,总量匮乏
B.总量丰富,人均充足
C.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D.种类丰富,总量丰富,世界第一
8.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自然资源由“地大物博”逐步演变为“地大物薄”。为保障自然资源的供给,我们应该(  )
①保证当下发展,不管以后 ②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 ③培养节约资源(能源)的意识 ④开发新材料、新能源 ⑤加强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
(2023八上·容县期末) 北京冬奥会奖牌盒以竹子为主要材料制作而成,既突出中国的文化特征,又符合“绿色办奥”的理念。图为中国竹乡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竹子属于(  )
A.森林资源 B.土地资源 C.矿产资源 D.气候资源
10. 图中竹乡分布的温度带主要是(  )
A.中温带 B.暖温带 C.亚热带 D.寒温带
(2023八上·北海期末) 读中国风能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下列关于我国风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风电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及东部沿海地区
B.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具有西南多东北少的特点
C.①地受夏季风影响显著,夏季风力发电量最大
D.②地风能资源匮乏,人烟稀少,几乎没有风电场
12. 风能属于(  )
A.可再生资源 B.非可再生资源
C.生物资源 D.矿产资源
(2023八上·崇左期末) “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等于二氧化碳吸收量。我国提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我国采取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努力实现碳中和,主要是为了(  )
A.减少全球贫困人口 B.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C.提高全球煤炭产量 D.推动全球防疫合作
14. 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活方式是(  )
A.多开空调,少开窗户 B.使用一次性餐具,少用公筷
C.炭薪毁林,尽情烧烤 D.乘公共交通出行,少开车
(2023八上·港南期末) 读图“垃圾分一分,生活美十分”,目前全国大部分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废旧电池属于什么垃圾(  )
A.A B.B C.C D.D
16. 实行垃圾分类的主要目的有(  )
①减少环境污染
②增强环保意识
③增加生活成本
④资源循环利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2023八上·天河期末)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破坏土地资源的现象严重。为此,我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用以规范不合理用地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可适用规范下列哪种情况(  )
A. B.
C. D.
18.(2023八上·广州期末)近期全国多地开始大规模限电,广东开始执行“开二停五”的限电措施,每周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和星期四实现错峰轮休。关于限电令的实施原因不正确的是(  )
A.降低因发电造成的环境污染
B.我国能源供应形势仍然较为紧张
C.促进高耗能产业进行升级
D.通过限制使用,提高电价
19.(2023八上·广州期末)2021年10月27日,河南省地矿局在桐柏县一带取得重大找矿突破,共发现金矿体16个,初步估算获得黄金储量31.55吨,属特大型金矿。从自然资源的分类来看,黄金属于(  )
A.不可再生资源 B.可再生资源
C.生物资源 D.新能源
20.(2023八上·龙川期末)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替代传统燃油汽车的意义是(  )
A.减少大气污染 B.减少能源消耗
C.避免交通拥堵 D.降低生产成本
21.(2023八上·桂平期末)我国自然资源存在的问题,可以用“开源”与“节流”解决,以下属于“开源”的是(  )
A.垃圾分类回收 B.减少废水、废气等排放
C.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 D.改进技术工艺
二、综合题
22.(2018八上·东莞月考)白色污染”主要是指人们对废弃农用塑料薄膜、塑料包装等废旧塑料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这些废旧塑料弃置于环境中很难降解,易污染环境,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农作物从土壤中汲取养分……。
(1)下列属“白色污染”物的是    、   、   。(填代码)
①废弃的农用薄膜②废旧电池③丢弃的白色纸张④丢弃的蔬菜烂叶⑤丢弃的白色快餐盒⑥废弃的塑料袋⑦白色的肥皂泡沫
(2)为减轻“白色污染”,我们中学生能够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   ?(至少举出两个例子)
23.(2022八上·南充期末)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作为展现人类能源利用智慧的浩大工程,光热电站一般规模较大,多位于自然光充足的少人地区。2018年10月10日,我国首个大型商业化光热示范电站——中广核德令哈50MW光热示范项目正式投入运行,该项目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的广阔戈壁滩上(下图),我国由此成为世界上少数掌握大规模光热技术的国家。目前我国首批光热示范电站中有8座已并网发电,其中4座位于青海,2座位于甘肃,2座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
(1)光热示范电站项目生产所利用的太阳能资源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非可再生”)资源,为了掌握大规模光热技术,我国进行了多项技术的研发,研发生产的首要因素是   。
A.消费市场
B.交通条件
C.科研实力
D.气候条件
(2)读图,我国首个大型商业化光热示范电站所在省份的简称是   。
(3)我国首批已并网发电的光热示范电站都位于   (“季风区”或“非季风区”),其分布地区以高原山地气候和   气候为主,降水   ,晴天多,日照时间长,自然光充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A.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资源短缺问题严重,A不符合题意;
B.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应杜绝资源的浪费,但不能杜绝消费,B不符合题意;
C.全部进口来替代本国资源是不现实的,C不符合题意;
D.可再生资源要注意培育和保护,非可再生资源要珍惜和节约使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根据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在较短时间内可以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太阳能、水能等;非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如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答案】2.B
3.D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点评】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物质和能源,如土地,阳光,森林等,其中可再生资源是指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例如土地,阳光和森林等,而不可再生资源是指形成和再生过程非常漫长,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等于不可再生,例如煤炭,石油,铁矿石等。
2.读图分析,该省区太阳能资源分布特点是由南向北逐渐减少,该省区南部最高可达5000兆焦/每平方米以上,往北逐渐减少,最后该省区北部降到3800兆焦/每平方米以下,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非可再生资源是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化石燃料等,煤炭、天然气和石油为非可再生资源,风能为与太阳能相似的可再生资源,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答案】4.D
5.A
【知识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点评】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其他垃圾包括除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及尘土、食品袋(盒)。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有害垃圾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包括电池、荧光灯管、灯泡、水银温度计、油漆桶、部分家电、过期药品及其容器、过期化妆品等。垃圾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的使用,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等几方面的效益。
4.读图根据垃圾的分类标准可知,一次性筷子属于其他垃圾,D正确。故答案为:D。
5.垃圾通过分类收集后便于对不同类垃圾进行分类处置,既提高垃圾资源利用水平又可减少垃圾处置量,变废为宝,节约资源, ①②正确;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不会占用耕地,同类垃圾可以集中处理,减少垃圾的处理成本,减少环境污染,③④错误。故答案为:A。
6.【答案】A
【知识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我国在黄河和长江流域新设一批国家公园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A正确,BCD不是设立国家公园的主要目的。故答案为:A。
【点评】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答案】7.C
8.C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点评】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种类非常多,位居世界前列,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口在不断增加,人均占有量不断减少,资源的破坏和浪费严重,人们对资源的需求增多,使得我国资源情况不容乐观。
7.由图表和所学知识可知,我国陆地面积、矿产资源、耕地面积、河流径流量和森林面积的排名很靠前,说明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世界平均比重较低,说明我国自然资源人均不足,故C符合题意;我国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丰富,A错误;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B错误;我国自然资源种类丰富,总量丰富,世界排名不都是第一,D错误。综上所述,故答案为:C。
8.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自然资源由“地大物博”逐步演变为“地大物薄”。为保障自然资源的供给,我们应该 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 ;培养节约资源(能源)的意识 ;开发新材料、新能源;加强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故②③④⑤符合题意;保证当下发展,不管以后是错误的做法。综上所述,故答案为:C。
【答案】9.A
10.C
【知识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点评】根据我国各地的日照情况和农业发展,把我国从北到南划分为5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它们分别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和青藏高原区。寒温带分布在大兴安岭北端;中温带主要有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暖温带主要有华北平原、黄土高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亚热带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热带主要在滇、粤、台的南部和海南省;青藏地区主要在青藏高原。
9.竹子属于禾本科多年生木质化植物,从资源类型看属于森林资源,从资源的更新时间看,属于可再生资源,BCD均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10.竹子属于禾本科多年生木质化植物,适合在亚热带气候下生长,读图可知,竹乡基本上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故图中竹乡分布的温度带主要是亚热带。ABD均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答案】11.A
12.A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点评】自然资源就是自然界赋予或前人留下的,可直接或间接用于满足人类需要的所有有形之物与无形之物。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可更新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可反复利用,如气候资源、水资源、地热资源、水力、海潮等。可更新资源可生长,如生物资源,应有计划、有限制地加以开发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其形成周期往往以数百万年计,如煤炭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等,对这类自然资源,应尽可能综合利用,注意节约,避免浪费和破坏。
11.读图分析可知:我国风电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及东部沿海地区,故A正确;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具有南少北多的特点,故B错误;①地受冬季风影响显著,冬季风力发电量最大,故C错误;②地青藏高原风能资源丰富,故D错误。故答案为:A。
12.风能是取之不尽的,属于可再生资源,A对,B错。风能不是生物资源,C错。矿产资源一般指矿物资源,风能不是矿产资源,D错。故答案为:A。
【答案】13.B
14.D
【知识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点评】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会使全球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因此每个人都应具备环保意识,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
13.工业发展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增多,全球气候变暖加剧。我国重视二氧化碳排放,采取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努力实现碳中和,主要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14.节能减排、低碳出行是我们倡导的生活方式,“减排”指的是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分析选项可知,ABC选项做法属于浪费资源的表现,也会造成环境污染,不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D选项做法属于低碳出行的生活方式,有利于节能减排。故答案为:D。
【答案】15.B
16.B
【知识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点评】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其他垃圾包括除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及尘土、食品袋(盒)。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有害垃圾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包括电池、荧光灯管、灯泡、水银温度计、油漆桶、部分家电、过期药品及其容器、过期化妆品等。垃圾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的使用,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等几方面的效益。
15.垃圾一般分为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四大类。其中有害垃圾包括废灯管、废油漆、杀虫剂、废弃化妆品、过期药品、废旧电池、废灯泡、废水银温度计等,有害垃圾需按照特殊正确的方法安全处理。故答案为:B。
16.实行垃圾分类可以增强环保意识,减少环境污染,尤其是回收一些类似塑料的无法降解的物质,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回收的废物能够再进行循环和利用,这样就可以变废为宝,不仅能够减少污染,而且还能减少原材料的消耗。故①②④叙述正确,实行垃圾分类不会增加生活成本,故③叙述错误。故答案为:B。
17.【答案】B
【知识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图中所示的四幅图中,A所示的是土地污染,B所示的是过度放牧,C所示的乱占耕地,D所示的是乱砍滥伐,《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可适用规范的是B过度放牧导致的草场破坏,故ACD错误、B正确,故答案为:B。
【点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即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和问题也十分突出,我国目前的人地关系非常不和谐,区域发展不平衡,海洋权益受到挑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严重,大气污染,水污染和气候变暖等问题也十分严重,对此的治理措施应该是植树种草,保护植被,减少对矿物能源的使用,多使用清洁能源,做到达标排放,治理污染,减少对煤炭,石油等能源的使用。
18.【答案】D
【知识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火电是我国主要电力供应来源,限电可降低环境污染,A不符合题意;随着煤价格上涨,导致电厂发电量受限,电力供应紧张,B不符合题意;在国家能耗双控的政策下进行限电可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产业结构升级,C不符合题意;电价未发生明显提高,D错误。故答案为:D。
【点评】限电是指临时采取减少客户用电负荷的措施。主要通过间歇或按时供电来实施,用以降低环境污染,促进产业升级等。
19.【答案】A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土地、阳光、森林、水和水能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循环使用,称为可再生资源;煤炭、石油、铁矿的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几乎不可再生,称为非可再生资源。黄金为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A正确、B错误;黄金不属于生物资源和新能源,C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物质和能源,如土地,阳光,森林等,其中可再生资源是指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例如土地,阳光和森林等,而不可再生资源是指形成和再生过程非常漫长,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等于不可再生,例如煤炭,石油,铁矿石等。
20.【答案】A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传统燃油汽车会排放二氧化碳,造成大气污染;新能源电动汽车以节能环保为核心,在工作时不会向外界排放有害气体,有利于减少大气污染。新能源电动汽车有利于减少能源消耗,但不是主要意义;新能源电动汽车并不能避免交通堵塞;新能源电动汽车需要技术水平高,可能会提高生产成本。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等.
21.【答案】C
【知识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垃圾分类回收、减少废水、废气等排放、改进技术工艺等属于节流措施,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属于开源措施,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种类非常多,位居世界前列,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口在不断增加,人均占有量不断减少,资源的破坏和浪费严重,人们对资源的需求增多,使得我国资源情况不容乐观。
22.【答案】(1)①;⑤;⑥
(2)垃圾分类回收, 自带购物袋 ,吃饭自带饭盒等----(写关于保护环境的都可以给分)
【知识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解:(1)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故选择①废弃的农用薄膜,⑤丢弃的白色快餐盒,⑥废弃的塑料袋。
(2)为减轻“白色污染”,中学生能够做的事有垃圾分类回收,自带购物袋,吃饭自带饭盒等。
【点评】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破坏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
23.【答案】(1)可再生;C
(2)青
(3)非季风区;温带大陆性;稀少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中国的行政区划;我国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1)太阳能资源清洁无污染,属于可再生资源。光热技术是一种新能源技术,属于高新技术,研发生产的首要因素是科研实力。故C符合题意。
(2)根据题意可知,我国首个大型商业化光热示范电站位于青海省,该省的简称是青,行政中心西宁。
(3)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分析可知,目前我国首批光热示范电站中4座位于青海,2座位于甘肃,2座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都位于我国内陆地区,属于非季风区。其分布地区以高原山地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地处内陆,降水稀少, 日照时间长,自然光充足。
故答案为:(1)可再生;C;(2)青;(3)非季风区;温带大陆性;稀少。
【点评】(1)根据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在较短时间内可以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太阳能、水能等;非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如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企业集合。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三大领域。
(2)我国省区的简称及行政中心:
(3)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因此我国气候复杂多样。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着高山高原气候;西北内陆地区分布着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区域叫季风区, 受夏季风不影响明显的区域叫非季风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通过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以东属于季风区,以西属于非季风区。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