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1第4单元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选修1第4单元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共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3-30 13:43: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桃州高二备课组 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教学目标知识与目标:了解王安石变法的结局。正确评价王安石变法(掌握评价变法成功与否的标准),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过程与方法:讨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充满了阻力,过程是艰难的,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态度,改革才能成功。
重点: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
难点:对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和历史地位的全面认识。 历史的经验 改革是艰辛的,必然会充满阻力,所以改革者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毫不动摇,才能成功;而且,要注意用人。
男儿少壮不树立,
夹此穷老将安归?
材疏命贱不自揣,
欲与稷契遐相睎
---王安石一、变法的命运
二、积贫局面的改善
三、积弱局面的改善1、保守派反对变法,对变法百般阻挠和
破坏。
2、王安石提出“三不足”的思想,坚持变 法。
3、宋神宗对变法的态度的变化
4、司马光做了宰相,废除新法,变法最后 失败。 一、变法的命运天变不足畏,
祖宗不足法,
人言不足恤二、积贫局面的改善水利工程广为修建,保证了灌溉;耕地面积增加,农业生产发展,政府税收增加。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清丈出大量隐瞒土地,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农民免除赋税,得到实惠。大大增加了政府收入;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农民从劳役中解脱出来,保证了劳动时间,促进生产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国库充裕,积贫的局面大大改变了 局限强制农民借贷;利息偏高,农民负担依然沉重对贫苦人是沉重的负担,许多人为支付免役钱家破人亡二、积贫局面的改善(1)限制了大地主大商人大官僚的剥削,有助于缓和阶级矛盾。
(2)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得到一定的实惠。
(3)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积贫”的现象有所改善。积极进步影响:弊端和不足:三、积弱局面的改善加强了农村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农村社会治安;建立了全国性的军事储备;节省了大量的训练费用加强军队战斗力,节省了不少军费武器质量和产量都提高马匹的质量和数量提高;政府节省了大量养马费用加强了军队战斗力主要表现: 西部边境的巩固和开发 (1)我们要把各种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应该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它对社会历史发展到底起了什么作用。据此,对改革作出基本的肯定或否定。
(2)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 四、变法的结果失败对改革进行评价时,我们应该坚持的原则是? ①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到激烈反对
②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引起民间不满
③宋神宗变法态度的动摇
④变法演变成激烈的派别斗争司马光宋哲宗四、变法失败原因主要原因(1)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2)改革是革除社会弊政,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
(3)改革必然涉及到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因而会有阻力,甚至充满了尖锐的斗争。因此,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行动要坚决彻底,要注意用人。 四、变法的结果启示五、变法的评价1、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2、进步性:3、局限性: (2)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1)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3)王安石能够针对北宋统治错综复杂的积弊大刀阔斧进行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 进步性:(1)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2)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局限性:“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王安石“变革天下之弊法”
——王安石《言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