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中综合训练(1.1-2.4课)
一、选择题
1.影响乐器发声高低的因素有( )。
A.弦的粗细、长短 B.弦的松紧 C.A、B都会影响
2.下列成语与声音无关的是( )。
A.声名狼藉 B.鸦雀无声 C.震耳欲聋
3.我们可以怎样让物体发出声音?( )
A.对物体施加很大的力 B.让物体形状发生改变 C.让物体产生振动
4.我们把手放在耳廓后面,是为了( )。
A.扩大耳廓听得更清楚 B.控制声音进入耳朵 C.为了好看
5.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吸管排箫,吹奏时发出的声音( )不同。
A.强弱 B.大小 C.高低
6.钓鱼时不能大声说话,因为鱼听到人说话的声音就会游走。这说明( )。
A.只有水能传播声音 B.声音只能沿着一个方向传播 C.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7.评价肺功能强弱指标依据的是( )。
A.心脏跳动次数的多少 B.肺活量的大小
C.脉搏跳动次数的多少 D.营养指数的高低
8.肺活量是人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关于肺活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后,肺活量大的人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恢复正常呼吸
B.肺活量是指尽力吸一口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
C.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身体健康,但不可以提高自己的肺活量
二、填空题
9. 是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过程。此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
10.声音是物体的 产生的,它传播的方向 。
11.我们周围有许多不同的声音,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以 的形式传播。
12.像二胡、小提琴、吉他、古筝等乐器,是靠弦的 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13.声音的强弱可以用 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 ;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 。
14.我们的各项生命活动都与呼吸、 有关。
15.人说话时发出的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在耳朵的各部分中,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是 。
16.人的 就像一个隧道,声音通过这条隧道到达鼓膜。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 。
17.“隔墙有耳”是因为 能传播声音。古时候,人们常用耳朵贴地的方法来判断有无追兵,这是因为 能传播声音。
18.鼓声是由 振动产生;二胡的声音是由 的振动产生。
三、判断题
19.手机上的音量键,其实调的是声音的高低。( )
20.听到很强的声音,鼓膜也会振动得厉害。( )
21.调紧小提琴的弦,能使它发出的声音变低。( )
22.校园的每个角落都能听到声音,说明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
23.耳蜗可以收集声音。( )
四、连线题
24.请把耳朵的下列结构与它的功能用线连接起来。
鼓膜 传递振动
耳蜗 产生振动
听觉神经 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
耳郭 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
听小骨 收集声波
五、简答题
25.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有什么变化?怎样解释我们看到的现象?声音的传播与空气有关系吗?
26.为什么人在剧烈运动时呼吸会变得急促?
27.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的变化就能判断瓶里水位的高低,这是为什么?
28.军军用不同长度的金属条(粗细相同)制作了一个简单的乐器,如下图所示。按金属条的编号从1到8用同样的力量依次敲击,乐器发出声音的高低变化有怎样的规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C
2.A
3.C
4.A
5.C
6.C
7.B
8.B
9.呼气
10. 振动 四面八方
11. 振动 声波
12.振动
13. 音量 强 弱
14.饮食
15. 声带 鼓膜
16. 外耳道 振动
17. 墙(固体) 大地(固体)
18. 鼓面 弦
19.×
20.√
21.×
22.√
23.×
24.
25.声音会消失。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空气被抽出后,声音就不能传播了。
26.答:这是因为人在剧烈运动时需要更多的能量、消耗更多的氧气,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所以呼吸会变得急促。
27.当往水壶里面倒水时,水壶发出的声音是水壶内空气柱的振动形成的,空气柱的长短不同,其发出的声音即不同;倒水时,水越来越满,空气柱越来越短,频率越来越高,音调逐渐升高;所以我们便可以根据不同空气柱的发声不同来判断热水壶中的水是否满了。
28.按金属条的编号从1到8用同样的力量依次敲击,乐器发出声音的高低变化:越来越高。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