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度初中人教版地理 八上3.1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基础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度初中人教版地理 八上3.1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基础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6.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31 08:19:07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初中人教版地理 八上3.1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1.(2018八上·永顺期末)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森林资源 B.土地资源 C.矿产资源 D.水资源
2.(2021八上·九台期末) 2021年6月4日,世界上装机容量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在河北丰宁完成首台机组转子吊装。该项目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发电,将保障北京冬奥会开赛后100%使用绿色电力。下列可以用来发电的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风能 B.水能 C.煤炭 D.阳光
3.(2023八上·白山期末)矿产因大量开采而数量锐减,水资源越来越少,河流出现断流这些现象说明()
A.自然资源的数量巨大
B.自然资源的质量差异大
C.自然资源的概念是一成不变的
D.自然资源的状况处在不断变化中
4.(2023八上·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期末)下列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阳光 B.人口 C.大米 D.水泥
5.(2021八上·吉林期中)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  )
A.总量缺乏,人均丰富 B.总量缺乏,人均不足
C.总量丰富,人均丰富 D.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6.(2021八上·汽开区期中)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总量越来越少,甚至有可能枯竭的自然资源是(  )
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生物资源 D.矿产资源
7.(2021八上·南阳月考)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资源,下列不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A.澳大利亚大陆上的古老动物 B.南非丰富的金矿
C.农村生产出的沼气 D.西双版纳的森林
8.(2021八上·马鞍山期末)下列哪组资源只要注意保护和培育,就能够实现可持续利用(  )
A.土地、森林 B.阳光、天然气
C.水、石油 D.森林、铝矿
9.(2021八上·马鞍山期末)关于我国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类型多样,平原面积广大 B.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C.河流东多西少,均注入太平洋 D.资源总量丰富,人均相当充足
(2021八上·马鞍山期末)下图为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反映出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
A.总量丰富 B.人均占有量多
C.人均占有量少 D.总量缺乏
11.针对图中反映出的问题,我们当前可以做到(  )
①保护耕地,节约粮食②提高煤炭、 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的利用率
③节约用水,一水多用④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完全替代常规能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21八上·成武期末)珍爱地球,从我做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下列自然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太阳能 B.煤矿 C.风能 D.森林
13.下列行为不属于"绿色生活方式"的是(  )
A.使用一次性木筷 B.骑自行车上学
C.垃圾分类投放 D.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14.(2021八上·阿城期末)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多
B.自然资源都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C.土地、阳光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D.应注意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15.(2021八上·扎兰屯期末)缓解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的最有效的办法是(  )
A.大力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
B.大力进口我国缺少的资源
C.用新能源,新材料替代一切矿产资源
D.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资源,探索新资源
16.(2020八上·定远月考)我们应节约资源,尽量循环使用资源,保护环境。读下图,日常生活中,对垃圾分类处理时,表示可回收利用的标志是(  )
A. B. C. D.
17.(2020八上·乌拉特前旗期末)面对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兼顾的问题,早在12年前,国家主席习近平就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列行为与此不符的是(  )
A.在荒坡上植树造林 B.生活中经常使用一次性物品
C.实行休渔制度,禁止过度捕捞 D.禁止随手乱丢垃圾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非可再生资源是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森林、土地、水等都属于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故答案为:C。
【点评】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中,能够为人们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根据资源的更新时间和速度,可以将资源划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2.【答案】C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非可再生资源指经过亿万年形成的、短期内无法恢复的能源,称之为非可再生资源,例如石油、煤炭等,C正确,ABD属于可再生资源。
故答案为:C
【点评】可再生资源是可以在不断得到补充或能在较短周期内产生的能源,例如森林资源、水能、风能、太阳能。
3.【答案】D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矿产因大量开采而数量锐减,水资源越来越少,河流出现断流 这些现象说明 自然资源的状况处在不断变化中。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4.【答案】A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 各选项中属于自然资源的是阳光。人口、大米、水泥都不属于自然资源。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5.【答案】D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不足。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如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土地占有量不足世界人均值的1/2,故A错误 ;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人均值的的2/5,故B错误;森林面积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森林占有量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1/3,故C错误;河流年径流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1/4。
6.【答案】D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总量越来越少,甚至有可能枯竭。而其他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只要利用合理,枯竭的可能性很小。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根据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在较短时间内可以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太阳能、水能等;非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如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7.【答案】C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A选项为生物资源,B选项为矿产资源,D选项为生物资源;农村生产出的沼气需要人工参与,不属于自然资源.
故答案为:C
【点评】自然资源就是自然界赋予或前人留下的,可直接或间接用于满足人类需要的所有有形之物与无形之物。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可更新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可反复利用,如气候资源、水资源、地热资源、水力、海潮等。可更新资源可生长,如生物资源,应有计划、有限制地加以开发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其形成周期往往以数百万年计,如煤炭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等,对这类自然资源,应尽可能综合利用,注意节约,避免浪费和破坏。
8.【答案】A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中,能够为人们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根据资源的更新时间和速度可划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只有注意保护和培育,就能够实现可持续利用,如土地、森林、水等资源,而天然气、石油、铝矿等非可再生资源就难以做到可持续利用,故答案为:A。
【点评】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按自然属性分为: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按自我再生性质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除矿产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外,其余均为可再生资源。
9.【答案】B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解析】【分析】我国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故A错误。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故B正确。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大多数注入太平洋,但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雅鲁藏布江和怒江注入印度洋,故C错误。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种类相当齐全,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不足,故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季风气候显著,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答案】10.C
11.A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点评】(1)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是世界资源大国。不仅如此,我国还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矿种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但人均资源占有量不多,许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后列;自然资源形势严峻。由于利用不当、管理不善,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和浪费的现象严重。
(2)随着我国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结果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我们在利用过程中要做到节约、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为了子孙后代的利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0.由图可以看出,图中反映出我国煤炭、耕地、水、天然气、石油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尤其是天然气和石油的形势更严峻,反映了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是人均占有量少,故答案为:C。
11.针对以上反映的问题,我们当前可以做到保护耕地,节约粮食;提高煤炭、 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的利用率;节约用水,一水多用等,完全替代常规能源是不可能的,故答案为:A。
【答案】12.B
13.A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点评】(1) 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按自然属性分为: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按自我再生性质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除矿产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外,其余均为可再生资源。
(2)绿色生活方式,指以通过倡导居民使用绿色产品,倡导民众参与绿色志愿服务,引导民众树立绿色增长、共建共享的理念,使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让人们在充分享受绿色发展所带来的便利和舒适的同时,履行好应尽的可持续发展责任的方法,实现广大人民按自然、环保、节俭、健康的方式生活。
12.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中能够为人们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根据资源的更新时间长短和速度快慢可划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以上四种资源中,太阳能、风能和森林都属于可再生资源,煤矿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答案为:B。
13.以上四种生活方式中,使用一次性筷子是破坏森林、浪费资源的做法,不符合"绿色生活方式";骑自行车上学、垃圾分类投放和随手关灯有利于节约资源,符合“绿色生活方式”,故答案为:A。
14.【答案】D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但是我国人口数量大,人均不足,A错误。自然资源并不是无限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随着人口的增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断下降,随着生产的发展,某些资源总量越来越少,B错误。土地和阳光属于可再生资源,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C错误。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且对人类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节约资源的具体措施有:使用布袋;尽量乘坐公共汽车;提倡步行,骑单车;不使用非降解塑料餐盒;双面使用纸张;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随手关闭水龙头; 一水多用;随手关灯,节约用电;拒绝过分包装等。
15.【答案】D
【知识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多样,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种类相当齐全,可谓地大物博。土地、水、水能、森林、矿产等许多自然资源的总量均居世界前列。但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还将大幅度增加,缓解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的办法有很多,但最有效的办法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资源,探索新资源,D正确;“大力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不能缓解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的状况,也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A错误;“大力进口我国缺少的资源”不是长久之计,B错误;“用新能源,新材料替代一切矿产资源”不可取,C错误。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保障自然资源供给的主要措施有开发新能源,培养节约意识,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回收率,扩大重要资源的进口渠道,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
16.【答案】B
【知识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A图中所示是其他垃圾标志;B图中所示是可回收利用标志;C图是节水标志,D图是所示是中国环保标志;
故答案为:B
【点评】节约资源的具体措施有:使用布袋;尽量乘坐公共汽车;提倡步行,骑单车;不使用非降解塑料餐盒;双面使用纸张;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随手关闭水龙头; 一水多用;随手关灯,节约用电;拒绝过分包装等。
17.【答案】B
【知识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体现了人与自然相谐相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上这些做法中,“在荒坡上植树造林”、“实行休渔制度,禁止过度捕捞”和“禁止随手乱丢垃圾”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而“生活中经常使用一次性物品”是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做法,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故答案为:B。
【点评】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的增长。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关于自然、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论和战略。
1 / 12023~2024学年度初中人教版地理 八上3.1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1.(2018八上·永顺期末)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森林资源 B.土地资源 C.矿产资源 D.水资源
【答案】C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非可再生资源是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森林、土地、水等都属于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故答案为:C。
【点评】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中,能够为人们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根据资源的更新时间和速度,可以将资源划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2.(2021八上·九台期末) 2021年6月4日,世界上装机容量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在河北丰宁完成首台机组转子吊装。该项目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发电,将保障北京冬奥会开赛后100%使用绿色电力。下列可以用来发电的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风能 B.水能 C.煤炭 D.阳光
【答案】C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非可再生资源指经过亿万年形成的、短期内无法恢复的能源,称之为非可再生资源,例如石油、煤炭等,C正确,ABD属于可再生资源。
故答案为:C
【点评】可再生资源是可以在不断得到补充或能在较短周期内产生的能源,例如森林资源、水能、风能、太阳能。
3.(2023八上·白山期末)矿产因大量开采而数量锐减,水资源越来越少,河流出现断流这些现象说明()
A.自然资源的数量巨大
B.自然资源的质量差异大
C.自然资源的概念是一成不变的
D.自然资源的状况处在不断变化中
【答案】D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矿产因大量开采而数量锐减,水资源越来越少,河流出现断流 这些现象说明 自然资源的状况处在不断变化中。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4.(2023八上·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期末)下列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阳光 B.人口 C.大米 D.水泥
【答案】A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 各选项中属于自然资源的是阳光。人口、大米、水泥都不属于自然资源。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5.(2021八上·吉林期中)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  )
A.总量缺乏,人均丰富 B.总量缺乏,人均不足
C.总量丰富,人均丰富 D.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答案】D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不足。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如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土地占有量不足世界人均值的1/2,故A错误 ;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人均值的的2/5,故B错误;森林面积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森林占有量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1/3,故C错误;河流年径流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1/4。
6.(2021八上·汽开区期中)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总量越来越少,甚至有可能枯竭的自然资源是(  )
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生物资源 D.矿产资源
【答案】D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总量越来越少,甚至有可能枯竭。而其他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只要利用合理,枯竭的可能性很小。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根据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在较短时间内可以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太阳能、水能等;非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如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7.(2021八上·南阳月考)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资源,下列不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A.澳大利亚大陆上的古老动物 B.南非丰富的金矿
C.农村生产出的沼气 D.西双版纳的森林
【答案】C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A选项为生物资源,B选项为矿产资源,D选项为生物资源;农村生产出的沼气需要人工参与,不属于自然资源.
故答案为:C
【点评】自然资源就是自然界赋予或前人留下的,可直接或间接用于满足人类需要的所有有形之物与无形之物。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可更新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可反复利用,如气候资源、水资源、地热资源、水力、海潮等。可更新资源可生长,如生物资源,应有计划、有限制地加以开发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其形成周期往往以数百万年计,如煤炭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等,对这类自然资源,应尽可能综合利用,注意节约,避免浪费和破坏。
8.(2021八上·马鞍山期末)下列哪组资源只要注意保护和培育,就能够实现可持续利用(  )
A.土地、森林 B.阳光、天然气
C.水、石油 D.森林、铝矿
【答案】A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中,能够为人们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根据资源的更新时间和速度可划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只有注意保护和培育,就能够实现可持续利用,如土地、森林、水等资源,而天然气、石油、铝矿等非可再生资源就难以做到可持续利用,故答案为:A。
【点评】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按自然属性分为: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按自我再生性质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除矿产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外,其余均为可再生资源。
9.(2021八上·马鞍山期末)关于我国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类型多样,平原面积广大 B.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C.河流东多西少,均注入太平洋 D.资源总量丰富,人均相当充足
【答案】B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解析】【分析】我国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故A错误。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故B正确。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大多数注入太平洋,但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雅鲁藏布江和怒江注入印度洋,故C错误。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种类相当齐全,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不足,故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季风气候显著,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2021八上·马鞍山期末)下图为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反映出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
A.总量丰富 B.人均占有量多
C.人均占有量少 D.总量缺乏
11.针对图中反映出的问题,我们当前可以做到(  )
①保护耕地,节约粮食②提高煤炭、 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的利用率
③节约用水,一水多用④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完全替代常规能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10.C
11.A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点评】(1)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是世界资源大国。不仅如此,我国还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矿种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但人均资源占有量不多,许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后列;自然资源形势严峻。由于利用不当、管理不善,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和浪费的现象严重。
(2)随着我国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结果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我们在利用过程中要做到节约、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为了子孙后代的利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0.由图可以看出,图中反映出我国煤炭、耕地、水、天然气、石油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尤其是天然气和石油的形势更严峻,反映了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是人均占有量少,故答案为:C。
11.针对以上反映的问题,我们当前可以做到保护耕地,节约粮食;提高煤炭、 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的利用率;节约用水,一水多用等,完全替代常规能源是不可能的,故答案为:A。
(2021八上·成武期末)珍爱地球,从我做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下列自然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太阳能 B.煤矿 C.风能 D.森林
13.下列行为不属于"绿色生活方式"的是(  )
A.使用一次性木筷 B.骑自行车上学
C.垃圾分类投放 D.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答案】12.B
13.A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点评】(1) 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按自然属性分为: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按自我再生性质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除矿产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外,其余均为可再生资源。
(2)绿色生活方式,指以通过倡导居民使用绿色产品,倡导民众参与绿色志愿服务,引导民众树立绿色增长、共建共享的理念,使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让人们在充分享受绿色发展所带来的便利和舒适的同时,履行好应尽的可持续发展责任的方法,实现广大人民按自然、环保、节俭、健康的方式生活。
12.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中能够为人们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根据资源的更新时间长短和速度快慢可划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以上四种资源中,太阳能、风能和森林都属于可再生资源,煤矿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答案为:B。
13.以上四种生活方式中,使用一次性筷子是破坏森林、浪费资源的做法,不符合"绿色生活方式";骑自行车上学、垃圾分类投放和随手关灯有利于节约资源,符合“绿色生活方式”,故答案为:A。
14.(2021八上·阿城期末)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多
B.自然资源都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C.土地、阳光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D.应注意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答案】D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但是我国人口数量大,人均不足,A错误。自然资源并不是无限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随着人口的增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断下降,随着生产的发展,某些资源总量越来越少,B错误。土地和阳光属于可再生资源,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C错误。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且对人类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节约资源的具体措施有:使用布袋;尽量乘坐公共汽车;提倡步行,骑单车;不使用非降解塑料餐盒;双面使用纸张;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随手关闭水龙头; 一水多用;随手关灯,节约用电;拒绝过分包装等。
15.(2021八上·扎兰屯期末)缓解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的最有效的办法是(  )
A.大力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
B.大力进口我国缺少的资源
C.用新能源,新材料替代一切矿产资源
D.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资源,探索新资源
【答案】D
【知识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多样,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种类相当齐全,可谓地大物博。土地、水、水能、森林、矿产等许多自然资源的总量均居世界前列。但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还将大幅度增加,缓解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的办法有很多,但最有效的办法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资源,探索新资源,D正确;“大力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不能缓解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的状况,也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A错误;“大力进口我国缺少的资源”不是长久之计,B错误;“用新能源,新材料替代一切矿产资源”不可取,C错误。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保障自然资源供给的主要措施有开发新能源,培养节约意识,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回收率,扩大重要资源的进口渠道,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
16.(2020八上·定远月考)我们应节约资源,尽量循环使用资源,保护环境。读下图,日常生活中,对垃圾分类处理时,表示可回收利用的标志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A图中所示是其他垃圾标志;B图中所示是可回收利用标志;C图是节水标志,D图是所示是中国环保标志;
故答案为:B
【点评】节约资源的具体措施有:使用布袋;尽量乘坐公共汽车;提倡步行,骑单车;不使用非降解塑料餐盒;双面使用纸张;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随手关闭水龙头; 一水多用;随手关灯,节约用电;拒绝过分包装等。
17.(2020八上·乌拉特前旗期末)面对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兼顾的问题,早在12年前,国家主席习近平就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列行为与此不符的是(  )
A.在荒坡上植树造林 B.生活中经常使用一次性物品
C.实行休渔制度,禁止过度捕捞 D.禁止随手乱丢垃圾
【答案】B
【知识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体现了人与自然相谐相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上这些做法中,“在荒坡上植树造林”、“实行休渔制度,禁止过度捕捞”和“禁止随手乱丢垃圾”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而“生活中经常使用一次性物品”是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做法,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故答案为:B。
【点评】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的增长。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关于自然、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论和战略。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