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年级 历史 学科教学设计
课 题 17.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课 型 新授课 时间 10.28
主备教师 审核教师
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红军长征过程,遵义会议,红军胜利会师。2.内容解析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在中国革命史乃至世界军事史上都是一次伟大的壮举。长征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所以说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具有重要地位。长征还具有现实意义,它是一种伟大精神的象征,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动力。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遵义会议;长征精神。
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1)了解国民党军队对根据地的“围剿”及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情况。目标,了解红军长征的原因,识记红军长征开始的时间、路线及胜利的标志。(2)掌握遵义会议的时间、内容,理解遵义会议的意义。(3)认识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尝试分析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2.目标解析 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观看课件了解长征的背景,长征的原因长征的开始。 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通过分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与他人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达成目标(3)的标志是: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让学生结合教材后给出的“解析与探究”的材料来进行分析,分析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本课面对的对象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他们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学习历史的能力和方法,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乐于表现,对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有主动学习的良好愿望,同时又存在着看待问题欠周到和重表象、轻实质等特点,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实际的发展需要出发,因人因材施教,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去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是: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长征精神
教学流程 具体内容 教学随笔
情境导入目标展示 情境导入:展示《七律长征》师生活动:师生共同阅读《七律长征》体会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七律·长征》是诗歌创作史上不朽的杰作。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设计意图:利用《七律长征》来让学生了解体会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从而引出本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目标展示:1.了解红军长征过程中艰难险阻。2.知道红军长征的原因和遵义会议的内容。3.分析理解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设计意图:针对课标要求,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要做到有的方矢。
自主学习初探新知 自主学习提纲:1.长征的背景,原因,开始。2.遵义会议的内容。3.长征的过程,胜利会师的内容。师生活动:1.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到革命根据地星火燎原,所以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国革命根据地连续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围剿,通过教师引导认识到共产党“左”错误,从而正确理解长征的原因,教师出示资料卡,学生了解到长征的开始。2.学生自主学习遵义会议内容,教师引导同学列表概况有关遵义会议的有关信息。3.教师出示图片,学生观看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困难?教师讲解:遵义会议后,红军克服重重困难,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冲破敌人的包围,进入甘肃。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识记长征胜利结束的概况。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与任务,激发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自学能力,促使学生主动地围绕目标追求、探索新知。
合作探究教师点拨 1.探究活动一: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师生活动:1.教师展示中国共产党在1935年遵义会议前后的不同来引导学生分析遵义会议为什么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教师强调: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处理党内事务,是总结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认识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性,从而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指向成熟的标志。设计意图:体现新课标中的“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注重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鼓励教学方式的创新”新理念。 探究活动二:长征胜利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2)红军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长征的胜利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遗产?长征胜利的原因?师生活动:教师出示材料,让学生分析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正确认识到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2.教师展示红军长征途中除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外,还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比如恶劣的自然环境,如终年积雪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地,疾病,还缺少粮食给养等。艰苦卓绝的长征路,数不清的险山恶水引导学生体会以苦为乐、不畏艰险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不怕牺牲、百折不挠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艰苦奋斗、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正确认识到长征的胜利原因是以毛泽东等为领导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全党全军和人民之间的团结与支持;红军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与永不言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引导,使学生认识红军长征历时两年,行程两万五千里,经过了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等地。在长征的过程中,红军表现出了无畏、无私、乐观等精神,正是有了这些精神,红军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和恶劣的自然环境,最终取得长征的胜利。红军的这些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像红军一样以无畏、无私、乐现等精神去面对,想办法去克服它们。
限时记忆练习巩固 限时记忆问题:1.红军长征的路线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识记重要问题,提高课堂效率。完成课前提出的问题,使这节课前后呼应,成为一个整体。练习巩固:1、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说的“伟大的传奇”是指 ( C )A.秋收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红军长征 D.跃进大别山2、这一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也是在这一年毛泽东率领红军出奇制胜,打乱了敌人追剿计划。打乱了敌人追剿计划是 ( A )A.四渡赤水 B.强渡大渡河C.飞夺泸定桥 D.翻雪山过草地3、“红色战士志气昂,好比东方升起的太阳,不怕牺牲,英勇杀敌猛如虎,冲锋陷阵,无坚不摧谁敢当。”这是红军长征期间出现的一首战斗歌曲。以下长征途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①湘江战役 ②巧渡金沙江 ③吴起镇会师 ④飞夺泸定桥 ⑤甘肃会宁会师 ⑥爬雪山,过草地A、①②④⑥③⑤ B、①②⑤③④⑥C、②①④⑥⑤③ D、①③④②⑥⑤3.导学案第17课深化拓展第9题。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让学生在学习和练习中逐步感悟历史核心素养的体现。
归纳总结拓展新知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在中国革命史乃至世界军事史上都是一次伟大的壮举。长征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所以说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具有重要地位。长征还具有现实意义,它是一种伟大精神的象征,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动力。
“双减”作业设计 1.基础作业 导学第17课基础训练2.能力提升 导学第17课深化拓展
板书设计 33
教学反思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