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年级 历史 学科教学设计
课 题 2.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 型 新授 时间
主备教师 审核教师
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2.内容解析:为了寻求更广阔的市场掠夺更多的资源,攫取更丰富的利润,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大肆抢劫焚毁了宏伟华美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这是对中国的一次空前洗劫,是对人类文明的重大破坏,也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第二次鸦片战争 前后,沙俄晨火打劫占领中国大片领土,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危害;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1)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原因和过程。(2)掌握《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内容。(3)掌握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史实。(4)认识到列强的侵略扩张是人类文明遭到破坏的原因。2.目标解析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通过了解英法发动侵略战争使学生认识近代中国遭受苦难是列强入侵和腐朽黑暗的专制统治造成的。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阅读本课,运用材料分析历史问题;识读地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达成目标(3)的标志是:通过学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割占中国大片领土等侵略史实,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学生此前在已经学习过鸦片战争的基本史实。但根据平时与学生的李艾天反馈来看,一些基础差的同学只能记得模糊的名词,而一些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对日常做题和老师表述中“历史解释”的概念一知半解。而“两次鸦片战争”这颗有其天然的优势,结构清晰,涉及立场和价值判断等问题,故而本科教师以鸦片战争为例,重点培养学生学习历史解释这一核心素养。2114班同学日常上课氛围较好,偶尔会出现思维过于发散而收不住的情况,此外,他们学习基础普遍较好,但缺乏尖子,所以学生的回答可能不能一次到位,老师要注意引导。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是:正确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教学流程 具体内容 教学随笔
情境导入目标展示 PPT展示。你到北京去过圆明园吗?你知道它昔日的豪华壮观与今日的断壁残垣是怎样造成的吗?你知道有关它的一些什么故事呢?
自主学习初探新知 自主学习提纲:1.爆发原因:2.侵略者:英、法为主凶,美、俄为帮凶3.时间:1856年——1860年4.经过:5.结果(签订条约)《天津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北京条约》内容,影响6.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7.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不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最大的收益者)8.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合作探究教师点拨 1.合作探究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1教师提出问题: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是什么?五口通商过去10多年间,英国商人惊奇地发现,拥有3.6亿人口的中国,1853年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的价值只有0.75便士;而仅有14600人的英属美洲殖民地洪都拉斯,却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934.5便士。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的修订……我们可以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员通力合作…… ——1854年2月13日英国《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学生阅读材料,师生共同总结:归结原因:通商口岸开的不够多,市场不够大。解决办法:修约,扩大权益。材料: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国率先提出修改条约,扩大中国市场,开辟通商口岸。法美等国积极响应。但是列强条约的要求遭到清政府的断然拒绝。条约交涉失败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叫嚣:“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必须教训中国人。”老师总结: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2.教师提问:为了掩盖战争的侵略性,英法两国为战争寻找了什么借口?导火线是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补充:亚罗号事件:1856年10月广州水师扣押了挂着英国国旗的走私船亚罗号。英国要求释放船员并赔礼道歉。叶名琛释放船员,但没有赔礼道歉。“马神甫”事件:1856年2月广西西林县知县张鸣凤根据村民控告,经调查核实后,把法国神甫马赖逮捕并处死。3.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和结果?学生回答: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城,挑起战争;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逼近天津。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老师讲述:4.师生共同总结条约内容:(要求记忆)2.合作探究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1.教师讲述:《天津条约》的签订,并没有使侵略者满足。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对北京西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展示圆明园被烧之前的图片)2.老师展示史料:在地球上某个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民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在历史的审判台前,一个强盗叫做法国,另一个叫做英国。……我相信解放了的法国、涤荡了污泥浊水的法国一定会把这笔不义之财归还给被抢劫过的中国,这一天是一定会来到的。 ——[法国]维克多·雨果《致巴特力尔上尉》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目前在全球47个国家的200多座博物馆中,记录在案的中国文物有167万件,而流散在海外民间的中国文物估计是这个数字的10倍。火烧圆明园是中国近代史上惨痛和耻辱的一页,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说明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3.教师提问:正是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在火烧圆明园之后,清政府控制北京城,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请同学们简要归纳《北京条约》的内容?学生阅读回答:约有效: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天津: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加赔款: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增至800万两白银。4.知识拓展:总理衙门的设置1861年,清政府为适应形势的变化,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它负责办理对外交涉以及通商、海关等事务,是清政府一个权力很大的中枢机构。3.合作探究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1.教师讲解:从19世纪40年代起,沙俄利用中英鸦片战争世纪,大肆入侵中国东北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2.教师展示《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请同学们观察地图,沙俄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哪一条约割占的土地最多?学生回答: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马克思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发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了更多的好处。”强调:俄国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相当于15个浙江省的面积,3个法国,12个捷克斯洛伐克!4.教师设问:第二次鸦片战争有何影响?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等西方侵略实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主权的侵害,割地等方面都比鸦片战争中侵害更大了,因此,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进一步加深。5.老师提问:为什么这次侵略战争被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学生分组讨论,老师总结:
限时记忆练习巩固 限时记忆问题:知识点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1.爆发原因:2.侵略者:英、法为主凶,美、俄为帮凶3.时间:1856年——1860年4.经过:5.结果(签订条约): 知识点二:《天津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北京条约》内容,影响知识点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6、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不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最大的收益者). 7、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练习巩固:1.[2022·贵州黔东南州] “我们就这样以最野蛮的方式,摧毁了世界上最宝貴的财富……想象不到这座宫股有多么华美壮丽,更不能设想法军、英军把这个地方蹂躏成什么样子。”使“这座宫殿”惨遭摧毁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2022·山东东营] 1856年10月,英国发动对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下面关于这次战争表述正确的是( )A.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华权益 B.目的:获得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特权B.借口:林则徐在广东查禁鸦片、虎门销烟D.影响: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2022·四川眉山] 1854年,英、美、法三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提出:“准英人随意往内地各处并海滨各城邑”,自由贸易,“往来无碍”;“俱不得在内地津关,重行征税”;“内地完全开放”等。这些要求旨在( )A.方便外国人来华旅游 B.进口更多的中国茶叶 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向中国出口更多粮食4.[2022·四川达州] 根据提示将以下内容补充完整:(3)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付之一炬的皇家园林是 ______ 。5.[2022·黑龙江龙东] 2022年5月10日,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激励团员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奋勇前进,使广大青年倍受鼓舞。下面让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去探究讲话中蕴含的百年历史知识,并从现实的角度去思考当今青年应有的使命和担当。【屈辱篇】“青年的命运,从来都同时代紧密相连。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1)鸦片战争后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这次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2)举出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使“国家蒙辱、文明蒙尘”的史实。
归纳总结拓展新知 教师小结:总结提升:第二次鸦片战争,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进入中国内地,并日益扩展,外国公使驻京加强了对清政府的影响和控制,中国社会进一步半殖民地化。
“双减”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