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11.3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11.3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11-15 07:45: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复习回顾:
1.电阻定律的内容:
同种材料的导体,R 与它的长度l 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S 成反比;R 还与构成它的材料有关。
2.电阻的决定式:
3.电阻率:
S:测量导体的横截面积
l:测量导体的长度
R:测量导体的电阻
新知讲解:
几种长度测量工具:
刻度尺
游标卡尺
螺旋测微器
读数显微镜
新知讲解:
一、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观察其零刻度线、量程及最小分度值;
(2)测量时,刻度尺应与被测物体平行,紧贴被测物体;
(3)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与被测长度的起始端对齐;
(4)观察示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尺垂直,并与刻度线正对;
(5)读数时,应估计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外测量爪
内测量爪
深度尺
主尺
游标尺
紧固螺母
新知讲解:
二、游标卡尺
1.结构:
新知讲解:
二、游标卡尺
2.分类:
1
0
5
10
0
0.1 mm
0.05 mm
1
0
5
15
10
0
20
2
0.02 mm
0
50
0
20
1
2
3
4
10
30
40
5
① 10分度的游标卡尺,精度:0.1 mm
② 20分度的游标卡尺,精度:0.05 mm
③ 50分度的游标卡尺,精度:0.02 mm
3.原理(以十分度为例):
当游标尺的零刻度线与主尺的零刻度线对齐时,副尺上的第一条刻线、第二条刻线……依次与主尺的1mm刻线、2mm刻线……分别相差0.1mm、0.2mm……,副尺上第十条刻线正好对齐主尺上9mm刻度线,这种游标卡尺可以准确到0.1mm。
新知讲解:
二、游标卡尺
精度:0.1 mm
4.读数方法:
①以游标尺零刻线位置为准,在主尺上读取整毫米数。
②数游标尺上第几条刻线与主尺上的某一刻线对齐,乘以游标卡尺的精度得到毫米以下的小数部分。
新知讲解:
二、游标卡尺
注意:不需估读!
读数 = 主尺整mm值+精度×游标尺上对齐的刻度数
L =
23 mm
+
0.1 mm×7
= 23.7 mm
课堂练习:
1.游标卡尺主尺最小分度为 ,
图1尺的精度是 mm ,读数是 mm ;
图2中的精度是 mm ,读数是 mm 。
图 1
图 2
1 mm
0.1
40.8
0.05
10.45
10.95 mm
9.8 mm
11.80 mm
2.读出下列各游标卡尺的测量值。
课堂练习:
1.结构:
新知讲解:
三、螺旋测微器(千分尺)
测量螺杆
测砧
旋钮
微调旋钮
锁紧螺母
最小分度
固定刻度
可动刻度
尺架
量程
2.原理:
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B的螺距为 0.5 mm ,即可动刻度E每旋转一周, B前进或后退 0.5 mm 。可动刻度E上的刻度为50等份,每一小格表示 0.01 mm 。由于还能再估读一位,可读到毫米的千分位,故又名千分尺。
B
E
F
三、螺旋测微器(千分尺)
新知讲解:
3.读数:
测量时,当小砧和测微螺杆并拢时,可动刻度的零点若恰好与固定刻度的零点重合,旋出测微螺杆,并使小砧和测微螺杆的面正好接触待测长度的两端,那么测微螺杆向右移动的距离就是所测的长度。这个距离的整毫米数由固定刻度上读出,小数部分则由可动刻度读出。
三、螺旋测微器(千分尺)
新知讲解:
读数 = 固定刻度mm+精度0.01 mm ×可动刻度
L =
6.5 mm
+
0.01 mm×22.5
= 6.725 mm
注意:需要估读!
4.注意事项:
①测量时,在测微螺杆快靠近被测物体时应停止使用旋钮,而改用微调旋钮,避免产生过大压力,保护螺旋测微器;
②读数时,要注意固定刻度尺上表示半毫米的刻线是否露出;
③读数时,千分位有一位估读数字,不能随便扔掉,即使固定刻度的零点正好与可动刻度的某一刻度线对齐,千分位上也应读取为“0”;
④当小砧和测微螺杆并拢时,可动刻度的零点与固定刻度的零点不相重合,将出现零误差,应加以修正,即在最后测长度的读数上去掉零误差的数值。
三、螺旋测微器(千分尺)
新知讲解:
3.读出下列各螺旋测微器的测量值。
课堂练习:
1.783 mm
1.780 mm
5.033 mm
四、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
新知讲解:
1.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时,根据其分度值的不同进行相应估读。
2.估读方法:
(1)若电压表、电流表的分度值为1、0.1、0.01…,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若电压表、电流表的分度值不为上述情况,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本位。
4. 如图是学生实验用的两个量程的电流表刻度盘,当用“-”和“0.6”两接线柱时,能测量的最大电流是________A,对应刻度盘上每一小格代表________A,图中表针的示数为________A;当使用“-”和“3”两个接线柱时,对应刻度盘上每一小格代表________A,图中表针的示数为________A。
课堂练习:
解析:
0~0.6 A量程的分度值是0.02 A,用二分估读法估读到分度值的二分之一,也就是读到0.01 A,所以图中示数为0.48 A;0~3 A量程分度值是0.1 A,用十分估读法估读到分度值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读到0.01 A,所以示数是2.40 A。
0.6
0.02
0.48
0.1
2.40
新知讲解:
实验三: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
1.实验目的:掌握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会正确使用;练习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及伏安法测电阻;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2.实验原理:
①用伏安法测出金属丝的电阻,实验电路如图;
②由电阻定律 ,得 。
电阻丝有效长度(接入电路)的测量:毫米刻度尺
电阻丝直径的测量: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
电阻的测量:电流表、电压表
新知讲解:
实验三: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
3.实验器材:螺旋测微器、毫米刻度尺、电压表、电流表、开关及导线、待测金属丝、电源、滑动变阻器等。
4.实验步骤:
①测直径:用螺旋测微器多次在金属丝不同位置测直径,并记录;
②连电路:按实验电路图连接电路;
③量长度:用毫米刻度尺多次测量金属丝的有效长度,并记录;
④求电阻: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读出几组相应I、U,记入表格内;
⑤拆除实验电路,整理好实验器材。
新知讲解:
实验三: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
5.数据处理:
①金属丝直径 d 的测量
特别注意半刻度是否露出;需要估读;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②金属丝长度 l 的测量
应测量接入电路中的有效长度;需要估读;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③电阻 R 的测量
(1)平均值法:用测量的 U、I 分别计算出电阻,再求出电阻的平均值。
(2)图像法:建立 U-I 坐标系,将数据描点作图,利用图像斜率求电阻。
④电阻率 的测量
新知讲解:
实验三: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
6.误差分析:
①金属丝直径、长度的测量,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带来的偶然误差;
②电流表外接法,R测 < R真 导致 ρ测 < ρ真 (系统误差);
③通电时间过长,电流过大,都会导致电阻率发生变化 (系统误差)。
7.注意事项:
①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②金属丝电阻较小,一般采用外接法;
③闭合开关前, R滑max ,保护电路;
④通过金属丝的电流不宜过大,通电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金属丝的温度明显升高,造成其电阻率在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
课堂练习:
5.在测定阻值较小的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并要求在实验中获得较大的电压调节范围,在测量其电阻时应选择的电路是( )
D
课堂练习:
6.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所用测量仪器均已校准。待测金属丝接入电路部分的长度约为50 cm 。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其读数为________ mm 。
解析:读数为 0 mm+39.8×0.01 mm=0.398 mm
(2)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的电阻Rx。实验所用电池组(提供电压为3 V)、电流表(内阻约0.1 Ω)、电压表(内阻约3 kΩ)、滑动变阻器R(0~20 Ω,额定电流2 A)、开关、导线若干。正确连接好电路,进行实验测量,记录数据如下:
次数 1 2 3 4 5 6 7
U/V 0.10 0.30 0.70 1.00 1.50 1.70 2.30
I/A 0.020 0.060 0.160 0.220 0.340 0.460 0.520
课堂练习:
由以上实验数据可知,他们测量Rx是采用下图中的________图(选填“甲”或“乙”)。
解析:
由实验数据可知Rx的阻值大约为5 Ω。由题知Rx RV,故电流表外接;
若滑动变阻器为限流式接法,电路中最小电流值Imin=0.12 A,则Rx两端的电压最小值Umin=IminRx=0.6 V,而从实验数据可知Rx两端电压可为0.10 V,因此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

课堂练习:
(3)下图是测量Rx的实验器材实物图,图中已连接了部分导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一端。请根据(2)所选的电路图,补充完成图中实物间的连线,并使闭合开关的瞬间,电压表或电流表不至于被烧坏。
解析:
课堂练习:
(4)小组同学在坐标纸上建立U、I坐标系,如下图所示,图中已标出了与测量数据对应的4个坐标点。请在图中标出第2、4、6次测量数据的坐标点,并描绘出U-I图线。由图线得到金属丝的阻值Rx=________Ω(保留2位有效数字)。
解析:图线应过原点,选尽可能多的点连成一条直线,不在直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图线的斜率反映了金属丝的电阻,因此金属丝的电阻值Rx ≈ 4.4 Ω 。
4.4
课堂练习:
(5)根据以上数据可以估算出金属丝电阻率约为________。
A. 1×10-2 Ω·m B. 1×10-3 Ω·m
C. 1×10-6 Ω·m D. 1×10-8 Ω·m
(6)任何实验测量都存在误差,本实验所用测量仪器均已校准,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有多个正确选项)。
A.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时,由读数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B. 由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引起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
C. 若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阻计算在内,可以消除由测量仪表引起的系统误差
D. 用U-I图像处理数据求金属丝电阻可以减小偶然误差
C
CD