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二上册数学入学检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二上册数学入学检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1-14 20:30:48

文档简介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二上册数学入学检测试卷
1.(2023高二上·长沙开学考)已知复数是纯虚数,则实数(  )
A.-2 B.-1 C.0 D.1
2.(2023高二上·长沙开学考)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3.(2023高二上·长沙开学考)已知,则且是且成立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4.(2023高二上·长沙开学考)有一个人在打靶中,连续射击2次,事件“至少有1次中靶”的对立事件是(  )
A.至多有1次中靶 B.2次都中靶
C.2次都不中靶 D.只有1次中靶
5.(2023高二上·长沙开学考)已知样本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3和56,若,则,,…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  )
A.12,115 B.12,224 C.9,115 D.9,224
6.(2023高二上·长沙开学考)某中学举行了一次“网络信息安全”知识竞赛,将参赛的100名学生成绩分为6组,绘制了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则成绩在区间内的学生有(  )
A.15名 B.20名 C.25名 D.40名
7.(2023高二上·长沙开学考)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且,,则(  )
A.-3 B.-2 C.0 D.1
8.(2023高二上·长沙开学考)如图,正方体中,点,,分别是,的中点,过点,,的截面将正方体分割成两个部分,记这两个部分的体积分别为,则(  )
A. B. C. D.
9.(2023高二上·长沙开学考)已知,则a,b满足(  )
A. B. C. D.
10.(2023高二上·长沙开学考)在中,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根据下列条件解三角形,其中有两解的是(  )
A. B.
C. D.
11.(2023高二上·长沙开学考)下列四个命题中,假命题有(  )
A.对立事件一定是互斥事件
B.若A,B为两个事件,则
C.若事件A,B,C彼此互斥,则
D.若事件A,B满足,则A,B是对立事件
12.(2023高二上·长沙开学考)如图,正方体 的棱长为1, 分别为 的中点.则(  )
A.直线 与直线 垂直
B.直线 与平面 平行
C.平面 截正方体所得的截面面积为
D.点C与点G到平面 的距离相等
13.(2023高二上·长沙开学考)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某中学为了解教师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情况,采用比例分配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高一、高二、高三的教师中抽取一个容量为30的样本,已知高一年级有教师80人,高二年级有教师72人,高三年级有教师88人,则高一年级应抽取   人.
14.(2023高二上·长沙开学考)在平行六面体中,,,则   .
15.(2023高二上·长沙开学考)已知 ,若存在实数 ,使函数 有两个零点,则 的取值范围是   .
16.(2023高二上·长沙开学考)如图,正四棱锥的底面边长和高均为2,M是侧棱PC的中点.若过AM作该正四棱锥的截面,分别交棱PB、PD于点E、F(可与端点重合),则四棱锥的体积的取值范围是   .
17.(2023高二上·长沙开学考)已知函数的部分图像如图所示.
(1)求的解析式及对称中心;
(2)先将的图像纵坐标缩短到原来的倍,再向右平移个单位后得到的图像,求函数在上的单调减区间和最值.
18.(2023高二上·长沙开学考)如图,在正方体中,E,F分别是棱BC,DC的中点.
(1)求证:;
(2)若点M,N分别在,AF上,且,.求证:;
(3)棱上是否存在点P,使平面平面AFP?若存在,确定点P的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19.(2023高二上·长沙开学考)某足球俱乐部举办新一届足球赛,按比赛规则,进入淘汰赛的两支球队如果在120分钟内未分出胜负,则需进行点球大战.点球大战规则如下:第一阶段,双方各派5名球员轮流罚球,双方各罚一球为一轮,球员每罚进一球则为本方获得1分,未罚进不得分,当分差拉大到即使落后一方剩下的球员全部罚进也不能追上的时候,比赛即宣告结束,剩下的球员无需出场罚球.若5名球员全部罚球后双方得分一样,则进入第二阶段,双方每轮各派一名球员罚球,直到出现某一轮一方罚进而另一方未罚进的局面,则罚进的一方获胜.设甲、乙两支球队进入点球大战,由甲队球员先罚球,甲队每位球员罚进点球的概率均为,乙队每位球员罚进点球的概率均为.假设每轮罚球中,两队进球与否互不影响,各轮结果也互不影响.
(1)求每一轮罚球中,甲、乙两队打成平局的概率;
(2)若在点球大战的第一阶段,甲队前两名球员均得分而乙队前两名球员均未得分,甲队暂时以领先,求甲队第5个球员需出场罚球的概率.
20.(2023高二上·长沙开学考)如图,四棱锥中,平面,梯形满足,,且,,为中点,,.
(1)求证:,,,四点共面;
(2)求二面角的正弦值.
21.(2023高二上·长沙开学考)某校兴趣小组在如图所示的矩形区域ABCD内举行机器人拦截挑战赛,在E处按方向释放机器人甲,同时在A处按方向释放机器人乙,设机器人乙在M处成功拦截机器人甲,两机器人停止运动.若点M在矩形区域ABCD内(包含边界),则挑战成功,否则挑战失败.已知米,E为AB中点,比赛中两机器人均匀速直线运动方式行进,记与的夹角为,与的夹角为.
(1)若两机器人运动方向的夹角为,AD足够长,机器人乙挑战成功,求两机器人运动路程和的最大值;
(2)已知机器人乙的速度是机器人甲的速度的2倍.
①若,AD足够长,机器人乙挑战成功,求.
②如何设计矩形区域ABCD的宽AD的长度,才能确保无论的值为多少,总可以通过设置机器人乙的释放角度使机器人乙挑战成功?
22.(2023高二上·长沙开学考)定义:为实数,,…,对的“正弦方差”.
(1)若,,,证明:实数,,对的“正弦方差”的值是与无关的定值;
(2)若,,,,,若实数,,对的“正弦方差”的值是与无关的定值,求,值.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复数的基本概念;复数代数形式的混合运算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
∵ 复数是纯虚数 ;
∴,解得;
故答案为:B .
【分析】先将复数 化简为,再根据复数是纯虚数, 可知实部为0,虚部不为0,列方程求解即可.
2.【答案】B
【知识点】交集及其运算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 集合与的交集,即为 与的交点;
解方程,解得,
∴,
故答案为:B .
【分析】根据点集的概念,A与B的交集,即为与的交点,联立方程求解即可.
3.【答案】A
【知识点】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解析】【解答】解:∵且且,且 且;
∴且是且的充分必要条件;
故答案为:A .
【分析】根据不等式的运算,结合充要条件的概念判断即可.
4.【答案】C
【知识点】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
【解析】【解答】解:由于两个事件互为对立事件时,这两件事不能同时发生,且这两件事的和事件是一个必然事件,
再由于一个人在打靶中,连续射击2次,事件“至少有1次中靶”的反面为“2次都不中靶”,
故事件“至少有1次中靶”的对立事件是“2次都不中靶”,
故选C.
【分析】根据对立事件的定义可得事件“至少有1次中靶”的对立事件.
5.【答案】D
【知识点】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极差、方差与标准差
【解析】【解答】解:设样本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和, 设,,…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和
由题意,,,
∵,
∴,;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平均数和方差的公式求解即可.
6.【答案】B
【知识点】频率分布直方图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解得;
∴ 学生的成绩在区间内的频率为;
则成绩在区间内的学生人数为:(人);
故答案为:B .
【分析】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的面积即为频率,且频率之和为1,可得,解方程即可求出a,再利用频数=总数x频率,即可求出成绩在区间内的学生人数.
7.【答案】A
【知识点】函数的周期性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 ,,
令y=1,则有,即;
令x+1替换x,则有;
由①②可得;

令x+3替换x,得
∴,
∴ 函数 为周期函数,周期T=6;
对,
令x=1,y=0,则有,解得;
令x=y=1,可得,解得;
令x=2,y=1,可得,解得;
令x=3,y=1,可得,解得;
令x=4,y=1,可得,解得;
令x=5,y=1,可得,解得;
则一个周期内的数据之和:;

故答案为:A .
【分析】根据,可得函数 为周期函数,周期为T=6;再代入数据分别求出、、、、、,再根据周期函数的性质可求出.
8.【答案】C
【知识点】组合几何体的面积、表面积、体积问题
【解析】【解答】作直线,分别交于两点,连接分别交于两点,
如图所示, 过点,,的截面即为五边形 ,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
因为点,,分别是,的中点
所以,即,
因为,
所以
则过点,,的截面下方体积为:,
∴另一部分体积为,
∴.
故答案为:C.
【分析】如图所示,过点,,的截面下方几何体转化为一个大的三棱锥,减去两个小的三棱锥,上方部分,用总的正方体的体积减去下方的部分体积即可.
9.【答案】A,C,D
【知识点】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基本不等式
【解析】【解答】解:对于A,
∵ ,
∴,;
又∵,

∴,A正确;
对于B,
由,;
可得 ,B错误;
对于C,
由基本不等式可知,,当a=b时取等号;
又∵
∴,即,C正确;
对于D,
由均值不等式可得 ,当a=b时取等号;
又∵
∴,D正确;
故答案为:ACD.
【分析】先通过指对转化,得到,,再通过基本不等式即可判定答案对错.
10.【答案】B,C
【知识点】正弦定理
【解析】【解答】对于A,因为,所以,所以只有一解;A不符合题意;
对于B,因为,
所以由正弦定理得,
因为,即,所以,所以有两解(,或),B符合题意;
对于C,因为,
所以由正弦定理得,即,
因为,所以有两解(,或,),C符合题意;
对于D,因为,
所以由正弦定理得,
由于,故,所以只有一解,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利用正弦定理建立关系式,结合大边对大角定理对取值逐项进行判断,得到三角形解的个数,可得答案.
11.【答案】B,C,D
【知识点】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
【解析】【解答】解:对于A,根据定义可知,对立事件一定是互斥事件,A正确;
对于B,
只有A,B为两个事件为互斥事件,才有,B错误 ;
对于C,
若事件A,B,C 彼此互斥,则,C错误;
对于D,
若事件A,B满足,则A,B可能是对立事件,也可能不是互斥事件,D错误;
故答案为:BCD.
【分析】根据对立事件、互斥事件的定义判断即可.
12.【答案】B,C
【知识点】棱柱的结构特征
【解析】【解答】对于A:在正方体 中, ,因为直线 与直线 不垂直,所以直线 与直线 不垂直.A不符合题意;
对于B: 取 的中点N,连结GN,A1N,因为 ,N分别为 , 的中点,所以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 所以
因为 面 ,EF 面 ,所以 面 .
同理可证: 面 .
又 面 , 面 , ,
所以面 面 ,所以直线 与平面 平行.B符合题意;
对于C:连结 ,由上面证明过程可知 ,所以平面 截正方体所得的截面为面 .因为 , ,
所以 为等腰梯形,如图示:
过E、F分别作EP、FQ垂直AD1于P、Q,则 ,
所以 ,
所以等腰梯形 的面积为 .
C符合题意.
对于D:假设C与G到平面AEF的距离相等,即平面AEF将CG平分,则平面AEF必过CG的中点,连接CG交EF于H,而H不是CG中点,则假设不成立,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分析】 对于A,利用线线平行,将D1D与AF的位置关系转换为判断C1C与AF的位置关系;
对于B,作出辅助线:取B1C1的中点N,连接A1N、GN,然后利用面面平行判断;
对于C,把截面AEF补形为四边形AEFD1,由等腰梯形计算其面积判断;
对于D,利用反证法证明错误.
13.【答案】10
【知识点】分层抽样方法
【解析】【解答】解:∵,
∴ 高一年级应抽取人数为:(人) ;
故答案为:10 .
【分析】根据分层抽样的原理计算即可.
14.【答案】
【知识点】向量的模;空间向量的加减法;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解析】【解答】解:如下图,
由图可知,,,

又∵, ,

∴,即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向量的加减法,可得,再利用,可得,展开求解即可求出,即可求出.
15.【答案】
【知识点】函数单调性的性质;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 有两个零点,
∴ 有两个根,即 与 的图象有两个交点,
由 可得, 或 ①当 时,函数 的图象如图所示,此时存在 ,满足题意,故 满足题意
②当 时,由于函数 在定义域 上单调递增,故不符合题意③当 时,函数 单调递增,故不符合题意
④当 时,函数 单调递增,故不符合题意⑤当 时,函数 的图象如图所示,此时存在 使得, 与 有两个交点
综上可得, 或
故答案为:
【分析】由 有两个零点可得 有两个根,即 与 的图象有两个交点,则函数在定义域内不能是单调函数,结合函数图象可求 的范围
16.【答案】
【知识点】函数单调性的性质;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
【解析】【解答】解:先证明在三棱锥S-ABC中,D、E、F分别为棱SA、SB、SC上的点,则有,
证明如下:
设SB与平面SAC的夹角为α,则有,
对于本题,
可设,,由题可知,;
则有,即;
同理可得,
,即;
,即;
,即;
又∵,
∴,
即,
又∵

∴,
令,则,

由对勾函数的性质可知,在上单调递减,在单调递增;
则,
又∵,
∴,
∴,

故答案为:.
【分析】先证明在三棱锥S-ABC中,D、E、F分别为棱SA、SB、SC上的点,则有,再利用结论得到、、、与m、n的函数关系,结合换元法求出关于m、n的关系式,再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出的范围.
17.【答案】(1)解:根据函数的部分图像,
可得,,∴.
再根据五点法作图,,∴,
故有.
根据图像可得,是的图像的一个对称中心,
故函数的对称中心为,.
(2)解:先将的图像纵坐标缩短到原来的,可得的图像,
再向右平移个单位,得到的图像,
即,
令,,
解得,,
可得的减区间为,,
结合,可得在上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又,
故当,时,取得最大值,
即;
当,时,取得最小值,
即.
【知识点】含三角函数的复合函数的周期;五点法画三角函数的图象;含三角函数的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含三角函数的复合函数的值域与最值;含三角函数的复合函数的定义域
【解析】【分析】(1)先由图可知A=2,再根据,且可求出,最后利用五点作图法可得 ,可求出,进而求出对称中心;
(2)先根据函数平移和缩放的规则求出 ,再求出 的单调递减区间的表达式,最后根据求出, 即可求出当时,的单调减区间和最值.
18.【答案】(1)解:如图,连接,,
∵正方体,
∴四边形为正方形,
∴,
又∵正方体,
∴平面,平面,
∴,
又,
∴平面,
又∵平面,
∴.
(2)解:如图,连接DE,,
,,,
∴,∴.
∵,
∴,
即.
又∵正方体中,平面ABCD,平面ABCD,
∴,
∵,,平面,
∴平面.又∵平面,
∴.
由(1)可知,
又∵,,平面,
∴平面.
又∵,,
∴,
又∵,,,平面,
所以平面,所以.
(3)解:存在.如图,当点P为棱的中点时,平面平面AFP.
连接FP,AP,∵点P,F分别为棱,CD的中点,
∴,∵正方体,
∴,∴,
∴,∴,
∴FP与共面于平面.
由(2)知平面,即平面AFP.
又因为平面,∴平面平面AFP.
【知识点】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解析】【分析】(1)利用正方体的性质可得、,可证平面,再利用平面,可证;
(2)先利用全等和等量代换证明 ,结合正方体的性质可得 ,即可证 平面 ,进而得出 ,结合 可证 平面;再利用 ,, 可得, 结合 可证 平面 , 进而证明结论 ;
(3)结合图形可知当点P为棱的中点时,平面平面AFP;先利用条件证明FP与共面于平面, 再根据 由(2)知平面,即平面AFP,进而证明平面平面AFP.
19.【答案】(1)解:设每一轮罚球中,甲队球员罚进点球的事件为A,未罚进点球的事件为;乙队球员罚进点球的事件为B,未罚进点球的事件为.
设每一轮罚球中,甲、乙两队打成平局的事件为C,由题意,得在每一轮罚球中两队打成平局的情况有两种:甲、乙均未罚进点球,或甲、乙均罚进点球,
则,
故每一轮罚球中,甲、乙两队打成平局的概率为.
(2)解:因为甲队第5个球员需出场罚球,则前四轮罚球甲、乙两队分差不能超过1分,
即四轮罚球结束时比分可能为或或.
①比分为的概率为
.
②比分为的概率为.
③比分为的概率为
.
综上,甲队第5个球员需出场罚球的概率为.
【知识点】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超几何分布的应用
【解析】【分析】(1) 每一轮罚球中 ,当两队都罚进球或都不罚进球,则甲乙两队打成平局,代入数据求解即可;
(2)经过两轮发球, 甲队暂时以领先时,若第三轮、第四轮乙队均罚进球,而甲队罚进一球或两球不进,都要进行第五轮;若第三轮、第四轮乙队只罚进一球,而甲队两球不进,也将进行第五轮;根据题意代入数据求解即可;
20.【答案】(1)证明:以点为坐标原点,向量 方向分别为 轴的正方向建立坐标系,
则,,,,,,所以,因为,设,则,所以,解得,所以,同理可得,
∴,,,
令,则,
∴,∴,∴,∴ 四点共面.
(2)解:由(1)可知,,,∴,.
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则,即,则,令,则.
取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则,所以,
∴二面角的正弦值为.
【知识点】共面向量定理;用空间向量研究二面角
【解析】【分析】(1)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点的坐标即可得到,,,令依题意得到方程组,解得x、y,即可得证;
(2)利用空间向量法求出二面角的余弦值,再根据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计算可得二面角的正弦值.
21.【答案】(1)解:如图,在中,
由余弦定理得,,
所以,
所以,(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故两机器人运动路程和的最大值为6.
(2)解:①在中,由于机器人乙的速度是机器人甲的速度的2倍,
故,
由正弦定理可得,
所以,
②设,则,,
由余弦定理可得,
所以,
所以,
由题意得对任意恒成立,
故,当且仅当时取到等号.
答:矩形区域ABCD的宽AD至少为2米,才能确保无论的值为多少,总可以通过设置机器人乙的释放角度使机器人乙在矩形区域ABCD内成功拦截机器人甲.
【知识点】基本不等式在最值问题中的应用;运用诱导公式化简求值;正弦定理的应用;余弦定理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余弦定理可得 ,当 仅当时等号成立 ,即可得出 ,可得两机器人运动路程和的最大值为6;
(2)①根据机器人乙的速度是机器人甲的速度的2倍,可得,再根据正弦定理可得 以及 ,即可求出 ;
②根据题意可设,则,,再利用余弦定理可得,进而得出 , 要使机器人乙挑战成功,则有 ,而 ,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以及,即可求出 AD的长度 .
22.【答案】(1)解:因为,,,
所以

所以“正弦方差”的值是与无关的定值.
(2)解:因为,,,,,
所以

因为实数,,对的“正弦方差”的值是与无关的定值,
所以,
因为,,
所以,,
由,得或,
即或,
由,
得,
又因为,
所以或或,
即或或,
当时,解得,经检验不符合题意;
当时,解得,经检验符合题意;
当时,解得,经检验符合题意.
综上可知:或.
【知识点】三角函数中的恒等变换应用;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二倍角的余弦公式
【解析】【分析】(1)根据正弦方差的定义,将 ,, 代入可得,所以实数,,对的“正弦方差”的值是与无关的定值;
(2)根据定义将 ,,代入正弦方差公式 ,可得 ,再根据,,对的“正弦方差”的值是与无关的定值,可知 , 结合 ,, 即可求出 ,值.
1 / 1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二上册数学入学检测试卷
1.(2023高二上·长沙开学考)已知复数是纯虚数,则实数(  )
A.-2 B.-1 C.0 D.1
【答案】B
【知识点】复数的基本概念;复数代数形式的混合运算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
∵ 复数是纯虚数 ;
∴,解得;
故答案为:B .
【分析】先将复数 化简为,再根据复数是纯虚数, 可知实部为0,虚部不为0,列方程求解即可.
2.(2023高二上·长沙开学考)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交集及其运算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 集合与的交集,即为 与的交点;
解方程,解得,
∴,
故答案为:B .
【分析】根据点集的概念,A与B的交集,即为与的交点,联立方程求解即可.
3.(2023高二上·长沙开学考)已知,则且是且成立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答案】A
【知识点】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解析】【解答】解:∵且且,且 且;
∴且是且的充分必要条件;
故答案为:A .
【分析】根据不等式的运算,结合充要条件的概念判断即可.
4.(2023高二上·长沙开学考)有一个人在打靶中,连续射击2次,事件“至少有1次中靶”的对立事件是(  )
A.至多有1次中靶 B.2次都中靶
C.2次都不中靶 D.只有1次中靶
【答案】C
【知识点】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
【解析】【解答】解:由于两个事件互为对立事件时,这两件事不能同时发生,且这两件事的和事件是一个必然事件,
再由于一个人在打靶中,连续射击2次,事件“至少有1次中靶”的反面为“2次都不中靶”,
故事件“至少有1次中靶”的对立事件是“2次都不中靶”,
故选C.
【分析】根据对立事件的定义可得事件“至少有1次中靶”的对立事件.
5.(2023高二上·长沙开学考)已知样本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3和56,若,则,,…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  )
A.12,115 B.12,224 C.9,115 D.9,224
【答案】D
【知识点】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极差、方差与标准差
【解析】【解答】解:设样本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和, 设,,…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和
由题意,,,
∵,
∴,;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平均数和方差的公式求解即可.
6.(2023高二上·长沙开学考)某中学举行了一次“网络信息安全”知识竞赛,将参赛的100名学生成绩分为6组,绘制了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则成绩在区间内的学生有(  )
A.15名 B.20名 C.25名 D.40名
【答案】B
【知识点】频率分布直方图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解得;
∴ 学生的成绩在区间内的频率为;
则成绩在区间内的学生人数为:(人);
故答案为:B .
【分析】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的面积即为频率,且频率之和为1,可得,解方程即可求出a,再利用频数=总数x频率,即可求出成绩在区间内的学生人数.
7.(2023高二上·长沙开学考)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且,,则(  )
A.-3 B.-2 C.0 D.1
【答案】A
【知识点】函数的周期性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 ,,
令y=1,则有,即;
令x+1替换x,则有;
由①②可得;

令x+3替换x,得
∴,
∴ 函数 为周期函数,周期T=6;
对,
令x=1,y=0,则有,解得;
令x=y=1,可得,解得;
令x=2,y=1,可得,解得;
令x=3,y=1,可得,解得;
令x=4,y=1,可得,解得;
令x=5,y=1,可得,解得;
则一个周期内的数据之和:;

故答案为:A .
【分析】根据,可得函数 为周期函数,周期为T=6;再代入数据分别求出、、、、、,再根据周期函数的性质可求出.
8.(2023高二上·长沙开学考)如图,正方体中,点,,分别是,的中点,过点,,的截面将正方体分割成两个部分,记这两个部分的体积分别为,则(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组合几何体的面积、表面积、体积问题
【解析】【解答】作直线,分别交于两点,连接分别交于两点,
如图所示, 过点,,的截面即为五边形 ,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
因为点,,分别是,的中点
所以,即,
因为,
所以
则过点,,的截面下方体积为:,
∴另一部分体积为,
∴.
故答案为:C.
【分析】如图所示,过点,,的截面下方几何体转化为一个大的三棱锥,减去两个小的三棱锥,上方部分,用总的正方体的体积减去下方的部分体积即可.
9.(2023高二上·长沙开学考)已知,则a,b满足(  )
A. B. C. D.
【答案】A,C,D
【知识点】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基本不等式
【解析】【解答】解:对于A,
∵ ,
∴,;
又∵,

∴,A正确;
对于B,
由,;
可得 ,B错误;
对于C,
由基本不等式可知,,当a=b时取等号;
又∵
∴,即,C正确;
对于D,
由均值不等式可得 ,当a=b时取等号;
又∵
∴,D正确;
故答案为:ACD.
【分析】先通过指对转化,得到,,再通过基本不等式即可判定答案对错.
10.(2023高二上·长沙开学考)在中,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根据下列条件解三角形,其中有两解的是(  )
A. B.
C. D.
【答案】B,C
【知识点】正弦定理
【解析】【解答】对于A,因为,所以,所以只有一解;A不符合题意;
对于B,因为,
所以由正弦定理得,
因为,即,所以,所以有两解(,或),B符合题意;
对于C,因为,
所以由正弦定理得,即,
因为,所以有两解(,或,),C符合题意;
对于D,因为,
所以由正弦定理得,
由于,故,所以只有一解,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利用正弦定理建立关系式,结合大边对大角定理对取值逐项进行判断,得到三角形解的个数,可得答案.
11.(2023高二上·长沙开学考)下列四个命题中,假命题有(  )
A.对立事件一定是互斥事件
B.若A,B为两个事件,则
C.若事件A,B,C彼此互斥,则
D.若事件A,B满足,则A,B是对立事件
【答案】B,C,D
【知识点】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
【解析】【解答】解:对于A,根据定义可知,对立事件一定是互斥事件,A正确;
对于B,
只有A,B为两个事件为互斥事件,才有,B错误 ;
对于C,
若事件A,B,C 彼此互斥,则,C错误;
对于D,
若事件A,B满足,则A,B可能是对立事件,也可能不是互斥事件,D错误;
故答案为:BCD.
【分析】根据对立事件、互斥事件的定义判断即可.
12.(2023高二上·长沙开学考)如图,正方体 的棱长为1, 分别为 的中点.则(  )
A.直线 与直线 垂直
B.直线 与平面 平行
C.平面 截正方体所得的截面面积为
D.点C与点G到平面 的距离相等
【答案】B,C
【知识点】棱柱的结构特征
【解析】【解答】对于A:在正方体 中, ,因为直线 与直线 不垂直,所以直线 与直线 不垂直.A不符合题意;
对于B: 取 的中点N,连结GN,A1N,因为 ,N分别为 , 的中点,所以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 所以
因为 面 ,EF 面 ,所以 面 .
同理可证: 面 .
又 面 , 面 , ,
所以面 面 ,所以直线 与平面 平行.B符合题意;
对于C:连结 ,由上面证明过程可知 ,所以平面 截正方体所得的截面为面 .因为 , ,
所以 为等腰梯形,如图示:
过E、F分别作EP、FQ垂直AD1于P、Q,则 ,
所以 ,
所以等腰梯形 的面积为 .
C符合题意.
对于D:假设C与G到平面AEF的距离相等,即平面AEF将CG平分,则平面AEF必过CG的中点,连接CG交EF于H,而H不是CG中点,则假设不成立,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分析】 对于A,利用线线平行,将D1D与AF的位置关系转换为判断C1C与AF的位置关系;
对于B,作出辅助线:取B1C1的中点N,连接A1N、GN,然后利用面面平行判断;
对于C,把截面AEF补形为四边形AEFD1,由等腰梯形计算其面积判断;
对于D,利用反证法证明错误.
13.(2023高二上·长沙开学考)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某中学为了解教师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情况,采用比例分配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高一、高二、高三的教师中抽取一个容量为30的样本,已知高一年级有教师80人,高二年级有教师72人,高三年级有教师88人,则高一年级应抽取   人.
【答案】10
【知识点】分层抽样方法
【解析】【解答】解:∵,
∴ 高一年级应抽取人数为:(人) ;
故答案为:10 .
【分析】根据分层抽样的原理计算即可.
14.(2023高二上·长沙开学考)在平行六面体中,,,则   .
【答案】
【知识点】向量的模;空间向量的加减法;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解析】【解答】解:如下图,
由图可知,,,

又∵, ,

∴,即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向量的加减法,可得,再利用,可得,展开求解即可求出,即可求出.
15.(2023高二上·长沙开学考)已知 ,若存在实数 ,使函数 有两个零点,则 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知识点】函数单调性的性质;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 有两个零点,
∴ 有两个根,即 与 的图象有两个交点,
由 可得, 或 ①当 时,函数 的图象如图所示,此时存在 ,满足题意,故 满足题意
②当 时,由于函数 在定义域 上单调递增,故不符合题意③当 时,函数 单调递增,故不符合题意
④当 时,函数 单调递增,故不符合题意⑤当 时,函数 的图象如图所示,此时存在 使得, 与 有两个交点
综上可得, 或
故答案为:
【分析】由 有两个零点可得 有两个根,即 与 的图象有两个交点,则函数在定义域内不能是单调函数,结合函数图象可求 的范围
16.(2023高二上·长沙开学考)如图,正四棱锥的底面边长和高均为2,M是侧棱PC的中点.若过AM作该正四棱锥的截面,分别交棱PB、PD于点E、F(可与端点重合),则四棱锥的体积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知识点】函数单调性的性质;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
【解析】【解答】解:先证明在三棱锥S-ABC中,D、E、F分别为棱SA、SB、SC上的点,则有,
证明如下:
设SB与平面SAC的夹角为α,则有,
对于本题,
可设,,由题可知,;
则有,即;
同理可得,
,即;
,即;
,即;
又∵,
∴,
即,
又∵

∴,
令,则,

由对勾函数的性质可知,在上单调递减,在单调递增;
则,
又∵,
∴,
∴,

故答案为:.
【分析】先证明在三棱锥S-ABC中,D、E、F分别为棱SA、SB、SC上的点,则有,再利用结论得到、、、与m、n的函数关系,结合换元法求出关于m、n的关系式,再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出的范围.
17.(2023高二上·长沙开学考)已知函数的部分图像如图所示.
(1)求的解析式及对称中心;
(2)先将的图像纵坐标缩短到原来的倍,再向右平移个单位后得到的图像,求函数在上的单调减区间和最值.
【答案】(1)解:根据函数的部分图像,
可得,,∴.
再根据五点法作图,,∴,
故有.
根据图像可得,是的图像的一个对称中心,
故函数的对称中心为,.
(2)解:先将的图像纵坐标缩短到原来的,可得的图像,
再向右平移个单位,得到的图像,
即,
令,,
解得,,
可得的减区间为,,
结合,可得在上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又,
故当,时,取得最大值,
即;
当,时,取得最小值,
即.
【知识点】含三角函数的复合函数的周期;五点法画三角函数的图象;含三角函数的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含三角函数的复合函数的值域与最值;含三角函数的复合函数的定义域
【解析】【分析】(1)先由图可知A=2,再根据,且可求出,最后利用五点作图法可得 ,可求出,进而求出对称中心;
(2)先根据函数平移和缩放的规则求出 ,再求出 的单调递减区间的表达式,最后根据求出, 即可求出当时,的单调减区间和最值.
18.(2023高二上·长沙开学考)如图,在正方体中,E,F分别是棱BC,DC的中点.
(1)求证:;
(2)若点M,N分别在,AF上,且,.求证:;
(3)棱上是否存在点P,使平面平面AFP?若存在,确定点P的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1)解:如图,连接,,
∵正方体,
∴四边形为正方形,
∴,
又∵正方体,
∴平面,平面,
∴,
又,
∴平面,
又∵平面,
∴.
(2)解:如图,连接DE,,
,,,
∴,∴.
∵,
∴,
即.
又∵正方体中,平面ABCD,平面ABCD,
∴,
∵,,平面,
∴平面.又∵平面,
∴.
由(1)可知,
又∵,,平面,
∴平面.
又∵,,
∴,
又∵,,,平面,
所以平面,所以.
(3)解:存在.如图,当点P为棱的中点时,平面平面AFP.
连接FP,AP,∵点P,F分别为棱,CD的中点,
∴,∵正方体,
∴,∴,
∴,∴,
∴FP与共面于平面.
由(2)知平面,即平面AFP.
又因为平面,∴平面平面AFP.
【知识点】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解析】【分析】(1)利用正方体的性质可得、,可证平面,再利用平面,可证;
(2)先利用全等和等量代换证明 ,结合正方体的性质可得 ,即可证 平面 ,进而得出 ,结合 可证 平面;再利用 ,, 可得, 结合 可证 平面 , 进而证明结论 ;
(3)结合图形可知当点P为棱的中点时,平面平面AFP;先利用条件证明FP与共面于平面, 再根据 由(2)知平面,即平面AFP,进而证明平面平面AFP.
19.(2023高二上·长沙开学考)某足球俱乐部举办新一届足球赛,按比赛规则,进入淘汰赛的两支球队如果在120分钟内未分出胜负,则需进行点球大战.点球大战规则如下:第一阶段,双方各派5名球员轮流罚球,双方各罚一球为一轮,球员每罚进一球则为本方获得1分,未罚进不得分,当分差拉大到即使落后一方剩下的球员全部罚进也不能追上的时候,比赛即宣告结束,剩下的球员无需出场罚球.若5名球员全部罚球后双方得分一样,则进入第二阶段,双方每轮各派一名球员罚球,直到出现某一轮一方罚进而另一方未罚进的局面,则罚进的一方获胜.设甲、乙两支球队进入点球大战,由甲队球员先罚球,甲队每位球员罚进点球的概率均为,乙队每位球员罚进点球的概率均为.假设每轮罚球中,两队进球与否互不影响,各轮结果也互不影响.
(1)求每一轮罚球中,甲、乙两队打成平局的概率;
(2)若在点球大战的第一阶段,甲队前两名球员均得分而乙队前两名球员均未得分,甲队暂时以领先,求甲队第5个球员需出场罚球的概率.
【答案】(1)解:设每一轮罚球中,甲队球员罚进点球的事件为A,未罚进点球的事件为;乙队球员罚进点球的事件为B,未罚进点球的事件为.
设每一轮罚球中,甲、乙两队打成平局的事件为C,由题意,得在每一轮罚球中两队打成平局的情况有两种:甲、乙均未罚进点球,或甲、乙均罚进点球,
则,
故每一轮罚球中,甲、乙两队打成平局的概率为.
(2)解:因为甲队第5个球员需出场罚球,则前四轮罚球甲、乙两队分差不能超过1分,
即四轮罚球结束时比分可能为或或.
①比分为的概率为
.
②比分为的概率为.
③比分为的概率为
.
综上,甲队第5个球员需出场罚球的概率为.
【知识点】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超几何分布的应用
【解析】【分析】(1) 每一轮罚球中 ,当两队都罚进球或都不罚进球,则甲乙两队打成平局,代入数据求解即可;
(2)经过两轮发球, 甲队暂时以领先时,若第三轮、第四轮乙队均罚进球,而甲队罚进一球或两球不进,都要进行第五轮;若第三轮、第四轮乙队只罚进一球,而甲队两球不进,也将进行第五轮;根据题意代入数据求解即可;
20.(2023高二上·长沙开学考)如图,四棱锥中,平面,梯形满足,,且,,为中点,,.
(1)求证:,,,四点共面;
(2)求二面角的正弦值.
【答案】(1)证明:以点为坐标原点,向量 方向分别为 轴的正方向建立坐标系,
则,,,,,,所以,因为,设,则,所以,解得,所以,同理可得,
∴,,,
令,则,
∴,∴,∴,∴ 四点共面.
(2)解:由(1)可知,,,∴,.
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则,即,则,令,则.
取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则,所以,
∴二面角的正弦值为.
【知识点】共面向量定理;用空间向量研究二面角
【解析】【分析】(1)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点的坐标即可得到,,,令依题意得到方程组,解得x、y,即可得证;
(2)利用空间向量法求出二面角的余弦值,再根据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计算可得二面角的正弦值.
21.(2023高二上·长沙开学考)某校兴趣小组在如图所示的矩形区域ABCD内举行机器人拦截挑战赛,在E处按方向释放机器人甲,同时在A处按方向释放机器人乙,设机器人乙在M处成功拦截机器人甲,两机器人停止运动.若点M在矩形区域ABCD内(包含边界),则挑战成功,否则挑战失败.已知米,E为AB中点,比赛中两机器人均匀速直线运动方式行进,记与的夹角为,与的夹角为.
(1)若两机器人运动方向的夹角为,AD足够长,机器人乙挑战成功,求两机器人运动路程和的最大值;
(2)已知机器人乙的速度是机器人甲的速度的2倍.
①若,AD足够长,机器人乙挑战成功,求.
②如何设计矩形区域ABCD的宽AD的长度,才能确保无论的值为多少,总可以通过设置机器人乙的释放角度使机器人乙挑战成功?
【答案】(1)解:如图,在中,
由余弦定理得,,
所以,
所以,(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故两机器人运动路程和的最大值为6.
(2)解:①在中,由于机器人乙的速度是机器人甲的速度的2倍,
故,
由正弦定理可得,
所以,
②设,则,,
由余弦定理可得,
所以,
所以,
由题意得对任意恒成立,
故,当且仅当时取到等号.
答:矩形区域ABCD的宽AD至少为2米,才能确保无论的值为多少,总可以通过设置机器人乙的释放角度使机器人乙在矩形区域ABCD内成功拦截机器人甲.
【知识点】基本不等式在最值问题中的应用;运用诱导公式化简求值;正弦定理的应用;余弦定理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余弦定理可得 ,当 仅当时等号成立 ,即可得出 ,可得两机器人运动路程和的最大值为6;
(2)①根据机器人乙的速度是机器人甲的速度的2倍,可得,再根据正弦定理可得 以及 ,即可求出 ;
②根据题意可设,则,,再利用余弦定理可得,进而得出 , 要使机器人乙挑战成功,则有 ,而 ,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以及,即可求出 AD的长度 .
22.(2023高二上·长沙开学考)定义:为实数,,…,对的“正弦方差”.
(1)若,,,证明:实数,,对的“正弦方差”的值是与无关的定值;
(2)若,,,,,若实数,,对的“正弦方差”的值是与无关的定值,求,值.
【答案】(1)解:因为,,,
所以

所以“正弦方差”的值是与无关的定值.
(2)解:因为,,,,,
所以

因为实数,,对的“正弦方差”的值是与无关的定值,
所以,
因为,,
所以,,
由,得或,
即或,
由,
得,
又因为,
所以或或,
即或或,
当时,解得,经检验不符合题意;
当时,解得,经检验符合题意;
当时,解得,经检验符合题意.
综上可知:或.
【知识点】三角函数中的恒等变换应用;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二倍角的余弦公式
【解析】【分析】(1)根据正弦方差的定义,将 ,, 代入可得,所以实数,,对的“正弦方差”的值是与无关的定值;
(2)根据定义将 ,,代入正弦方差公式 ,可得 ,再根据,,对的“正弦方差”的值是与无关的定值,可知 , 结合 ,, 即可求出 ,值.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